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4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3/655


而现在,它再次变成了肃王府,地位却已经远超曾经,现在的肃王府,已经完全说的上是一个不在皇城之中的皇宫,一个凌驾于朝廷之上的小朝廷。
一名在礼部衙门做了几十年编撰的老翰林跟另一位由于不善言辞同样被扔在刑部衙门几十年的同年各自从牌匾上收回目光,然后对视一眼,语气之中已经是无尽唏嘘。
“这肃王府大起大落三次,就是不知道这一次大起之后还会不会大落。”
礼部的老编撰眯了眯眼睛,轻声道:“圣人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位年轻的肃王殿下如果一早正了大位,凭借着他的手段,倒不是没有可能中兴大启,但是现在他这般优柔寡断,将来恐怕很难有好下场,依老夫看,肃王府大落不远。”
另一位在刑部供职的员外郎毫不客气的冲着自己的老友翻了个白眼:“这个时候你还在念叨圣人文章,圣人文章要是有用,你我何至于混迹朝堂数十年一无所成?”
“别的不说,就说这肃王府大起大落三次,你我但凡抓到一次机会,也不至于还像今日这样默默无闻了……”
老编撰摇头晃脑,慢悠悠的说道:“话是如此,可当年同年进士及第三人,进士出身近百人,如今又有几人仍旧安安稳稳的领着朝廷的俸禄?你我老友,下班休沐之时尚能够聚在一起喝几杯老酒,当知足了……”
“说的也是。”
已经须发斑斑的刑部员外郎跟同样星星白发的老编撰肩并肩走在清河坊的后巷街上,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闲话。
“老学究,依你看来,临安城这场龙蟒之争,最终谁会得胜?”
礼部的老编撰白了自己的老友一眼,轻声道:“什么龙蟒之争,肃王殿下也是宗室血脉,也是赵家的龙种,这场朝争无论谁胜谁负,都是他赵家一家一姓的事情,无碍国体的。”
提点刑部诉讼的员外郎摇了摇头:“年兄想当然了,如果肃王殿下取胜还好,朝局大抵也就维持如此,可一旦当今陛下取胜,整个肃王一系的嫡系都会被清洗干净,我大启军方势力就会瞬间为之一空,极容易被他国所乘……”
“呵呵,想当然的是老兄你才是。”
老编撰背负双手,语气玩味:“我且问一句老兄,如今你刑部的主事堂官是谁?”
“……”
六部之中,尚书与侍郎都可以称作堂官,而刑部如今主事的是新任的莫尚书,乃是新投进肃王府麾下的中坚力量之一。
见老友不回答自己,老编撰又呵呵一笑:“老兄可知我礼部如今主事的堂官又是谁?”
两个临安老臣一边闲谈,一边渐渐走远,最后只能听到老编撰隐隐约约的声音。
“连礼部跟刑部两部,都落在了肃王府手里,何况其他四部,事到如今还在想着哪方会胜,老兄你……”
对话进行到这里,越来越小的声音被临安的微风吹拂远去,再也听不清楚……
这是临安的风声。
………………
另一边,远隔千里之外的燕都城里。
此时距离姜无忌监国已经过去了两个月时间,最初时候元庆帝还会偶尔出面指点指点这位八皇子,近半个月以来,元庆帝再也没有露过一次面,因而这位北齐的太子殿下行事也越发得心应手起来。
此时,天色已经接近完全暗了下来,姜无忌端坐尚书台,一卷卷文书如同流水一般被送上了他的玉案,哪怕是精力充沛的姜无忌看久了之后也不免有些头痛,他揉了揉自己有些发胀的脑袋,轻声道:“还有多少要看?”
一直陪着姜无忌办公的,是尚书台里已经年过花甲的尚书仆射褚懋山,在尚书台尚书令一位悬空的情况下,这位尚书仆射其实就是北齐实际上的宰相,老头子这个时候也已经乏了,打了个哈欠之后,他揉了揉眼睛,随即对姜无忌轻声抱拳:“回太子殿下,今日朝廷诸司送进尚书台的文书,太子殿下已经审阅过半,如果殿下累了,不妨就此回东宫歇息,留到明日再看,也是无妨的……”
“才一半啊……”
姜无忌揉了揉自己有些酸痛的眼睛,对着这个老仆射轻声问道:“褚相,我父皇从前主政的时候,这些奏章他每日都要看完的么?”
