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神:鬼水怪谈(校对)第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0

  六
  魏家坟方圆数里尽是古树,苍松偃柏,林子里躲着不少狐狸、黄狼、刺猬、恶獾之属,常有邪祟出没,拿张半仙这个神棍的话来讲,全因此地颇有灵气,如若是风水不好的所在,也不会有这些有道行的东西,结果魏家二爷的生意传到儿子那辈,惹了一场大官司,赔得倾家荡产,又赶上疫情,到头来家破人亡成了绝户,魏家坟从此荒废,变成了没有主家的乱坟,民国之后,随着城区面积扩大,魏家坟盖起了大片瓦房,地名变成了魏家楼,过了些年又改名魏家瓦房,以前那些苍松古树和坟头墓碑早都没了,不过人们仍习惯称这地方叫魏家坟。
  郭师傅和丁卯认出这是魏家瓦房,也听过当年此地埋着吊死鬼,说不上有多熟,以前来过几次,估摸自己喝多之后走错了路,不知不觉转到此处,此地居住者大多是平民百姓,胡同马路像蜘蛛网,去年发大水把这一大片瓦房全淹了,如今只有个别废屋中还住着一些无家可归的乞丐和拾荒者,多数则是危漏空屋,虽然也算城里,但是断电断水,迟迟没被拆除。
  郭师傅不敢让别人称呼他河神,不提还好,一提河神准倒霉,当初老师傅说得没错,他没法不信这份邪,人要走起背字儿来,喝口凉水也能把牙塞着,魏家瓦房跟他们家是两个方向,深更半夜的怎么走到这地方来了?
  郭师傅想着赶紧回家,跟丁卯找准了方向,顺着马路往前走,以为出了魏家瓦房这段路就好走了,可周围那些马路胡同全是斜的,东撞一头西撞一头,走来走去净兜圈子了,哥儿俩这下是洋鬼子看京戏——傻了眼。
  丁卯说:“哥哥,魏家瓦房真邪行,咱俩走了这么半天,按说早该走到外头的大马路上了,可怎么还没走出去,冤魂缠腿不成?”
  郭师傅说:“兄弟,深更半夜的千万别胡说,眼下别看这些屋子全空了,以前可也是住人的地方,哪来的鬼?”
  丁卯说:“怎么是胡说,魏家坟埋着俩吊死鬼,这件事儿可不是我编的,城里城外谁不知道。”
  郭师傅说:“魏家坟埋吊死鬼那会儿还有大清国,现今是什么年月了?如若有块坟地就闹鬼,往后活人可没地方住了,况且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咱哥儿俩行得正做得端,这辈子没做过让人在身后戳脊梁骨的勾当,别说魏家瓦房没鬼,有鬼也是它躲着咱们走。”
  丁卯在捞尸队混饭吃,倒不怕那些不干净的东西,他说:“哥哥,我说话你别不信,如果魏家瓦房没有鬼,房顶上那些东西是什么?”
  酷暑时节闷热闷热的夜晚,呆着不动都能出身汗,可郭师傅听完这句话,却觉得脊梁根直冒凉气,心里更是不解,问道:“兄弟,大半夜的说这些你不嫌渗得慌,房上都是瓦片啊,还能有什么东西?”
  丁卯说:“不信你自己抬头往上瞧瞧。”
  七
  郭师傅听丁卯说房上有东西,他就抬头往上看,没瞧见屋顶有鬼,但借着月光依稀看到,铺着瓦片的房屋檐脊上挂着几面镜子,旁边那家也有,还不是一家两家,这片平房,十家里头有八家在屋顶挂镜子,各家各户居民搬走之后,这些镜子也没取下来,仍旧在屋顶檐脊上挂着,住户们不可能吃饱了撑的,无缘无故在房上摆镜子阵。
  丁卯说:“哥哥,瞧见没有,谁们家过日子会在屋顶上挂镜子?魏家楼以前是片埋死人的乱坟,这地方没鬼才怪,早知道白天出殡的时候留点纸钱在身上了,据说遇上孤魂野鬼缠人腿,撒两把纸钱把它们打发走便没事了。”
  郭师傅曾在城里看过见两户家人争执,险些闹出人命,起因是其中一家在屋顶上挂镜子,说是由于对面那家房子盖得不好,屋顶檐脊斜对着他们家大门,把家里的风水给破了,所以在屋顶挂镜子,要将这阵邪气挡回去,两家人为此事可没少打架,但魏家瓦房这么一大片屋子,家家户户都在房顶上摆镜子阵,这种怪事还真没见过,甚至连听都没听过。
  他发现房上这些镜子,全都用铁丝绑在房顶,多年没有擦拭,镜子上落满了灰,那些镜子也不是铜镜,很普通的一些镜子,有的齐整有的残缺,看这情形,即便不是用来镇压邪祟,也是种风水布局。
  郭师傅对丁卯说:“镜子阵无非辟邪,或是助风水添形势,有这种布置就更不可能闹鬼了,况且直到去年发大水之后,魏家瓦房这一带才没什么人住,之前可没听说这里出过什么邪门儿的怪事,我看咱哥儿俩就别疑神疑鬼的胡猜了,要信这些东西,往后还怎么吃捞尸队这碗饭?”
