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539

  “做回老本行?”
  “差不多,不过这次是给两江总督做师爷。两江总督那可是封疆大吏,要是能把两江总督陆大人伺候好了,陆大人一高兴,真可能会帮他奏销掉永不叙用,说不定还会保举他做个官。”
  “他龟儿子也太神了!亏缺那么多官铜,犯那么大事,不但没被砍头还能巴结上两江总督!”
  “不是他有多神,而是他人家有两位神通广大的同年。吉老爷说一个是监察御史,一个是军机处章京,两江总督再位高权重也是外官,一样要巴结他那两个同年,逢年过节一样要给他那两个同年送冰敬炭敬。”
  “官官相护?”潘二喃喃地说。
  “你才晓得。”韩秀峰拍拍他胳膊,随即意味深长地说:“君杰兄,乡试同年一样是同年,姓周的能有这么大造化,还不是全靠他那两个乡试同年。你同年也不少,该走动的还是要走动。”
  何恒无奈地苦笑道:“你以为我不想走动,而是没得走动,我那些个同年混得还不如我呢!”
  四川不比文风昌盛的江浙、湖广等省,想到四川那么多举人能考上进士的实属凤毛麟角,韩秀峰猛然意识到他的那些乡试同年跟周兴远的那些乡试同年没法儿比,正不晓得该说点啥好,潘二又不解地问:“少爷,我只听说过刑名师爷和钱谷师爷,从来没听说过书启师爷,书启师爷是做啥的?”
  “师爷可不止刑名和钱谷,还有书启、挂号、征比和折奏等师爷。大清律例的法条和刑名判例汗牛充栋,不是名师指点,专门钻研律例之人,做不了刑名师爷,所以被誉为刑名老夫子,乃幕友之首;钱谷专办赋税,官员到任要帮着办理接收财政、赋税事宜和账目,卸任要办清移交,需造四柱清册,盘点库存银两,核实账目。在所有幕友仅次于刑名老夫子。”
  韩秀峰走进花厅,一边招呼二人坐一边如数家珍地说:“书启师爷掌管来往书信,别看只是掌管书信,其实这差事并不简单。因为官场有官场的规矩,书信交往有许多讲究,特别对上司、对同僚中走红的官员,逢年过节,其生日,或添丁加口,升官加级,都要书写贺信。
  一张信笺只能写八行,信笺只能写‘黄伞格’,也就是名讳、官衔。称呼要‘敬’,要顶格换行,要把八行字的信笺写得像一把黄伞。要是遇到上官或者同僚家有亲属去世,则要写唁信,又有一套讲究。总而言之,格式复杂,要求很高,要写成骈四俪六,气概堂皇。”
  “姓周的龟儿子会写这些?”潘二将信将疑。
  “这是自然,他写的公文我见过,一手小楷不但工整还有灵气,格式也无可挑剔。”韩秀峰笑了笑,又说道:“不过那些应酬文字大多有一套程式可套用,有‘尺牍’一类的书籍行世,只要买几本回去参照着改动一些词句即可。”
  “原来连做师爷都有这么多讲究,真长见识了。”何恒感叹道。
  “君杰兄,你是一心苦读圣贤书,之前没接触过这些。而师爷平时深居简出不咋露面,没接触过他们,不晓得这些很正常。”
  潘二又问道:“他们为啥不露面?”
  “知道啥叫‘官需自做’吗,大老爷既用人也防人,不光防六房书吏一样防着幕友,有啥事全人家人传达,幕友平时是不能跟六房书吏乃至衙役接触的。有些讲究的师爷,被聘为幕友之后会列出一份亲朋好友的名单,平时只会见名单上的那些人,其他一概不见。”韩秀峰顿了顿,又补充道:“说出来你们不一定信,我在衙门帮那么多年闲,拢共就见过三次师爷。”
  潘二没想到做师爷也有这么多规矩,想想又问道:“挂号、征比、折奏这三个师爷又是做啥的?”
