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9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1/923

  延康天子面色冷然:“周卿好口才,如此口才留在御史台做个御史倒是委屈了周卿,礼部若有空缺,周卿不妨去礼部做个主簿,替朕出使番邦,教化异邦。”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把周游艺扔到礼部去做个外交官,这个时代的外交官可是苦差之中的苦差,一出门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光景,甚至有可能会死在外面。
  周游艺跪伏在地,对着天子叩首道:“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即便惹恼了天子,周游艺心里也没有半点慌张,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眼下的大晋朝廷,天子说话……并不作数。
  果然,他这话刚说完,站在左侧第一位的尚书右仆射赵嘉,微微上前一步,先是对着天子拱手,然后开口笑道:“陛下,礼部恐怕是不缺人了,就是御史台前些日子还在跟尚书台要人,这位周御史,还是留在御史台罢。”
  他呵呵一笑。
  “再说了,天降祥瑞,不管怎么说都不能说是坏事,周御史把家中的祥瑞献给陛下,也是出自一片忠孝之心。”
  帝座上的延康天子,闭上眼睛,一言不发。
  从前的六皇子,只是一个惜命的少年人,在性命操之于人手的情况下,不管李信或者西南军说什么,他都没有什么意见,但是现在他已经当了差不多半年的天子,心里也非常明白,姬家的生死存亡,就在他这一代人决定,如今的延康天子姬盈,已经远没有半年前那么怕死了。
  于是乎,朝会在极其尴尬的气氛之中走完了过场。
  这位“投机倒把”的周御史,尽管献上了一个很不祥的“祥瑞”,但是他既没有受到奖赏,也没有受到惩罚。
  散朝之后,赵嘉不敢怠慢,一边命人暗中保护周游艺,一边亲自赶向了靖安侯府。
  这位尚书台的宰辅,连朝服也没有换,就到了靖安侯府求见李信,很快就被请到了靖安侯府的书房里,他见到李信之后,刚刚弯身行礼,准备开口说话,就听到了李大都督似笑非笑的声音。
  “那块白灵芝,是半个月前周游艺在西市街淘的,灵芝上的字,是他寻柳树坊里的一个篆刻大家,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才慢慢篆刻上去。”
  李信放下手中的书卷,似笑非笑的看着赵嘉。
  “这件事情,这位周御史做的很糙,事后不仅没有想法子遮掩,反而像是刻意显露给人看一样,暗部只查了一个时辰,便把消息放在了我的桌案上。”
  赵嘉抬头看了看李信,苦笑道:“明公心里很清楚,这件事与那个所谓的祥瑞,已经没有半点关系,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处置这个周游艺。”
  赵嘉微微低头,开口道:“现在只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明公把这个周游艺杀了,借以警示朝中百官,这样一来,以后就很难会再出第二个周游艺,但是这样一来……京城里有某些人,心里就会有意见。”
  “用不着说的这么隐晦。”
  李大都督微笑道:“说白一些,就是原西南军的人,会有意见。”
  赵嘉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第二个法子就是不处理周游艺,或者只是轻罚周游艺,如果明公这么做,事情就会暂时维持现状,不过如此一来,接下来几个月内,朝廷可能会涌出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祥瑞,这些人会越来越大胆的试探明公您的想法。”
  李信坐在椅子上,淡淡的问道:“那第三种情况呢?”
  “第三种,便是朝廷擢升周游艺……”
  说到这里,赵嘉微微吐出了一口气,沉声道:“若朝廷擢升周游艺,接下来出现在朝廷里的,便不是所谓的祥瑞,而是……劝进表了。”
  李信拍了拍手,起身上下打量了一眼赵嘉,笑呵呵的说道:“周游艺用这个祥瑞试探咱们这些人的想法,我怎么知道他不是受幼安兄指派,来试探我的想法?”
  赵嘉面色平静:“属下从未私下做过任何隐瞒明公的事情,明公麾下能人异士无数,尽可以去查。”
  李信脸上的笑意收敛了一些。
  他低头思索了许久,然后开口道:“现在不成。”
  “叶茂已经带兵北上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跟鲜卑人打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必须保持稳定,给叶茂一个足够稳定的后方。”
  “叶茂下半年就会动手。”
  李信抬头看了赵嘉一眼,缓缓吐出一口气:“出于谨慎,那边打完之后,京城里才能有大动作。”
  赵嘉对着李信恭敬低头:“自然按照明公的意思办,敢问明公,这个周游艺……应当如何处理?”
