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5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0/655


高明玉念完这首诗之后,放下手里的诗集,把目光望向的临安城方向。
“阵前水浅,庙堂水浊,肃王殿下,你拓土开疆的确厉害,可是在临安城里要把一切看的分明,就没有打仗这么容易了。”
第692章
猜测
不得不说,这个在庙堂浮沉了近五十年的老宰辅做事的确滴水不漏,到现在事发已经足足四五天的时间了,赵显虽然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对,但是就是找不到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种情况在过去六七年时间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曾经赵显坐在肃王府的书房里,就自觉可以掌控整个临安城,现在看起来,这临安城里还是有太多太多不确定的因素,远远的超出了赵显的掌握。
不过在赵显去皇宫之后的第二天,那位曾经被赵显丢回广陵去的萧都统萧子俊,就自己出现在肃王府门前。
毕竟赵显曾在皇宫里放言,如果萧子俊不主动来肃王府认罪,就灭了广陵萧氏满门,这种事赵显不是做不出来,因此萧太后哪怕再不情愿,也不得不通知了自己的胞弟。
萧子俊在接到消息之后,几乎是毫不犹豫,就赶到了肃王府。
此时这个正儿八经的国舅爷,身上还是一如既往的穿着一身白色衣衫,不过不再是从前的丝织锦袍,而是换了一身白色的麻衣,好在萧子俊这个人身材修长,看起来虽然有些寒酸,但仍然不失风度。
在肃王府门前通报了姓名之后,赵显在肃王府的后院,接见了这个可以说是史上混的最惨的国舅爷。
见到赵显以后,萧子俊面无表情,只是不卑不亢的对着赵显抱拳说道:“见过肃王殿下。”
赵显就坐在肃王府后院的凉亭下面,身后站着身着青丘服的赵希,此时赵显已经想明白这件事八成与萧家无关,不过见到原本应该在广陵的萧子俊出现在临安城,他还是心生了怀疑,当下用手指了指凉亭对面的石凳:“萧都统请坐。”
萧子俊毫不客气的坐了下来,淡然道:“萧某已经不再是禁军的都统,肃王殿下不应当这般称呼了。”
赵显用手敲了敲凉亭下面的石桌,声音冰冷:“按照朝廷的判罚,萧都统此时应该是被罚回原籍广陵闭门思过,为何会突然出现在临安城里?”
萧子俊丝毫不惧,微微冷笑道:“肃王殿下要杀萧某,萧某自然不敢不死,因此特意赶来临安城给肃王殿下磨刀。”
说到这里,萧子俊很光棍的仰着脖子,淡然道:“萧子俊人头在此,肃王殿下动手罢。”
虽然萧子俊很巧妙的避过了赵显的问题,可他既然出现在临安城,就代表萧家的确有异心,哪怕先前肃王府门口的事情不是这个萧子俊所为,他们也必然在谋划什么别的动作。
“你不要以为你这一条性命,就可以救整个萧家。”
赵显伸手一拍桌子,冷声道:“本王在自己家门口遇刺,刺杀本王的还是你萧都统的旧部,这件事情你们萧家嫌疑最大,本王随时可以把这件事做成铁证,按照大启国法,哪怕你们萧家是陛下的外族,刺杀亲王的罪名也够你们满门抄斩了!”
萧子俊呵呵一笑:“肃王殿下何必这么辛苦,去给萧家找什么罪名,以肃王府现在的权势,你赵宗显看谁不顺眼,那人便是该死,你赵七要是真在乎什么大启国法,现在肃王府的所作所为,你早就该死千次万次了!”
他这一句话说完,赵显还没有反应,站在赵显身后的赵希已经骤然拔出青丘刀,刀光森然,直指萧子俊。
萧子俊毫不畏惧,一副引颈就戮的模样,仰头道:“萧某今日来肃王府,便没有想过活着出去,你无非就是想杀人而已,不必找什么借口,动手罢!”