  丁卯认为郭师傅这番话,也是说在理儿上了,魏家瓦房屋顶上摆的镜子阵,或许只是种风水阵,但还有个怪异不明的情况,打刚才就闻到魏家楼这片平房里有股尸臭,会不会有盗贼杀人害命,死尸扔到了没人居住的空屋里,天热腐烂发臭了,半夜路过这的人迷路走不出去,是有冤魂拦挡。
  郭师傅想了想,说道:“眼见为实,咱先过去瞧瞧再说。”他们这俩人真是胆大,寻着这股臭味找过去,就看见路旁有一个白乎乎的东西倒在墙下,离得越近越觉得臭不可闻,而且走近了看,发现这东西居然还会动。
  八
  这片平房没有路灯,俩人看不清路边的东西是什么,闻着有死尸的臭味,离远了看就是白乎乎的一团,走近一瞧似乎在动,再往近处走不得不捏住鼻子,那气味太臭了,又走近两步,走到伸手就能摸着的地方,俯身看这东西,这才看清楚是爬满了白蛆的腐尸。
  二人一看这可太恶心了,天热死尸身上长蛆了,忍不住想吐,赶紧用手按住了嘴,因为舍不得八大碗那四红烩四清蒸,一年到头吃不着两三回,吐出来太可惜,硬生生忍住没吐。
  先前一直闻到的臭味,全是从路边这个东西散发的尸臭,不过并不是死人,也不知是哪种动物的尸体,由大小轮廓上看,有可能是条野狗,估计过不了几天就烂没了,这也没什么可看的,但就在不远的地方,又看见两只死猫。
  人死在路边那叫倒卧,也叫路倒尸,如果是在城里,不管有没有主家,总归有好心行善的人帮忙收尸掩埋,谁都不管官面儿上也会派人收敛,猫狗之类的动物死在路边,有收垃圾的捡,魏家坟这片空屋破平房,可能也是快拆了没人住,死猫死狗横尸路边无人理会,任其腐烂发臭,这种事不算奇怪。
  郭师傅和丁卯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也不再胡思乱想了,这时候天上的云层移开,月光明亮,把房屋马路照得格外清楚,一看顺着这条马路一直往前走,拐个弯就能走出魏家瓦房,这么条道怎么绕了这么半天走不出去?
  俩人寻思大概是喝多了,酒劲儿没过,心里还犯着迷糊,加上云埋月镜,路边又没有灯,也难免走转了向,现在趁着月明赶紧走,哥儿俩想到这拔腿便行,走着走着,郭师傅觉得好像有个东西跟过来了,跟着他们俩往前走,转头往后看,什么也没有,心想:“自己今儿个这是怎么了,为何总是疑神疑鬼?”
