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539

  葛二小原本是海安出了名的泼皮,后来不但随韩秀峰去查缉过私枭,也曾随韩秀峰去坚守过万福桥,攻万福桥的太平军退回扬州之后,并没有像陆大明和陈虎等人一样官迷心窍,而是随韩秀峰回了海安,再后来甚至打算跟梁九和吉大吉二等人一道随韩秀峰去四川。
  再后来复建营捕营,被校拔为额外外委,前些天又在韩秀峰保举下被吴廷栋校拔为河营的外委千总,由一个曾经的泼皮摇身一变为正八品朝廷命官,现而今辅佐大头统领中营,但主要负责巡察各营的军纪。
  韩秀峰正准备让他先退下,跑回来的那些兵勇竟因为听到“如何发落”吓得不约而同跪下了,一个个耷拉着脑袋不敢吱声。
  葛二小回头看了一眼,连忙呈上书办刚帮着登记的名册。
  韩秀峰接过名册看了看,面无表情地问:“谁是管午生,谁是管明生?”
  “这会儿晓得怕了,早做什么去了?韩老爷问话呢,还不赶紧把头抬起来!”葛二小用带着浓浓海安口音的官话呵斥道。
  管午生吓了一跳,连忙抬头道:“禀韩老爷,俺是午生,他是俺堂弟明生。”
  “你俩是管家务的?”
  “是。”
  “你说你们是堂兄弟,可这字辈看着不像啊。”
  “禀韩老爷,俺家没那么多讲究,俺爹说俺是午时三刻生的,就给俺取名叫午生。俺堂弟是天明儿时生的,俺二大爷就学着俺爹给堂弟取名明生。”
  “原来如此,不过这么取倒也省事。”韩秀峰笑了笑,随即话锋一转:“你俩夜里是怎么跑出去的,跑了多远?”
  一提起这个,管午生心里就直打鼓,忐忑不安地说:“韩老爷恕罪,韩老爷饶命!俺夜里听见外头喊打喊杀,又是放枪又是放炮的,营里又乱成了一团,个个都在跑。俺以为长毛真杀过来,以为……以为打不过了,就想着逃命。”
  “怎么逃的?”
  “乌漆墨黑,什么也看不清,俺就跟俺堂弟跟他们一道从被推倒的东墙逃出去的,见东面地里全是人,打了好多火把,就没敢跟他们一起再往东跑,就往北边跑。跑着跑着见北边也有火光,就在一条沟里躲了会儿,找了点草盖在身上。”
  “后来呢?”
  “后来有人从沟上过,俺不晓得是官差,以为是长毛,吓得不敢动,等他们走远了才起来接着跑的。”
  “再后来呢?”韩秀峰追问道。
  “后来跑着跑着天就亮了,我们才晓得已经跑进了永清地界儿,见永清的人好像一点事儿也没有,该种地的种地,该做买卖的还在做买卖,就去跟集市上的人打听。没想到永清的官差正在贴安民告示,识字的先生说夜里那么大动静不是长毛杀来了,是河营在操练,俺才晓得不该跑的。”
  这就跟变戏法一样,拆穿了也没那么神奇,韩秀峰不免有些失望,低头看了一眼名册,又问道:“谁叫陈榆?”
  “小的是,禀韩老爷,小的叫陈榆。”
  “你夜里是咋跑,跑了多远,又是咋想到回来的?”
  “禀韩老爷,小的夜里跟管午生一样以为是长毛杀来了,一样以为兵败如山倒,再不跑就没命。不过小的没敢从东墙那个豁口出去,小的是翻北墙跑的,见村里乱成一团,街上和东面的田里有好多人,小的没敢乱跑,正好发现了一口井,就……就躲在井里一直躲到刚才有人去打水。”
  “这么说没跑远?”
  “是。”
  ……
  十二个人大多没跑远,有躲在井里的,有躲在草垛里的,有躲在牛棚里的。跑得远的那几个大多是绕着火光跑,跟吴廷栋和石赞清手下的那些个衙役捉迷藏,趁乱趁黑钻出天罗地网之后再撒开腿亡命狂奔。
  韩秀峰本就没想过责罚他们,何况他们至少能躲会跑,比那些个被一帮衙役和青壮牙回来的强,笑看着他们道:“既然回来了就好好效力,从今儿个开始你们便是我河营的斥候,斥候做什么的应该晓得吧,没两把刷子想做都做不上,而且钱粮也比一般的兵勇多。”
  “谢韩老爷。”
  “谢韩老爷饶命,谢韩老爷开恩!”