  “不升不贬,罚俸半年罢。”
  赵嘉起身,对着李信躬身道:“属下遵命。”
  ……
  于是乎,这位在朝堂上公然献出“祥瑞”的殿中侍御史,在下朝之后,被宰相赵嘉请进了相府之中,简单吃了一顿饭。
  然后他因为“行为不端”,被罚俸半年。
  
第二百零二章
自言自语
  罚俸半年,是李信表露出了自己对于这个所谓“祥瑞”的态度,赵嘉也按照李信的话去做了,但是这位赵相在临做这件事之前,把周游艺请进了家里吃一顿饭。
  本来像周游艺这种投机的小人,无论如何赵嘉也是不愿意结交的,但是现在赵嘉或者说西南集团,需要类似周游艺这种人站出来,来带动朝堂里的风向。
  另外,靖安侯府对于这件事的态度,也颇为暧昧。
  只要是中了举人,家乡就自然会有地主找上门来,亲自把土地挂靠到你的名下,因此除开一些正儿八经的死心眼或者不屑于乡绅地主之流为伍的读书人之外,其他的读书人每年都能够从名下的田产里拿到一笔不菲的收入,周游艺这种投机到这种程度的人,自然不可能放弃这笔财富。
  因此,罚俸半年这种惩罚,只能算是小小的警告,根本无伤大雅。
  靖安侯府给出了这种暧昧的处理结果,当朝尚书台里掌权的宰辅又把周游艺请进家里吃了一顿饭,这两件事加在一起,已经给了朝堂里的官员足够多的暗示。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类似于这种白灵芝的“祥瑞”,一定会频频出现,等祥瑞足够多了,靖安侯府又没有强力惩罚措施的时候,这些投机之人便会着手劝进。
  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是赵嘉以及沐英等西南一系的势力乐于看到的,因此赵嘉甚至以宰辅的身份,下场明示。
  果不其然,从周游艺的第一次祥瑞之后的三个月里,朝廷先后收到了十多件“祥瑞”,这些祥瑞有的是硕大无朋的乌龟,有的是从水里浮现的奇石,上面大多都有代表着天意的“篆书”,篆书的内容大多是类似于“天命在苗”这种谶语,当然了,其中有的立意高明一些,有的就干脆写上“十八子,御天下”这种粗浅易猜的谜语。
  对于这些“祥瑞”,朝堂里的绝大多数官员保持了沉默,天子虽然心中愤怒,但是也只能装作是没有看到,至于靖安侯府里的那位李大都督,则是不闻不问,仿佛从不知道有这些东西。
  不过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些上供“祥瑞”的官员,除了周游艺一人被罚俸半年之外,其他人大多没有受到惩处。
  于是乎这些人仿佛看到了一条青云长阶,变得更加狂热。
  此时,已经是延康元年的深秋,那位新天子登基,已经接近一年了。
  深居简出的李大都督,也从靖安侯府里走了出来,他穿着一身厚厚的棉服,先是在京城各坊转了转,又去城南的羽林卫大营里看了看,最后坐着靖安侯府的黑色马车,从东城门出城,朝着城东的一处小山丘走去。
  马车走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在目的地停了下来,李信走下马车,抬头看了一眼眼前这座不是很高但也不算矮的小山。
  帝王以山丘为陵,这里是泰陵,大晋第七任天子,景皇帝的帝陵。
  如今是延康元年,距离这位景皇帝过世,已经过去了六年时间。
  这六年时间里发生的事情,比起太康年间整整十年时间发生的变故还要大的多。
  李信抬头看了看漫长山脚下漫长的神道,手里拎着两坛酒,默默的拾级而上。
  神道很长,他走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才走到了泰陵的泰陵殿里。
  所谓泰陵殿,就是帝陵的享殿,这里供奉着景皇帝的牌位,画像,以及书写了这位皇帝毕生的功绩。
  因为景皇帝过世没有多久,泰陵的香火十分繁盛,只一个享殿里就有十几个太监每日洒扫侍奉,整个享殿里不仅干干净净,而且牌位之前的灵坛始终香火不绝。
  李信手里拎着一坛酒,迈步进入享殿,然后对着殿中的十几个宦官默默的说道:“你们,都出去罢。”
  此时李信入主京城已经接近一年,哪怕是这些守皇陵的太监,也知道朝廷里现在到底是谁说了算,于是乎听到了李信的话之后,他们很快便恭敬应是,然后退出了泰陵的享殿。
  享殿门外,有几十个靖安侯府的亲卫把守,禁止任何人出入。
  殿中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李信默默抬头,看着景皇帝的画像出神许久,最终才默默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灵位前面的蒲团上,抬头直视帝颜。
  “好几年没回京城,本来一回来就该来这里瞧你,但是……”
  李信坐在蒲团上,把手中酒坛里的烈酒,洒在太康天子灵前,然后苦笑道:“但是毕竟不是正经回来的,便有些不太好意思过来。”
  “从前我不相信死后有灵,但是后来我就想,既然我死后有灵,你死后也应该有灵才是。”
  “西南军进京之前,你来瞧我过,是不是?”
  李信抬头看了一眼画像里的太康天子,自嘲一笑:“你来瞧我也没有用,该打京城我还是要打京城,到了那个当口,别说是你儿子在帝位上,便是你自己在帝位上,我也要咬牙把你拉下来。”
  李信往地上倒了大概半坛祝融酒,然后自己仰头喝了一大口,被烈酒呛得满脸通红。
  他好容易才缓过来,形容已经有些狼狈。
  “我其实不是很适合做什么大人物。”
  李信把酒坛放在自己面前,身手擦了擦自己脸上的酒水,默默的说道:“如果我是个大人物,这会儿你们家的宗庙估计都已经被我拆了,京城里的姬姓人家,也剩不下几个,此时天下早就姓李,跟你们姬家再没有关系了。”
  “我在骨子里,仍旧是个小人物心思。”
  李信毫无形象的坐在泰陵殿中,自嘲一笑:“所以直到现在,我对你们家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他仿佛是在自言自语,又仿佛是在跟冥冥之中的某个人对话。
  “其实最开始认识你的时候,我心里很清楚,你要利用我,我也要利用你,你我最多算是盟友的关系,绝谈不上朋友二字。”
  “一直到整个太康朝,我都没能摸清楚,我到底有没有做过你的朋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1/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