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校对)第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338

  筹算是中国古代的计算方法之一,约始于春秋,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筹取出来,放在桌上或地上摆弄。
  别看这些都是一根根不起眼的小棍子,在中国数学史上它们却是立有大功的。而到后期发展,这些小棍子便直接刻上数字,以作记数、运算。一直到东汉时期算盘的发明,筹算这才慢慢被珠算所取代。
  虽然李阳是看不懂这筹算是如何个运算方法,但是有一点可以很确定,那就是它太不方便,运算太慢了。
  李阳甚至都不敢想,接下来对方还要算乘法,又该要费上多久的时间。
  因为如今未预付钱粮的人数算出来了,接下来就该是用未预付钱粮的人数,乘以每个劳工的预付钱粮数,如此才能算出还要运多少粮过来。
  一旁的李由看出李阳等得有些没耐心,于是好言安抚道:“大人莫急,他们经常运算之人,很快就能算出结果来了。”
  “……”
  李阳一脸黑线,一时竟也无言以对。
  看了一眼那位商行的人,又开始摆弄着算筹,李阳就想哭。
  自己实在不想再等个十几分钟,于是直接问道:“未预付钱粮的劳工几何?每个劳工应预付钱粮几何?”
  那商行的人也是急出了满头大汗,因为他知道身旁的这位中丞相在等着结果,所以心里压力极大。
  此时,刚算到一半了,听到李阳的问话,运算只得生生被打断,然后回道:“回禀丞相,未付钱粮之劳工,共计610人,每个劳工预付两月钱粮共计120斤。”
  李阳听后,直接在心里运用一个乘法口诀,三十秒不到便将结果心算了出来,道:“七万三千二百斤!”
  众人皆是一愣,傻傻地看着李阳,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李阳道:“本相说,还要运七万三千二百斤粮过来。”
  众人:“……”
  商行的人:“……”
  众人继续一脸发懵的看着李阳,依旧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商行的人,看了一眼李阳,继续低头摆弄着算筹,认真的运算起手中的活儿。
  似乎没有一个人把李阳的话,当作了一回事。
  李阳:“……”
  我有一句娘卖匹,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阳抬头45度仰望天空,一阵心塞……
  在这个世界上,当一个人太过聪明了,这何尝不是一种寂寞?
  ……
  约摸三分钟后。
  人群中忽然一人惊起,叫道:“天啊,天啊,中丞相说的七万三千二百斤粮,竟然是六百一十人的预付钱粮之数!”
  李阳一听这话,不由一惊。
  回头朝人群中的那人望了过去,只见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此人两手空空,手中却并无算筹。
  李阳惊诧无比。
  这人……难道也这么快就心算出结果来了?
  这一下,李阳真的不得不感到震惊,要知道,那个商行的人用算筹都还没算出结果来,而眼前这个男人,并无算筹,而且也不可能懂乘法口诀,靠心算这么快就知道结果了,在如今这个时代,这完全可以称之为数学天才了!
  这时,众人也不由惊疑了起来,纷纷诧异道:“你说什么?”
  那人一脸惊骇的道:“我说中丞相之前说的七万三千二百斤粮,是指那六百一十人的钱粮之数。”
  “这……不会吧?”所有人都惊疑了起来。
  “可是,刚才中丞相并没有运算啊。”
  “是啊,中丞相根本就没有运算,怎么会是那六百一十人的钱粮之数呢。你这家伙,开什么玩笑!”
  那男子却惊诧的看着李阳,然后道:“我没开玩笑,我说的都是真的,因为我算出来的结果也正好是七万三千二百斤粮。”
  说完,他立即对李阳拱手一揖,问道:“敢问中丞相,您之前所说之数,可是您算出来的六百一十人所需钱粮之数?”
  李阳点点头:“没错!”
  众人都吃惊不小,不过却又有些不敢相信。
  就在这时,商行的人也终于是算好了,然而却是一脸震惊的表情。
  李阳笑问道:“算好了?结果如何?”
  商行的那人傻傻地点点头,无比吃惊的道:“回中丞相,确实是七万三千二百斤!这个……您是如何算出来的?”
  商行的人不得不为此感到吃惊,自己天天运算帐目,已经算是比较熟练运算的人了。这个百位乘百位的运算,那也得借助算筹才能算出结果来。
  然而,李阳却是听完两个数字,立刻就说出了结果,这……简直就不可思议啊!
  这就好像,李阳事先就能看到答案似的。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不科学啊!
  “心算比你们快一些而已!”
  李阳眼下没办法过多的解释,只好暂且敷衍过去,道:“如今计算出了钱粮之数,那便尽快去运送过来吧!”
  “诺!”商行的人像见了妖怪似的看了一眼李阳,然后赶紧领命而去。
  这时,李阳就对人群中那个心算的人招了招手,问道:“你叫何名字?”
  
第一百二十章
数学家
  “你叫何名字?”
  人群中的那名中年男子赶紧走了出来,恭恭敬敬的对李阳施了一礼,回道:“回中丞相,在下张苍。”
  “张苍?”
  李阳听到这个名字,眉头一皱,隐隐感觉这个名字份外的耳熟。
  仔细一想,顿时卧槽一声,心中一惊,难道这个人是西汉历算学家张苍?
  想到这里,李阳赶紧确认道:“你可是李斯同门,荀子门下的那个张苍?懂历法、运算?”
  张苍诧异的看了一眼李阳,立即回道:“回中丞相,在下确实师从荀子门下,对历法、算学方面倒确实略懂一二。”
  李阳激动了,听到对方的回答,双眼都发直了。
  今天这是捡到宝了啊!
  怪不得这个家伙三位数的乘法能心算出来,眼前这个人,竟然是这个时代鼎鼎有名的天文历法家及数学家张苍!
  对于张苍这个人,李阳还是隐约在历史书上见过关于其记载的,此人是在荀子门下学习,与李斯、韩非等师出同门,西汉初期丞相、历算学家。
  张苍这个人非常博学,很有学问。他在历法、算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西汉王朝制定了立法与度量衡。他侧辅校正的《九章算术》是对中国及世界数学发展的重大贡献,这些算法要比欧洲同类算法早1500多年,对世界数学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张苍、耿寿昌所撰写的一部数学专著。其内容十分丰富,全书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总之,张苍这个人在天文历法及数学方面,就是一个非常牛逼的人才。
  对于李阳来说,这个时代最缺什么?
  当然是人才啊!
  而眼下,什么人才最重要?最稀缺?
  军事人才吗?显然不是,这个时代会带兵打仗的人才并不少。
  政务人才吗?更不是,朝中懂政务的人多的去了。
  律法人才吗?也不是,法家学说在战国就已然得到了发扬。
  那是工匠技艺人才?亦不是,将作少府的能工巧匠也不少,只要在李阳的提点下,很多手工方面的物件都能造出来。
  而在这个时代,真正最稀缺的,也是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数学人才!
  是的,作为一个穿越者,李阳可是太知道数学的重要性了。
  没有数学,往小了说,就是不懂运算,于生活中,商业中,十分的不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