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4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0/539

  “还有吗?”
  “刘先生已到上海,军机处的公文还没到,所以周兴远尚未官复原职。刘先生在信中说,周兴远晓得咱们缺银钱周转,保证官复原职之后每月从厘金里上缴两千两。账他会做得漂漂亮亮,绝不会让人抓住把柄。”
  想到“厚谊堂”总算有了个稳定的财源,韩秀峰沉吟道:“咱们这边暂时不缺银钱周转,等他官复原职之后,每月上缴的两千两全拨给南海分号。王乃增和云启俊那边缺钱,没钱啥事也干不了。”
  “嗻!”
  “对了,宫里有没有消息?”
  恩俊岂能不知道韩秀峰真正想问的是什么,连忙道:“听刘公公说,皇上原本打算让柏中堂做领班军机大臣,郑亲王、怡亲王和肃顺先后进言,说让柏中堂做首辅不合适。皇上一时半会间拿不定主意,干脆命彭中堂先管军机处。”
  “这么说彭中堂做上首辅了。”韩秀峰觉得很意外。
  “柏中堂做不上,皇上只能让彭中堂做。”恩俊顿了顿,又说道:“现在军机处只剩四位军机大臣,至于让谁入值中枢,去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一点消息也没有,倒是彭中堂居然一反常态保举了个人。”
  “保举谁?”
  “两江总督怡良告病,彭中堂举荐何桂清,称何桂清可胜任江督。”
  彭蕴章一向谨小慎微,只要是皇上交代的事都会办得妥妥当当,但遇着大事他却含糊其辞没个主见,有时候干脆装聋作哑不开口,极少保举官员,更别说保举两江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
  韩秀峰不晓得彭蕴章此举是真觉得何桂清能胜任两江总督,还是想以此告诉文武百官他现而今就是首辅,禁不住问:“皇上有没有恩准?”
  “皇上恩准了,让军机处拟旨,命何桂清以二品顶戴署理两江总督。”恩俊想了想,接着道:“说起来巧了,两江总督告病,直隶总督竟也跟着告病,不过皇上没恩准。”
  “真病还是假病?”韩秀峰低声问。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桂良已年过七十。”恩俊从吉禄手中接过一份内奏事处誊抄的谕旨,接着道:“再就是皇上看来并没有被叶名琛的鬼话所蒙蔽,还是不太放心,又降下这道谕旨。”
  “念。”
  “嗻。”恩俊清清嗓子,低声念道:“……如英夷自为转圜,不必疾之已甚,傥仍顽梗如故,势难迁就议和,复启要求之渐。叶名琛久任粤疆,夷情素所谙熟,谅必能酌度办理。因思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地方,向为该夷火轮船熟习之路,傥该夷不得逞志于粤东,复向各海口滋扰,亦当豫为之防。
  著怡良、赵德辙、王懿德、何桂清等,密饬所属地方官吏,如遇夷船驶至,不动声色,妥为防范。或来诉粤东构衅情事,亦著据理折服,俾知无隙可乘,废然思返,仍不可稍涉张皇,以致民心惶惑,将此由四百里各密谕知之。”
  恩俊刚念完,吉禄就嘀咕道:“皇上不放心归不放心,可连降的这几道旨意,跟之前所降的旨意没什么两样。不是妥为防范,就是据理折服,再就是不可稍涉张皇,以致民心惶。”
  “还真是换汤不换药,也不晓得是谁草拟的。”韩秀峰轻叹口气,起身道:“不管那么多了,我先去吃饭,吃完饭拟道英夷已撤兵的折子,明儿一早呈上去,让皇上先踏踏实实过个好年。”
  “也只能这样了。”恩俊苦笑道。
  “我拟好之后,记得誊抄几份,呈给军机处的让冯小鞭捎给曹毓英……”
  不等韩秀峰说完,恩俊便一脸无奈地说:“四爷,军机处那边好说,捎给曹毓英就行。可郑亲王、怡亲王和陈大人他们不见我,懒得看咱们禀报的夷情。”
  “不见?”