  郭师傅心里头七上八下不安稳,不知不觉已经走到路口了,走到这就算出了魏家瓦房,可还是感觉身后有东西跟着,后脖子冷飕飕的,这时他看见月光照在地上,除了他和丁卯的影子,后头还有个很小的黑影,丁卯也瞧见了,俩人吃了一惊,再转头往身后看,只见一个比猫大比狗小的东西,毛茸茸尾巴挺长,“嗖”地一下突然从郭师傅背后蹿出来,一溜烟似的顺着墙根逃去,转眼间就没影了。
  俩人立在当场,看得目瞪口呆,根本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后来他们找了个特别懂这些事的人,把这天半夜在魏家瓦房迷路,路边看到死猫死狗,屋顶上有镜子阵的经过,怎么来怎么去,从头到尾详细说了一遍,听人家讲,魏家瓦房以前就多狐獾精怪,当年那片坟地成为民宅之后,也不太平,居民们不得安宁,经风水先生给指点,各家各户都在屋顶檐角上挂镜子,这镜子不是乱挂,摆成了阵法,那些有灵性的东西进了这片平房,往往会迷失方向走不出去,直至困死在里头,经常能看到死猫死狗,魏家瓦房的住户,在发大水的那年淹死了不少人,据说就是摆了这阴损的镜子阵,遭了报应。
  大水退去之后,魏家瓦房留下大片的空屋,平时不论白天黑夜,谁打这过都没出过事,可能是郭师傅那阵子总被人称为“河神”,倒霉事接连不断,人在阳气重的时候,孤魂野鬼都不敢近前,如若是气运衰落,必定是灾星当头印堂发黑,阳气也随之减弱,当时那片平房里可能困着只狸猫或狐狸一类的东西,它看郭师傅和丁卯身上阳气弱,用障眼法迷住这两个人,跟在后头逃出了魏家瓦房,还有另外一种可能,这野狸被困在魏家瓦房出不去,是它劫数到了该着一死,躲在河神郭师傅身边才得以避过此劫。
  九
  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倒也难说,郭师傅当时想不明白,过去也就过去了,直到解放之后,六十年代了,有一天半夜,他骑着一辆老式自行车下班回家,那时已经立秋了,秋风萧瑟,天气一天凉似一天,又是深更半夜,路上几乎看不见行人。
  当天白天他在海河打捞浮尸,忙活了一整天,水米没沾牙,饿得前心贴后心,想着赶紧回家吃口热乎饭,骑到一条沿河的路上,这辆老式自行车突然蹬不动了,好像有东西在后边拽着他的车,不让他往前去。
  郭师傅只好停下车,扭头往后看,只见车后有个毛茸茸的东西,在马路上跑过去,转眼就看不到了,不知道是哪来的狸猫,瞅着也像狸猫,路上太黑,看不出究竟是个什么。
  此时从后头来了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身上穿着工厂里的劳动服,车后夹着饭盒,瞧这样子是工厂里下夜班的工人,这个年轻工人蹬着自行车蹬得飞快,从郭师傅身边经过,带起一阵风,径直往前头去了。
  郭师傅心说:“这毛头小伙子,骑这么快赶着投胎去啊?”他看看自己这辆自行车没事,又蹬得动了,便蹬上车继续走,忽听前头“扑通”一声响,抬眼一看吓了一跳。
  原来那骑车很快的年轻工人,竟然把自行车骑进了河里,那河边都有半米多高的墙沿,这人骑得太快,撞在墙沿上整个人折着跟头翻到河里,大头朝下,脑袋陷进了淤泥里。
  人命关天,岂同小可?郭师傅不敢怠慢,连衣服都顾不上脱,扔下车就跳进阴冷的河中,拼命把这个年轻工人拖到岸边,此人的鼻子耳朵嘴里全塞满了淤泥,脸色铁青,刚拖上来已经没呼吸了,估计再稍迟半分钟,这个人就没救了,也真是命大碰上郭师傅,换旁人遇上这种情况,即使想救人都来不及。
  郭师傅把这年轻工人救过来送去医院,情况稳定之后问他是怎么回事,这么宽的马路,怎么偏把自行车往河里骑,是不是下夜班太困了,骑着自行车打起了瞌睡,这可太危险了。
  年轻工人说骑到这根本没看见有河,他当时看得清清楚楚,那边分明是路,也不知怎么搞的骑着车过去竟一头掉到了河里。
  医院里的大夫护士听到这些话,都以为这小子吓懵了,路旁灯光明亮,又不是夜盲,怎么可能把河看成路?
