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4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7/539

  目送走恩俊,韩秀峰再次坐下,翻看起内奏事处誊抄的五口通商大臣兼两广总督叶名琛的奏报。
  尽管早有准备,可看着看着却看不下去了,正寻思皇上和郑亲王、怡亲王、肃顺和柏葰、彭蕴章等王公大臣相不相信叶名琛的这些鬼话,文祥跟着恩俊匆匆走了进来。
  “志行,文中堂他老人家走了!”
  “他老人家走得真不是时候,博川,你先看看这个。”
  “什么?”
  “叶名琛的奏报。”
  这封奏报皇上和朝中的王公大臣等了一个多月,“厚谊堂”同样等了一个多月,文祥顾不上再想文庆这一走会不会造成朝局动荡,急忙接过折子看了起来。
  “……英夷领事官吧嗄哩(巴夏礼)藉端起衅,辄敢驶入省河,将猎德炮台肆扰,又在大黄窖炮台开放空炮,自九月二十九日至十月初一日,攻击城垣纵火,将靖海门、五仙门、附近民房,尽行焚烧;
  初一日,又纠约二三百人扒城,经参将凌芳与绅士欧阳泉等,迎击跌毙。初九日,该夷由十三行河面驶至,直扑东定台。经兵勇轰坏兵船,并毙其水师大兵头哂吗糜咯喱,夷匪伤亡四百余名。现在臣等坚守旧城,并调集水陆兵勇二万余,足敷堵剿。”
  看到这儿,文祥也看不下去了,扔下折子道:“巴夏礼跌毙,西马縻各被击毙,还阵斩夷匪四百余。究竟有没有阵斩那么多夷兵他可以随便写,反正一时半会也很难查实。但英夷领事巴夏礼和英夷水师头目英西马縻各要是死而复生,他到时候该如何收场!”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但现在他不管怎么信口开河,皇上都会相信,就算明知道他在信口开河也只能相信。”
  “此话怎讲。”
  “不信又能怎样,要是换个人去接任,且不说赶到广州最快也得两三月,就算明天能到任难道还能干得比他更好?”
  文祥反应过来,苦着脸问:“志行,你是说皇上明知道他是在信口开河也不会怪罪他?”
  韩秀峰沉吟道:“只要能撑过去,皇上不但不会怪罪,或许还会升他的官。毕竟他能撑到现在实属不易,只是不晓得还能撑多久。庆贤他阿玛的前车之鉴摆在那儿,我估摸着他撑不下之日,就是他被革职逮问之时!”
  “志行,他将来会落得什么下场是他的事,当务之急是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文祥越想越担心,紧盯着韩秀峰忧心忡忡地说:“你现在掌管‘厚谊堂’,打探整理验证夷情本就是你份内之事。要是上折子拆穿他的鬼话,皇上一定不会高兴;可要是什么也不做,当没看到这道折子,当着什么也没发生,到时候不但他会倒霉,你一样难辞其咎。”
  “博川兄,这你大可放心,我并非什么也没做。”
  “你做什么了?”
  “我已命云清急赴广东,命始真赶赴上海,去瞧瞧事情是不是跟他在折子里所奏的这样,要是一切属实自然好,要是局势一发不可收拾也可相机行事。”
  文祥惊诧地问:“志行,你该不会连云启俊和令妹的话都不信吧?”
  韩秀峰接过折子,意味深长地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还是派人去瞧瞧的好。”
  文祥猛然反应过来,哭笑不得地说:“明白了,你这是装装样子,看似做了不少,实则什么也没做!”
  “装装样子总比啥也没做好,至少不用担心叶名琛的鬼话将来被拆穿之后,咱们‘厚谊堂’被牵连。”
  “你还真是个会做官的,要是没猜错,跟军机处那几位大人禀报时也没把话说死吧。”
  “这是自然。”
  看着韩秀峰理所当然的样子,文祥终于明白了韩秀峰为何让他看这道折子,又为何跟他说这些,不禁苦笑道:“受教了,不过文祥愚钝,老弟你这一套我文祥学不来!”
  “学不来也得学!”
