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2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7/923

  这是她的老本行,这丫头有事没事都想去烧火。
  李信也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
  他回头淡淡的看了这几个丫鬟一眼,微笑道:“不管你们以前在哪,以后都要在我家里吃饭,卖身契还买我这里,我不点头,你们谁也出不去,做事之前,要想一想自己的处境。”
  这些人里,必然天子的眼线。
  其实天子固然可以发话给她们脱籍,但是天子不可能因为几个婢女,和李信翻脸。
  李信这一句简单的警告,也不可能让她们从此背叛天子,但是多少能让她们收敛一些,顺便也告诉天子,自己知道他在监督靖安侯府了。
  这是李信在很委婉的表达自己的不满。
  不一定有用,但是态度要有,要告诉那个刚刚登上帝位的魏王殿下,李信也并不是全然没有脾气。
  几个婢女连忙对李信行礼,都是声音颤抖。
  “侯爷,咱们都是家里遭了难的,能托付在侯爷这种良善人家,不受欺负,已经心满意足,咱们姐妹都是规规矩矩的,可没有做任何对不起侯爷的事啊……”
  这些丫鬟里,肯定有天子的眼线,但是也不可能全部都是天子的眼线,因此有几个人心里惶恐不已,深怕自己哪里做错了事情。
  这时候水差不多开了,李信没有理会她们,径自端起水饺,去下饺子去了。
  现在他羽翼未丰,对于这些事情只能容忍。
  看破也不能说破。
  ……
  第二天早上,大年初一。
  这天是真正的年节,也是太康元年的第一天,百官纷纷向天子上贺表,恭喜圣天子登基临朝,新登基的太康天子在未央宫接受了百官朝拜,也赏赐了不少群臣。
  其中,靖安侯府的赏赐最厚,丰厚到让一些御史忍不住要上奏劝谏的地步。
  朝贺从上午一直进行到了下午,下午时分,百官大多离开了皇城,开始到各自的亲朋好友家里拜年,这个时候,也是官员们交际的最佳时机,几位宰辅的家门口往往都挤满了人。
  今年不同往年,今年另外有三家的家门口,也挤满了拜年的人。
  陈国公府,靖安侯府,还有忠勇侯府。
  这三家是新朝的从龙功臣,在太康一朝,必然是举足轻重的位置,自然会让大家争相巴结。
  就连本就德高望重的陈国公府,今年来拜年的人数,也比往年多得多了。
  平日里无人问津的忠勇侯府,也挤满了人。
  曾经的齐王府,如今的靖安侯府门口,更是门庭若市,这位年纪轻轻的靖安侯,乃是目前无可争议的第一红人,不知道多少人抢着要和李信交朋友。
  不过大家都扑了个空。
  因为靖安侯不在家。
  大家都堵在靖安侯府门口,侯府的门口紧闭,没有办法进去。
  一身军侯常服的大个子侯敬德,也在这些给李信拜年的人当中,他靠着身强力壮,硬生生的离开人群,又靠着关系进了靖安侯府,对着几个丫鬟来了句问道:“靖安侯爷去哪里了?”
  几个丫鬟都是连连摇头。
  “侯爷早上去了宫里,便一直没有回来。”
  侯敬德皱了皱眉头。
  难道李兄弟也去给别人拜年去了?
