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539

  “范监督,你怎么看?”
  “府尊,我夔关专事课税,无权过问地方的事。”
  夔州知府又问道:“刘协台,你呢?”
  刘副将再傻也明白府台的打算,可就这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又心有不甘,苦着脸道:“府尊,我协标死了两个人,一个马兵一个步兵,要是就这么算了,您让我咋跟将士们交代?”
  夔州知府又回头道:“人命关天,是不能就这么算。奉节县,你以为呢?”
  如果公事公办,最终倒霉的绝对是奉节县,邢知县可不想招惹那么大麻烦,连忙道:“府尊,据下官所知左营的那两个兵只是坠入江中,虽生不见人但死也没见尸。就算真死了,刘协台若能出面安抚,等铜天王到了再让铜天王赔点银钱,应该能交代下去。”
  “这未尝不是个办法,刘协台,你说呢?”
  “好吧,我等会儿让人先去安抚安抚。”刘副将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暗骂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说啥。
  夔州知府懒得再为这烂事耽误工夫,起身道:“诸位既然都这么看,云南的那些个衙役青壮就暂由奉节县带回看押,那八百斤滇铜也交由奉节县保管。其他相关人等先录份供词,录完之后全放了吧。”
  刘副将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禁不住说:“可是……”
  “刘协台,别可是了,等铜天王一到,本官自然会帮你管他要个说法。”夔州知府绕过公案,一边往外走一边轻描淡写地说:“至于那个捐纳出身的候补巡检和那个武举,劳烦你一并安抚。他们不是要去京城补缺吗,早点打发他们上路,犯不着因为这事耽误他们的前程。”
  邢知县不想夜长梦多,竟拱手道:“真要是公事公办,人犯全要收监,人证虽无需下狱但一样不能走。而这案子又不知道要审到猴年马月,我们耗得起,他们耗得起吗?刘协台,府尊真是菩萨心肠,这是在替他们的前程着想!”
  
第九十六章
虎头蛇尾
  韩秀峰早料到奉节县太爷和夔州知府一定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怎么也没想到会“化”的如此之快,甚至都没传他这个差点被栽赃陷害的苦主去堂上问话,只审了一个云南的衙役就打道回府了。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牵扯进大案会很麻烦。
  所以面对匆匆赶来的奉节县衙刑房书吏,韩秀峰是有啥说啥,直供词录完签字画押也没有哪怕一句怨言。
  王千总却窝着一肚子火,也不管邢知县高不高兴,悄悄让李把总把营里的妇孺全叫来哭丧,把邢知县和县衙的一帮衙役搞得焦头烂额,然后再借这个由头让一帮丘八去搜周二等人的身。
  邢知县不想横生事端,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他们把周二等人身上的钱财搜刮一空,左营的妇孺们也不再闹了,这才带着刚录好的供词让一帮衙役把周二等人押走。
  “这些个文官,说起来个个饱读圣贤书,说啥子要经世济国,结果一个比一个怕事!”目送走邢知县等人,王千总忍不住骂道。
  韩秀峰微笑着劝道:“王叔,细想起来这也不是啥坏事。您想想,府台真要是公事公办,惊动了皇上,那这就是钦案。等钦差大臣从京城赶到奉节,审完之后再上奏请旨,等圣旨到了估计要一年半载。钦差大人要在奉节呆那么长时间,您的日子一样不会好过。”
  “这倒是,别说钦差大人,就是三年一次的大阅,为应付制台,我们都要提心吊胆,生怕出哪怕一丁点差错。”王千总轻叹口气,旋即话锋一转:“志行,三娃子,没想到周二那龟儿子还是只肥羊,身上带了四百五十两银票和十几两散碎银子。定远县的那些个衙役和青壮也全是会捞钱的主儿,有一个算一个,身上少则三五两,多则十几两,你们说说,他们这一路上干了多少缺德事。”
  “这么多!”杜三禁不住笑道。
  “你六叔刚才点了点,把那些铜钱全算上,全折成银子,估摸着有六百两,总算没白忙活。”
  “其实这也正常,”韩秀峰笑道:“他们出门好几月,这几个月又没闲着,真是走一路讹一路,讹来的银钱不放身上还能放哪儿。”
  “结果全便宜了我们,哈哈哈。”
  “王叔,有句话小侄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千总走进大堂,绕过公案往太师椅上一坐,哈哈笑道:“都是自个儿人,有话直说。”
  韩秀峰回头看看喜形于色的李把总等人,拱手道:“王叔,要不是刘协台出面,恐怕连这六百两也捞不着。依小侄之见,有好处不能忘了刘协台。”
  “三娃子,听见没有,志行多会做事。你真得学着点,以后不管捞到啥好处都不能吃独食,不然遇上点啥事,别指望上官会帮你出头。”
  “叔,我晓得。”
  “晓得就好。”王千总点点头,又一脸无奈地说:“三娃子,叔本想着宰条肥羊帮你凑点盘缠,结果忙活了一下午净便宜了府台。他走前说啥子等铜天王一到,自然会帮我们管铜天王要说法,摆明了不让我们再掺和。大钱没捞着只捞了点小钱,而且还得分一半给协台。”
  杜三尽管很缺银子,但还是故作轻松地笑道:“叔,我没事。”
  “没钱咋去京城,就算到了京城没钱也补不上个好缺。”王千总摸摸下巴,沉吟道:“剩下三百两,不能全给你,不然弟兄们真就白忙活了,给你一百五十两,有这一百五十两总比没有好。”
  对杜三来说一百五十两真不是一笔小钱,急忙跪谢。
  看到他的这些叔伯对他这么好,韩秀峰不由想起刘捕头、杨班头、王书承等巴县的叔伯,正感慨万千,王千总突然道:“志行,你和三娃子是要去京城补缺的,一天不到京城心里一天不会踏实,早走比晚走好。今天在营里歇息,明天一早就动身,免得铜天王到了又生事端。”
  “谢王叔,其实小侄也是这么想的。”
  “好,你们回营房歇息,我先把银票给协台送去,明天一早送你们去码头。”
  ……
  周知县的长随刘三紧赶慢赶,总算赶到了奉节。
  看到周二爷等人的船满心欢喜,打着灯笼兴冲冲跑到船头一看心里却凉了半截,船头上竟坐着两个从来没见过的衙役,并且正谈论下午发生的事。
  正吓得魂不守舍,一个税吏带着两个税卒追了过来,一把抓住他胳膊:“说你呢,一下船就跑,喊都喊不住,晓得这啥地方吗,这是夔关!”
  “晓得,我晓得。”
  “晓得这是夔关为啥跑,是不是不想交税?”
  刘三缓过神,苦着脸道:“差爷,我是云南楚雄府定远县正堂的家人,我家老爷奉命解运滇铜,我是帮我家老爷来探路的。”
  税吏乐了,忍不住笑问:“你也是从云南来了?”
  “是,跟我家老爷一起从云南来的。”
  “这么说跟这两条船上的人是一起的?”
  “是,”见船头上的两个衙役爬起身,刘三意识到麻烦大了,急忙解释道:“几位差爷,一定是误会,我家二爷和丁班头是奉我家老爷之命来追捕偷盗官铜的贼人的,他们手里我有我家老爷签发的海捕公文。”
  船上的两个衙役乐了,跳下船死死攥住他:“原来是一伙儿的,来的正好,爷等的就是你!”
  “差爷,你们一定搞错了,一定是误会。”
  “没搞错,也误会不了。”两个衙役一边搜他的身,一边厉声问:“你的船呢,除了你还有谁?”
  “我的船在那边,就我一个,除了船家没别人,你们这是做什么?”
  “做什么,等会儿你就晓得了。”高个子衙役搜出钱袋,打开袋口取出一把铜板递给税吏:“张书承,我们先把这龟儿子押回衙门,码头上劳烦你帮我们盯着点。”
  云南竹杠有的敲,真正的大肥羊还在后头。
  税吏收起铜板,咧嘴笑道:“去吧,码头上我有呢。”
  
