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4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5/655


汉唐之时,都有一些秦制的影子在里头,万事军功为上,就拿初唐时期来说,那时候只要关中百姓知道国家有战事,都不需要朝廷号召,他们自己留背着干粮上战场去了,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只要敢豁出性命,就可以捞到战功,就可以让家里人过的好,如果运气不错,还可以让自己封官得爵,从小民阶层跳脱出去!
那个时候,汉人百姓都是愿意打仗的,他们出去打仗,哪怕只是做一个伍长,或者不起眼的队正,回了故土也都可以混一个村长里正的活儿干干,否则汉唐为什么民风彪悍,单纯的因为性格?
那宋人便不是汉人了?
到了宋朝以后,那位赵太祖为了防止武将再像自己那样“黄袍加身”,干脆就断了武人的根,把文人给抬上了天,这一台不要紧,从此整整一千年,文人们便没有下来过。
明朝七十二个倭寇,便追着三千卫所军肆意砍杀!
制度是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性格的。
我只要去读书科考,就可以做大官,就可以高人一等,甚至地位比起那些在战场上厮杀的武将还要高出一头,那我为什么还要豁出性命,提着脑袋去战场上厮杀,去做那些文人眼里的大老粗?
所以,改革科考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奈何启国的文人势力已经被赵家捧了百多年,就连赵显也轻易得罪不得,他刚兵变那会儿,跟谢康高明玉稍稍提了一些改革科考的想法,就被两位宰辅断然拒绝,那时候的赵显知晓自己没有推翻一切的能耐,因此就忍了下来。
如今六年过去了,这帮文人又主动惹到了他头上,赵显自然再不用忍耐,他心里那个来自后世的灵魂,比任何人都要清楚,这些文人锦上添花可以,雪中送炭却是万万不行的。
这个世界上只有力量才是最大的道理,那些文人嘴里的道理,狗屁不是。
谢康被赵显的话惊得愣在了原地,他坐在椅子上久久没有说话。
赵显就这么淡淡的看着自己这个表叔。
六年前,谢康跟高明玉两个人,可以用辞官的方式来威胁赵显,阻止他改革科考,动摇文人根基,那时候赵显跟谢康还有高明玉,只是一种变相的“合作关系”,可六年后的今天,赵显手底下已经人才济济,说句难听的,他谢康今天致仕,明天赵显就可以重新找一个新的政事堂宰辅。
肃王府羽翼已成,如今的赵显不需要跟任何人合作,单单他麾下的死忠,就可以撑起来整个启国的朝堂。
过了许久之后,谢康才缓缓吐出一口气,脸色凝重的看向赵显:“王爷你……想怎么改?”
赵显淡然一笑:“具体的章程还没有拟出来,不过大概的思路还是有的,最起码以后的科考,不能只是考诗文,书经,策论之类的东西,兵书,战阵,甚至一些必要的临阵指挥能力,都要体现出来。”
“天文地理,数算,格物,都要列进科考范围之中,总之,以后的大启,不会再任由文人一家独大了。”
谢康脸色发白,过了许久之后,他才回过神来,涩声道:“七郎,你可曾想过,这么做的后果?”
赵显微微冷笑:“能有什么后果?”
“我大启自下而上,但凡是个衙门正经官身,无不是孔圣人门生,七郎你这么做,便是断了他们的根,砸了孔圣人的庙,这些人岂能跟你善罢甘休?”
说到这里,见惯了大世面的谢康声音都有些微颤:“那时候,陛下亲政的事情很有可能被推到鼎沸的程度,不管是谁都按不下去,七郎你极有可能跟长恭表兄一般……黯然离开临安城。”
赵显面无表情。
“那便看那些读书人的脊梁够不够硬了,如果满天下的读书人都不怕死,那本王便认输退出临安城又如何?”
文风盛行是启国的特点,也是启国的致命弱点,不从这个根子上改革启国弊处,那么强国便无从谈起,即便赵显能用后世手段,从西楚北齐两国手里占到大便宜,甚至能一统天下,可一旦赵显撒手人寰,启国又给这些文人掌舵,就仍旧逃不脱国弱的宿命,几十或者百多年后,也还是一个两宋的下场!