  韩秀峰紧盯着他,诚恳真挚地说:“博川兄,文中堂走了,肃顺大人也不晓得是不是因为被人挑拨,待我也大不如以前。广东那边又如此吃紧,我估摸这才是刚刚开始,可以说‘厚谊堂’已经到了最难的时候,上上下下、京内京外那么多人,今后全指着老兄你。”
  “指着我,我又能做什么?”
  “做官,做大官!”
  “又来了,等我能遮风挡雨,真不晓得等到猴年马月。”
  “可对我们而言,有盼头总比没盼头好。”
  这儿是太仆寺,不是‘厚谊堂’,韩秀峰担心墙外有耳,不想再绕圈子,直言不讳地说:“博川兄,要是没记错口外的统辖总管是察哈尔都统兼任的,外头那些从口外来的文武官员,也全是察哈尔都统送来引见补用的,并且按例左右两翼马厂的职官得由察哈尔人充任,所以我觉得只要履历上没把名字、年纪写错,就照着察哈尔都统的意思赶紧交吏部引见补用。”
  文祥正打算做一个称职的太仆寺少卿,所以才挨个儿召见从口外来补缺的候补候选官员,仔细询问马厂上大事小事,并且已发现有两个不但目不识丁甚至糊涂透顶,正打算让那两个蠢才滚蛋,没想到韩秀峰竟会这么说。
  他想想还是不甘心,禁不住问:“什么照察哈尔都统的意思,那还要我太仆寺做什么样?”
  “要是驳回一两个,人家会再送一两个来,反正只能用察哈尔本地人,用谁不是用?”
  “可是……”
  “博川兄,没那么多可是,多一个朋友总比少一个朋友好,何况人家还是都统。”见文祥欲言又止,韩秀峰话锋一转:“别忘了我一样是太仆寺少卿,这件事我一样有权过问。”
  “好吧,听你的行了吧,剩下的那几个也不见了。”
  “这就对了嘛,你在这儿又能呆多久,无过便是功,犯不着因为这点事得罪人。”韩秀峰拍拍他胳膊,又一脸无奈地说:“我原本没打算来点卯,结果因为皇上打算赏我个举人出身,被肃顺架在火上烤,今后一言一行都得谨慎谨慎再谨慎,所以你得找点事给我做做。”
  “该做的事你又不让做,我去哪儿给你找事做?”
  “随便找点事,装装样子也行。”
  见韩秀峰不像是在开玩笑,文祥又问道:“皇上赏你举人出身跟肃顺又有什么关系,你又怎么个被他架火上烤的,我怎么一点消息也没听说?”
  韩秀峰苦笑道:“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等皇上降下谕旨你就晓得了。”
  
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话皇上还是相信的
  武英殿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兼领班军机大臣文庆去世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千步廊两侧的各部院。
  上到各部院堂官,下到郎中、主事、笔帖式,几乎全在揣测皇上会命谁入直中枢,会命谁接替文庆出任领班军机大臣,哪位尚书大人最有可能补授大学士。
  正因为如此,军机处中午明发的关于永行禁止冷籍陋规,并赏太仆寺少卿韩秀峰举人出身的谕旨中关于朋党的措辞,让那些正打算赶紧去巴结周祖培、陈孚恩和翁心存的官员,谁也不敢再轻举妄动,只敢跟关系不错的同年、同僚或同乡悄悄议论。
  刚去吊唁过文庆的敖彤臣同样如此,一回到会馆就忍不住问:“博文兄,你说陈孚恩这次能不能入阁拜相?”
  “你怎会问起他?”
  “回来的路上,遇着好几个江西的同僚,他们都觉得陈孚恩有机会,毕竟陈孚恩不但官居兵部尚书,还曾在军机大臣上行走过。”
  吉云飞想了想,微微摇摇头:“我觉得陈孚恩机会不大。”
  敖彤臣追问道:“为何机会不大?”
  “陈孚恩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又不是不晓得,满朝文武也就江西官员把他当个人物。再说他这才被启用几天,入直中枢都不太可能,更别说授补大学士了。”
  “翁心存呢,翁心存有没有机会?”
