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4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2/539

  “老兄去了就知道了。”
  ……
  恩俊和王乃增陪着刘山阳刚走,大头和柱子等人就跟进了花厅。
  一晚上都没插上话的大头,一坐下就急切地说:“四哥,你啥时候回去,翠花天天追着我问,非要我给个准信儿,她好张罗饭菜。”
  “四哥,幺妹儿这几天也总是缠着我问!你哪天得空,她打算把娃带来让你瞧瞧,说娃到现在都没见过舅舅。”柱子也忍不住笑道。
  见余铁锁和关小虎欲言又止,韩秀峰笑道:“让她们明儿带娃来会馆吧,我待会儿让储掌柜帮着张罗几桌酒菜。对了,回头还得给娃们准备点红包。”
  “行,我明儿一早就送她们来!”
  久别重逢,一帮臭小子七嘴八舌地打听起老家的事。
  韩秀峰跟他们聊了一会儿,正寻思已经很晚了,而他们明天还得当差,正准备打发他们先回去,柱子竟一脸不好意思地说:“四哥,有件事我想跟你商量商量,也不晓得行不行?”
  “啥事,啥行不行的?”
  “我现而今在步军衙门当差,几个上官对我还行,差事办得也不能说不顺,钱多多少少也能赚点,就是啥盼头。”
  “没盼头?”韩秀峰不解地问。
  “四哥,步军统领衙门别人不晓得,你是晓得的。虽比五城兵马司高一头,可终究是个以旗营为主,以汉营为辅的衙门。像我这样的能干到千总,差不多就干到头了。并且我这个千总有名无实,手下不但没几个兵,甚至连汛地都没有。”
  “那你平时都忙什么?”
  “给专司捕盗的步军校帮闲,哪儿有案子就让我去哪儿,案子破了,贼人逮着了,功劳是他的,赏钱也是他的。我不管咋说也是个千总,可连他手下的那些兵都不如!”
  步军统领衙门首重捕盗防贼,维护治安,并分满、汉两路人马。
  满营专司捕盗的官员是正五品的步军校,辖包括正六品的委署步军校等三百多官兵,其中满洲一百六十八人,蒙古和汉军各六十四人。柱子因为会办案被调过去也只能帮闲,不管帮着破获多少大案、擒获多少飞贼也别想升官。
  韩秀峰反应过来:“那你是想调回南营,还是有别的打算?”
  柱子回头看看大头,一脸不好意思地说:“四哥,五城兵马司的差事跟步军统领衙门差不多,我想捐个吏目,去五城兵马司当差,你说行不行。”
  韩秀峰沉吟道:“以前想做文官没那么容易,但现在不是以前,你办过几桩大案,五城兵马司的那几位指挥应该有所耳闻……”
  “啥有所耳闻,我们经常遇着,经常打交道,昨天南城兵马司的杨老爷还跟我一道抄了个贼窝。”
  “可你现在是千总,真要去兵马司当差,去兵马司做吏目,那就成从九品的不入流小官了。”
  “吏目虽只是从九品,但终究是文官!”
  韩秀峰意识到他是嫌做武官没前途,不禁笑道:“五城兵马司归五城察院管,伍辅祥正好做过巡察御史,他跟现在巡视中城的刑科给事中凤宝正好又是同僚,这事请他帮帮忙应该不难办。”
  “四哥,我就是这么想的。”柱子咧嘴笑道。
  “行,既然你想好了,那我明后天就去帮你跟他说说。”韩秀峰笑了笑,又问道:“铁锁,小虎,你们几个呢?”
  余铁锁没那么多想法,觉得现在这样挺好,连忙道:“四哥,我又不识几个字,我做不了文官。”
  关小虎则挠着脖子,一脸尴尬地说:“四哥,我……我想我爹我娘了,想回老家又担心回去之后没个差事。”
  “元宝,你呢?”
  “四哥,我也想家了,可就这么回去又能做啥……”
  “说啥呢,咋好好的突然就想家了,瞧你们这点出息,我就不想!”大头忍不住嘀咕道。
  “你龟儿子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老家没人自然不会想,我们跟你不一样,我们老家有人,我爹我娘还等着我回去给他们养老送终呢!”关小虎回头道。
  韩秀峰心想他们几个想家很正常,不想家才不正常,权衡了一番笑道:“小虎、元宝,你们那会儿出来本就是打算见见世面,现在不但见过世面,还都混了个一官半职,现在回去也算光宗耀祖,既然想家就回去吧。”
  “可就这么回去又有些不甘心,昨天还跟我婆娘说,难不成回去之后还去衙门当差?”
  “衙役自然是不能再做了,但你们回去之后可以跟长生一起办团练。”
  “四哥,你是说我们回去之后还能领兵?”
  “不是领兵,而是统领团勇。要是运气好,长生说不定能帮你们谋个湖北的官做做,官是湖北的,但人在巴县办差。”
  “潘二现而今混这么好?”大头忍不住问。
  “他现在是湖北捐输转运局巴县分局的总办,不但要帮着转运我们四川协济湖北的盐粮、军饷和火药,还全权办理报捐,也就是在巴县的湖北人想捐官捐顶带都得去他那儿。”
  “四哥,他那缺不缺人?”关小虎急切地问。
  “他那儿究竟缺不缺人我不晓得,只晓得你们要是回去,他一定会给你们安排个差事。不过回去之后可不能再一口一个潘二,得听他差遣,得踏踏实实办差。”
  “四哥,这你放心,只要他能给我们安排个差事,我们全听他的!”
