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校对)第2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338

  安置百姓,可以让九原郡郡守负责,但征兵组建匈奴新军的事,还必须派一位将领过去才行。
  要知道,六十万的匈奴百姓,其中青壮少说也有三五万,可是眼下的长城大营,都尉以上将领全都随王离出征匈奴了,可以说是近乎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如今的长城大营,只有六位中级将领,皆是都尉。都尉,能担得起如此重任吗?
  李阳可不太有那个信心。
  秦军的都尉,统领一营,三千兵,突然要派去组建三五万人的新军,这显然不是一般人能干得来的。
  正在这时,一位都尉来到议事厅外,报道:“主帅,末将有事禀奏。”
  “何事!”
  李阳招了招手,示意其进来。
  这位都尉,非常年轻,大概二十来岁,长得是气宇轩昂。
  都尉入厅,行了一礼,道:“启禀主帅,如今我二十万大军随王离将军远征匈奴,末将担心冒顿反其道而行,乘机突袭河套,如此一来,我长城大营兵力突虚,一时难以援救,恐六十万匈奴百姓及畜产,再归冒顿所有,还望主帅多加提防!”
  一听这话,李阳愣住了。
  不由仔细的打量了一眼眼前这位年轻小将。
  王离、章邯等人都没有想到的问题,眼前的这一个小小的都尉,竟然是能够想到,这倒是让李阳颇感诧讶。
  要知道,这种用兵谋划之事,一般皆是大将来商议的,而都尉一般只管如何执行主帅及将领制定的命令就行。
  而眼前这位都尉,留守兵营,竟能替主帅考虑到这些风险,这便是最难能可贵的。
  而且,他的这个担忧,也并无道理,因为自己之所以留下三万大军,就是为了防患此事的。
  想到这里,李阳不由饶有兴致的问道:“你认为,冒顿不会回狼居胥山以北?而是躲在草原某处,等着我大军直奔狼居胥山方向时,便乘机夺回河套百姓及畜产?”
  都尉点点头:“虽然可能性极低,但……若末将是冒顿,便定会如此一博!”
  “哦,哈哈哈!”
  听到这话,李阳大笑了三声。
  一旁的萧何,也不由微微笑着点了点头,一脸欣赏的打量起眼前的这位年轻都尉,很显然,他也觉得这位都尉是一个将才。
  都尉见李阳大笑,还以为自己是不是想错了,不由疑道:“主帅为何发笑,若是末将说错了,还望主帅责罚!”
  李阳笑了笑:“你的担忧并无不妥,本帅之所以留下三万大军,便是防患此事。”
  “哦?”
  都尉一愣,不由尴尬有些难以自容,道:“如此看来,是末将多虑了。”
  李阳摆了摆手,笑道:“你能考虑到此事,本帅颇感欣慰,可见你心思慎密耳。”
  说到这里,李阳接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末将赵贲!”都尉回道。
  “赵贲?”
  一听这个名字,李阳一怔。
  因为这个名字,李阳可是极有印象的,秦末有一员大将,就叫赵贲。
  而且,历史上的这位秦末大将赵贲,名气虽不如章邯,但他却是战到最后的一位秦末名将。
  据历史记载,汉元年五月,刘邦率领汉军还定三秦,派曹参、周勃、樊哙东进取咸阳,大破赵贲、内史保军队克咸阳。
  什么意思呢?
  定三秦,就是指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被项羽封在关中地区为王的秦朝降将。也就是说,那时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位秦末名将都是项羽分封的王,只有赵贲是秦国最后的一员大将。
  只不过,赵贲还是没能阻止刘邦的步伐,彻底丢失咸阳,自此赵贲也彻底消失在历史舞台。
  总之,历史上的赵贲是秦二世中央军里最后的一员大将,而且地位也不低,手下有爵位是侯的,算得上是一员忠义之将。
  此时,李阳不由在心里想,眼前的这位都尉,不会就是历史上秦二世中央军里最后的一员大将赵贲吧?
