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3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9/539

  看着崔焕章和杨吏清若有所思的样子,韩秀峰接着道:“再说您二位提到的曾国藩曾大人,不但因为办团练不晓得被多少地方官员和御史言官弹劾,并且据我所知曾大人在湖南省城长沙办团练之初,差点因为办团练的事丢了性命!”
  崔焕章没想到朝廷对办团练竟是这态度,不禁苦着脸问:“既然皇上觉得团练之事可少则少,为何还委派那么多文武官员回籍办团练,为何还委派你回乡帮办团练?”
  “委派别的官员回乡办团练,是因为那些官员的老家大多失陷了。之所以委派我回乡帮办团练,是因为我们巴县乃至重庆府的团练太多了。”
  “太多?”
  “我们巴县的团练从何而来,二位再清楚不过,嘉庆朝时白莲教犯上作乱,朝廷命各地办理团练,白莲教乱党剿灭之后,其它地方的团练几乎全裁撤了,唯独我们川东的团练不但没裁撤反而越办越多,大有尾大不掉之势。”
  韩秀峰喝了一小口茶,接着道:“您二位再想想,各甲的乡团没少械斗,有时候甚至闹出人命,历任县太爷和府台为何不管,不但不管甚至还有意无意地纵容,说到底就是不想看到各甲的团练抱成一团,换作我做县太爷或做府台,我一样会分化瓦解,绝不能任由其连成一气。”
  崔焕章反应过来,越想越觉得韩秀峰的话有道理,毕竟重庆镇才多少绿营兵,整个四川才多驻防八旗兵。要是那些乡团齐心,那些个监正、团正真可能不会再像现在这般听官府的招呼。
  “可是……可是现而今天下不太平!”杨吏清忍不住说。
  “越是不太平越得防着点,您二位一定听说过江苏上海县有天地会乱党造反,刚举旗造反那会儿一口气攻占了包括上海在内的好几个县城,而那些乱党原本大多是团练。”韩秀峰抬起胳膊往南边指指,又意味深长地说:“桐梓离咱们这儿不远,要是桐梓的贼匪跟咱们这儿混入各乡团、街团的奸民勾连,到时候咋办?”
  刘山阳喃喃地说:“如此说来,团练真是把双刃剑。”
  韩秀峰点点头:“所以朝廷现在既担心贼匪也担心团练尾大不掉。”
  崔焕章低声问:“志行,这么说皇上是派你回来整饬团练的?”
  “这件事三位知道就行了,万万不可外传。”
  “这你大可放心,这么机密的事,我们打死也不敢乱说。仔细想想这团练办得是有些乱,尤其那些乡团,真是越来越不像样。”
  “志行,既然皇上命你回来整饬团练乱象,那城里的街团、坊团和厢团一样得整饬!尤其保甲局的那些个茶勇,简直无法无天!”
  绕了一圈,又被他们绕到了保甲局。
  韩秀峰意识到他们压根儿就不在乎团练究竟是接着办,还是要加以整饬甚至裁撤,他们只在乎能否从八省客长手里夺回参与地方事务的事权,只在乎设卡抽厘那肥得流油的差事。
  想到道署乃至成都的布政使和制台衙门正指着巴县的厘金,现而今谁能把官府弄到银子官府就会帮谁,他们这些读书人不管咋闹也没用,韩秀峰干脆起身道:“我会去找府台商量的,总之,不管外面乱成啥样,我重庆府各州县散厅不能乱,切不可因桐梓闹贼匪便过涉张皇,致滋流弊!”
  
第五百九十一章
云里雾里
  崔焕章和杨吏清只是冲着前面打头阵的,跟八省客长明争暗斗的不只是他们两个。
  不出韩秀峰所料,“整饬团练”那么机密的事,很快就传得沸沸扬扬。
  消息传到湖广会馆,原本不是很担心的湖广客长江宗海坐不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韩秀峰奉旨帮办团练是这么个帮办法儿!