而且那些文人是什么脾气,赵显再清楚不过了,东林党那些人看起来似乎个个敢撞死在金銮殿上死谏,可清兵入关之后,还不是乖乖剃发易服当起了奴才?那句“水太凉”听起来似乎可笑,可是细想想就会发现太过可悲。
只要赵显敢杀人,文人从来都不会形成什么阻力。
谢康望着自己这个杀气腾腾的侄儿,一时之间竟然久久没有说出话来,他在赵显的书房里默坐了许久,已经略显苍白的鬓角似乎又多了几缕白发。
“七郎……若你事成,以后还会有谢家么?”
谢康声音很是低沉。
谢家乃是诗书传家,家中时代都是精研经学的仕林大儒,也因此倍受世人尊崇,如果赵显的改革推行下去,类似谢家这样的家族也就没了根,几十年,至多上百年后,便会被时局淘汰,烟消云散。
赵显低眉道:“表叔,谢家待本王不薄,你与大表叔两个人,都在替肃王府奔忙,本王自然也承你们的情,别的家族不敢说,但是只要谢家不负肃王府,肃王府就不会辜负谢家。”
“以后本王死了,也会把谢家写进祖训了,肃王府一日不倒,谢家就一日是江南大族。”
这里,赵显说的是大族两个字,也就是说谢家以后可能会成为一个官宦人家,但是绝不会还是以前那种,代代大儒名士,不与王朝更替的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世家了。
谢康幽幽的叹了口气,起身退出了肃王府的书房。
“当年老夫的选择,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第643章
上朝
送走了谢康之后,赵显便开始继续布局接下来的行动。
他心里非常清楚,谢康对自己的举动必然是大为不满的,但是如今的谢相却没有任何办法反制赵显,说白了一句话,只要执掌禁军的林青和王霜不反,整个临安城里就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一个势力是赵显的对手。
偏偏林青跟王霜两个人都是纯粹的武人,不可能对赵显的举动有任何反对意见,尤其是林青这个人还被陈静之为首的文人们打压了整整十年,对那些大头书生向来十分反感。
临安城的上空,一片厚厚的乌云飘了过来,一时间,渐有风急雨骤之势。
终于,时间到了隆武六年二月,此时肃王府仍旧没有任何动静,朝堂上甚至开始有一些传闻,说那位肃王殿下已经心灰意冷,准备收拾行囊回肃州府老家,做一个富家翁去了。
这个传闻被传的真真的,还有人说肃王殿下的肃州府老家,已经开始翻新,肃王殿下用不了多久,便会交还国政,回肃州府老家去了。
这个时候,总算有一些还有点良心的官员,想起了赵显这么多年的功绩,开始在朝堂上替赵显分辨几句,说即便还政于陛下,以肃王殿下的功绩,仍旧可以执掌大启兵马云云。
不过这些声音在赵显没有出面的情况下,很快被那些淹没在朝堂之中,不见踪影。
到了隆武六年的二月初十,又是一次大朝会,由三法司审查无罪,已经复职的翰林官季子升等人引头,约莫有七八十名官员开始在崇政殿请命,逼得谢康不得不把躲在后宫里的皇帝赵寿请出来,小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崇政殿里乌压压一片跪倒在地的官员,欲哭无泪。
赵寿是个聪明人,外界的那些传闻尽管他在后宫里也有所听闻,可按照他对赵显的理解,自家皇叔根本不可能放弃国政,更别提什么回肃州府老家养老了。
要知道自己这个堂叔,今年才二十五岁!
所以赵寿对跪倒在地一齐作死的这些官员很是费解,他面无表情的听完季子升等人的话之后,摇头叹了口气:“朕跟你们说了许多遍,不是皇叔不肯还政,是朕年纪还小,不能也不愿意亲政,你们怎么就听不明白呢?”
季子升昂起脑袋,大声道:“陛下乃是我大启天子,岂有不愿意亲政的道理?先帝把大好江山交到陛下手里,难道会是要陛下不理朝政的吗?”
他这话说得很不客气,已经有了一些职责赵寿的意思,赵寿被这人气的不轻,从龙椅上站起了伸手指着季子升,半天说不出话来。
过了片刻之后,赵寿才重新坐回自己位置上,对着谢康叹了口气:“谢相,劳烦你派个人,去把皇叔请来吧,如今临安这局势,他再不出面,朕也不知会闹到什么样的地步,不能再乱下去了。”
谢康诧异的看了赵寿一眼,随即抱拳,对赵寿叹了口气说道:“陛下,老臣也未必请的动肃王殿下。”
赵寿苦笑一声:“总不能让朕亲自去肃王府请吧?”
