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539

  小家伙虽认生,但终究小,抵御不住糖葫芦的诱惑,犹豫了一下松开小手去接糖糊涂,韩秀峰趁机把他抱到怀里,一边亲着一边激动地说:“狗蛋,我真是你爹,我家狗蛋最乖最听话了,赶紧叫一声爹,以后不但天天都有糖葫芦吃,爹还带你去骑大马!”
  小家伙急着吃糖葫芦,被亲得很不耐烦,正使劲儿挣扎,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信里千叮咛万嘱咐不能事事都依着娃,说啥子慈母多败儿,可见着了竟如此溺爱。”
  韩秀峰缓过神,连忙回头道:“二爷,对不住,刚才太激动,都忘了跟您老打招呼……”
  “一家人不说两句话。”费二爷微微一笑,旋即提议道:“志行,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要不你先上车,等到了衙署我们再细谈。”
  “也好,”韩秀峰同样觉得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先去跟固安知县道了声谢,让固安知县先回去,然后抱着娃爬上马车,让匆匆追来的大头在前头带路,领着众人直奔租家场。
  幺妹儿很懂事,爬上费二爷原来乘坐的那辆马车。
  韩秀峰就这么放下帘子,一手抱着娃,一手搂着羞得面红耳赤的发妻,一脸歉疚地说:“琴儿,委屈你了,让你和娃在家等了那么久,还让你和娃千里迢迢来这儿。其实我一样想早点回去跟你和狗蛋团聚,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好几次告病都没回去成……”
  “四哥,我晓得,我不委屈。”琴儿依偎在他怀里,泪流满面,感觉像是做梦。
  一别三年多,琴儿变化很大,不但比记忆中丰盈了,而且多了几份女子的韵味,韩秀峰情不自禁亲了一口,随即看着正津津有味吃糖葫芦的儿子,感叹道:“狗蛋比我想象中还要白净,还要俊俏,比想象中还要懂事,把他拉扯这么大,苦了你了。”
  “那么多人帮着带,苦倒是不苦,就是……就是想你。”琴儿实在羞于出口,急忙换了个话题:“四哥,狗蛋都会背《三字经》了!二爷教的,他谁都不怕,就怕二爷,在家时天天背,连我和幺妹儿都跟着学会了。”
  “是吗,比我小时候出息,我像他这么大这会儿,听我哥说还光着屁股满地跑呢。”
  “他这是胎投得好,一生来就享福。要是生在平常人家,哪念得起书,更别说请举人老爷教授了。”
  “是啊,我们小时候没享过的福,他帮我们全享了。”正说着,外面传来了大头和柱子的笑声,再想到川帮的姜六和猴子好像也跟着一道来了,韩秀峰禁不住问:“琴儿,你们来得好快啊,你们是哪天接到我托日升昌往家捎得信的?”
  “你的信都是日升昌捎的,四哥,你说的是哪一封?”
  “让你们来的那一封。”
  “你往家捎过让我和狗蛋来这儿的信?”
  “嗯。”
  想到娃他爹一样想自个儿,琴儿心里美滋滋的,羞答答地说:“四哥,那封信我们没收到,我是听日升昌的掌柜说你从江苏调到了直隶,听我爹和二爷说离京城不远,就……就跟我爹说要带狗蛋来的。”
  “原来如此,我说你们咋来得这么快呢。”韩秀峰想想又问道:“家里还好吧。”
  “好,家里都好,来前我回了趟走马,爹娘婶娘和大哥二哥他们非让我给你捎了东西。这么远的路,担心不好带,别的东西没要,就带了点腊肉腊肠。”琴儿拿出手帕帮狗蛋擦了下嘴,接着道:“道署、府衙和县衙的那些人晓得我和狗蛋要来直隶,个个都想跟着来。我爹晓得他们是想沾你光,晓得你做官也不容易,说到最后就挑了几个可靠的,别的全拦住了。”
  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老家的人想来沾光也在情理之中,不然那些个官老爷的家人也不至于动辄上百。
  韩秀峰笑了笑,不无好奇地问:“那这次来了多少人?”
  “十三个,除了镇台衙门的何建功,你应该全认得。”
  “哪十三个?”
  “我和狗蛋从来没出过这么远门,现而今外头又不太平,二爷不放心,非要亲自送我们来。可他老人家年纪大了,所以我爹和关叔就去问余叔,余叔不但一口答应送我们来,还把他家铁锁带上了,他们爷儿俩不打算回去了,打算以后就跟着你当差。”
  琴儿顿了顿,接着道:“柱子和幺妹儿不是马上要成亲吗,我爹本来没打算让他俩来,可二爷说幺妹儿今非昔比,也算半个官小姐,要是就这么嫁给柱子,会被人家笑话的。我爹觉有道理,就让他俩一起来了,离老家远点,在这边成亲,不会有那些闲话。
  关叔家的小虎你是晓得的,他见柱子和铁锁都来了,天天缠着关叔非要跟着来。县衙刑房王经承是我们的媒人,你不在家的这几年,逢年过节我爹都帮着给王经承家送礼的。他家老三捐了个监生,想跟着来谋个差事,我爹只能答应。”
  拢共十三个人,实在算不上多,韩秀峰并没觉得老丈人这样的安排有啥不好,禁不住笑问道:“还有呢?”