  “要是只论资历,翁心存还真有希望入值中枢,可入值中枢不只是看资历,更得看出身。你想想,现在四位军机大臣中彭中堂是汉人,杜翰是汉人,只有柏中堂和穆荫两个满人,皇上又怎会再命翁心存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吉云飞放下茶杯,接着道:“我估摸着军机大臣皇上只会在满人中选,周中堂、匡中堂和翁大人都没机会。”
  敖彤臣反应过来,想想又追问道:“那翁大人有没有机会授补大学士?”
  “一样没机会。”
  “怎会没机会?”
  吉云飞知道他经常是拜见翁心存,但还是直言不讳地说:“入阁拜相哪有这么容易,康熙朝时的陈廷敬圣眷够恩隆吧,可由协办大学士补授大学士整整用了二十年。乾隆朝时的刘墉同样如此,三十二岁便升任协办大学士兼左都御史,此后一直在左都御史、直隶总督、吏部尚书等任上转圈,直到嘉庆二年才补授体仁阁大学士,由从一品到正一品,整整用了十六年!”
  想到翁心存也才是刚做上尚书,敖彤臣意识到翁心存的资历确实不够,不免有些失落,沉默了片刻不禁笑道:“回来的路上还遇着几个同乡,他们竟觉得卓大人有机会入直中枢。”
  “他们一定是觉得杜翰能做军机大臣,卓大人一样能。他们也不想想皇上跟杜中堂是什么关系,跟卓中堂又是什么关系。”
  “所以我也觉得好笑。”
  “说起好笑,还有更好笑的。”吉云飞不禁叹道:“翰林院的几位同僚,竟然觉得曹毓英干那么多年军机章京,说曹毓英‘内娴掌故,外悉四方之政’,又是肃顺眼前的红人,说不定真能做上‘挑帘子军机’(学习行走的军机大臣,排名最靠后)。”
  “曹毓英!”
  “是啊,你说好不好笑?”
  “这也太荒唐了,曹毓英虽说是三品顶带,做过几年领班军机章京,可在本部院他只是个郎中。他要是能做上挑帘子军机,那志行岂能不是能做上领班军机大臣!”
  “所以说好笑。”提到韩秀峰,吉云飞话锋一转:“伍肇龄这次把志行可坑惨了,伍辅祥要是晓得会弄成这样,一定不会同意以他的名义上那道奏疏。可话又说回来,肃顺那个顶头上司都开了口,都让焦麻子帮着草拟好了,伍辅祥想不上那道奏疏都不行。”
  “博文兄,别人究竟会怎么想志行我不担心,毕竟志行走得本就不是寻常的路子,倒是肃顺为何非但拿志行做文章,真让我有些担心。”
  “我也觉得这事有些蹊跷。”
  ……
  就在吉云飞和敖彤臣正在谈论韩秀峰是不是得罪了肃顺之时,刚吊唁完文庆的肃顺和韩秀峰,正坐在离文庆家不远的一个小馆子里涮羊肉。
  内城几乎没人不认得肃顺,见肃顺的亲随取出一把散碎银子,掌柜的急忙让伙计守在门外婉拒前来吃饭的客人。等上完酒菜,掌柜的也很识相地躬身告退,馆子里就这么一桌,就肃顺和韩秀峰二人。
  “这一碗敬文中堂!”
  “下官遵命。”
  韩秀峰学着肃顺,把碗中酒洒在地上。
  文庆病世,正踌躇满志的肃顺比谁都难受,回想起文庆生前说过的那些话,做过的那么多事,凝重地说:“志行,你在两江为过官,在四川老家督办过团练,又曾率团勇驰援湖北协剿过长毛,走南闯北,见过大世面,比谁都清楚攻剿长毛只能靠曾国藩、胡林翼、李续宾等汉官,想刷新吏治一样得靠汉员。外头的那些满人全是混蛋,只晓得捞钱,甚至连京城都没怎么出过,哪平得了乱,又哪懂经世济民。”
  韩秀峰可不敢跟他一样骂满人,一边帮他斟酒,一边意味深长地说:“这不是还有大人您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7/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