  谁知过了几天,还是这地方,又有个下夜班的工人,骑着自行车一头撞进了河里,这次路上可没人看见,到天亮才发现河面上露出两只脚,一只脚上有鞋,另一只脚上没鞋,动也不动,等到从河里拽上来,这个人早没救了。
  有一些话当时谁都不敢说出来,但人们心里清楚,没准是这地方有水鬼拿替身,把过路的人往河里引,那天夜里要不是郭师傅的自行车突然蹬不动了,掉在河里淹死的人就是他了,他本事再大,水性再好,一头陷进河泥中也别想活命,另外郭师傅自行车蹬不动的时候,恍惚看到有个黑影在身后跑过去,或许是他当年在魏家坟中救出的小东西,又回来报恩来了。
第四章
老龙头火车站尸变
  一
  言归正传,再接着说“三岔河口沉尸案”,^那个年代世道太乱,破不了的案子多得数不清,但引起轰动受到人们关注的大案,官面儿上至少会有个交代,五河水警队从河里打捞出的死尸不计其数,可算得上大案的并不多,据郭师傅讲,他当水上公安几十年,真正惊动全城让街头巷尾都跟着议论,惹得人心不安的案子,这么多年只有两起,头一个是“海河浮尸案”,再一个就是“三岔河口沉尸案”,当然还有些大案怪案也许更惊悚,但是没有传开,外界知道的人比较少。
  说到这顺便提一下“海河浮尸案”,当年这件“海河浮尸案”,曾被列为民国十大悬案之一,所谓民国十大悬案,是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满清王朝倒台直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这些年里发生的十件大案,个个震惊全国,无一例外都没有破案,到最后全变成了悬案,成为悬案的因素很多,这里边当然有官匪勾结互相包庇,但也有几件案子,真是解不开的无头公案。
  咱要一个案子说一遍,这十大悬案合起来也够一部书了,不过除了“海河浮尸案”之外,其余那些案子跟“河神”关系不大,所以说不了那么详细,十大悬案当中有两件发生在天津,一是东陵国宝失踪案,军阀孙殿英夜盗清东陵,那慈禧乾隆陪葬的珍宝席卷一空,但是到后来有大部分珍宝下落不明,相传是孙殿英把珍宝藏在了天津睦南道二零号洋房地下室中,后来那幢房屋几易其主,据说房子里有两层地下室,可始终也没人找得到第二层地下室的入口,成了一桩悬案。
  再者便是“海河浮尸案”,要说海河里每年淹死的人太多了,那年月仅是逃难饿死的人就多了去了,河中三天两头有浮尸死漂出现,然而海河里出现的浮尸,之所以能被归为民国十大悬案,与失踪的东陵陪葬珍宝相提并论,其中又怎能没有其骇人听闻之处?
  “海河浮尸案”有前后两件,头一件出在清朝末年,这个案子是有结果的,十大悬案里提到的案子与此无关,可经过差不多,当时海河里突然出现了几十具浮尸,大白天从上游顺着河往下漂进城里,浮尸接二连三,捞都捞不过来,满城皆惊,人山人海的过来围观,谣言四起,有说是土匪杀人,有说是河妖作怪,要是一两具浮尸也就罢了,同时出现这么多浮尸,必定是不祥之兆,官府出面收敛这些浮尸,数了数共有四十五具,还不算那些漏过去没捞上来的,找仵作勘验尸首,几乎都已腐烂多时,没有一个是淹死的,这一来更奇怪了,谁吃饱了撑的,把坟里的死人挖出来扔到河里,总不会是死人自己从坟里爬出来,跳进河里游野泳?
  另外这些死尸里头,没有一个女子,全是男尸,也没有小孩,其余各个年龄段的均有,面目大都辨认不出了,好在这案子线索比较多,首先尸骸上的衣服还在,可以依此核对死者的身份,其次上游没人看见这么多浮尸,好像从水里冒出来漂进城中,有了大致的方位,官府便派公差到那一带寻访,没多久案子告破,原来有个大烟馆,抽鸦片烟的地方,老板黑了心,低价进了一批变质的鸦片烟让人抽,晚上过来抽大烟的主顾,躺下抽几口就起不来来,嘴里吐着白沫死在了大烟馆里,这些主顾大多是偷着来的,家里没人知道,老板心知惹了大祸,让伙计在河边的桥墩子底下,挖出一个大坑,连夜把死人埋进去,万没料到,过了些天,海河上游突然下大雨涨水,冲开了埋死人的浮土,那些死尸都让大水冲进了城,大烟馆的老板和伙计全被问成死罪,押赴市曹开刀问斩,清朝末年那件轰传一时的“海河浮尸案”就此告破。