  “道署兵房周经承的侄子周长春,府衙快班秦班头家的老五秦如广你是晓得的,别人要来我爹可以拦着,他们要来我爹不能不让。”
  都是以前在巴县混生活时关系不错的朋友,韩秀峰忍俊不禁地说:“见柱子要来,听说连大头都做上了官,所以古榫不愿意在家做棺材了,郑元宝也不愿意在家扎纸人了,全想着来我这儿混个一官半职?”
  “他俩是你的老街坊老邻居,我爹说要是不许他们来,街坊邻居会骂你忘本的。”琴儿无奈地笑了笑,随即话锋一转:“四哥,听我爹说川帮的姜六和猴子说是来投奔大头的,其实是在巴县呆不下去了,借这个机会逃命的。”
  “咋就呆不下去,难不成他们又跟茶帮打架,又闹出了人命?”
  “打架倒没有,我爹说还是大头的事,大头以前不是打死过一个人吗,有人说被打死的那人的几个兄弟,被茶帮赶回茶陵老家之后全投了军,全做上了官。我爹让我给你捎了封信,你得空看看信就晓得了。”
  吴家几兄弟居然投了军做上了官,还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过韩秀峰也不是很担心,毕竟这儿是直隶不是湖广,就算在湖广吴家兄弟也只是武官,并且官做得也不会大到哪儿去,他们要是怀恨在心敢轻举妄动,收拾他们真不是啥难事。
  韩秀峰摸摸嘴角,想想又问道:“镇台衙门的那个何建功又是咋回事?”
  “你不是让日升昌和我爹帮向帅麾下的那些同乡往家捎信捎银子吗,我爹帮着捎了几回,这一来二去跟镇台衙门的那些副将、游击、都司、千总就熟了。何建功他爹以前好像是镇标左营的游击,是最早被调去广西平乱的,结果运气不好在广西战死了。朝廷念他爹忠勇,给他赏了个难荫千总。可他家穷,没银子来京城投供,一直都没投军,我爹说他就算来京城投供也不一定能补上缺,见他可怜就让他一道来了。”
  韩秀峰心想你爹让何建功来可不只是可怜何建功那么简单,而是借这个机会跟镇台衙门,尤其镇标的那些副将、游击、都司、守备交好。再想到道署、府衙和县衙都有人来了,韩秀峰不禁笑道:“你关照我,我关照你,在外头有人关照,在家一样有人关照,这样挺好。”
  
第四百九十七章
团聚(三)
  论官老爷的排场,陈崇砥的排场比韩秀峰这个营官还要大,家眷、幕友、长随和丫鬟、仆役加起来七十多个,光厨子就从老家带来了两个。
  他晓得韩秀峰身边没几个下人,但韩秀峰家眷和一起从四川来投奔韩秀峰的家人没饭吃,便让厨子和两个丫鬟赶紧去帮忙,甚至让厨子把接待肃顺剩下来的酒菜一并带去了。永祥看似忠厚老实,其实一样会来事,见陈崇砥派人去帮忙,也回去让他婆娘和三个弟媳过去帮忙。
  结果他俩还真帮上了大忙!
  听说大嫂马上就到的翠花是既紧张兴奋,又不晓得来了多少人,要准备多少人的饭菜,一时间手足无措。任钰儿本就是个几乎没怎么进过厨房的小家碧玉,而且一听说琴儿和狗蛋马上到,竟像做了啥亏心事一般紧张得六神无主,一样没了主意。
  随着陈崇砥家人和永祥家人的到来,中午的饭菜该怎么准备都不是事了,前几天不晓得有多冷清的两进小院儿,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等韩秀峰抱着小家伙,领着琴儿和费二爷在大头、余有福等人的拥簇下走进院子时,正厅里已经摆了两张八仙桌,桌上已经摆满了凉菜。
  大头兴高采烈地喊道:“翠花,别忙活了,赶紧洗手,赶紧来见见嫂子。”
  翠花急忙扔下盆儿,连手都顾不上洗,就这么在身上擦擦,跑过来道了个万福,用带着浓浓口音的官话一脸不好意思地说:“翠花拜见嫂子,嫂子吉祥。”
  琴儿既不认得几个字,也没怎么出过门,不会说官话,只能一边将翠花扶起,一边用老家话尴尬地说:“弟妹不用这么客气,一看就晓得弟妹是个会过日子的,大头真是好福气。”
  琴儿这么一说,大头更得意了,又眉飞色舞地显摆道:“嫂子,我家翠花可……可以贤惠呢,啥活儿都会干,还要帮我生娃,给我袁家传宗接代!”
  他没心没肺,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这些,连已经很泼辣的翠花都脸颊发烫,余铁锁、关小虎等臭小子更是哄笑起来。
  “瞧把你给能的!”韩秀峰笑骂了一句,随即侧身道:“翠花,别搭理他,这儿又没外人,也别不好意思,来,赶紧拜见二爷!二爷可了不得,不但是你大哥我和你家大头的长辈,也是举人老爷!”