  他心里清楚,李信在京城认识人不多,而且以他现在的身份,值得他登门拜年的人就更少了,数来数去,似乎也只有陈国公府叶晟一家了。
  这位候将军咧嘴笑了笑:“还是李兄弟懂事,第一个去了叶家,正好我也要去叶家拜年,这就去叶家寻他。”
  说着,这个大个子挤开人群,朝着陈国公府去了。
  可是,李信也不在陈国公府。
  此时,在金陵城郊一个叫做陈家村的地方,李信带着沐英,两个人各自拎了不少东西,敲响了一个农户的大门。
  一个中年妇人,打开了院门。
  李信和沐英把东西拎了进去,都对着这个妇人作揖行礼。
  “给伯母拜年了。”
  一个只剩下左臂的少年人,牵着他妹妹的手,从里屋走了出来,见到李信之后,这个名叫陈十六的少年人泪流满面。
  “李郎将……”
  
第三百四十八章
自古蜀地多豪客
  坦白来说,李信是有些对不住这家人的。
  陈家的大儿子初一,跟着李信去了战场,死在了小陈集,这件事一直让李信心里有些芥蒂。
  因为他们是羽林卫。
  羽林卫本来是不用去北地的,就算去了北地,也不用去跟那些胡人打仗,单纯的因为承德天子和叶鸣的安排,因为李信自己需要这份军功,所以三十九个人死在了小陈集。
  这件事对于李信的冲击很大。
  那会儿他刚来这个世界没有多久,脑子里还是一个现代人的思想,三十九具尸体摆在他面前的景象,让这个少年人深刻的记在了心里。
  一直到现在,他都还记着这三十九个人,昨天年三十,他还让人每家每户送了一点钱过去。
  没有送太多,一家送了两贯钱而已。
  其实李信有能力送更多,但是给多了未必是什么好事,有可能还会给他们招祸。
  今天大年初一,李信从宫里出来之后,本来应该去叶家,或者侯家,张相,桓相这些人家里上门拜年,这样彼此就有了交情往来,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拉着沐英带了点年货礼品,赶到了城郊这座不起眼的小村子里来。
  陈十六的母亲,是一个很朴实的妇人,平日里见到谁都是一副笑脸,但是见到李信来了之后,她就有些不太高兴
  李信第一次来的时候,就告诉她她的大儿子死在了战场,好容易这件事过去了,小儿子跟着进了羽林卫,家里的日子勉强好过了一点,但是没有过多久,小儿子也没了一条胳膊,只能回到家里养伤。
  她的小儿子今年还没有成婚啊,断了条右臂成了废人,还怎么娶老婆?
  上次这个什么李郎将还说羽林卫不打仗…
  妇人给李信还有沐英倒了杯水,然后牵着小女儿的手,就要避开。
  陈十六对着李信尴尬一笑。
  李信知道她心里不舒服,于是站了起来,对着这个妇人拱手道:“伯母,李信这一次来,一来是给伯母拜年,二来十六今年也已经十六岁了,小侄准备给他说个媳妇。”
  陈母停下脚步,回头抹了抹眼泪。
  “他都残废了,哪里还有人看的上他?”
  “话不能这么说。”
  李信笑着说道:“陈兄弟虽然伤了胳膊,但是上次立了功,如今已经是正儿八经的羽林卫队正了,这是有品有级的官职,如何会没人看的上他?”
  “不瞒伯母,小侄认识一个品貌俱佳的姑娘,我把陈兄弟的情况说了,她很是喜欢,等陈兄弟伤养好了,我领着陈兄弟去城里见一面,如果陈兄弟点头,这门亲事就定下来,等百日国丧之后,小侄亲自主持让他们两成婚。”
  李信所说的姑娘,其实是他府里的那些丫鬟。
  那些丫鬟,都是教坊司出来的,正儿八经的清白姑娘,大多都是出身官宦人家,因为家里遭了难才流落奴籍,如果能找个清白人家嫁了,自然是愿意的。
  至于奴籍的事情,以李信现在的身份,拿着卖身契给京兆府打个招呼,就可以脱籍。
  这种对于平头百姓来说天堑一样的鸿沟,对于如今的李信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陈母声音都跟着颤抖了。
  “李…李将军说的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
  李信含笑点头:“陈兄弟受伤的时候,小侄便跟他说了,他下半辈子便落在小侄头上。”
  “小侄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是不会食言。”
  陈母泪流满面。
  “那就太谢谢李将军了,妇人这段时间,正愁着怎么给他找个媳妇……”
  她流着眼泪说道:“不瞒李将军,民妇已经准备花钱从贩子手里给他买个媳妇回来,好给老陈家传宗接代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7/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