  再说第二件“海河浮尸案”,那是至今没破的悬案,事情发生在一九三六年,和上次的情形差不多,海河里突然出现了大量浮尸,这次多达几百具,也都是男尸,以青壮年居多,看模样像全是乡下人,而且全被反绑双手,没有本地人,身份无从查对,这案子当时也不是不能查,只是不敢往下查了。
  二
  当时天津卫海光寺是日本驻军的兵营,有人就说河里这些浮尸,是日本鬼子从山东抓来修兵营的劳工,完工后为了保守营盘工事的秘密,日军用麻绳将劳工们逐个勒死,尸体扔到海光寺兵营下的坑洞里,上头用混凝土封盖,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不料那是个大洞与排水的暗渠相接,下大雨的时候积水从地下往海河里灌,几百具死尸被地下水从坑洞冲进了河道。
  那阵子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在即,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么大的案子到头来不了了之,多年以来没有定论,成了民国十大悬案中死人最多的一个案子,后来出现浮尸的这段河总是无缘无故淹死人,慈善会还特意请来大悲禅院的高僧超度,大悲禅院建于清朝初年,后殿供奉的大悲菩萨,是尊多臂观音,传说菩萨手目之数,多至八万四千,造像高八尺,有二十四臂,三十六目,金光四迸,此外两侧配殿分别供有罗汉像、地藏菩萨像,前殿有弥勒佛像以及韦陀菩萨像,均为建寺之初的古像,但与那尊多臂观音相比,显然处于居从地位,所以寺庙名为大悲院,香火最盛,民国年间,甚至供养过唐僧玄奘法师的长生骨,庙中高僧云集,海河浮尸案发生之后,慈善总会请来大悲院里的高僧,连做三天法事超度那些亡魂,至于这法事管不管用,咱们也是不得而知。
  海河浮尸案出在一九三六年,当时郭师傅还在巡河队跟着他师傅当学徒,河道让几百具浮尸堵塞的情形确实触目惊心,但整个案子的经过,他也不太清楚,咱说的这件“三岔河口沉尸案”,则是他亲历亲见,其中有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离奇之处,那真是到死也忘不了,在闸桥下发现一大一小两具长满绿苔的死尸,仅仅是一个开头,往后是越说越吓人。
  河旱的那一年,淹死的人比往年少得多,郭师傅也没想到三岔河口沉尸案不算完,那两具尸体全烧了,骨灰埋到厉坛寺,老天津卫庙多观多庵多,教堂也多,厉坛寺位于厉坛寺胡同,寺中供奉地藏王菩萨,专门度化恶鬼,骨灰坛子埋到那里,算是安稳了,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谁成想还没完,还有后话。
  三
  话头挖回来,接着说郭师傅和丁卯二人,给办丧事的主家扎纸活儿,赚几个钱贴补家用,这天傍晚,哥儿俩正在义庄里糊纸人,李大愣突然上门拜访,带来一大包点心,是大户人家给庙里送的蜜供,也就是拜神祭祖之后留下的供品,人家本家只吃“供尖儿”,供品通常摆放成宝塔形,瓜果点心一样一盘,不能混着放,上边和下边的东西一样,但是摆在顶上的供品叫“供尖儿”,按早年间的说法,吃供尖儿能添福,剩下的供品就无所谓了,都会分给寺庙庵观的出家人,在地方上这算是积德行善的事,当天下午有人给了胖和尚一包蜜供,这是种像江米条一样的点心,一根根搭成宝塔形状,搭好之后浇上蜜糖,专门用于供奉神佛。
  郭师傅和丁卯晌午就没开火,正好就拿这包蜜供充饥,丁卯拿起一根放到嘴中一尝,里头还带着枣泥儿馅料,挑起大拇指称赞道:“太讲究了,冲这味道也错不了,准是祥德斋的蜜供啊,王宝水铺浮金鱼儿,祥德斋的点心吃枣泥儿,祥德斋这么多点心里,最好吃的还是有枣泥儿馅料的。”
