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逼我做皇帝(校对)第6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3/686

  那一夜,李府内血流遍野,战况惨烈。
  第二日,消息传遍秦都,秦皇秦正也大怒,立即命令彻查凶手,同时他感到了深深地无力。
  随着李偲遇刺身亡,秦正已经无暇再顾及东启十六郡了,他现在只想剿灭秦羽和秦项,先把国内的局势稳定下来再说。
  而这近一个月的时间,东启境内正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霍去病追击蒙毅及秦军,将他们驱赶到了庆山郡、王陵郡的北面,那里是东启十六郡和元国的接壤处。蒙毅的兵马只剩下三四万的残兵,已经无力对抗霍去病。
  巧的是,铁木真按照郭嘉的计谋,让元国可汗的兵马进犯东启区域,首当其中的就是王陵郡、漠河郡。
  就这样,霍去病追击蒙毅,元军南侵,竟然把蒙毅的兵马包了饺子。
  最后,蒙毅没有和霍去病交锋,而是选择了和元军交战,他率领仅剩下的三四万秦军,和八万元军打了个惨烈的战役,最后秦国这位五虎上将战死沙场!
  而趁着秦军和元军打完,霍去病立即奇袭刚刚取胜的元军,凭借霍去病的带兵能力,元军骑兵虽然号称马上功夫了得,此时也是李鬼见到了李逵,遇到了闪电战的高手。
  霍去病凭借两万多骑兵,大败元军,诛杀三万余众,吓得元军撤回草原。
  换作其他人,元军撤回草原就相安无事了,谁知霍去病凶狠啊,竟然带领骑兵追了过去,足足杀入草原七百余里,又灭掉一万多骑兵,距离铁木真的蒙古部落仅剩下二百余里距离!
  吓得蒙古部落上下哗然,铁木真也一脸震惊时,霍去病没有进攻蒙古部落,便退了回去。
  回去时,霍去病对手下将士说:
  “有我霍去病守在北方,元军休敢犯我大夏一寸之地!敢犯我大夏者,虽远必诛之!”
  这句话感染了手下将士们,这也成为了霍家骑兵军的口号,成为了精神支柱。
  而面对霍去病的战功,朝廷也很快下达了赏赐,任命霍去病为副总兵,镇守漠河郡,并给他充足的战马和装备,要什么给什么,并且允许他扩充兵力,可组建五万到十万的骑兵。同时铁龙骑也到达了漠河郡。
  一听说陛下把曾经的亲卫铁龙骑都交给他率领,霍去病激动地跳了起来。经过这么多年的培养,如今铁龙骑的战斗比曾经更强,绝对是其他兵种的噩梦。
  看着那一根根陨铁打造的马槊,直冲云霄,霍去病觉得他现在就能杀入元国腹内,饮马翰海!
  除了霍去病得到重用,萧锐命韩信驻守中庭关,成为大夏西大门的守护大将军。陈庆之则统领大军,兵分八路,开始围剿十六郡境内叛贼。
  与此同时,大夏的仁政也在十六郡中颁布:
  免费赠送新作物种植,传授耕种技巧!
  减税三年,减徭役两年!
  分配土地!
  低价租种皇田集团耕地!
  减轻商税,促进商业!
  恩准私营开发煤矿!
  ……
  萧锐把大夏施行的仁政全都带给了十六郡的百姓,想获得百姓的支持和心信任,那就舍得付出才行!
  
第665章
御驾亲征秦国!
  时间如梭,一转眼过去了三个月。
  大地由青转黄,秋收的吆喝声已经响起,响彻在神州大地。
  经过三个月的治理,大夏已经把仁政全部普及到了东启区域,赵国旧民看到大夏的利民政策,欣喜而又热泪盈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秦国的政策烘托了大夏的仁政,赵国旧民还用得选吗?
  其实秦国也想推行仁政,也想减轻税收和徭役,但是现在自然灾害这么严重,国家每年都要拿出国库的粮食进行救济,秦国就算富裕,只出不进,他的国库也会告竭,所以他不能无休止的减免税收。
  反观大夏有新作物支持,就可以大胆地对东启区域进行减税。
  另外,萧锐拥有赵国皇室血脉,这也是一大优势,直接拉拢了赵民,所以这三月下来,东启区域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好。
  当初,秦正为了稳定赵国旧民,曾迁徙来秦民进行通婚,对于这些秦民,大夏的政策也很开明,愿意留下来接纳为大夏子民,不愿留下来,可以离开东启区域,返回秦国,秦岭三关的大门会为他们打开。
  不过愿意迁移离去的极少,他们又不傻,这么好的政策待遇,傻子才会离开呢。
  而对于如何治理东启十六郡,大夏已经有了熟悉的套路,原汤化原食,先稳定十六郡后再派驻大夏官员。
  所以这三个月以来,大夏是蒸蒸日上的发展。
  反观秦国,这段时间秦正并没有摆平襄王秦羽和庄王秦项的谋反,他们占据几个郡进行纠缠,征讨大军迟迟消灭不了他们。
  现在是秋收,而秦国受灾情影响,没有获得丰收,确切地说,是老百姓没有获得丰收,仅有的收成都缴税了。内乱加民生不稳,现在的秦国已经处于混乱的边缘。
  萧锐已经答应系统,三年内一统神州,看似时间较长,但要知道,从答应系统到现在,已经过去半年了,虽然拿下了东启区域,但步伐还是太慢。
  所以萧锐需要加快步伐。
  他已经命令张良在安西诸州整顿兵马,等秋收的任务,立即开始攻打秦国!
