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539

  “那半斤金鸡纳霜是我从老家带来的,本想着带到京城来卖个好价钱,结果到京城之后忙这忙那,竟把这事给忙忘了。那天下午不是往东厢房搬吗,我家少爷收拾行李时发现了……确实提过砒霜,不过只是打个比方,你一定是听岔了,以为我们要害你哥性命。”
  “潘兄,你家少爷真没想过要害我哥?”
  “我家少爷跟你哥虽有点过节,但也不至于要你哥的命。就算我家少爷要害你哥,也不会傻到在会馆下毒手。你要是不信,大可以去问大头。大头脑壳不好使,让做啥他就做啥,唯独不会说瞎话。”潘二喝了一口茶,又忍俊不禁说:“不过那五百里银子你们赔的一点不冤,前些天我去街上的几个药铺打听过,卖给药铺怎么也值六七百两。”
  “这么说……这么说真是我听岔了,真是个误会!”任怨苦着脸问。
  “才晓得啊。”潘二笑了笑,接着道:“跟你说这些不是我家少爷怕你哥,而是乡里乡亲的又都出门在外应该相互帮衬。我家少爷那天赶你们走是因为在气头上,你们走之后想想还挺歉疚的,毕竟这是重庆会馆,只要是重庆府的举子都能住。”
  “潘兄,你这话啥意思?”
  “你哥是要面子的人,我家少爷一样是,所以有些话只能我来说。客栈鱼龙混杂,啥地方的人都有,住那儿还得花钱,你们要是愿意大可以搬回来,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就当啥也没发生过。”
  人家不计前嫌,任怨竟有些感动,禁不住问:“潘兄,这是你家少爷的意思?”
  “废话,你也不想想,我家少爷要是不点头,我能开这个口?”
  “潘兄,你们这么待我们兄弟,我都不晓得该说点啥好,我……我……”
  “我什么我,话我带到了,你等会儿去问问你哥的意思。”潘二想了想,又补充道:“你们来时交过馆费也交过一个月的饭钱和茶水钱,要是愿意搬回来,馆费和一个月的饭钱茶水钱就不用再交了。”
  “好的,我这去跟我哥说。”
  “去吧。”
  ……
  打发走任二,潘二走到门口跟韩秀峰一起等几位官老爷,边等边不动声色问:“四哥,该说的我全跟他说了,你说任禾会不会搬回来?”
  韩秀峰沉吟道:“估计会搬。”
  “你咋晓得的?”
  “很简单,他今儿个要是不来,明儿就不好意思去省馆。我们给了个台阶,他要是不搬回来,就会跟二爷、何举人、刘举人乃至吉老爷、王老爷他们渐渐疏远。在京城都不走动,将来回老家怎么亲近?”
  潘二嘀咕道:“早晓得他会搬,就不给他们这个台阶下。”
  韩秀峰拍拍他胳膊,笑道:“潘兄,我不是跟你说过吗,做官要有官声,做人要有名声!我们今天要是不请,刘举人和二爷都提出来我们要是还不给个台阶他们兄弟下,别人会怎么想我们,又会怎么看我们?”
  “这倒是。”
  “不过给台阶他们下是一回事,但今后得留个心眼,得提防着点。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说得就是钱俊臣这种人。那么多圣贤书白念了,竟不晓得救急不救贫的道理,一定对我们筹了两千两银子却不借点给他怀恨在心。这些天总往任禾那儿跑,鬼鬼祟祟,准没好事。”
  “他龟儿子敢!”
  “他穷凶极恶,咋就不敢了?”韩秀峰深吸口气,喃喃地说:“任二为人还行,任大比任二差远了,不管我们怎么解释他也不会信的。我估计他和钱俊臣一定会拿翻建会馆说事,所以我们以后做事得小心点,千万别让他们抓住把柄。”
  想到韩秀峰本就没打算赚多少,并且计划的很周全,潘二禁不住笑道:“就凭他们还想抓我们把柄,开啥玩笑。”
  “小心无大错,总之小心点好。”韩秀峰也不认为钱俊臣和任禾能耍出什么花样,见一个车夫牵着马车走进了胡同,连忙道:“来了,吉老爷来了!”
