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539

  “哦,来了。”大头反应过来,急忙过去拿东西。
  何恒的表弟下意识问:“韩老爷,买锤子钉子干啥?”
  “没锤子和钉子怎么钉号围号帘?”韩秀峰反问了一句,让潘二去东厢房把前几天准备的一堆小布袋取了出来,如数家珍地说:“这些口袋里装着米面饽饽,口袋大头早洗得干干净净。这是卷袋、笔袋,这是包菜包蜡的油纸,也都收拾得妥妥贴贴。”
  “二爷,考篮这一层是搁饭碗、茶盅的,这是一分匙箸筒儿。鸡鸣炉哪儿去了……哦,原来在这儿。铫子、蜡签儿、蜡剪儿。这两个袋子搁第二层,这里面是冰糖、莲子和剥好的桂圆,连考三场,一场三天,进了贡院你们只能自给儿照顾自给儿。”
  干桂圆剥起来费时费事,他居然让大头剥出净肉,全用小布袋套叠好放入考篮中。江北厅杨举人、铜梁县贺举人心想当年乡试时家里准备得也没这么齐备,一时间竟感激得热泪盈眶。
  韩秀峰像是没看见一般,捧着列有各式杂物的清单,又回头道:“腊肉腊肠年前就帮诸位准备好了,下午让大头上锅蒸,蒸熟先凉一凉,等晒凉了再帮诸位切。蒸早了不好,你们一去就是九天,腊肉腊肠这些熟食放久了容易变味,甚至会吃坏肚子。”
  “志行,让你费心了。”荣昌县鲍举人哽咽地说。
  “鲍兄,说这些太见外,”韩秀峰微微一笑,接着道:“油盐酱醋等佐料在这儿,长生,帮几位老爷把佐料袋搁第二层。大头,把你左手边的口袋拿来。”
  刘山阳下意识问:“还有?”
  “没多少了。”韩秀峰看着大头刚拿来的口袋,笑道:“没进考棚前谁也不晓得会不会被安排去‘底号’,这几个袋子里有檀香,有佩在身上的香袋香饼,还有口中噙的片香,有备无患,要是用不上最好。”
  潘二好奇地问:“少爷,啥叫底号?”
  不等韩秀峰开口,费二爷便苦笑道:“贡院里的茅房都设在每条考巷尽头,考生便溺全在其中,考棚一排挨着一排,两排之间狭窄得只能容一人通过,通风不畅,茅房清扫又不及时,开考头一天下午就恶臭不堪,尤其紧挨着茅房的那几间号舍,简直臭气熏天,所以称之为‘底号’,也我们这些士人最怕被分到的号舍。”
  潘二恍然大悟:“还是我家少爷想得周全,是该有点准备。”
  韩秀峰不想听他的恭维,只想眼前这七位领情,又转身拿来一个袋子,顺手递给费二爷:“二爷,劳烦您老帮我分一下,里面有七个包,一个考篮里放一个。”
  
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内之事(二)
  “这里头是药!”费二爷懂点医术,对药味特别敏感。
  “我虽没考过,但不止一次去过我们重庆府的试院,我估摸着贡院的考棚跟试院的考棚差不多,又小又简陋,你们一考便是九天,很难说会不会生病,就准备了点万应锭、紫雪丹之类的成药。”韩秀峰又从怀里取出几个小纸袋,一边分发一边笑道:“这里头是参片,药铺掌柜说是用百年老山参切的。我不懂医更不懂药,也不晓得是真是假。几位收好,关键时候就拿出来含在嘴里提提神。”
  江北厅杨举人哽咽地问:“志行,这……这得花多少银子?”
  “杨兄,今儿个不谈银子!”韩秀峰拍拍他胳膊,旋即放下清单打开八仙桌上的一个礼盒,取出一盏四方透亮玻璃,中间插着洋蜡的抗风洋灯,转过身来笑道:“这可是稀罕物件,是昨儿下午在浙江会馆见人家买的,不像旧式烛台易灭易倾,诸位一人一盏。”
  何恒不好意思地说:“志行,你这也太破费了!”