  “饶啥子命?”韩秀峰不高兴了,脸色一正:“斥候是专事刺探军情的,非可靠精悍之人不可充任,真正做上斥候就得作全营兵勇之表率,不但单刀长矛等武艺不能落于人后,而且得有勇气有骨气!”
  管午生怎么也没想不但没被责罚,还能做上斥候,急忙道:“俺有骨气,俺誓死为韩老爷效力!”
  “韩老爷,小的不怕死,小的夜里只是见他们都跑了,小的才……”
  “夜里的事已经过去了,本官看的是今后。”
  “小的晓得,晓得明白。”
  “明白就好,”韩秀峰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转身道:“葛千总,陈虎回来之前,你先领着他们操练。记住,本官要的是能打探军情的斥候!”
  葛二小也不晓得这斥候应该怎么训练,但想到最多再隔一个月陈虎就能回来,不假思索地说:“遵命!”
  让韩秀峰倍感意外的是,陈崇砥突然拱手道:“韩老爷,据下官所知静海那边打探军情之事好像是由粮台兼管,要不将他们交给下官,由下官教授他们如何刺探军情。”
  一个好斥候不能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不然就算见着贼兵的旗号都不晓得是哪一路的贼兵。更不能不会算数,不然就算亲眼看着贼兵从眼皮底下过,都不晓得对方的兵力。要是能绘制地图更好,可这些都是葛二小和陈虎教授不了的。
  韩秀峰权衡了一番,同意道:“也行,亦香兄,那我就把他们交给你了。”
  手底下总算有几个兵了,陈崇砥欣喜若狂,正准备躬身致谢,一个衙役骑着快马冲进了校场,见韩秀峰端坐在凉棚里,急忙勒住缰绳翻身下马,躬身跪禀道:“恭喜韩老爷,贺喜韩老爷,小的奉县尊命前来给韩老爷报喜。”
  “贺喜之有,起来说话。”
  “禀韩老爷,您夫人和小公子的车驾到了固安,送夫人和小公子来跟您团聚的是一位姓费的举人老爷,他们是从北门进的城,县尊一收到消息就携夫人去迎了,就命小的快马加鞭前来给您报喜。”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
  韩秀峰欣喜若狂,激动热泪盈眶,蓦地起身道:“亦香兄,我先去接下妻儿,这里就交给你和永祥了。”
  陈崇砥早听说过眼前这位不但已有三年没见过发妻,甚至从未没见过他那个应该已经会跑会说话的儿子,岂能不理解他此时此刻的心情,不禁拱手笑道:“夫人和小公子不远千里来团聚,可喜可贺,您尽管去接,这边有下官呢。”
  “有劳了。”韩秀峰拱手回了一礼,跳下凉棚抢过衙役手里的缰绳,扶着鞍翻身上马,随即回头道:“这位兄弟,本官借马一用!觉明,这位兄弟不辞劳苦前来报喜,你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打赏!”
  、
  
第四百九十六章
团聚(二)
  琴儿虽然早晓得韩四做上了大官,她也由此变成了五品宜人,但从未像今天这般觉得自个儿真是个官太太。早上一进固安城,收到消息的固安县太爷竟带着夫人前来恭迎,甚至想邀请她和娃去驿馆歇息,打算摆酒接风。
  离娃他爹那么近,她岂能在城里停留,好在这些事不用她出面,晓得她不愿意在县城耽误的费二爷帮着婉拒了县太爷的好意,没想到县太爷又执意相送。
  净道的衙役在前头打着七棒锣,喊着“军民人等齐闪开”,随行的衙役喊着“君子不重则不威”,她和幺妹儿乘坐的马车就这么跟着县太爷的轿子后头穿城而过,从县城东门赶往河厅衙门所在的祖家场。
  从来没受过这么大礼遇,从来没如此风光过,再想到马上就能见着日思夜想的娃他爹,琴儿是既激动又紧张,紧紧地搂着趴在窗边偷看的儿子,紧张地问:“柱子,晓不晓得还有多远?”