  剩下四国中,第一个要灭掉的国家,就是秦!
  南方的燕国和魏国正打得不可开交,大夏兵马的帮助让燕国从劣势中转移出来,不仅遏制住了魏国的步伐,然后开始了反击。
  魏皇打的好算盘,想利用攻打燕国削弱国内各诸侯的实力,可是他忘了。
  如果魏军占据优势,可以利用这一点,但是当魏军遭遇了劣势,魏皇就别想利用了。诸侯们看不到好处,自然不会买他的账,本就各怀鬼胎,不是一根绳,自然拧不到一起。
  而拧不到一起的后果就是魏军的败绩越来越明显,最后在燕国、夏国的合围之下,遭遇了大败,燕国也从抵挡彻底变成了进攻。
  得到结果的魏皇大怒,怒骂各路诸侯心怀异心,同时对萧锐的怨恨极深,如果不是大夏插足,魏军岂能败的这么快?
  所以魏皇立即写了一封国书给燕国,告诉他们大夏的狼子野心,将来燕国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啊,从而离间夏国和燕国的关系。
  这一手离间计的确有效果,燕都内议论纷纷,文武群臣也心存忧虑。
  作为此次支援燕国的统帅,骁勇侯汪峰也听到了风声,他觉得有必要表态一下,所以便想求见燕皇。
  却被燕玲珑下意识拒绝了,说两国关系牢不可破,不用在乎外人的离间之计。谁知,小皇帝萧七夜背着燕玲珑恩准骁勇侯汪峰进入燕都。
  所以汪峰便把指挥权交给了霍星野,自己带人赶到了燕都。
  而燕玲珑知道情况后,已经为时晚矣,骁勇侯汪洋正准备进宫。
  “不行,我也得进宫!”燕玲珑立即说道。
  华筝问道:“公主,陛下为何瞒着你召见大夏的骁勇侯啊?”
  燕玲珑道:“这正是本宫担心的地方,不知七夜他搞什么鬼。别看这小家伙小,已经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聪明如妖,真怕他看出些什么。”
  “不会吧。”华筝问道。
  燕玲珑立即瞪着华筝一眼,说道:“这事和你脱不了关系!你没事在他面前屡屡提及萧锐干什么!竟然还把萧锐的画像给他看!”
  华筝颇有些尴尬,她也没想到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燕玲珑立即出府朝皇宫赶去。
  话说汪峰沐浴更衣后,前方御书房,见到了燕国的小皇帝。
  第一看看到萧七夜时,汪峰就愣在门前,以至于忘了上前行礼,还揉了揉眼睛。
  萧七夜坐在高大的龙椅上,显得很搞笑,不过他却摆出了姿势,并问道:“大夏的骁勇侯,你见到朕很吃惊吗?”
  汪峰回过神,走上前去拱手拜道:“外臣汪峰,拜见燕皇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外臣之所以吃惊,是被……是被陛下的气势所摄。”
  “真的吗?”萧七夜好奇问道:“你别欺负朕年纪小啊,朕看你的表情很错愕,似乎见过朕?”
  “没有,没有,怎么可能!”汪峰已经恢复了镇定,笑道:“这是外臣第一次来燕国,怎么可能见过陛下,莫非陛下去过我们大夏?”
  萧七夜笑道:“心驰神往已久,尤其是对贵国陛下,想去见见他,可惜姑姑不让。”
  汪峰点点头,笑道:“贵国和大夏是兄弟盟约,将来应该会有机会。此次求见陛下,是因为流言蜚语四起,外臣担心会影响两国合作,万一沟通不好,产生了隔阂,岂不是让魏国的阴谋得逞?外臣可以保证我方兵马,完全听从贵国的战略指挥,希望能替贵国消灭魏军。”
  “有侯爷这份保证,朕自然相信贵国的诚意。而且流言蜚语越是严重,越说明魏皇怕了,已经开始用下三滥的手段了。”萧七夜笑道。
  汪峰惊讶的看着他,这么小,谈吐举止和思路,就完全不逊色于大人,都说这位小皇帝乃是仙人转世,从小就开了智慧,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只是……
  他的长相竟然和陛下当年小时候如此相似,这便是汪峰进殿时愣住的原因!
  世上有相像之人,但大夏皇帝和燕国皇帝长得相像,这也太巧合了吧,这是知道两人没有关系,若换做其他人,还以为是陛下的私生子呢。
  就在这时,内官通报,镇国长公主求见。
  随后燕玲珑匆匆见了殿,汪峰起身拜见,燕玲珑点头示意,然后看向萧七夜,笑道:“陛下急召大夏骁勇侯,看来也是怕谣言影响两国合作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3/6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