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5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9/655


“哪天如果我也没有了耐心,你们就真活不了了。”
说到这里,赵显拍了拍小皇帝的肩膀,声音漠然:“说句难听些的话,当年如果不是你母后太蠢,现在也不会闹成这个样子,一切都还可以留一些余地,不过既然事情已经成了这个样子,那你就要认。”
“如果你能懂事一些,安分一些,叔父便保你一世安宁。”
第690章
幕后黑手
最终,赵显还是没有在皇宫里动手,也没有让宗卫府大肆杀人。
因为他总觉得这件事没有看上去这么简单,他现在动手就是正中了幕后那人的下怀,现在杀人容易,如果沦为他人手中刀,那就会显得赵显很是愚蠢。
不过萧子俊这个人,赵显还是要见的,如果这件事最终不能查出一个大概,那这位曾经鲜衣怒马的萧都统,还有那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广陵萧氏,就不得不为这件事买单了。
离开了皇城之后,时间才刚刚到中午,赵显并没有急着回肃王府,而是坐着自己的车驾来到了宗卫府内府,在大统领的班房里,赵显见到了狼狈不堪的大统领赵炳。
肃王府出事以后的这几天里,赵炳几乎就没有合过眼,几天时间下来,这个精力旺盛的大统领也坚持不住,整个人都有些萎靡。
不过见了赵显之后,他还是强打起精神,对着赵显弯下身子:“王爷。”
本来赵显对待这几个重要的属下,都会摆出一副笑脸,但是他现在实在是没有什么心思笑,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冷声道:“另外的那六个刺客,后续有没有查出什么?”
赵炳摇头:“有两个还没有抓到,另外四个也没有追查到什么后续,卑职等这几天几乎都没有休息过,内外两府所有的人手都动员了起来,这四个人还是没有查到什么跟脚,他们仿佛是……”
“仿佛是凭空冒出来的。”
赵显深吸了一口气。
事情进行到自己,他已经发现了有些不对劲,这几天他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没有仔细思量这其中的来龙去脉,萧子俊或者说萧家固然有想杀他的理由,但是他们却未必有这个胆子,试想一下,就算他们真用雷震子炸死了赵显,那么随后赵显的这些部下也会立刻扶小世子上位,甚至是会直接把小世子扶上皇位,到时候萧太后和小皇帝立刻就死,萧家也不会有活路。
萧子俊并不是什么蠢人,这种显而易见的事情,他们不会想不到。
既然萧家没有动手,那最大嫌疑就会落到大将军王霜头上,可是王霜乃是老肃王的关门弟子,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肃王府的半个儿子,他没有道理也没有理由对赵显下杀手。
赵显闭上了眼睛,额头有些胀痛。
这临安城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似乎已经渐渐脱离了他的掌控之中了。
跟赵炳说了几句话之后,赵显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从大统领的位置上站了起来,轻声道:“这件事看来是碰到了瓶颈,让内外两府的人该做什么做什么,不要都扑到这件事上来,分出一队精锐继续追查,有什么后续的消息,直接送到本王的桌案上来。”
赵炳低头道:“卑职遵命。”
赵显对着赵炳摆了摆手,然后负手离开了宗卫府,回肃王府歇息去了。
……
就在赵显对这桩刺杀案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身着便衣,大约三十岁出头的读书人,趁着夜色离开了临安城,本来这段时间临安城四处戒严,临安十二门更是悉数关闭,没有人能够不通过赵显离开临安城,但是这个读书人显然很有本事,从临安城的西北门出城,只是对着守门的总兵晃了晃手里的牌子,那总兵就下令把城门开了一线,把这个人放了出去。
这人从临安西北门出城以后,翻身上马,朝着位于城西的高园飞奔,等到了天亮的时候,就赶到了高园门口,那高园的看门人见了这个读书人之后,立刻把他迎了进去。
没过多久,这个读书人模样的中年男子,就在高园的书房里见到了隐退朝堂三年之久的高明玉高老大人。
见了高明玉之后,这个读书人毫不犹豫的跪了下来,低声道:“学生周埔,见过老师。”
周埔,皇城兵马司副总兵。
启国的官制,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启国的武官职位是可以由文官担任的,这种特殊的情况是因为启国建国后的百余年里,重文轻武,这就导致了正儿八经的武将数量其实并不多,除了边军的将领大多是武将出身以外,类似于皇城兵马司,十二门兵马司,还有一些武官职位,大多都是从科考生中选拔担任的。
这种特殊的官制并不是文武不分,这些身担武职的文官们,身上都有一个更高的文官虚职,从名义上来说,这些武官职位,他们都是“兼着”的。
这种情况赵显掌权以来,一度想做出改变,但是启国能用的武将实在太少了,放在边军都该有所不足,不可能把几个边军的武将调到临安来做这种武官,因此这件事就一直搁置在一旁,并没有处理。
高明玉此时正在书房用心读书,见到周埔之后,他放下手里的书籍,低头抿了口茶,淡然道:“听说临安城处处戒严,你出城没有引起那些青衣卫的注意吧?”