赵显抬头打量了一眼这个一心赴死的当朝国舅,微微眯起了眼睛。
“罢了,看你这副模样,如果现在杀了你,估计你也会不服,赵希,去把他送到赵炳那里去,让他跟赵炳一起去追查那几个禁军右营的老卒,如果这件事查出一个结果,确实与萧家无关,本王就不再计较你为何出现在临安城这件事情了。”
说到这里,赵显声音冷了下来:“可如果这件事的确是你萧家所为,不止是你萧子俊,就是整个萧家,还有萧太后都要为这件事偿命!”
萧子俊闻言,虽然心里为之一寒,但是他脸上还是面无表情,默默的跟在赵希身后,朝着宗卫府方向前去。
在即将离开肃王府后院的时候,萧子俊回头看了赵显一眼,目光中满是杀意。
他从广陵偷偷到临安城来,的确是想杀赵显的。
只不过还没有来得及动手而已。
……
处理完了萧子俊之后,赵显一个人默默的回到了自己的书房里,这几天时间里他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再加上受了些轻伤,政事堂送过来的文书政务,他几乎都没有怎么看过,现在赵显略微冷静了一些,就要回到政事堂去处理那些政务了。
毕竟政权才是赵显手里最大的依仗,无论如何,启国的朝政大权他都不可能放弃的。
回到书房,默默翻了翻书桌上的一叠文书之后,赵显皱着眉头把遇刺前后捋了一遍。
首先,他当初出临安的时候,知道的人就不多,而且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会什么时候回来,所以能够准确预知他什么时候回城的人就更少了。
想来想去,也就是林青和王霜这两个大将军全程知晓。
可是林青和王霜又实在是没有什么作案的动机,赵显的思路到了这里,又断了。
“能知道我哪天回临安城,并且能在清河坊布下埋伏的人,绝不会太多,而且清河坊治安向来严谨,能够在清河坊里提前布置人手,那么这人至少要在清河坊里有一处宅子…否则也不可能瞒得过清河坊的坊丁…”
清河坊作为临安城最清贵的地方,治安也是整个临安城最好的地方,平日里几乎每一处街巷都会有坊丁巡逻,尤其是宵禁的时候,清河坊巡逻的坊丁更是紧密,也就是说那些刺客,是提前进入清河坊的。
这样看来,筛选范围再次缩小了不少。
知晓自己的行程,在清河坊里有宅邸……
怎么看都像是自己身边极亲近的人才是。
正巧这个时候,侧妃高雅儿轻轻敲响了书房的们,赵显让她进来之后,高雅儿把一份鸡汤摆在赵显面前,轻声道:“王爷,您这几天都没有怎么吃东西,妾身今天早起,熬了一早上的鸡汤,您喝一点吧,总要顾着身子才是……”
赵显这几天的确没有怎么好好吃饭,闻言点了点头,接过鸡汤喝了几口之后,抬头问道:“大公主怎么样了?”
高雅儿低头笑道:“王爷您就放心吧,姐姐她只是擦伤了一些,早就没有大碍了,就是莯儿郡主被惊着了,这几天老睡不踏实觉,半夜都会哭醒,姐姐说小郡主可能是惊着魂了,要请希夷先生过府来给看一看呢……”
赵显微微摇头。
当日几颗雷震子在身前炸开,就连赵显跟项樱这种成年人都被吓得不轻,更何况赵莯这个才两岁多的孩子?
“那等会就派人去请希夷先生过来一趟,正巧为夫也许久没有见他了。”
“妾身遵命。”
夫妻俩闲聊了几句之后,赵显已经把一盅鸡汤喝的七七八八,放下汤盅之后,高雅儿连忙上来收拾,赵显抬头看着自己这个二夫人,突然心中一动,想起了什么。
“雅儿……”
高雅儿停下动作,轻声回应:“王爷,怎么了?”
“为夫回府之前,高家的人有没有跟你问过什么事情?”
赵显的那个老丈人高通的府邸,恰好就在清河坊!
第693章
高园
高雅儿手上的动作停滞下来,皱着眉头想了想,然后轻声道:“这段时间妾身奉王爷的命令操持家事,一次也没有敢出门招惹什么是非,王爷说到高家的人……妾身的母亲一个多月前倒是过府来看过妾身,不过母亲她也没有问什么别的事情,就是闲聊了几句。”
赵显皱了皱眉头,轻声问道:“有没有问及为夫?”