  真要是如传言所说,那他兼任局绅的保甲局定会成为头一个被整饬的对象。因为团练本就是地方上的事,既然要整饬甚至裁撤,头一个被整饬甚至裁撤的便是保甲局的那些茶勇。而那些从茶陵州招募的茶勇要是被遣散,那保甲局一年要四五万两银子做什么?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江宗海不敢再坐等消息,急忙去求见县太爷。
  巴县知县祥庆没少拿八省客商的好处,一样不希望保甲局就这么被裁,赶紧去帮着找重庆知府杜兴远。本就想着坐收渔人之利的杜兴远自然不会出这个头,干脆带着祥庆去向道台禀报。
  曹澍钟同样没想到“帮办”变成了“整饬”,同时又觉得那些传言并非空穴来风,毕竟巴县乃至整个川东道又没闹贼匪,要办那么多团练做什么,长此以往只会尾大不掉。就在他琢磨着韩秀峰究竟以何名义来整饬甚至裁撤之时,家人送来一张名帖和一张拜帖。
  看着名帖和拜帖上“钦赐色固巴图鲁赏带从四品顶戴加知府衔帮办重庆府各州县团练韩”的落款,曹澍钟急忙道:“有请!”
  “遵命,小的这就去。”
  曹澍钟定定心神,坐下等了片刻,穿着一身青布长衫的韩秀峰在家人陪同下走进了花厅。
  不等韩秀峰开口,曹澍钟就起身招呼道:“韩老弟,你可算回来了,本官年前就接到朝廷的谕旨,就等着你回来帮办重庆府各州县团练。没曾想这一等竟等了四个多月,更没想到老弟你就这么回来了,怎么不差人先知会一声,本官也好让重庆府召集本地士绅去迎一下!”
  他笑容满面,热情无比,一点架子也没有,让进城之后便来拜见的韩秀峰倍感意外。
  “曹大人您这是做啥子?”韩秀峰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随即很认真很诚恳地躬身道:“大人不但年长,而且与我姑父段大人乃同年,秀峰可不敢跟大人称兄道弟,恳请曹大人受秀峰一拜!”
  “行行行,那老夫称呼你志行。”
  “谢大人。”韩秀峰又躬身行了一礼,这才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书信,恭恭敬敬地呈上:“曹大人,这是石叔托秀峰捎给您的信。石叔说跟大人您一别十几载,怪想念的。”
  “石赞清?”
  “正是。”
  段大章上次提过石赞清,说石赞清现而今是永定河北岸同知,还曾跟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记名知府做过近一年同僚。想到眼前这位都已经从四品顶带了,还称呼从五品的石赞清为石叔,曹澍钟突然觉得眼前这位虽是捐纳出身但还是懂礼数的。
  他一边招呼韩秀峰坐,请韩秀峰用茶,一边拆看起书信。
  石赞清在信里没提别的,只是叙同年之谊,所以他很快就看完了,放下书信笑问道:“志行,回来几天了,有没有去江北拜见你姑父?”
  “禀大人,秀峰回来十几天了,今儿下午刚进的城,还没来得及去江北拜见姑父。”
  “十几天?”
  “正是。”韩秀峰想想又一脸无奈地说:“本想早些来拜见大人的,可秀峰这次是回乡奔丧的,老家一堆事,所以才拖到今天,还请大人恕罪。”
  “无妨无妨,古人云百善孝为天,你就算再晚十几天来老夫也不会怪罪你的。”
  “谢大人体谅。”
  曹澍钟觉得韩秀峰不但懂礼数看上去也比较好说话,不想再绕圈子,直言不讳地说:“志行,你人虽才回来,但你奉旨回乡整饬团练的消息已经传得满天飞,刚收到消息时虽有些出乎意料,但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韩秀峰同样不想绕圈子,急忙起身道:“大人恕罪,秀峰确实是秀峰放出去的,但纯属不得已而为之,曹大人万万当不得真!”
  曹澍钟本以为韩秀峰会取出一份皇上的谕旨,没想到韩秀峰竟会这么说,一时间竟愣住了。
  韩秀峰只能苦着脸解释道:“实不相瞒,秀峰刚到慈云山老家没几天,本地的几位士绅就找上了门,打算帮秀峰办团练。可巴县乃至整个川东道最不缺的便是团练,秀峰用得着办吗,何况办团练不能没粮饷,这粮饷又从何而来?”
  曹澍钟越听越糊涂,心想你不打算办团练,那皇上为何命你回乡帮办团练,又为何让你带十名文武官员回来。
  韩秀峰清了清嗓子,接着道:“秀峰在江苏为过官,亲身经历江苏自用兵以来筹饷万分紧急,专赖亩捐,断不敷用,刚开始只是办厘捐,据说现而今又开始办丝茶捐、房捐、业捐甚至户捐,地方凋敝,正款寥寥,全赖厘捐挹注。秀峰身为巴县人,岂能让明明没遭兵祸的家乡父老跟两江的百姓一样不堪重负!”