  ……
  
第一百二十九章
会馆团拜(三)
  几位官老爷像说好似的,要来一起来。
  别人全在屋里烤火就韩秀峰主仆守在门口迎接,姗姗来迟的三位官老爷对他们这两个既能干又懂礼数的小老乡又平添了几分好感。
  “吉老爷,您慢点。”
  “吉夫人,我来帮您抱小公子。”
  韩秀峰把早准备好的赏钱递给车夫,扶吉云飞下车,然后又帮吉云飞的内人抱小孩。潘二则先给三位老爷作了一揖,随即朝院子里喊道:“翰林院检讨吉老爷到!刑部员外郎江老爷到!户部员外郎王老爷到!”
  听说正主儿到了,钱俊臣、费二爷、何恒、任禾、刘山阳和温有余等商贾急忙跑出来迎接。
  “吉老爷里面进,吉夫人也来了,初名给您一家拜个早年!”
  “巴县举子任行之见过吉老爷,吉夫人。”
  ……
  朝廷有定例,要二品和二品以上大员方可穿貂皮,五品及五品以上官员才能挂朝珠,唯翰林不在此例,可见翰林虽过得清苦但身份却有多么尊贵,钱俊臣等人如众星捧月一般围着吉云飞一家忙不迭行礼问好。
  刑部员外郎江昊轩虽馆选上庶吉士在翰林院呆了三年,但散馆时没考好被放到刑部行走,没能留在翰林院,自然算不上翰林老爷,也就不能像吉云飞那样备受崇敬,连庶吉士都没馆选上的户部员外郎王支荣更不用说了。
  吉家小公子被大献殷勤的钱俊臣抢着抱走了,韩秀峰不想往前凑,干脆在后面陪江昊轩和王支荣两家。
  “江老爷,王老爷,我打算来年翻建时在这儿建一条回廊,从东厢房门口拐弯,一直到西头,沿着回廊直接上楼梯,这么一来就算下雨天也不会被淋着。”韩秀峰一边比划着,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这儿砌一堵照壁,照壁后面堆一座小假山,假山边上盖一个凉亭,凉亭也连着回廊……建好后您二位闲暇之余就可以带同僚好友来会馆消夏。”
  “好,太好了,我们等着这一天!”
  “志行,难为你了。”王支荣回头看看虽张灯结彩但依然很破旧的院子,感叹道:“说起来惭愧,这些事本应该是我们做的,可我们这些年却一事无成,竟让会馆破败成这样。”
  “王老爷言重了,您和江老爷、吉老爷公务繁忙,哪顾得上这些。志行身为会馆首事,自然要为会馆做点事。”
  “会馆的事要紧,补缺的事更要紧。志行,你可以不能因为会馆耽误了自给儿的前程。”
  “让江老爷操心了,补缺这种事急也急不来。”
  “这倒是。”
  ……
  正说着,费二爷已经把温有余等商贾一一介绍给了吉老爷,韩秀峰连忙也帮着介绍,把温有余等商贾介绍给江昊轩和王支荣。
  这边刚介绍完,刚把女眷们送进东厢房,潘二便像司仪一般喊道:“吉时到!有请翰林院检讨吉老爷上香!”