周埔低头道:“老师放心,学生是趁夜色从临安西北门出的城,西北门的总兵是冯鸿冯师兄,这一路上学生都注意过了,没有青衣卫跟来。”
“再说了,老师您地位尊崇,就算是青衣卫知道学生来您这里,他们也不敢进高园来……”
从高雅儿给赵显生下一个儿子之后,高家的地位的确变得尊崇了起来,身为吏部尚书的高通前些年在临安城里那般跋扈,赵炳也都是捏着鼻子避让,许多事情都没有告诉赵显。
毕竟是王爷的家事,如果因为这些是影响了王爷跟王妃的感情,他们这些做下属的也担待不起,所以碰到高家的时候,哪怕是监察百官的青衣卫也是要避过去的。
高明玉不动声色的捋了捋自己的花白胡须,轻声道:“临安城里局势如何了?”
周埔低眉道:“学生昨日在皇城兵马司,见到肃王殿下怒气冲冲的进了皇城。”
高明玉打起了精神,追问到:“然后呢?”
“肃王殿下在皇城里待了一两个时辰之后,就出来了,后面也没有听说皇宫里出了什么大事,因此……太后跟陛下应该都安好……”
说到这里,周埔脸色有些犹豫,低声道:“老师,学生有一事不解。”
“你说。”
周埔低头道:“您已经位极人臣,在无论在朝在野都德高望重,为什么还要甘冒奇险,做出这种事情……如果那几颗雷震子真……伤到肃王殿下……”
“放心,伤不着王爷。”
当日肃王府门口,那几颗雷震子,没有一颗是直接扔向赵显,而是朝着肃王妃项樱扔过去的。
高明玉呵呵一笑:“你不懂,现如今咱们就是得逼着王爷登基,不过王爷他还真是有一副菩萨心肠,这样都没有对太后下手。”
说到这里,老家伙眯了眯眼睛,轻声道:“看来王爷是对这件事起了疑心,不过这样也好,如果王爷放过了萧家,那淮安侯就会成为他的疑心对象,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淮安侯王霜,乃是肃王府世子赵宋的义父。
说到底,还是这个大启储君的位置太过诱人,诱人到高明玉不惜动用自己的这些学生,来给那个才刚刚两岁的曾外孙铺路了。
第691章
庙堂笔如刀
高家这一次大动作,其实并不难理解,所谓富贵险中求,如果任由肃王府这样发展下去,将来给那位楚人公主的儿子做了皇帝,高家这个“外戚”的身份将在临安城失去意义,如果那位未来的皇帝陛下刻薄一些,手足相残的话,高家甚至都会跟着受到牵连,成为刀下之鬼。
这绝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事情,高明玉三十岁出头入仕为官,今年已经是接近八十的年纪,近五十年的朝堂起伏,让他见识到了太多太多的血腥事情,就拿启国赵家上一代的恩怨来说,当年身为三皇子的肃王赵长恭辅佐他大兄赵长鸣登基,而那位夺嫡失败的二皇子,以及他的所有痕迹,被硬生生从临安城抹了去,到现在甚至都没有人记得那位同样才华横溢的二皇子叫什么名字了。
能让一个人彻底消失,都不止是满门抄斩这么简单了,连带着那位二皇子的妻族母族,都跟着被从这个世界上抹掉了!
好巧不巧,高家正好是肃王府小公子赵延康的母族。
所以高明玉不得不未雨绸缪,他是个经历过风浪的大人物,他比谁都清楚,所谓的兄友弟恭,不可能出现在天家皇室,就算是普通的王族公族里头,也要面临各种各样的权力倾轧,更何况是肃王府这种即将成为皇室的王族!