  “这么说你们决定回老家?”
  “我早就想回去了,衙门那边好办,随便找个由头就能走人,”关小虎越想越激动,竟站起来道:“我明天一早就去把差事辞了,收拾收拾行李早点动身,早点动身还能赶上回去过年。”
  
第六百五十四章
赌一把
  先帝爷的实录圣训,是几位大学士奉旨督率官员历时六年纂修的。
  编年纪事,一归简质,共成书四百七十六卷,另续经恭辑圣训一百三十卷,盛德大业,震古铄今,理应百僚共庆,显谟承烈。
  为筹办恭进大典,礼部、内务府、太常寺和鸿胪寺等大小衙门整整忙了一个多月。不但五品以上文武官员要进宫庆祝,连进书报事之人都是由亲王、郡王充任!
  一些穷京官不但住得远,甚至没钱雇车,这一夜都不敢睡。还没到寅时就打着灯笼,跌跌撞撞地连夜步行去紫禁城。
  租住在宣南的文武百官一样不敢掐着点儿去,卯时一到就钻进马车或骡车往皇城赶。
  肃顺身为左都御史,自然不会错过这个监察百官的机会。
  早早的赶到宫门口,先清点十五道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等人都来齐了才阴沉着脸分派差事,命都察院的御史言官查点各部院该来的文武官员有没有全来,同时巡察有没有人衣衫不整或站错班,要是发现全登记造册,等仪式结束之后再指名参奏!
  穆荫来得也很早,作为军机大臣无需担心看不清脚下摔跟头,一到宫门口就有侍卫打着灯笼在前头带路。
  见天还没亮,正打算先去军机处值房烤会儿火,就见肃顺从阴影里走了出来,笑看着他道:“清轩留步。”
  “原来是雨亭兄,您怎么来这么早?”
  “皇命在身,不来早点不成。”肃顺把他叫到一边,遥望着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若无其事地说:“清轩,听说太仆寺少卿韩秀峰到任了,有没有这回事?”
  穆荫没想到他会问这个,急忙道:“确有此事,昨儿晚上他还去过我家,说已到任两天,之前一直在夏宫的太仆寺值房等着皇上召见。说孝满之前只能以素服参事,接下来三个月不方便去军机处拜见,所以冒昧登门告罪。”
  “他还在给他爹守孝?”肃顺明知故问道。
  “按例得丁忧二十三个月,要是从闻讣那天开始算,二十三个月也差不多满了。他担心别人说闲话,不敢把奔丧路上的那两个月算上。”说到这里,穆荫好奇地问:“雨亭兄,从我家走前说打算去拜见下彭中堂和杜翰,甚至想去跟曹毓英说一声,难道他没去府上拜见您?”
  “他昨儿个倒是去过,我正好不在家,不然我也想不起来问这个。”
  “这就对了,您那么关照他,他好不容易回了京,又怎会不去拜见您。”
  肃顺微笑着点点头,没再问下去。
  广场上人越来越多,见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像是哪位王爷或大学士到了,那些个溜须拍马之辈正争先恐后地挤上去拜见,肃顺脸色立马变了,正准备走过去瞧瞧究竟是谁在大声喧哗,一个御史领着曹毓英从人群里挤了出来。
  穆荫知道他有话要跟曹毓英说,连忙拱手告退。
  御史也躬身行了一礼,去接着巡察了。
  曹毓英等穆荫他们走远,正准备躬身拜见,肃顺就开门见山地问:“曹师爷,听说韩四回来了,你有没有见着他?”
  “禀大人,韩秀峰不但回来,并且已回来两三天,一直呆在太仆寺值房等皇上召见。直到昨儿下午觐见过皇上,才去了趟我家,告诉我他回来了,说皇上命他重掌‘厚谊堂’,说他还在受制,只能素服参事,不方便去军机处当值,还说这是皇上恩准的。”
  肃顺意识到韩四昨天为何要去拜见文庆、柏葰和穆荫、杜翰等人了,因为韩四不只是太仆寺少卿,也是在军机章京上额外行走的“小军机”,按例到任后应该赶紧去拜见上官。
  再想到昨儿下午发生的事,肃顺又故作恍然大悟地说:“原来你也是昨儿晚上才晓得他回来了的。”
  “是啊,谁能想到他一回来就呆在太仆寺值房等皇上召见,我呢又有一段日子没去书肆了。”
  “子瑜,不管怎么说你一样是‘厚谊堂’大掌柜,该去还是得去的。”
  “大人说得是,毓英等忙完这阵子就去。”
  “不说这些了,先去站班吧,我也该去转转了。”
  “毓英恭送大人。”
  看着肃顺离去的背影,曹毓英心想韩四就算做上了太仆寺少卿,干得还不是之前的那些差事。跟别的卿贰官真无法相提并论,你再器重他又有何用?
  肃顺则边走边暗想陈孚恩瞧不上韩四倒也情有可原,毕竟陈孚恩不但是进士出身而且官居兵部尚书,在陈孚恩看来韩四这个捐纳出身的太仆寺少卿真无足轻重。而你曹毓英凭啥瞧不上韩四,又为何早知道韩四回来了却不去禀报一声。
  就在肃顺正寻思曹师爷这人太鬼,只可用不可重用之时,庆贤带着一份刚翻译好的急报,同王乃增一起匆匆赶到了重庆会馆。
  刚洗完漱的韩秀峰一边招呼二人坐,一边看着急报问:“啥时候收着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2/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