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539

  ……
  之前因为没收到老家的准信儿,不晓得顾老爷能不能帮着筹到银子,从未想过更不会提买西边这院子的事。
  之前没想到现在想到了,现在再提反而更好办。
  富贵满以为韩秀峰这是在帮他的忙,乐得心花怒放,一个劲儿催韩秀峰去打探吉云飞、钱俊臣等重庆府籍京官的口风。
  韩秀峰觉得这种事不能急,急反而会坏事,嘴上答应去打探,其实是去找温掌柜等四川商贾,告诉他们顾老爷在重庆老家筹到了银子,很快就会差人把汇票送来,会馆要进一步扩建的消息。
  在别人看来这是好事,对温有余等商贾而言却不是啥好消息。
  因为这跟入股做买卖没啥两样,会馆本就是重庆官员筹资建的,他们这些商贾虽出了两千两但在官老爷们面前底气依然不足。现在重庆士林又在筹银子,等那两千两一到他们会更没底气。
  韩秀峰不管他们咋想,挨个知会到了便回新租的院子跟潘二交代了一番,然后去寺里上香许愿,求菩萨保佑琴儿和琴儿肚子里的娃平平安安。
  不出韩秀峰所料,潘二吃完捎午赶到会馆工地,温掌柜、储掌柜和余掌柜等商贾全到了,正在听富贵吹嘘隔壁的院子风水有多好,会馆要是花三百两买下来会有多划算。
  “长生,你也来了。”
  “我给大头送饭的,富爷,您吃了没?”
  “吃了,大头也吃了,我请他去巷口吃的。”富贵晓大头是韩秀峰的亲信,今儿个上午不晓得对大头多好。
  见大头傻笑成那样,潘二意识到他真请过客,放下食盒回头道:“温掌柜,余掌柜,您几位怎么也来了?”
  “韩老爷不是打算盘下富爷这院子吗,这也太突然了,我们一点准备也没有,所以就过来看看。”
  “不怕您几位笑话,我也是中午才听我家少爷说的。”潘二轻叹口气,又转身问道:“富爷,您今儿早上到底给我家少爷灌了啥迷魂汤,您瞧瞧这边,过几天就能上粱了。早不买您的院子,晚不买您的院子,现在买算啥,翻建起来也不像样,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你小子晓得什么,四爷既然打算我这院子,自然有四爷的道理。你一个家人居然管到主人头上去了,懂不懂规矩!”
  “富爷,您别急,我就是这么一说。”
  “不跟你说了,不跟你一般见识。”富贵看出无论四川的这些商贾还是潘二都不赞同买他家院子,懒得跟他们废话,扶着梯子翻墙回西边院子。
  潘二笑了笑,转身道:“温掌柜,余掌柜,我家少爷除了打算盘这院子还有件事,不晓得他有没有跟你们说。”
  “啥事?”温掌柜急切地问。
  潘二把他们叫到一边,神神叨叨地说:“几位,会馆翻建起来说快也快,再有三个月里里外外就差不多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翻建好之后肯定是要定规矩的,我家少爷草拟了个规约,打算过几天请吉老爷、江老爷、王老爷他们公议,还得寄一份回给远在巴县老家的顾老爷,如果老爷们没意见就照此施行。”
  “我以前倒是听韩老爷提过,具体立啥规矩忘了细问。”余掌柜沉吟道。
  “我看了一眼,其它没啥,就会馆翻建好之后谁来做这个首事,我觉得应该跟几位通个气。”
  温有余楞了楞,下意识问:“让谁来做?”
  潘二暗想以前是打算让你做的,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有变化了,他强忍着笑很认真很诚恳地说:“为翻建会馆诸位都捐过银子,要说合适你们七位都合适做这个首事,我家少爷觉得不能因为这点事伤了和气,所以打算择在京殷实老成、有店业者分班公管,每年二人轮流复始,你们可以抽签也可以商量着分班,反正个个有机会,大家伙轮着做。”
  “这感情好,我看行!”储掌柜不禁笑道。
  “我也觉得这样最好,大家伙轮着来,免得伤和气。”
  “温掌柜,您觉得呢?”