  跟着马车小跑的柱子一样激动,扶着车厢道:“余叔刚打听过,前头就是道署,过了道署就是都司署,过了都司署就是祖家场了,也就两三里。”
  “二爷呢?”
  “二爷就在前头,二爷换轿了,县太爷说城外的路不平,生怕他老人家这么大年纪经不住颠簸,出城时特意差人帮他老人家雇了顶轿!”
  县太爷在前头带路,幺妹儿同样从未如此风光过,禁不住笑道:“嫂子,这位县太爷也太客气了,就这么点路还非要送,想想怪不好意思的。”
  斜坐在车夫身边的余有福忍俊不禁地说:“幺妹儿,这不是客气,这是县官不如现管!要是搁巴县,他才不会这么客气,因为你四哥管不着他。但在这儿就不一样了,你四哥虽是河道的官,可只要想管一样能管着他!”
  “余叔,这么说我四哥的官比县太爷大?”
  不等余有福开口,柱子就咧嘴笑道:“咋又问这个,在家时不晓得跟你说过多少回,四哥是正五品同知老爷,县太爷只是正七品的官职,五品自然比七品大!”
  余有福去过京城,也曾随韩四去过泰州,见过大世面,不禁笑道:“柱子,一般的知县是正七品,但京县知县可不是正七品,而是正六品。不过固安不算京县,前头那位县太爷虽是从五品顶带,但事实上做得还是正七品的官。”
  琴儿脑子里想的不是这些,想到几年没见,不晓得娃他爹的样子变化大不大,禁不住又抚摸着儿子的头叮嘱道:“狗蛋儿,等会儿记得叫人,见着你爹一定要叫。”
  从巴县来直隶的这一路上,大人有一个算一个全折腾坏了,连身强力壮的柱子都因水土不服害了一场病,反倒是狗蛋一点事儿没有,竟回头道:“爹爹爹……”
  “好啦好啦,又没让你这会儿叫,等见着你爹再叫!”看着儿子懂事的样子,琴儿又情不自禁地搂着亲了一口。
  “娘,我还要吃糖葫芦。”
  “忘了二爷咋说的,糖不能多吃,吃多了牙不好。”
  “我要吃嘛,我要……”
  “别闹了,听话。”四哥在信里叮嘱过,对娃不能太溺爱,琴儿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幺妹儿赶紧把柱子在城里买的糖葫芦藏了起来。
  二人正忙着哄闹着要吃糖葫芦的狗蛋,县太爷的仪仗突然停了下来,紧接着,只听见关班头家的老三关小虎在前头兴高采烈地喊道:“嫂子,四哥来了,四哥来接我们了!”
  “正是四哥,嫂子,四哥骑马来的!”余有福家的老二余铁锁也激动地大呼小叫道。
  琴儿欣喜若狂,急忙掀开帘子探头望去,只见一个看着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翻身下马,把缰绳往县衙的一个差役手里一塞,朝刚下轿的县太爷拱拱手,隐约听见像是道了一声谢,随即拍拍迎上去的柱子肩膀,同柱子一道往马车这边跑来。
  “琴儿,琴儿,我来了,我接你们了!”
  “四哥,四哥……”
  琴儿有千言万语想对娃他爹说,可真正见着了却激动得泪流满面,一句也说不出来。韩秀峰一样热泪盈眶,就这么紧扶着车窗紧盯着日思夜想,想着想着都快想不起长什么样的发妻,哽咽地说:“来了就好了,来了就好。”
  “狗蛋,这就是你爹,快喊爹啊!”幺妹儿缓过神,急忙把狗蛋抱出马车。
  小家伙在路上被娘和姑姑不知道教了多少次,可猛一见着韩秀峰这个之前从未见过的一个陌生人,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紧搂着姑姑的脖子,忽闪着大眼睛好奇地盯着看。
  韩秀峰反应过来,心想这就是我儿子,赶紧伸手去抱,可小家伙依然死死搂着幺妹儿的脖子不松,只能擦了把泪笑道:“狗蛋,我是你爹啊,狗蛋乖,让爹抱抱。”
  “狗蛋听话!”琴儿也缓了神,急忙摸出糖葫芦,递出马车道:“狗蛋乖,让你爹抱就给你糖葫芦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