  “君杰,不是说不许提银子吗?况且这几盏抗风洋灯只是借给诸位用,考完之后要还给会馆,我们有好几间状元房,一个房一盏,用得上。”
  韩秀峰放下洋灯,又翻出一个墨盒,眉飞色舞地说:“诸位,这墨盒也是稀罕物件,盒里头有绵垫儿,可以事先调好又黑又浓的墨汁注入盒内,注入之后开盖即用,省去了动笔时要磨墨,磨不好墨色又不浓的麻烦。”
  ……
  事无巨细,全想到也全帮着准备了。
  再想到为图个好意头,韩秀峰甚至花银子请吉翰林明儿一早来主持祭拜,何恒不禁抱拳深深作了一揖:“志行,大恩不言谢,你这个朋友我何君杰交定了!”
  刘山阳反应过来,也拱手道:“志行,不管这次能不能高中,这份情我刘始真都会铭记于心!”
  “志行贤弟如此待我,我……我杨采贵……”
  “刘兄,君杰兄,始真,你们这是干嘛!”韩秀峰急忙扶起众人,回头看着香案道:“承蒙吉老爷、王老爷、江老爷和远在巴县老家的顾老爷信赖,让我照看这会馆,我怎么能让他们失望,这些真是我份内之事。”
  “啥份内之事,其它会馆才不会管这些呢!”费二爷看着潘二和大头刚帮着归拢好的一排考篮,感叹道:“志行,这个礼你受的起!”
  “是啊志行,请受我等一拜!”
  七个平日里高高在上的举人老爷,竟诚心诚意躬身行礼。
  潘二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暗自感慨韩四太会做人了,用会馆的公费换来这么大人情!这几位要是能高中,将来一定会加倍回报,就算落第回乡也会帮着照应韩四的家小,甚至会奔走相告韩四是多么讲义气、重乡谊。
  潘二正胡思乱想,一个身着从五品官服的官老爷走进院子,问道:“韩志行韩首事在吗?”
  “原来是黄老爷,”这位不速之客韩秀峰年前见过,急忙迎上去问:“黄老爷,您是来找钱老爷的吧?真不巧,钱老爷昨儿个被简选上会试同考官,一简选上就去了贡院,恐怕要等会试放榜才能出来。”
  “我晓得他被简选上了,我不是来找他的,是来找你的。”
  “找我?”
  黄老爷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韩老弟有所不知,其实前几日他一直住在我那儿。他总说要谋个差事,没想到真谋上了。他昨日去午门候旨前留了一张便条和一封信,托我把信转交给你,我这几日也忙,直到上午才看见。”
  还托人捎信,钱俊臣又搞啥幺蛾子。
  韩秀峰正狐疑,黄老爷把信往他手里一塞:“韩老弟,信捎到了,衙门还有事,我先走一步。”
  “哦,我送送您。”
  “看你这儿也挺忙的,别送了,留步。”
  “黄老爷,您难得来一次,连口茶也不喝,我怎么也得送一下。”
  二人一走出院子,江北厅杨举人就好奇地问:“二爷,刚才那位老爷是?”
  费二爷不假思索地说:“钱俊臣的同年,在兵部当差。直隶人,为人豪爽,他们那一房的同年对钱俊臣是避之不及,就他愿意与钱俊臣相交,前些年没少接济。钱俊臣可能有些不好意思,这两年好像没怎么去跟人家借钱。”
  正说着,韩秀峰捧着信边看边走进院子。
  何恒忍不住问:“志行,钱俊臣在信里说啥?”