  团拜正式开始,堂屋里的两张八仙桌早搬到了一边。
  吉老爷掸掸马蹄袖,从潘二手里接过刚点燃的香,插到佛龛前的香炉里。钱俊臣、江昊轩、王志荣和韩秀峰站在第二排,费二爷、何恒、刘山阳、任禾站在第三排。前面不是官老爷就是举人老爷,温有余等商贾很识相的站在第四排,跟着翰林院老爷一起拜各路神仙。
  拜完神,把八仙桌搬回原位,有请众人入席。
  韩秀峰并没有让官老爷举人老爷们一桌,商贾们坐一桌。而是一桌坐两个官老爷,两个举人和几个商贾,见翰林老爷都没说什么,钱俊臣等人自然不好说什么,就这么在潘二招呼下开席。
  来年的会试不光有正副四位总裁(正副主考官),还有十八位房考官,而房考官一般由翰林院和六部进士出身的官员充任,吉云飞很可能会做来年会试的房考官,他刚喝了一杯,酒费二爷、何恒等举人就向他打听起来年会试的事。
  吉云飞是凭真本事考上进士、点上翰林的,最瞧不起那些钻营之辈,况且同桌还有四个商贾,说这些不合适。他抬头看了看坐在隔壁桌上的韩秀峰,放下筷子道:“诸位,会试同考官须进士出身,合例人员并非只有翰林官,进士出身之詹事府少詹事、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以下,科道、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皆可充任。且不说我不一定能简选上,就算能简选上到时候也要回避本省。”
  韩秀峰晓得吉老爷被他们问得不耐烦,端着酒杯走过来笑道:“吉老爷、王老爷、江老爷,诸位举人老爷,余掌柜您几位已经见过,我就不再介绍,我要说得是余掌柜晓得诸位老爷喜欢喝茶,特意带来几斤青城山太安寺产的好茶,走时请诸位老爷带上,千万别搞忘了。”
  吉云飞下意识问:“余掌柜,可是灌县的青城山?”
  “正是,正是灌县青城山太安寺的茶!”韩秀峰隆重介绍,余掌柜乐得心花怒放,急忙起身道:“青城山茶树遍布,笼贮火焙,年产茶不下数万斤。不过孝敬几位老爷的可不是一般的青城山茶,而是谷雨前几天,道士进山采的雨前茶!”
  吉老爷最喜欢品尝,不禁笑道:“早有耳闻,早有耳闻,回头一定要尝尝。”
  “吉老爷,等来年里塘的雪茶到了,我再送两斤去府上给您尝尝。”
  “余掌柜,雪茶你也有?”
  “现而今没有,等来年就有了。”
  江昊轩好奇地问:“博文兄,何为雪茶?”
  吉老爷一边示意余掌柜坐下,一边微笑着解释道:“雪茶出自川西高原的雪山之中,叶形如茶,白色,故得其名。雪茶有‘冰芽’和‘云片’两种,气味香辣,饮之令人止躁消烦。我出川时有幸尝过,果然名不虚传。”
  “气味香辣,还有这等茶!”
  “那可是藏茶,味道自然不一般。”
  再想到此雪茶最多的地方当属临邛,而临邛曾留下汉代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诸多逸事,连茶叶也沾了几许风流,吉云飞诗兴大发,端着酒杯吟道:“临邛客至斗茶纲,土锉新煨榾柮香。闻道相如解消渴,葡萄根碗劝郎尝!”
  韩秀峰不会吟诗作对,不晓得这首诗好不好,甚至不晓得这诗是不是吉云飞作的,只晓得这首诗能卖钱,连忙道:“好诗,好诗!吉老爷大才,真是好诗!”
  余掌柜反应过来,急忙道:“好好好,吉老爷这诗作的真好!”
  
第一百三十章
新年新气象
  吉云飞最爱品茗,边吃边喝边饶有兴致问起余掌柜在京城的买卖做得怎么样,问起川茶的行情。
  余掌柜不说众人不晓得,一说众人不胜唏嘘。
  原来以前川茶行情很好,年产茶超过上百万斤,茶商们领引纳税,运往打箭炉、松潘和邛州,交换藏民的金、银、羊毛、皮张和药材等货物,茶农有饭吃,茶商有钱赚。
  然而好景不长,陕西商人越来越多,他们资本雄厚,不光包办茶引,还去各县茶园收茶。去年全四川两万八千多额销松潘的边引,半数以上为陕商运销,剩下一小半被徽商所包办。余掌柜之所以来京城做川茶生意,可以说是迫不得已。
  做白蜡生意的黄掌柜也是一肚子苦水,因为老家白蜡的行情跟茶叶差不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