  “挺好,挺好。”温有余缓过神,只能硬着头皮说好。
  潘二一边招呼众人在砖头堆上坐,一边眉飞色舞地说:“诸位,这会馆首事虽然要轮着做,两三年才能轮上一次,但规约定下来之后这差事就是你们七家的!您几位将来要是不愿意做,或者要回老家,就可以传给儿子甚至孙子,虽然一年才十来两饭银,但做这首事能结交的交情值多少钱,这是花多少银子也买不来的!”
  “这是,不怕潘老弟笑话,我们为啥出银子翻建会馆,不就是为了结交吉老爷他们嘛。”
  “你们只晓得做首事结交官老爷,却忘了现在的首事还是我家少爷。衙门的规矩你们应该懂,不管想顶啥缺都得先买缺底,总不能让我家少爷把这能传给子孙后代的差事白让给你们吧?”
  
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头
  会馆首事一样是个差事,既然想顶这个差事就得花钱买!
  储掌柜、余掌柜等商贾赫然发现结交官老爷的花费不是一两点大,但想到这差事真能传给子孙后代,又发现花点银子值。
  温有余则想起了另一件事,费二爷、刘山阳和荣昌县鲍举人启程返乡时包括钱俊臣在内的在京官员和他们这些商贾全送过程仪,多的送五两,少的送二两,而韩秀峰那天竟给费二爷送了一百两!
  费二爷吓一跳,说无功不受禄,坚决不肯收。
  韩秀峰嘴上说费二爷在京那么多年,这次回去也算衣锦还乡,身上不能不多带银子,其实大家伙心里全明白他是担心费二爷要是不多带点银子,回去之后会被家乡父老笑话。见费二爷还是不收,又说那一百两就当是跟费二爷买重庆会馆首事这个缺底。吉翰林、江老爷和王老爷全在,全说那一百两银子费二爷应该收下!
  想到这些,温有余猛然意识到人家早把埋伏打在了前面,重庆会馆首事这差事卖得光明正大,这银子要得理直气壮,就算吉老爷、江老爷和王老爷他们晓得也不会说啥,或许在人家看来这是韩秀峰应得的。
  买缺底怎么也得一百两,因为韩秀峰之前就是这么跟费二爷算的。
  温有余心想一百两就一百两吧,大不了将来不想做了再一百两卖给想做的人,生怕潘二误会他不愿意出这银子,连忙道:“潘老弟,这规矩我们懂,我们一家出一百两咋样?”
  潘二早断定他会给,再想到翻建会馆能捞到的好处,不禁笑道:“温掌柜果然是爽快人,一百两正好,多了我家少爷也不会要!”
  储掌柜一直以为这会馆首事早被温家盯上了,一直以为轮不着他,岂能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更担心夜长梦多,急切地说:“潘老弟,我今儿个出来的匆忙,身上没带多少银子。要不我回去拿,等会儿给你送去。”
  “储掌柜,用不着这么急。”
  “今儿下午正好没啥事,我先回去拿,你等着我。”
  储掌柜上赶着做这首事,急着回去取银子,温有余等人不想让韩秀峰觉得他们不懂规矩,也急忙告辞回去准备买缺底的钱。
  目送走他们,潘二看着仍在傻笑的大头道:“看见没,这就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是费二爷走那会儿四哥没送一百两,今天咋跟他们开这个口?哈哈哈,花了一百两,赚回七百两,不但赚到了银子,还赚了个好名声!”
  大头傻傻地问:“啥好名声?”
