韩四当官(校对)第3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539

  “长毛一样是人,一刀下去一样身首异处,没什么好怕的!”
  “是啊,真没什么好怕的,老子在扬州带着三十几个弟兄两天就杀了四十几个。”
  “敢在本官面前自称老子,你小子是不是皮痒了。”韩秀峰忍俊不禁地踹了陈虎一脚,陈虎忙不迭闪到一边躬身求饶,又引来一阵哄笑。
  河营的那些兵勇几乎都笑了,不再像之前那般无精打采,韩秀峰走到王千里身边,趁热打铁地说:“别笑了,当兵吃粮,打仗拿饷。唱到名的过来领开拔钱。明儿一早就要出征,领到钱早点吃饭歇息。”
  张贵头一个反应过来,急忙躬身道:“谢韩老爷。”
  韩秀峰笑骂道:“你谢什么谢,又没唱你的名,又没轮着你。”
  河营的那些武官中就张贵最穷也最老实,王千里早有心拉拢,半开玩笑地说:“韩老爷,不是没唱到张守备的名,而是这份名册上就没张守备的名字。张守备,你也别不高兴,谁让你是官呢,这开拔饷钱本就没你的份儿。”
  当官的有官俸,为朝廷效命天经地义。更重要的是像他这样的武官已经吃了那么多空饷,自然不会再给他饷钱。不过张贵不但没不高兴,反而觉得这是韩老爷和王老爷给他面子,挠着脖子忍不住笑了。
  韩秀峰不失时机地把永祥刚呈上的名册往他手里一塞:“张守备,你既然已经过来了,那就劳烦你帮着唱名。”
  张贵不是个不识好歹的人,急忙道:“卑职遵命!”
  “开始吧。”
  张贵再次躬身行礼,旋即转过身去翻开名册喊道:“王二狗!”
  “在,小的在。”
  “上前领赏钱。”
  “遵命。”
  一个矮矮瘦瘦,一身号衣破破烂烂,穿得像叫花子一般的兵,从队列里跑了出来,一见着韩秀峰就噗通一声跪下:“韩老爷,小的……小的就是王二狗,小的……”
  一个人发三千五百钱,苏觉明早上把银子拿钱庄去换时,就让钱庄的伙计用绳子帮着串好了,拢共三大串一小串,拿在手上沉甸甸的。
  韩秀峰俯身从箱子里把钱一串一串地拿出来亲手交到他手上,一边示意他起身,一边微笑着问:“王二狗是吧,有没有家人,父母健不健在?”
  “禀韩老爷,俺有爹有娘,俺爹和俺娘他们中午跟俺一道来的。石老爷开恩,不光让俺爹俺娘他们落户入籍,还让俺爹俺娘租道署的官地种,才跟刚才的那几位老爷去河滩看地了。”
  “有地种就有营生,这可是大好事。不过光有地不行,要买种子,要添置种地的家伙什,还得在地边搭个窝棚,不然一家人住哪儿。”韩秀峰拍拍他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以本官之见这些钱拿去别乱花,最好托人给你爹你娘送去。”
  “禀韩老爷,小的就是这么打算,小的不会乱花。”
  “好,下一个。”
  “李长富……”
  同知老爷真亲手发饷钱,不但亲手发,还千叮咛万嘱咐赚点钱不容易,不能乱花。兵勇们简直像是在做梦,因为他们已经很久没领着饷钱,而且以前就算能领着钱,到他们手里最多也就几百文,大头早被都司、守备、千总和把总等上官拿走了。
  再加上陈虎等人在边上插科打诨,河营兵勇一个个变得兴高采烈,河营原来的那些千总、把总顿时傻眼了,意识到这些丘八今后只会听韩老爷和王千里的,再也不会跟之前那般听他们的。
  永祥刚开始挺高兴,觉得士气可用。
  可看着一箱箱钱就这么被韩秀峰亲手发到了兵勇们手里,赫然发现他这个正四品都司今后好像也不能插手钱粮,军需奏销同样轮不着他过问,而一年的官俸就那么点,靠那点官俸怎么养家糊口。
  想到要养一大家子人,永祥实在高兴不起来。
  王千里早注意到他脸色不太对劲,也猜出他究竟在想什么,不动声色地走到他身边,凑他耳边道:“永祥兄弟,今天事太多,四爷没顾上跟你说,都司署一样有心红纸张银(办公经费),一年好像是两百两,但两百两够做什么?所以四爷特意交代,等陈崇砥办完差回来,让陈崇砥给都司署支两百两心红纸张银和三百两修缮银。”
  “修缮,修什么?”