褚老大人暗自翻了个白眼,心中暗暗吐槽,元庆帝连经过尚书台筛选出来的奏章也未必看得完,又怎么可能把尚书台如山如海的奏章一一看尽?
也就是你们这些雄心勃勃的储君才能干出这种事来,害的老夫也不得不陪着你加班……
想到这里,褚懋山微微一笑,勉强笑道:“即便是陛下他要看完这些奏书,至少也要到半夜三更才有可能,殿下初掌朝政,还尚不纯熟,不必为难自己……”
说着话,老丞相瞥眼看了看天色,赔笑道:“要不,今日就到此……”
他“为止”两个字还没有说出来,就看到天空中一身炸雷凭空劈了下来,紧接着一个焦急的宦官连滚带爬的冲进了尚书台,对着姜无忌哭嚎道:“太……太子殿下,陛……陛下他……!您快……”
这宦官一句话还没说完,姜无忌就已经像狼狈不堪的跑出了尚书台,朝着内宫方向飞奔而去…
这是燕都的雷鸣。
第533章
项岐的决断
在当代神医丁灵丹的悉心照料下,赵显的身子没过几天就已经大好了,这场风寒虽然不能算什么好事,但是也不能算是坏事,因为这几天的休息,让赵显原本有心急功近利的心思变得沉淀了起来,也算得上是因祸得福。
休养结束之后,赵显并没有急着投入工作中去,而是又多休息一两天时间,好好的陪了陪老婆孩子,连带着高雅儿房里也去了一次,毕竟这段时间由于这个肃王府的新生儿,着实冷淡了这位高家的大小姐。
尽管赵显有把握镇得住家宅,但是女子的心思毕竟善变,万一这个高家的大小姐因为妒忌生出了什么不良的心思,最终还是他赵显的后院起火,毕竟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就在赵显病好后的第二天,那位在临安城外藩行驿里待了五六天的大舅哥项岐终于找上门来,此前这位西楚的大皇子被赵显一番话忽悠的陷入了魔障之中,连续几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没有出来,就连肃王府小世子的满月酒,他这个当大舅的都没有到场,现在满月酒过去了两三天时间,项岐这才登门拜访。
这位西楚的大殿下在肃王府门口等了片刻以后,就有一位梳着南方女子发式的妇人步履蹁跹的走了出来,见到项岐之后,这个美妇人微微一笑:“大兄久等了。”
来人正是曾经的西楚大公主,如今的肃王妃项樱。
项岐见到项樱之后,不由有些尴尬,用郢都方言回应道:“妹子刚做完月子,应当好生休息才是,怎么就跑出来了……”
项樱一边把项岐朝肃王府里引,一边抿嘴一笑:“大兄这是哪里话,你是我娘家的亲人,自然由我出来迎你了。”
项岐跟在项樱身后,走进了肃王府,走在肃王府廊道之中的时候,这位西楚大皇子勉强一笑:“妹子,听说肃王殿下他病了,为兄特意带了些补品过来,不知道殿下他身子可好些了?”
项樱走在前面头也不回,轻声道:“大兄有心了,王爷他只是风寒,休养了几日之后身子已经大好了。”
“哦,好了便好…好了便好…”
兄妹俩的尬聊到此为止,一路上两个人再也没有多说一句话,直到走到肃王府的偏厅门口,项樱这才停住脚步,回头对着项岐微笑道:“王爷他就在里头等着大兄,大兄先进去吧,小妹去给大兄泡壶好茶来。”
项岐点了点头,踱步走进了偏厅之中,瞥眼看见那位样貌略显清秀的肃王殿下,正老神在在的坐在偏厅主位上喝茶,这位西楚的大皇子心里竟然“咯噔”了一下,从内心深处生出了一股畏惧之感。
“肃王……殿下,小王看你来了。”
赵显放下茶盏,抬头对着项岐咧嘴一笑:“项家大兄,犬子满月的时候你身为大舅居然不来,是不是瞧不起我肃王府啊?”