  “我这两天去过好几趟,甚至把腰牌都亮出来了,可人家就是不见。”
  “肃顺那边呢?”韩秀峰紧盯着他问。
  恩俊苦笑道:“肃顺大人那边同样如此,每次递上禀帖,门子都说他不在家,让我过几天再去。”
  韩秀峰意识到包括肃顺在内的王公大臣,都不想引火烧身,只能轻描淡写地说:“不见就不见吧,只要把军机处的那道捎给曹毓英就行。”
  恩俊正暗想不要挨个拜见还省事,外面突然传来脚步声。
  三人刚抬起头,就见小山东站在门口禀报道:“四爷,从湖北来了个人,带着湖北巡抚胡林翼胡大人的书信来的,说湖北大捷,胡大人已在六天前收复武昌!”
  “人呢?”
  “余叔让他在门口稍候,让小的赶紧过来禀报。”
  “好,我去瞧瞧。”
  ……
  韩秀峰从后院来到前厅,让余有福把湖北来人请进来,聊了几句发现来人真只是个帮胡林翼送炭敬的,便留下胡林翼的书信和银票打发那人先走了。
  恩俊忍不住问:“四爷,武昌真收复了?”
  韩秀峰放下刚看完的信,抬头笑道:“收复了,武昌的长毛守将韦俊,十有八九是收到他哥哥韦昌辉被洪秀全杀了的消息,又怎会跟之前那般死守。何况武昌城北围了那么久,早已弹尽粮绝。”
  “武昌城是长毛弃守的,还是被官军克复的?”
  “自然是被官军克复的,”韩秀峰看着胡林翼差人送来的五百两银票,喃喃地说:“八百里加急报捷,不晓得跑死了几匹马。不过话说回来,朝廷正需要这样的大捷,皇上也正等着这个捷报!”
  想到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那么难,恩俊猛然反应过来:“四爷所言极是,要是再没个好消息,这年真没法儿过!”
  “长毛内讧,当年跟洪秀全一起犯上作乱的几个伪王死得只剩下一个石达开,武昌现而今又收复了。只要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能顶住,待胡大人肃清湖北境内的贼匪,到时候便能出兵江西、安徽,会同曾大人攻剿两江的长毛,收复江宁也是指日可待!”
  韩秀峰站起身,又无奈地说:“长毛自毁长城,不足为虑,可西夷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起衅。朝廷要是能委曲求全,便能从容应对,等剿灭了长毛,再修生养息、卧薪尝胆个三五年,我大清集举国之力还会怕劳师远征的西夷?”
  恩俊深以为然,但想想却沮丧地说:“四爷,这道理个个都明白,可皇上担心将来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庆贤他阿玛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朝中的王公大臣谁敢言和,谁又愿意留下千古骂名,想委曲求全哪有这么容易。”
  
第六百六十二章
值日
  为了报捷,胡林翼派出几十骑,真是以日行八百里的速度赶到京城的,从武昌到京城近三千里,这一路仅用了六天。
  皇上收到捷报,果然龙心大悦,传旨赏胡林翼头品顶戴,实授胡林翼为湖北巡抚!
  长毛内讧的消息刚传开,湖北又有捷报,上到王公大臣,下到贩夫走卒,无不欢欣鼓舞。加之已到年底,大小衙门封印,除了在各部院学习行走的郎官主事要当值,上上下下全在忙着团拜,全在准备过年。走到哪儿都能听到鞭炮声,京城内外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大小会馆张灯结彩,郑亲王、怡亲王、肃顺、僧格林沁、彭蕴章和柏葰等王公大臣家更是门庭若市,韩秀峰也准备了几份年敬,无奈王公大臣们太忙了,又不可能跟别的官员那样一等就是一天,干脆把禀帖和装有五十两至两百两不等银票的信封交给门子。
  腊月二十七,太仆寺衙门团拜。
  腊月二十八,府馆团拜。
  腊月二十九,省馆团拜。
  年三十,除夕夜,在书肆陪各房翻译吃年夜饭。
  大年初一,摆酒宴请前来拜年的大头、柱子、余铁锁几家,给娃们发压岁钱。
  大年初二,应邀去敖家吃酒。
  初三,吉云飞家宴客。
  初四要当值,哪儿都不能去!