  “修衙署,都司署年久失修,再不修就要漏雨了。”
  永祥岂能听不出王千里的言外之意,连忙拱手道:“谢王老弟关照。”
  “别谢我,要谢得谢四爷。”王千里觉得既然要做好人干脆把好人做到底,想想又从袖子里摸出一叠银票,悄悄塞到他手里:“我明天一早就得率兵出征,一点别敬,千万别跟我客气。”
  “王兄,这怎么好意思呢,应该是我给您送上一份程仪才是。”
  “我跟你不一样,我在直隶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你拖家带口要管几十张嘴,手里没点银子怎么行。”
  “既然王兄都说到这份上,那我就愧领了。”
  “什么愧不愧领的,一家人不说两句话,”王千里拍拍他胳膊,随即看着正在前面发饷钱的韩秀峰,意味深长地说:“永祥老弟,四爷身边本就没几个听用的人,我和陈虎他们一走,四爷身边的人就更少了,他要办的又全是得罪人的差事,我是越想越不放心,可我人微言轻又帮不上忙,只能劳烦你多费点心。”
  “王兄尽管放心,这边有我呢,只要有我永祥在,谁敢不听韩老爷号令,看我怎么收拾他!”
  “好,这我就放心了。”
  
第四百八十三章
色固巴图鲁
  王千里帮韩秀峰办过团练,后来又帮办过泰勇营甚至后来的盐捕营营务,甚至跟韩秀峰一道去万福桥头跟太平军交过手,又有陈虎、田贵等六个老兵油子帮衬,领三百多号兵堪称驾轻就熟。
  等兵勇们吃完晚饭,就召集各营原来的那些书办给兵勇们讲三国,同时让村里的钱庄掌柜派伙计来,帮着那些要给家捎钱的兵勇往家捎钱,或帮着把钱换成钱票。
  第二天一早,整队前往道署门口的校场,请吴廷栋检阅。
  吴廷栋站在戏台上慷慨激昂地说了一通,便让兵房书吏将驰援静海的公文交给王千里,然后让衙役把早准备好的酒搬出来,一人倒了半碗,给众人践行。
  道署的差役已连夜去知会包括固安在内的沿途各州县正堂,河营官兵走哪条路,每天走多少里,中午在哪儿打尖,晚上在哪儿歇脚都有章程,三百余人这一路上的吃喝拉撒睡全由沿途各州县负责,不用王千里操心。
  总之,河营原来的那些官兵就这么被打发去了静海。
  韩秀峰却没因此而闲下来,反而比之前更忙了,一边让陈崇砥招募工匠把南岸同知署、都司署、南岸守备署改造成军营,修缮南岸原来的那两处军营,一边同永祥一起开始拜访固安和固安周边的士绅。
  就在他一边大兴土木一边招兵买马之时,军机处竟因为他前几天上的一道折子炸了锅。一个小小的正五品同知居然想让招募的兵勇只在营内效力五六年,效力期满就解甲归田,这不只是有违祖宗成法,也是无法无天!
  兵部的几位尚书不但意见一致地坚决反而,而且奏请皇上治韩四的罪;在军机处行走的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同样认为这不合规制,但认为韩四这么做出于公心,也是为了朝廷,觉得驳回就是了,无需治罪。至于派兵轮流去静海效力的事,几位大人也觉得不妥,毕竟上战阵不是儿戏,频频调动会影响战事。
  彭蕴章没想到韩四一到任就闹出这么大动静,而军机处的那几位虽没明说,但话里言间全是人是你保举的,这事你看着办。彭蕴章实在没办法,只能带着几位军机大臣的意见,硬着头皮递牌子求见。
  咸丰盘坐在木炕上听完他的陈奏,一边翻看着早上刚从匣子里取出来几份的密折,一边轻描淡写地问:“就因为不合规制?”