第九十七章
云南竹杠
  第二天一早,王千总、李把总等左营武官把韩秀峰、杜三、潘二和大头四人送到码头。秦五觉得奉节不是个好地方,等韩秀峰和杜三跟一帮官老爷道完别就招呼他儿子和侄子撑船启程。
  “韩老爷,杜老爷,奉节县衙的官差昨晚又抓了一个铜天王的人。”
  “又抓了一个?”韩秀峰下意识问。
  “听码头上的人说好像是运官的长随,是来找周二的,结果被奉节县衙守在码头上的衙役逮了个正着。”
  韩秀峰心想他们够倒霉,坐下笑道:“不管他了,也不关我们的事。”
  潘二回头看着越离越远的奉节城问:“少爷,咋不关我们的事,夔州的大老爷们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然不会为难姓周的龟儿子,他要是还不服气,还怀恨在心,又派追兵咋办?”
  “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真的,但不为难姓周的运官恐怕不太可能。你想想,你要是夔州知府,这送上门的竹杠你敲还是不敲?”
  “送上门的肥羊为啥不宰,我要是夔州知府,不敲他几千两银子这官岂不是白做了!”
  “这就是了,”韩秀峰笑了笑,接着道:“姓周的一定会讨价还价,至少要在奉节呆三五天。而前面就是三峡,江流湍急,险象环生,搞不好就舟毁人亡。我们快不起来,他带着几十万斤官铜更快不起来,一百九十里水路,少说也要走半个月,这还是运气好没翻船,要是翻了船沉了铜,这一路会耽误更长时间。”
  “他们要是再派追兵呢?”
  “他敢吗?”
  杜三不禁笑道:“吃一堑长一智,我看借他龟儿子几个胆也不敢。”
  韩秀峰会心地笑道:“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用不着再提心吊胆。”
  不用再担心被仇家追上,众人心情舒畅,顺流而下,一边说说笑笑,一边欣赏川江两岸的美景。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它西起奉节的白帝城,东到宜昌南津关。
  三峡中属瞿塘峡山势最为雄峻,两岸之山,上悬下陡,如斧削而成,有的峰高三千多尺。夹江峭壁,甚为逼仄,致使江宽不过三百尺,最窄处仅百十尺。其中夔门山势尤为雄奇,堪称天下雄关,因而有“夔门天下雄”五字镌于崖壁。
  山势之外,瞿塘水势亦雄,它“锁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江水至此,水急涛吼,蔚为大观。对瞿塘峡的山水之“雄”,有一首诗写得至为贴切:夔门通一线,怪石插流横。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包括秦五在内的船家不敢再往下走,把船撑到岸边让他儿子狗蛋和侄子送韩秀峰等人走峡路去宜昌。而上行的那些船载有货物,只能找纤夫拉船。
  几十个纤夫穿着草鞋,光着屁股,拉着纤绳在岸上的乱石堆艰难跋涉,油亮的背脊,沉重的汗珠,赤裸的双脚,匍匐着身躯拉着货船逆流而上,绷直了的纤绳紧勒着他们结实的背膀。
  “哎咿呀呵!哎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