  “托我帮他在附近租个院子,不但要快,还得租个像样点的。要花多少银钱,让我先帮他垫上。还让我在放榜前两天雇辆车去贡院,帮他搬东西。”韩秀峰无奈地笑了笑,顺手把信递给了费二爷。
  费二爷看了看,不禁笑道:“等会试一放榜他就是房师,没个院子、没个住处,他那一房中式的考生去哪儿拜见他,他又怎么招待他那些个学生。”
  韩秀峰苦着脸道:“二爷,帮他租院子没啥,可没银子让我咋帮他租?”
  “他在信里写得清清楚楚,让你先垫上。”
  “会馆账上是有点银子,但那是公费,我能拿公费帮他垫吗?”
  “以前自然不能,现在没啥好担心的。”费二爷回头看看众人,忍俊不禁地说:“中式考生拜见房师这是规矩,你先帮他垫上,回头让长生去给他做几天门房,就算他不还也能用门包来抵。”
  “好吧,不管咋说也是同乡,我先吃点东西,吃完就去帮他找房子。”
  “志行,能不能帮我个忙?”刘山阳禁不住问。
  “啥忙?”韩秀峰下意识问。
  刘山阳跟何恒对视了一眼,苦笑道:“钱老爷年前从我这儿借走两百两,借时说周转几天,结果到今天也没还。我又不好意思开口讨要,等放榜之后你能不能帮我问问他。”
  “行,我找个机会帮你问问。”
  想到钱俊臣的为人,潘二暗笑之前是任禾、刘山阳这些同乡倒霉,今后要轮到钱俊臣那一房的学生倒霉了。摊上钱俊臣这样的房师,那些个好不容易高中的考生要倒八辈子霉!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动不如一静
  寅时三刻,天还没亮,大头和何恒、刘山阳的三个家人便起来生火做饭。昨天下午雇的马车一到,潘二就带着其中一辆去北半截胡同接翰林老爷。
  韩秀峰忙着收拾香案,摆放祭品,费二爷、何恒等七位举人也起来了,先把捆扎好的铺盖送上停在门口的马车,然后回房检查票卷及考篮里的物品。
  大头把糕点和刚热好的粽子刚送进堂屋,温有余等七位商贾到了,一进院子就预祝几位举人老爷高中,说完吉利话老老实实守在堂屋外面。他们既不是官身又没有功名,在这个节骨眼上不能也不敢进去。
  北半截胡同离会馆不算远,翰林院检讨吉云飞一会儿就到了,跟费二爷等考生寒暄了几句,便摇身一变为司仪,让七位考生上香祭拜。
  拜完孔圣人和各路神仙,招呼众人入席吃饭。
  连韩秀峰都没入席,温有余等商贾更不敢往里凑,好在今天只吃饭不吃酒,并费二爷他们急着去贡院也吃不下,一人吃了一小块糕点和一个粽子,就提着各自的考篮走出院子,钻进会馆帮他们雇的马车。
  何恒和刘山阳有家人,不用需要别人送。
  费二爷和之后来的四个考生没带家人,韩秀峰正琢磨着是不是送一下,温有余突然道:“韩老爷,您要陪吉老爷,天亮了还得去帮钱老爷找房子,要不就别去了,我们帮您送二爷他们。”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韩秀峰只是捐纳出身的九品候补巡检,本就不想凑这个读书人的热闹,干脆来了个顺水推舟:“既然几位有这份心,这就劳烦几位了。”
  “谈不上劳烦,能送几位老爷去应试是我们的福分,吉老爷,韩老爷,我们先走一步。”
  “去吧,别管我们。”
  吉云飞话音刚落,潘二忍不住问:“少爷,要不我和大头也去送送?”
  韩秀峰晓得他俩是想去看热闹,不禁笑道:“去吧,早去早回。”
  “我先把那串鞭放了。”
  “别管了,我来放。”
  韩秀峰从大头手里接过香,走到门口点燃鞭炮,躲到一边喊道:“预祝我重庆府七位举人老爷马到功成,金榜题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