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338

  往大了说,运算只是数学最基础的功能之一,其实数学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石。
  它是学科之母,是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它甚至渗透入于任何一门学科中。
  李阳可是记得后世的华罗庚先生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能离开数学。
  总之一句话,日常、经济、科学、天文……哪怕就是粒子都通通离不开数学。
  只有数学这门知识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普及,这个社会才能够真正的进步,使人类文明迈向科学的大门……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阳听到这个人的名字,才会激动到如此失状。
  如今,这个数学家就在眼前,李阳自然得抓到碗里来,立即道:“张先生历法、运算之才,本相早有耳闻,不晓今日却是在此得遇了。”
  张苍苦笑了一下:“中丞相说笑了,论运算能力,与中丞相相比,在下真是自愧不如啊。”
  想到之前李阳运算那个算术就是眨眼功夫,此时张苍都还感觉像做梦似的。
  这世上,怎么会有算得这么快的人?
  这简直不科学啊!
  李阳笑道:“张先生不必过谦,若是先生对运算之法有兴趣的话,日后倒是可以一起交流探讨。”
  “哦?在下真的可以向中丞相讨教吗?”
  张苍一愣,整个人激动了起来。
  对于数学,他是真的有着如痴如醉般的着迷。
  就比如现在,他就是很想知道,李阳是通过什么运算方法,才至于能这么快的功夫,就将那三位数的乘法算术,直接心算出来的。
  李阳点点头:“本相很乐于探讨,只不过眼下平乱当前,本相是没有时间了。倒是本相有一事,想请张先生帮忙。”
  张苍忙道:“中丞相若有差谴,但说无妨。”
  李阳笑了笑:“我知张先生有大才,眼下沛县群龙无首,本相欲请先生暂任沛郡郡守一职,帮本相处理此地乱象后事。不知先生可愿意否?”
  此人和李斯,是师出同门的人才,而且李阳还隐约记得,历史上的张苍,在秦朝时,他曾担任过御史,掌管宫中的各种文书档案。只不过因犯了罪,跑掉了,于是后来做了西汉的丞相。
  所以,李阳暂时将他任一郡之郡守,能力上自然是绰绰有余的。
  张苍听闻此话,一愣,显然没有想到李阳会如此重用于他,不由激动道:“谢丞相,只是……在下如今是戴罪之身,任我为郡守,恐怕……不妥吧?”
  李阳问道:“张先生是犯了何罪?”
  张苍道:“实不相瞒,我当初在宫中掌管文书档案,因为淳于越的原因,我亦是受到牵连,所以……”
  李阳听到这话,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坑儒一事啊,确切的说,是淳于越那群儒士,反对秦始皇的郡县制而造成的政治事件。
  李阳想了想,便道:“这个你放心,你并无参与此事,待我回朝,自会为你向皇帝说情,免你罪行。”
  张苍大喜,眼眶一红,感激涕零的拱手深深一揖:“谢中丞相!”
  李阳笑了笑,这可是个数学人才啊,暂时先将他安排在沛县,待回去后开办好科学院,然后可以考虑让这个张苍任科学院的院长一职,比如给他们册封一个博士的身份……
  博士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是一种官衔,代表博学,很有学问的人,充当皇帝的顾问。秦代博士中,名人辈出,如淳于越、伏胜、叔孙通等人,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过重要影响。
  甚至李阳对于张苍的用处,都已经想好了,就是将天文学科、数学学科,还有义务教育方面的事情,交给他去做,应当是再合适不过了。
  得到了一个数学人才,而且顺带着沛县的善后工作也有了人处理,李阳自然心情大好,没有了顾虑,接着便对李由道:“下令,明日卯时造饭,辰时全军开赴下相县!”
  “喏!”
  李由领命,立即下去传令……
  
第一百二十一章
叫阵
  次日,午时。
  下相县,城下,黑旗黑甲,李阳带着五百羽林军,及三千东阳郡兵,直接杀到了下相县的城下,在城下三百米外摆开了阵势。
  七月的太阳,是有些炙烤的。
  但是这些黑旗黑甲,看上去却让人有一种森寒肃杀的气息。
  而在城外头的小山丘后面,亦是尘土飞扬,似有千军万马埋伏于那。
  城头上,项梁带着城中诸将,看到杀到城下的这三千多人,不由面面相嘘,大感诧异。
  “李阳此人,还真是胆大包天,竟然三千多人,就敢在我城下摆开阵势,真是极度嚣张啊!”