项岐脸色一变,连忙拱手赔罪:“王爷明鉴,小王这几日身子也有些微恙,抱病在行驿里头,是以错过了世子殿下的满月酒,还请王爷见谅才是……”
赵显皱了皱眉:“大兄,你我见面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你怎么一次比一次客气了,按理说本王是大兄的妹婿,大兄称呼本王一声七郎就是了。”
赵显一边说着话,一边伸手把项岐引进座位。
项岐有些忐忑的坐了下来,脸上仍旧挂着讪笑:“王爷现在毕竟身份不同,小王当年面对启国成康皇帝的时候,也是要恭恭敬敬的,王爷现在的地位,跟从前的成康帝,已经没有什么的分别了。”
“胡说八道。”
赵显眯着眼睛笑道:“皇兄是皇兄,本王是本王,岂能混为一谈,再说他是君,我是臣,这话传出去,临安城的老百姓还不得戳断我赵七的脊梁骨?”
项岐偷偷瞥了一眼满脸正经的赵显,心里暗暗鄙视。
娘的,整个天底下谁不知道你已经把赵家的小皇帝跟太后踩在了脚底下,也就是你们南人懦弱虚伪的性子,才让你假仁假义到今天,要是换了孤在你赵七的位置上,只怕孤身上的龙袍都换了两季了…
想是这么想,但是项岐现在哪里敢得罪赵显,闻言也只是陪着笑脸:“王爷说的是,是小王孟浪了。”
赵显笑呵呵的亲手给项岐倒了杯茶,微笑道:“大兄今日上门,可是已经想好了本王给你提的建议?”
大殿下身子颤了颤,最终还是叹了口气:“不瞒王爷,小王这几日左思右想,还是下不了决心,我项岐虽然自诩不是什么好人,但是父皇他毕竟生我养我,就算我再想坐上那个位置,又岂能引外贼叛父欺君……”
他话说到这里,赵显原本笑盈盈的脸色出已经冷淡了下来,不等项岐继续说下去,赵显就已经冷然开口:“既然大殿下不同意本王的建议,那今日还来本王府上做什么?”
说到这里,赵显从主位上起身,语气冰冷:“犬子的满月酒可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大殿下如果没有别的事情,这就请回罢。”
项岐额头渗出汗水,他伸出袖子擦了擦额头的细汗,低声道:“殿下,小王不是这个意思,小王的意思是,能不能请殿下再想一个法子……帮一帮小王…”
“再想一个法子?”
赵显不屑冷笑:“大殿下未免也太高看自己了,你以为你是谁?在本王那个岳父大人几乎不可能传位给你的时候,你除了联络有意叛乱的西南诸藩,你还有什么办法?”
赵显拍了拍桌子,低喝道:“要知道陈王项云深,手底下十万精锐玄甲军,尚且差点给韩当打进陈都城,你又是个什么角色?你手底下可有半支能够比肩玄甲军的部队?”
项岐脸色发白,但是还是咬牙断断续续的说道:“殿…殿下,小王的意思是,能不能请殿下给小王雷震子配方……”
“再由大殿下你献上雷震子配方,让岳父大人造出雷震子去平定西南诸藩,最终立下泼天的功劳,你顺理成章的成为西楚的太子殿下,是不是?”
赵显心中怒气勃发,几乎就要一口茶水喷在项岐脸上。
“项岐,你莫不是以为全天下的人都是围着你转的!”
项岐脸皮子抖了抖。
“殿下,我们先前说好的条件,事成之后,小王都可以兑现啊……”
第534章
我就是最大的意外
其实站在项岐的角度来考虑,他能够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出人意料,毕竟他虽然想做皇帝,但是也还没有到利欲攻心的地步,勾结西南诸藩打进郢都城的后果,并不难推测出来。
首先来自于来自于南启跟北齐两国的压力撇去不谈,只说西楚的国内问题,一旦项岐带着这些诸王打进郢都城,那么最难办的事情就是如何把他们给请出去,请神容易送神难,说不定这些藩王突然不乐意做什么国主了,要跟他项岐抢一抢那个龙椅呢?
到时候他项岐手里没有半点势力,只凭着一个所谓嫡长子的名头,是站不住脚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3/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