  细细一想,这事还真有可能。
  毕竟,赵贲在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前,乃至在秦二世前期的大战中,都没有记载。
  直到公元前207年,方才有他的记载。
  而公元前207年,也就是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投降项羽的时候,他才被秦二世启用。
  也就是说,他在此之前,都只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将。
  想到这里,李阳于是决定启用眼前的这个也叫作赵贲的人。
  “好名字!赵贲,本帅问你,既然你想到了冒顿有可能会奇袭河套,那你认为如何安排较妥?”
  赵贲略一思虑,便道:“末将以为,应调一半兵力,前往河套,方为万策。”
  李阳点点头:“好,本帅升你为右将军,给你一万五千兵,卫戍河套!”
  赵贲一愣,显然没有想到,李阳居然会提拨重用他。
  要知道,秦军有制,依旧为上将军和前将军、后将军、右将军、左将军,下面则是都尉、校尉。也就是说,自己等于是连升两级。
  顿时,赵贲感激涕零行礼一揖:“末将,谢主帅提拨之恩!”
  李阳笑了笑,示意其不必多礼,然后道:“不过,你此次前往河套,一为布防,二来还有另外一个任务。”
  “主帅明示,末将必全力以赴。”赵贲道。
  李阳道:“本帅要你从那六十万匈奴百姓当中挑选青壮,组建一支新军。你,可胜任?”
  赵贲心中一怔,自然知道这支新军组建起来,就等于自己统领着几万人的大军,想到这里,心中更为激动,不由全血热血沸腾,慷慨激昂道:“末将定不辱使命!”
  “好,你这就准备一下,即刻出发!”
  说着,将九原郡的那份急奏,将到了赵贲的手中,让他带给九原郡郡守。
  “喏!”
  赵贲领令,一脸激动之色,赶紧下去准备。
  看到赵贲退下后,一旁的萧何笑道:“院长,此人确实是一难得的将才!”
  李阳点点头,心想,如果没错的话,这人可是秦末的大将啊。
  
第二百三十七章
出征夫余
  因为萧何是从咸阳而来,所以当天和李阳聊了很久。
  把自李阳离开朝堂之后,朝中诸事皆讲述了一番,特别是新政推广,各郡县欺上瞒下,对国政院阳奉阴违之事。
  李阳听完之后,倒是毫不在意,笑着告诉萧何,待匈奴统一,回朝之时,便是新政土改大定之日!
  这让萧何心中无比的好奇,李阳究竟有什么神谋妙计,竟然会如此自信的认为可以翻云覆雨,旋转乾坤,掌控局势?
  不过,李阳似乎是故意要吊他的味口,亦或是自作高深,不肯透露半句。
  没办法,萧何只好换了个话题,道:“院长,此次属下前来,还带来了三万套马镫、马鞍,不过如今看来,这三万套马镫、马鞍于匈奴决战倒是用不上了。”
  “哦?半月时间,竟生产了这么多!”听到这话,李阳有几分诧异,短短半月,何章竟是做出了三万套马镫、马鞍,这简直超乎了他的想像。
  萧何道:“因为我秦军与匈奴用兵,何章为了能替院长分忧,特地增加了几十条生产线,故而半月时间做出了三万套。”
  李阳点点头,夸道:“这个何章,倒真是个人才!”
  萧何也不无否定的点点头,十分赞同。
  说实话,李阳是真的很震惊何章掌执的将作府。
  因为那里不仅聚集了大秦所有能工巧匠,而且还有专业的流水生产线。
  是的,你没有听错,秦国的将作府,通通是流水线生产作业。
  要知道,流水线生产和标准化模式是现代生产工艺的一个基本特点,可以说是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基石,不论是楼房还是各种现代设备,都离不开模块化的生产模式。
  在此之前,李阳觉得流水线生产和标准化模式是近代西方发明的,直到来到了秦国,去到了将作府,他才发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已经发明了原始的流水线生产和标准化模式,这可比西方早2000多年啊!
  也就是说,秦朝是世界上最先进行标准化生产武器的国家,他们有大规模的兵工厂,而且全国所有的工厂生产的武器标准质量都是一样的。
  比如,秦国的弩机一共只有六七个零件,故障率低,使用方便,而且秦国已经使用了标准化模具进行铸造,可以短时间内在流水线上进行大批量生产。有扳机,能瞄准,可速射,流水化生产,这不是“枪”是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