  “尊老的好名声!你想想,费二爷那么大年纪,离家那么久,家里的房子估计早塌了,不多带点银子回去今后这日子咋过?四哥雪中送炭,给了他老人家一百两,不但他老人家感激,连吉老爷、江老爷、王老爷和刘举人、鲍举人都觉得四哥为人耿直、做事敞亮。”
  看着大头那似懂非懂的样子,潘二又感叹道:“其实做官跟做人一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没那么简单,以后真得学着点。”
  “我不晓得做事还是做人,我只晓得四哥让做啥我就做啥。”大头对这些不敢兴趣,早上听韩秀峰说老家了信突然有些想家,竟拉着他问:“二哥,四哥说你爹给你捎信儿了,信了都说了啥?”
  换做以前,潘二是懒得跟大头说这些的。
  但现在不比以前,人在他乡真想家,愿意跟大头分享老家的事,笑看着大头道:“我爹说家里一切安好,就我那两个娃太顽皮,过年时居然爬香案上去玩,把香炉烛台都打翻了。柜上的买卖还行,就是税比以前多了。不过一匹马大家骑,又不光我同兴当一家。”
  “还说了啥?”大头急切地问。
  “说嫂夫人怀上四哥的娃了,算算已经怀上六七个月,再过两个多月就要生,我哥年前正好收了个长命锁,我爹打算用来当贺礼。”
  “这我晓得,早上四哥跟我说了。”大头咧嘴一笑,又好奇地问:“二哥,你爹有没有说码头上的事,有没有提六哥,有没有提八爷?”
  “我家在走马,我爹难得进一趟城,哪晓得你们川帮的事。”
  别人都有信,就大头没信,大头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早上不敢跟韩秀峰提,这会儿再也忍不住了,可怜兮兮地问:“二哥,你收到了你爹的信儿,是不是要给你爹回信?”
  “要回,晚上回去写,写好请四哥帮我一道寄回去。”
  “能不能帮我写几句,请你爹帮我去跟六哥和大爷说一声,告诉他们我在京城挺好的,吃得好、穿得好,让他们别担心。”
  “行,我帮你写上,让我爹有空就帮你去跟他们说说。”
  ……
  韩秀峰上好香、许完愿,回到新租的院子已是傍晚时分。
  一进门就被潘二拉到房里,正数着温有余等商贾送来的银票,这些天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周远兴回来,在门口问他在不在。
  “周兄,咋到这会儿才回来,有没有吃宵夜?”
  “吃过,吃了回来的。”周兴远回头看了看停在院门口的马车,笑看着他道:“韩老弟,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叨扰你这么久我也该走了。”
  “去哪儿?”韩秀峰这才发现他换了一身光鲜的行头,下意识问:“周兄,令弟来了?”
  周兴远从刑部大牢出来时两手空空,现在要走也没什么可收拾的,就这么站在院子里笑道:“不怕韩老弟笑话,家弟前几天就来了。只是他胆小,有些怕你,就住在我朋友家,一直没敢来这儿。”
  “怕我,周兄,这从何说起!”韩秀峰被搞得啼笑皆非。
  “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个比喻不恰当,不说这些了。”往事不堪回首,周兴远不想再提,随即拱手道:“韩老弟,我本打算帮他捐个官谋个缺,结果计划不如变化,我的一位同年跟两江总督陆建瀛陆大人有些交情,陆大人又正好缺个书启,就推荐我去给陆大人效力。明儿一早就动身去江宁,就此别过,我们有缘再会。”
  “明儿一早就走,这么急!”
  “陆大人正在用人之际,周某不敢让陆大人久等。”
  
第一百五十九章
做师爷也有讲究
  周兴远很急,说走就坐上马车走了。
  韩秀峰送走他回到院子,潘二好奇地问:“四哥,啥叫书启,他是去江宁做官吗?”
  “不是去做官,是去给两江总督做幕友,去给两江总督做师爷。”韩秀峰一边跟刚从房里出来的何恒打招呼,一边笑道:“他在大挑上之前就给人做过好多年师爷,相比做官,给人做师爷更得心应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