  大头在海安时几乎天天显摆他认得哪位翰林老爷,认得哪些进士和举人老爷,翠花没少听他说过费二爷的事,急忙又道了个万福:“翠花拜见二爷!”
  “好好好,没想到连大头这娃都成家立业了,还娶的是江浙的女子。”费二爷老怀甚慰,回头笑看着乐得龇牙咧嘴的大头道:“大头,别光顾着笑,以后得好好待翠花,翠花嫁给你,嫁这么远,容易吗?”
  “二爷,我是那样的人吗?我家翠花当家,钱全交给她了,她说啥是啥!”
  韩秀峰晓得大头这是想在同乡,尤其姜六和猴子跟前显摆,回头笑道:“二爷,这您大可不必担心,据我所知他是绝不会欺负翠花的,现而今只有翠花欺负他的份儿。”
  “对对对,四哥说得对,只有她欺负我的份儿!”
  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居然怕婆娘,而且说得理直气壮,众人又忍不住哄笑起来。翠花被笑得面红耳赤,正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人,急忙走到余有福面前也道个万福:“翠花拜见余叔,余叔吉祥。”
  “使不得使不得,你这是折我寿!”余有福急忙闪到一边,指着大头笑道:“翠花,你家大头现而今是正六品的千总老爷,你现而今已经是官太太了,我可不敢受此大礼。”
  “余叔,你认得翠花嫂子?”柱子忍不住问。
  “认得,不但认得你翠花嫂子,还认得你翠花嫂子她爹,也就是大头的老丈人,哈哈哈。”余有福不由想起在海安的日子,禁不住问:“翠花,你爹你娘还好吧?”
  “谢余叔挂念,我来前他们都挺好的。”
  余有福正准备开口,韩秀峰突然喊道:“钰儿,别擦了,来来来,来见见你嫂子!”
  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又觉得躲不过去,只能装作擦板凳的任钰儿心里咯噔了一下,放下抹布硬着头皮走了过来,先用蚊子般地声音给费二爷和琴儿道了个万福,然后耷拉着脑袋忐忑地说:“钰儿拜见二爷,钰儿拜见嫂子。”
  韩秀峰担心琴儿误会,在马车上特意说过下任钰儿的事。
  琴儿本就不认为韩秀峰会背着她在外头纳妾,加之来前她爹和娘不止一次旁敲侧击地提醒过,说韩秀峰都已经是正五品的官老爷了,纳几房妾也无可厚非,提醒她别闹出笑话,别让人觉得她是个性好嫉忌的妒妇。
  总之,刚听说过心里虽有些不是滋味儿,但想到娃他爹用不着编那些瞎话,再想到眼前这位来自扬州的小姐没爹没娘着实可怜,情不自禁地上前挽住任钰儿的胳膊,用老家话笑盈盈地说:“本就是一家人,钰儿妹妹不用这么客气。钰儿妹妹,刚才在路上听狗蛋他爹说你断文识字,我还想着二爷过两天要去京城拜访好友,到时候请你帮着教教狗蛋呢。”
  “嫂子……”
  “看我这灰头土脸的,都没法儿见人了。钰儿妹妹,你的闺房在哪儿,嫂子能不能借你的闺房去洗把脸。”
  “哦,嫂子这边请。”
  翠花没啥心眼,以为大嫂真想去洗脸,真想去梳妆打扮一番再出来吃饭,暗想任钰儿说起来是大哥的义妹其实还是个外人,正准备喊大嫂去她刚帮着收拾好的屋,突然被一个人给拉住了。
  幺妹儿怎么看任钰儿怎么不爽,暗想四哥已经有她这个妹妹了,为啥还要收个义妹,一边帮着嫂子打掩护,一边拉住翠花笑问道:“二嫂,我是幺妹儿,大头有没有跟你提过我?”
  翠花缓过神,连忙道:“提过提过,大头天天提!”
  “他真提过我,他还提过谁?”
  “真的,”翠花不会说四川话,但能听懂,回头看了一眼大头,禁不住笑道:“他还经常提柱子兄弟,经常说也不晓得你和柱子什么时候成亲,特意让我给你们准备一份贺礼,说等你们成亲时托大哥帮着捎回去。”
  不等幺妹儿开口,柱子就忍不住给了大头一拳:“算你龟儿子有点良心,要是把我和幺妹儿的事给忘了,看我咋收拾你,我才不管你龟儿子做多大官呢!”
  大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三个人。
  一个是韩四,一个是婆娘,再就是柱子,刚才跟柱子有说有笑,这会儿竟像见了鬼似的急忙躲到费二爷身后:“不就是贺礼吗,我都让翠花准备好了,等吃了捎午给你不就行了,你别碰我,你离我远点!”
  “大头,你这是做啥子?”费二爷回头笑问道。
  “二爷,您老晓不晓得他是做啥的,他是仵作,他那双手整天收敛死人。”大头偷看了一眼柱子,又忍不住求饶道:“柱子,我现而今有婆娘有家,马上还有娃,求你了,别再碰我,也别去我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