谢康摇了摇头,低声道:“老臣这就派人去。”
季子升等人听到谢康跟皇帝两个人的对话,都是云里雾里,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不过季子升也不害怕,冷笑道:“正要肃王殿下来,臣等好当面跟他分说清楚!”
说来好笑,季子升等人已经闹了一两个月了,至今他们连赵显的面都没有见过,不过问不奇怪,自从成康十六年兵变以来,赵显就很少再参与朝会了,有些新入朝的官员,甚至连赵显长什么模样都不太清楚。
谢康看着满脸“正气”的季子升,摇头叹了口气,然后指派了一个政事堂行走,前去肃王府请赵显上朝。
肃王府地处清河坊,距离皇城并不算太远,如果骑马的话,一来一回至多半个时辰也就到了,这名政事堂行走名字叫做陆欢,身上还兼着一个礼部郎中的职事,他得了谢康的吩咐,也不敢怠慢,小跑到皇城门口,然后在皇城门口上了马,一路飞奔到清河坊肃王府门口,然后下马对肃王府大门口的一个满脸皱纹的老者拱手道:“这位老人家,下官奉谢相之命,来请肃王殿下上朝,还请老人家通报一声。”
宰相门房七品官,何况是肃王府的门房,尽管陆欢身为礼部郎中兼政事堂行走,身上更是有一个“储相”的身份,但是还是要对肃王府的门房客客气气。
肃王府正门看大门的正是跟了赵显七八年的老黄,本来以老黄在肃王府的地位,是用不着他来看这个大门的,但是老家伙年纪大了,平日里闲着也是闲着,就自己跟赵显讨了这个活计,赵显也拿他没办法,权当给他打发时间。
老黄抬头看了看面前这个衣冠楚楚,相貌也还算英俊的官员,然后微微弯下身子拱了拱手:“这位大人,真是不巧,您与我家王爷赶了个前后脚,我家王爷刚刚出门。”
储相大人苦笑道:“不知道王爷他去了何处?”
老黄满是褶子的老脸咧嘴一笑,轻声道:“这位大人有所不知,今日乃是十日一次的大朝会,我家王爷啊……”
“他上朝去了。”
陆欢一脸黑线,临安城里谁人不知,这位肃王殿下平日嗜睡,最不喜欢去上早朝,整整六年大朝会上都没有怎么见过他的身影,今日就偏偏去上朝去了?
陆欢正准备再说话,突然心中一动,对着老黄拱手道了声谢,转身上马回转皇城。
果然,在皇城门口,陆欢见到了那辆绣着肃王府标识的玄黑马车,正缓缓朝着皇城城门前进,陆欢连忙驭马赶了上去,在赵显的马车前面停下,对着马车弯身拱手:“下官礼部陆欢,见过肃王殿下。”
马车车帘被缓缓拉开,赵显从里面探出头,看了陆欢一眼之后,微笑道:“这不是陆储相吗,拦住本王的马车何事?”
陆欢额头冒汗,恭声道:“王爷取笑了,今日崇政殿大朝会,有些事情需要王爷出面,下官奉谢相之命,来请王爷,不过去王爷府上扑了个空,刚巧在这里碰到王爷了。”
赵显眯着眼睛笑道:“陆储相辛苦了,本王正要去上朝,这皇城里不能走马,距离崇政殿路程又颇远,储相大人且上本王这马车一起走罢。”
现在的政事堂里,大约有七八个“行走”,有权知晓政事,被朝廷上下戏称为“储相”,而且这七八个人都与肃王府有一些小关系,陆欢自然也不例外。
他是赵显老丈人高通的嫡传学生。
听了赵显的话之后,陆欢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低声道:“不敢劳烦王爷,王爷前面走就是了,下官不着急。”
“那陆储相就慢慢走着,本王先行一步。”
赵显眯着眼睛合上车帘,玄黑色马车畅通无阻的驶进了皇城之中,所有皇城兵马司的官兵,都视而不见。
第644章
死灰复燃
崇政殿里,南边文武百官已经等了赵显大半个时辰。
这段时间里,谢康等一众高官都默然无语,高坐龙椅上的赵寿也闭着眼睛不说话,因此整个崇政殿里没有一个人敢再说话,于是原本应该热热闹闹的大朝会,变得鸦雀无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5/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