  “挂号师爷专门起草、批答公文和上行、下发公文,要是大老爷放权,那挂号师爷的地位就非常高;要是不放权,那挂号师爷只是个负责往来公文注册登记的誊录书吏。”
  何恒的表弟越来越懂事,见三人在花厅里说话,赶紧提着茶壶来沏茶。
  韩秀峰端起碗喝了一小口茶,接着道:“征比师爷负责考核征收田赋,折奏师爷很少,只有能上达天听的总督巡抚才会聘用,专帮总督巡抚起草上书皇上的奏疏。学识渊博,熟悉山川地理、天文气象、博达政制民情,还需畅晓军事、经研兵书战法,要能写得一手蝇头小楷,文笔堂皇典丽,文风严谨肃穆,写的文章要能贯穿经史典籍!”
  “这么说折奏师爷比刑名老夫子还要厉害?”
  “这是自然,但凡能做上折奏师爷的全是饱学之士,全是总督巡抚的心腹。虽不是官却比做一般的官强多了,一年少说也能赚几千两。”
  “志行,照你这么说就算做不上官,能给督抚做幕友也不错。”
  “那是。”
  “可惜我既没门路也不懂这些。”
  何恒正感慨万千,翰林院编修吉云飞竟大晚上赶来了,一进院子就喊道:“君杰,君杰!”
  “吉老爷,我在这儿呢!”
  “都在呢,在就好。”吉云飞跟起身相迎的韩秀峰微微点点头,旋即笑道:“君杰,现在有个入仕的机会,我想问问你是打算明年再考一次,还是把握住这个机会先谋个差事。”
  “啥机会?”
  “内阁中书你应该听说过,就是专门撰拟、记载、翻译、缮写的缺,从七品,由举人考授或特赐。皇上今儿上午降旨,让主考同知贡举各官将拟取之卷进呈,并将拟取之名单与吏部,由吏部考试录用。”
  
第一百六十章
钱俊臣要外放
  何恒做梦也想入仕为官,可一听说是内阁的缺又犹豫了。
  大清虽承袭前明的票拟制,但内阁却是个如假包换的“清水衙门”。特别是雍正朝设立军机处之后,内阁只办理例行事务,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据说大学士和协办大学士们都不怎么去内阁的。
  内阁中书说起来好听,其实就是誊录书吏,要油水没油水,要前途没前途!
  吉云飞晓得他心有不甘,不想强人所难,坐下笑道:“君杰,我只是顺路过来问问,不想去考也没啥。”
  韩秀峰却觉得这是个机会,忍不住提醒道:“君杰,现而今不比早年,各省举人数量庞大,且不说明年能不能大挑上,就算能大挑上也只能以知县或教职注册,然后等着出缺,听张馆长说许多举人要等上十几乃至二三十年才能补上缺。”
  吉云飞虽然也是这么想的,但还是抬头道:“志行,你这是说啥,君杰明年还要应试呢。”
  何恒不是不识好歹的人,岂能不晓得他们的良苦用心,犹豫了一会儿带着几分不好意思地说:“吉老爷,志行,据我所知大挑入选者分为二等,一等者以知县候用,二等者以教职选用。一等者除了知县以外,还有多项出路,可以借补州同、州判、县丞经历、盐库大使、河工等缺。”
  吉云飞没想到他竟会有这个想法,惊问道:“做佐贰杂职官?”
  “我是说万不得已……”
  “那还不如去考内阁中书呢!”
  “可是……”
  “可是啥,是不是担心没前途?”吉云飞放下茶碗,笑看着他解释道:“内阁中书没你想得那么不堪,相比做佐贰杂职内阁中书更有前途。内阁是啥地方,虽没军机处权重但也是中枢。要是能入哪位中堂大人垂青,前途不可限量。要是能入皇上法眼,无需会试,赏与新贡士一体殿试并非没有可能!”