  “是啊,要是一味地征粮加耗,让百姓们没了活路,真会官逼民反!”
  “再就是以本省之人办本省事,定会成为地方大吏之掣肘,地方上的军务政务万难起色。秀峰虽奉旨回乡帮办团练,但万万不敢干涉地方政务军务,且不说老家没啥事,便是有啥事秀峰也只能上与大人商酌,下与士绅筹划。整饬甚至裁撤现有的乡团、街团、坊团和厢团更是无从谈起。”
  韩秀峰说得全是肺腑之言,可曹澍钟却是越听越狐疑,忍不住问:“志行,既然你无意帮办团练,甚至觉得巴县乃至整个川东道都不缺团练,皇上为何命你回乡帮办团练,又为何命你从直隶饬调十名文武官员随行?”
  “桐梓不是有奸民犯上作乱吗,皇上可能不大放心,便给了秀峰这个帮办团练的差事,让秀峰带十名文武官员回来。”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大人不提秀峰查点忘了,”韩秀峰从袖子里取出一份名册,呈上道:“大人,这便是随秀峰回乡帮办团练的文武官员名册,直隶候补同知高云峰祖籍贵州安南,听说安南曾被贼匪攻占,不放心家里,先带两名额外外委回去了,贵州那边究竟啥情形,最多个把月就会有消息。”
  一共带回十个,其中三个一到走马岗就去了贵州。
  曹澍钟觉得事情没韩秀峰说得这么简单,看着名册问:“别的人呢?”
  “全在外头等大人召见,其中记名都司陈虎、千总葛二小不但在扬州杀过长毛,后来还曾去静海阵前效过力。另外几名把总和额外外委,也都曾在直隶属剿过贼。皇上命他们随秀峰回乡帮办团练,可老家实在无心再办啥子团练,秀峰想将他们托付给大人,恳请大人收留。”
  韩秀峰摆出一副什么都不想管,打算留下人就回走马乡下接着丁忧的架势。
  曹澍钟心里更没底了,放下名册好奇地问:“志行,听说当年还有一人跟你一起去京城的,那人好像也做上了官,他为何没回来?”
  “大人是说袁大人吧,那小子傻人有傻福,官运比秀峰还要好,现而今不但做上了三等侍卫,皇上还给他赐了个‘冤大头’的诨名。”
  “入宫当值了?”
  “嗯,跟着乾清门侍卫恩俊学习行走。”
  韩秀峰说得轻描淡写,曹澍钟听得心里是七上八下,暗想天晓得你带回来的是些什么人,要是其中有一两个跟那个大头一样也是宫里的侍卫,真要是就这么让他们留下,岂不是“引狼入室”,岂不是嫌身边没朝廷的眼线吗?
  就在曹澍钟越想越乱,正不晓得该如何对应之时,韩秀峰又轻描淡写地说:“还有一件事忘了跟大人禀报,秀峰之所以在路上耽搁了近两个月,一是因为贱内在回来的路上给秀峰生了一子,二是因为秀峰那会儿只晓得桐梓闹贼匪,不晓得那些贼匪有没有窜入我四川,担心老家安危,所以想方设法请朋友垫了几万两银子,购置了一百六十杆自来火鸟枪和三千斤火药铅子儿。”
  “洋枪?”
  “正是,正是洋人用的那种自来火鸟枪,打得很远,很犀利。”
  “那些洋枪呢?”
  “正在秀峰家中,就等大人点验。”
  曹澍钟心想你口口声声说不打算帮办团练,巴县乃至整个川东道都不缺团,可不但带了十名文武官员回来,还带了一百多杆洋枪,甚至已经派了三名文武官员去贵州打探贼情,这不是自相矛盾嘛!
  曹澍钟越想越觉得眼前这位看似温良恭俭让,其实深不可测,不敢轻易答应什么,沉思了片刻起身道:“志行,要不先陪老夫见见那几位都司、千总、把总,别的事我们明日再议。”
  “也好,大人请。”
  
第五百九十二章
恍然大悟
  曹澍钟见完陈虎等人,便让家人去张罗酒席,要为韩秀峰接风洗尘。韩秀峰以守孝服丧不宜饮宴为由婉拒了他的好意,就这么领着陈虎等人告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9/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