  郭师傅说:“你真是卖烧饼不带干粮,吃货啊,才一口就尝出来了,这确实是祥德斋的点心。”
  李大愣说:“两位哥哥都是行家啊,吃块点心还有这么多讲究,我今天算是长见识了,善哉善哉。”
  丁卯说:“你平时冒充和尚去大户人家做法事,也没少往肚子里划拉上供的点心果子,可你光吃不走脑子,当然不清楚这里边的讲究了,你知道这蜜供是怎么个来历吗?我告诉你,早年间给祥德斋做蜜供点心的那位师傅,据说是鲁班的传人,手艺非同小可,人家用蜜糖做的供品,形状像宝塔,底儿大顶小,是一根压一根搭起来的,盘子多大,㈤⒐Ⅱ底儿多大,有窗有洞,里外透亮,最后又用熬好的蜜糖整个沾严实,做好以后,无论是放在灰里土里,丁点二不沾,如同琥珀色的玻璃瓷器一般,这位师傅做蜜供,做时谁也不让看,做完扭头就走,许多人连他住哪都不知道,所以说来历不一般,做的点心叫绝品,现在咱吃的蜜供,就是这家后人传下来的手艺。”
  郭师傅道:“要照这么说,哪家点心铺还没有一两样绝品?一品香的月饼、四远香的粽子、永源斋的家常烙、顺香居的太师饼,哪个没有来头,把手指头掰没了怕也数不完。”
  丁卯说:“师哥你说的这些点心铺子,也都是有一两样绝品的,可终归不如人家祥德斋样样皆是绝品,祥德斋的点心我不用吃,闭上眼拿鼻子一闻,搁到嘴唇上一抿,就能分辨出是不是祥德斋的东西,你就拿最简单的糟子糕来说,别看用料简单,哪家都能做,人家祥德斋用的东西却和别家不同,鸡蛋要用河北大于的鸡蛋,油用荤油李的板儿油,糖是有名的潮白糖,面粉统统用精粉,像是老牌儿的天官、绿宝,都是常买常用,没有好料绝不做糟子糕,那东西还有得比吗?”
  李大愣说:“大半夜的咱说点别的不行吗,今天还没正经吃过饭,说真格的,我今天过来寻访两位哥哥,是打算跟二位说说那个全身绿毛的女尸。”
  四
  郭师傅就知道这个李大愣是属貔貅的,向来是只进不出,平白无故怎会拿这么好的点心上义庄来,果然不是扯闲篇儿来的,有说词?
  李大愣道:“有说词有说词,没说词我就不过来了,有说词才过来。”
  丁卯说:“好歹是拎着点心匣子登门,比空手套白狼的多少强点儿,不过我还真没想到,李大愣你竟认识三岔河口女尸,那女人生前是你相好?”
  李大愣说:“小哥哥咱别逗啊,我可胆小。你看这天都黑了,吃多少点心也不当饭不是,不如让兄弟我做东,请请你们二位。”
  丁卯说:“那敢情好,打算请我们吃什么?”
  李大愣说:“我也讲究啊,咱们这有句老话,春吃海蟹,夏吃河蟹,冬吃紫蟹,吃过紫蟹,百菜无味,请两位哥哥,当然是吃顶好的紫蟹,可不是季节没地方吃去。要不咱去澄赢楼饭庄,我请两位吃炸晃虾、溜虾段、清炒虾仁、芙蓉全蟹、干烧鲫鱼、软溜鱼扇、官烧目鱼、烹炸刀鱼、清蒸桂鱼、罾崩鲤鱼、白崩鱼丁、高丽银鱼,怎么样?”
  郭师傅和丁卯齐道:“讲究,上等的鱼虾宴。”
  李大愣说:“讲究是讲究,问题咱不是没钱吗,等改天有钱了,一定请二位去澄赢楼,我看咱哥儿仨还是吃烧饼喝羊汤去算了,有件大事要跟两位说说,咱喝着羊汤说怎么样?”
  郭师傅和丁卯很是好奇,想不出李大愣要说什么事,也是馋这碗羊汤,当即跟他去了,三个人来到西市大街一个卖羊汤的小吃铺,地方十分僻静,食客也少,坐下来要了四碗羊汤一摞烧饼,又切了一大盘水爆肚,时值酷暑,在这个季节喝羊汤的人不多,但巡河队的人经常下到河沟子里跟死尸打交道,身上阴湿之气极重,喝碗热腾腾的羊汤可以补气,往碗里多放辣椒,喝完出身透汗,可比吃什么都强。
  卖羊汤的地方离西大寺不远,大寺是指清真寺,天津卫有东南西北四座大清真寺,周围居住的回民很多,老话说“回民两把刀,一把卖切糕,一把卖羊肉”,可见做的羊杂碎羊汤很是地道,郭师傅等人经常来的这家食铺,门脸房处在街角,店主儿子平时推车在闹市贩卖,家里这间铺子只是作坊,不是熟客也找不到这里。
  三个人坐定了喝羊汤,郭师傅跟李大愣说:“咱有话就直说吧,三岔河口的女尸怎么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