  “考上内阁中书以后还有机会殿试?”
  “我骗你干啥!”
  吉云飞恍然大悟,想想又问道:“吉老爷,内阁有多少中书?”
  “中书一百二十四人,其中满洲七十,蒙古十六,汉军八人,汉官三十。贴写中书四十六人,其中满洲四十,蒙古六人,分掌撰拟、记载、翻译、缮书之事。此外,还有中书科中书舍人六人,其中满洲二人,汉官四人,分掌书诰敕。”
  “内阁有一百七十多个中书!”
  “君杰,内阁中书是多,不过大多是旗人,并且大多分掌翻译。就算他们将来想搏个进士出身,走的也是翻译科。”吉云飞岂能不晓得他担心什么,又笑道:“而且在内阁当差,不但有官俸和养廉银还有饭银。各省督抚藩司每年各出银百两,山海关每年进羡馀三干两,户部及监管各差二十五处每年要拨银库平余银一万多两。大学士、学士一体受赐,其余各官,以数递减,下至皂役纸匠,亦得沾溉焉!”
  “吉老爷,这么说内阁中书不算苦差?”韩秀峰笑问道。
  “每日要撰拟、记载那么多公文怎会不苦,只是不用担心受穷。”
  “君杰,吉老爷都说到这份上了,你还有啥好犹豫的?”
  “我……我开始不晓得这些,吉老爷,大恩不言谢,您说吧,我咋才能去吏部考?”
  “君杰,这可是大事,你得先想好!”
  “想好了,与其坐吃山空不如先谋个差事。”
  “既然你决心已定,我就去帮你活动活动,其它你啥也不用管。”
  ……
  这件事应该很急,吉云飞确认何恒愿意考便匆匆走了,压根儿没提银子的事。何恒吃完宵夜怎么也睡不着,又跑到韩秀峰房里问要不要赶紧送点银子。
  “吉老爷没提你也别急,来日方长,一应花销等事成之后再说。”
  “也只能这样了。”
  韩秀峰看着他那患得患失的样,忍俊不禁地说:“君杰,前天晚上在吉老爷家我还说用不了多久,我们重庆府在京城就不止吉老爷他们四位现仕官员,没想到你很快就能做上京官了。”
  “八字还没一撇呢。”
  “吉老爷啥样的人我是晓得的,没八成把握的事他绝不会开口。”
  “这倒是。”何恒想了想,由衷地叹道:“有同乡跟没同乡就是不一样,要不是吉老爷提携,我何君杰哪会有今日。”
  韩秀峰抱着双腿沉吟道:“君杰,吉老爷之所以帮这么大忙不只是看你是同乡,也是看中你的为人。真要是看同乡,院子里的同乡多了,他咋不帮杨举人他们去活动?”
  “你这么说我都不好意思了,论为人,在你跟前我何君杰真排不上号。”
  “咋又扯我身上来了。”
  二人正摆着龙门阵,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车夫把喝得醉醺醺的钱俊臣送回来了,何恒的表弟正扶着他往里进走。
  没见着没啥,见着得打个招呼。
  韩秀峰和何恒跟了进去,一边帮他沏茶一边问:“钱兄,咋又喝高了?”
  “今儿个高兴。”钱俊臣甩掉靴子,仰头笑道:“志行,君杰,我在礼部行走不了几天了,这院子也住不了几天,等我一走你们就搬进来。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么好的宅子别给外人住,哈哈哈。”
  何恒扶着他好奇地问:“钱兄,你又谋了个差委,这次要出京办差?”
  韩秀峰也忍不住问:“乡试同考官?”
  “不是。”钱俊臣摇摇头。
  “乡试主考!”
  “也不是。”钱俊臣咧嘴一笑,得意洋洋地说:“考官做一次就行了,总做没意思,这次不是差委,而是外放。风水轮流转,总算轮着我钱俊臣外放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