  项梁看着城下的秦军,不由轻声一笑,脸上看上出半分兵临城下的紧张之意。
  龙且亦是讥笑一声:“据闻,此人在朝中,就是以嚣张之名著称,如今看来倒是属实了。”
  “哈哈哈!”
  众人皆是点头大笑。
  昨日派出去的探子,经过多方的打探,确实证实了李阳这次从咸阳只带来了五百羽林亲兵,所谓的三万铁骑,只不过是故弄玄虚而已。
  项伯对一旁的刘季道:“刘将军,你看眼下之情景,可是与前日沛县之情景,是一模一样?”
  刘季脸色不是很好,因为这明显是在笑话他,前日被李阳五百兵吓得弃城而逃。
  不过,眼下的情景,倒真的是和当日沛县的情景,是一模一样。
  城外远处,山丘后面,一样是惊鸟飞起,一样是尘土飞扬。
  而唯一不同的是,此时的下相县城下,不是五百羽林,而是变成了三千五百人而已。
  见刘季没有说话,项伯道:“李阳此人,于沛县利用疑兵之阵,刘将军你不明虚实,故而中计上当,弃城而逃。如今,此人竟然于我下相县故计重施,呵,真不知道他这是哪里来的自信,竟然认为我们会上第二次当。”
  “项将军还是小心谨愖为好。”刘季冷着脸笑了笑。
  项伯轻笑一声,显然觉得刘季就是因为太过谨愖胆小,才会上当中计,要不然怎么可能弃城而逃,所以自然不把刘季此话,当作一回事。
  “报!”
  这时,一名探子跑到众人面前。
  项梁立即问道:“城外山丘后面,是何情况?”
  探子道:“回项将军,今探实,山丘后面乃是一群百姓,猜想应是沛县过来的,约三百余人,每人拖着树枝在山丘后面的道上奔走,故而卷起尘土。”
  “哈哈哈!”
  听闻此话,项梁仰头大笑了三声,眼神更加的笃定,得意道:“果然不出我之所料,此乃疑兵之计也。”
  “如今已是可以断定,李阳从咸阳只带了五百羽林,已是无疑了!只是……”项伯说到这里,眼睛微眯,不敢置信道:“此人竟只带五百人就来平乱,简直是令人不可思议!”
  是的,堂堂一个中丞相,平乱竟然只带五百人,这要不是经过再三的打探军情得到的确切消息,大家真是打死都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
  秦始皇既然派他来平乱,为何只让他带五百羽林军,这个疑问在场的众人是想不明白了。
  是因为皇帝不给他兵,想让他过来送死呢?
  还是李阳这个人,真的是这般的嚣张,自愿带五百兵过来的?
  无论是哪种原因,对于大家来说,都是显得那么的荒唐。
  不过,对于项梁等人来说,他们也没必要去想为什么,他们只要知道,城下的李阳毫无危胁,甚至要活捉了他,都不在话下了。
  与项梁等人大喜过望不同的是,一旁的刘季却是再次彻底的蒙圈了。
  在这虚虚实实之间,他发现自己在李阳的计谋和项梁的军情这个迷阵当中,已经完全被绕晕了,已是彻底的分不清真假虚实了。
  别说是他,此时就连萧何都是一脸的懵逼了。
  这事,他都有些看不懂了。
  如果李阳有三万铁骑的话,此时应该会安排在城外近处的,要不然三万铁骑就没办法及时出现,这样就等于李阳失去了铁骑的保护。
  可是,为什么项梁的探子并没有发现他们呢?
  李阳把三万铁骑,藏在哪去了?
  萧何一脸茫然……
  不过,刘季和萧何有一点看得非常的清楚,那就是在如今饥荒之忧彻底解决的情况下,造反是没有希望的。
  或者说,造反就是一条死路。
  所以,眼下他们没有别的路可选,唯有戴罪立功,替李阳夺回下相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