高雅儿轻轻皱了皱眉,仔细回想了一番之后,摇头道:“就是闲聊了几句,没有问及王爷,王爷秘密出京,是天大的机密,就算母亲问起,妾身也是不会说的。”
“之后高家的人就没有来过了?”
高雅儿点头:“没有来过了。”
赵显点了点头,轻声道:“好了,这里还有许多政事要处理,你也不用跟在这里苦熬着,回去歇着吧,大公主跟莯儿都受了惊吓,这几天王府里的大小事情还是你帮忙照看着,不管怎么样,要保持内宅安稳。”
高雅儿听了赵显的话之后,并没有离开书房,而是在赵显身边坐了下来。
她是一个极为聪慧的姑娘,在政治敏感度上或许不如项樱,但是在人情世故这方面是要胜出项樱不少的,刚才赵显的一番问话,高雅儿隐隐听出了一些不对。
“王爷是觉得,前几天的事情,跟高家有关?”
被高雅儿一语道破了心事,赵显微微有些心虚,轻笑道:“没有,就是随口问一问,这件事还是萧家嫌疑最大,高家动手的可能性很小。”
高雅儿原本白皙的面孔因为激动,变得微微有些泛红,她低声说道:“王爷,您心里已经在怀疑高家了,高家动手的可能性并不小,当天如果姐姐她死在那几颗雷震子之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妾身还有康儿。”
说到这里,高雅儿深深吸了一口气,咬牙道:“王爷,明日白天,妾身亲自回一趟高家省亲,去帮您探一探高家的情况。”
赵显伸手拍了拍高雅儿的后背,轻轻叹了口气:“只是随口一提,你用不着这么敏感,这件事是可以到萧家这里为止的。”
高雅儿白皙的脸上露出凶色,咬牙道:“前几天那几颗雷震子,险些害了妾身的丈夫,岂能就这样到此为止,如果王爷您出事,且不说项姐姐,就是妾身还有您的几个儿女,都要沦为他人掌中玩物,这件事绝不能到这里为止,必须要查一个究竟明白!”
说到这里,高雅儿深吸了一口气,突然跪倒在赵显面前,俯首哽咽道:“王爷,这件事不管是不是高家所为,妾身都毫不知情,可是妾身毕竟姓高,如果事情属实,妾身自然与高家同死,可妾身的儿子今年还未满三岁,他无论如何不可能参与进来……”
赵显摇了摇头,把她从地上搀扶起来,搂在怀里轻声道:“你我夫妻也已经七年时间了,七年时间足够看清楚一个人的秉性,这件事或许有可能是高家人动手,但为夫相信你不会参与其中,再说你现在姓赵,此事无论后续如何,都不会影响咱们肃王府的家事。”
“你也不要回高家,免得节外生枝,明天为夫亲自去一趟高园,见一见那位高老大人,这件事就自然见分晓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赵显是不太喜欢株连的,当初陈静之跟他这么大的仇隙,赵显最后也没有太过为难陈家的家人,只是把他们流放出了临安城,而且高雅儿这个女子性子温和,绝不是那种为了权柄谋害亲夫的恶女人。
高雅儿在赵显怀里,低声呜咽。
……
第二天一大早,赵显就踏上自己的座驾出了临安城,因为上一次出事的原因,此时宗卫府对赵显的防卫极为重视,除了赵希领着的数百肃王府亲卫之外,宗卫府内外两府都派出了人,一行人数目过千,簇拥着赵显从西城门浩浩荡荡的出了临安城。
而高家的那座高园,就座落在临安城西不到十里的地方。
说起这座高园,赵显并不是第一次来,成康十六年他刚刚兵变的时候,为了获取士人集团的助力,他亲自来到这座高园,求见了当时已经七十余岁的高老大人,硬生生把这个致仕的宰辅重新请回了朝堂,又做了四年多的宰辅。
一直到隆武三年的时候,赵显的二儿子赵延康出生,这位高老大人才主动辞去了宰辅的位置,来到高园养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0/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