从得知赵显离京之后,高明玉便知道机会来了,这场行动他布置的很是用心,前后共用了接近一个月时间布局,而且环环相扣,高明玉自认绝没有什么破绽。
行动最好的结果自然是把那位楚人公主给炸死,然后失去理智的肃王殿下愤然将当今的皇帝陛下以及太后娘娘悉数抹掉,登上帝位,到时候那位小世子没了正妃护持,日子久了,自然坐不稳“太子”的位置。
就算事情不成,高明玉也早早的布下了后手,他用禁军右营的老卒动手,就算肃王殿下对此有了疑心,最后也会怀疑到那位禁军右营的大都统王霜头上,偏偏王霜刚好是小世子赵宋的义父,如果肃王殿下对王霜生疑,将来这个小世子身边的最大助力,便会不翼而飞。
当初执行这个计策的时候,高明玉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干脆连带着那位肃王殿下一并给炸死…!到时候肃王府麾下众人为了保命,一定会把肃王府的后人捧上帝位,而肃王府有两位公子,一个是楚人公主项樱的儿子赵延宋,另一个则是高家千金所出的赵延康,两相比较之下,再加上高家在朝堂上的势力,那位楚人公主根本翻不出什么浪花来,就会在这场斗争中落败。
那时,高家的那个外孙赵延康,就会直接登临帝位,高家也会从一个书香门第,一跃成为大启最有势力的家族,什么谢家,严家,还有那两个刚刚封侯的侯门,都会被高家踩在脚下。
这个想法虽然大胆,但是收益实在是太过诱人,当时高明玉甚至一度要付诸行动,不过冷静下来之后,高老头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毕竟现如今大启的局势还不太稳定,如果真没了那位肃王殿下,高明玉也没有信心能维持住局面,再加上现在北齐西楚都跟大启结下了梁子,如果没了肃王殿下,就算高家掌了权,高明玉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听周埔详细禀报了一番临安城的近况之后,
高老头微微眯上眼睛,微微皱起了眉头。
他跟赵显接触了这么多年,自然知道赵显是一个极为护短,而且格外重视亲人的人,按照高明玉事先的推算,现在赵显就算没有动手杀了皇帝和太后,临安城至少也该死上一批人,那位禁军右营的大都统王霜,这会儿也应该被罢职在家才对,可临安城现在的走向,完全出乎了高老头的预料。
好在这次动手的这八个人,除了事先找好作饵的那两个禁军右营的老卒,其他六个人都是高家自小豢养的忠仆,无父无母没有任何跟脚,现在也都早就处理干净,就算肃王殿下发现这件事不对,最终也追查不到高家头上。
想到这里,高老头拍了拍自己学生的肩膀,轻声道:“既然这样,你便先回临安城去吧,以后这段时间,无论临安城发生什么事情,你都不要再出城了,以免引起有心人怀疑。”
说到这里,高明玉声音淡然起来:“成康十六年那场兵变,你是经历过的,那一次临安城死了多少人,你心里清楚,这件事情如果泄露出去,那位肃王殿下的脾性你也略知一二,到时候……”
高明玉这段话,让周埔浑身不寒而栗,成康十六年的时候,他就在皇城兵马司任事,兵变的那天夜里,他亲眼见到那个如同少年人一样的肃王殿下到底杀了多少人,此时听到高明玉这么一说,他浑身的汗毛倒竖,低头道:“老师放心,学生便是死了,这些事也会咬死,不敢透露半句。”
他这句话是真心实意的,这种事情如果坐实,惹恼了那位肃王殿下,至少也会是一个夷三族的罪名,与其这样,还不如一个人死,还不会拖累家人。
“好了,现在事态紧急,为师就不留你吃饭了,你还是从西北门回临安城,以防万一,回了临安城之后,如果宗卫府的人传你问话,你也不必忌讳,就说是为师生了病,你家里有一副祖传的方子给为师送来了,前后要通好气,高家那边为师给他们递了信,这段时间为师也会闭了高园,抱病不出,只要你咬死这个口供,就决然不会出什么事情。”
周埔听了这番话之后,才轻轻松了一口气,低头道:“学生知道了。”
高明玉挥了挥手:“那你就去吧。”
周埔低头告退。
高明玉做官四十余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了这么一堆门生故吏,这些朝堂上的人脉,让这个老人哪怕致仕三年,远离庙堂,也仍然能够在这临安城外的高园里,遥控临安事务,甚至还能设下一个连环局,把那位肃王殿下耍的团团转。
等到周埔走的远了,高明玉重新拾起书桌上那本《定边诗集》,偶然翻到了其中的一首诗,低声念出了其中两句。
“阵前京冠高百尺,不及庙堂笔如刀。”
这是一甲子之前,那位大启的传奇将军苏定边在临安获罪,临死之前所写的一首绝命诗,说的是这位盖世名将可以沙场无敌,却敌不过朝堂上的暗箭阴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9/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