  在京各衙门春节封印不等于不用值日,朝廷以八旗而设定,每八天为一个循环。因为衙门太多不好记,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三字令”。
  大年初一为吏部、内阁、翰林院,简称“吏内翰”;初二为户部、通政司、詹事府,简称“户通詹”;初三为礼部、宗人府、钦天监,简称“礼宗钦”;初四为兵部、太常寺、太仆寺,简称“兵常仆”;初五为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简称“刑都大”……都是将三个衙门省略为三个字,口熟易详。
  轮到哪个衙门值日,哪个衙门便可呈递奏折。尚书、侍郎等堂官,也要一大早递牌子请安,皇上要召见就把牌子留下。如果不留牌,那就意味着皇上不想召见。
  太仆寺虽是一个小衙门,韩秀峰虽只是正四品的少卿,但一样是堂官。
  早早地赶到宫里,跟两位顶头上司一起递牌子请安。奏折是不会呈递,毕竟皇上一样要过年,除非真有十万火急的事,否则就是让皇上烦心。
  兵部尚书陈孚恩来得更早,韩秀峰和紧随而至的文祥递上牌子,连忙跟两位上官一起上前拜见,给他老人家拜年。刚寒暄了几句,满、汉太常寺卿和满、汉太常寺少卿到了,见陈孚恩也在急忙过来告罪,等递上牌子再过来给他老人家拜年,毕竟他官最大、品级最高。
  寒暄了几句之后,韩秀峰和文祥就插不上话了,很识相地退到一边,让煜纶和张锡庚两位上官跟他们聊。
  别看他们谈笑风生,其实说得全是客套话,并且目光都时不时看向外奏事处的几个侍卫。
  韩秀峰捂着嘴不动声色问:“博川兄,皇上一般会留几块牌子?”
  文祥转过身,装作欣赏远处的雪景,凑韩秀峰耳边道:“咱们要过年,皇上一样要过年。据我所知皇上最多留两三块牌子,召见两三个人。有时候甚至一块牌子也不留,一个也不召见。”
  “这么说皇上就算召见,也只会召见那几位。”
  “这倒不一定,皇上有时候会留侍郎的牌子,却不召见尚书。”
  就在二人窃窃私语之时,陈孚恩嘴上谈笑风生,心里却七上八下。他回京到现在,就上任兵部尚书前被单独召见过一次,并且奏对的时间很短。觉得今天是个机会,又担心皇上不留他的牌子。
  煜纶和张锡庚等人同样如此,全患得患失。
  正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一个侍卫端着整整齐齐摆放着绿头牌的木盘走了出来,看着众人抑扬顿挫地喊道:“皇上有旨,宣太仆寺少卿韩秀峰觐见!”
  韩秀峰愣住了,文祥嘴角边勾起一丝笑意。
  张锡庚则干咳了一声,走过来用胳膊肘捅了捅,韩秀峰猛然反应过来,急忙整整官服上前道:“臣韩秀峰遵旨。”
  “韩大人,请。”
  “劳烦老兄了。”韩秀峰急忙跨过门槛,跟着另一个侍卫往里走去。
  宣旨的侍卫见陈孚恩傻傻地杵在那儿,提醒道:“几位大人要是没别的事,那就请回吧。”
  张锡庚本就看不上陈孚恩,并且在他看来皇上没留兵部和太常寺堂官的牌子,只留韩秀峰的牌子,他这个太仆寺卿不仅不丢分反而很有面子,不禁指指侍卫端着的木盘,微笑着提醒道:“陈大人请!”
  陈孚恩缓过神,只能掸掸马蹄袖望阙磕拜,算是给皇上请过安拜过年,然后悻悻地走上前拿起自个儿的牌子,头也不回地快步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0/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