  “不只是不合规制,阿灵阿和魏元烺等大人反对有其道理,归纳起来有三:一是有违祖宗成法,不合规制。二是兵勇频频更换,钱粮难免不出纰漏。三是放老卒出营,如不善加安置,恐有后患。”
  这件事咸丰不但早晓得了,而且觉得韩四那么做没什么不妥。毕竟绿营也好,八旗也罢,终究是要上阵打仗的,而打仗靠的是青壮,不是老弱病残。
  可听彭蕴章这一说,又觉得兵部尚书阿灵阿和魏元烺是老成谋国,毕竟兵勇要是走马灯似的换个不停,那些领兵的丘八更容易在钱粮上做手脚。而让那些上过阵杀过人的老卒解甲归田,要是不善加安置,要是让那些老卒没个营生,说不定真会造反。
  想到大清已经够乱了,咸丰觉得不能再添乱,放下折子沉吟道:“既然这么做不妥,那就驳回吧。”
  “臣遵旨。”皇上没说要治韩四的罪,彭蕴章终于松下口气,想想又小心翼翼地说:“皇上,韩秀峰奏请选派河营官兵轮流去静海效力一事,阿灵阿和魏元烺等大人一样觉得不妥。”
  “沙场练兵,这又有何不妥?”咸丰端起茶喝了一小口,俯身看着他道:“韩秀峰在折子上不是写得很清楚吗,选派官兵轮流去阵前效力,兵还是那么多人,只不过不是同一拨。再说他拢共就派去两三百兵,便是那些兵效力期满全回固安,又能耽误什么战事?”
  “臣也是这么以为的,毕竟静海那边已有三万多兵马,多这两三百兵起不了大用,少这两三百兵也耽误不了大事,只是……”
  “别只是了,照准吧。”
  “臣遵旨。”
  想到堂堂的军机大臣竟因为这点事求见,咸丰不禁笑道:“这个韩四,既是个实心办差的,也是个不省心的。才到任几天就搞出这么多事,还被科道弹劾。”
  彭蕴章这些天忙得焦头烂额,真不知道这事,忍不住问:“皇上,韩秀峰又被弹劾了?”
  “嗯,弹劾他的人还不少。”
  “敢问皇上因为何事?”
  咸丰下意识看了看堆在里头的那摞折子,轻描淡写地说:“罪名不小,不过归纳起来就四件事,一是擅自变价发卖衙署兵营,二是赖账,三是身为朝廷命官却没朝廷命官的体面,有失体统,四是逼捐,闹得官不聊生。”
  彭蕴章大吃一惊:“擅自变价发卖衙署兵营,他……他胆子也太大了!”
  “这你还真冤枉他了,据朕所知他这么做既是实属无奈,也是经吴廷栋首肯的,吴廷栋已就此事上过请罪折。”
  “皇上,这么说他是想以此为练兵筹饷。”
  “是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想真难为他了。”咸丰越想越郁闷,咬牙切齿地说:“至于赖账,朕以为他这账赖得好!前几任河员竟借酬神之机大肆挥霍,留下近万两亏空,是可忍孰不可忍,朕已命内阁拟旨,著有司查办了。”
  听到皇上一口一个“韩四”,彭蕴章终于松下口气,想想又忍不住问:“皇上,弹劾韩秀峰有失体统和逼捐又从何说起?”
  “兵科给事中风闻奏事,称韩四身为正五品管河同知却没正五品的威仪,出行竟不用仪仗。可据朕所知前呼后拥敲锣打鼓是威风,可雇那么多人不但要花银钱也会骚扰地方,韩四实心办差,身边本就没几个家人,穷得都要变价发卖衙署为练兵筹饷,哪有余钱去逞官老爷的威风。”
  “皇上圣明,据臣所知韩秀峰本就是个节俭的,不但没几个家人,好像都没乘过轿。”
  “所以说不能让实心办差的人吃亏,更不能让实心办差的人蒙受不白之冤。”咸丰顿了顿,接着道:“至于逼捐,朕以为韩四这捐逼得还不够狠,还是太心慈手软了。本该有一千五百余兵勇的河营,能战之兵竟只有三百多,你说说那些个狼心狗肺的丘八吃了多少空饷,要不是担心军心不稳,连朕都要治那些个丘八的罪!”
  “绿营糜烂,积重难返啊,”彭蕴章想想又拱手道:“皇上明察秋毫,既是被弹劾的韩秀峰之幸,更是我大清之幸。”
  想到上海的乱党还没剿灭,静海那边的长毛还在困兽犹斗,湖北安徽的战局更让人揪心,咸丰的心情实在好不起来,紧攥着拳头道:“这样的幸事不要也罢。”
  彭蕴章连忙劝慰道:“皇上,古人云多难兴邦,皇上您一定要保重龙体,只有保重龙体才能励精图治,才能……”
  “你的孝心朕是晓得的,军机处那边还有一堆事,跪安吧。”
  “臣遵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