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校对)第2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8/338

  至于“子弹”,那就更夸张了。
  秦国的箭头都是青铜箭头,分大小两种,小的约50克重,是用来远程射击的轻箭,大的100克,是用来近距离穿甲的重箭,但它们无一例外都是标准的三面棱形箭头。
  懂现代空气动力学的人都知道,三面棱形箭头设计已经接近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所以它不但威力巨大,而且弹道稳定,是为大规模战争设计的专业武器。虽然时隔两千年,李阳仍能感觉到战国时代秦国那种铁与血的森森寒气。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秦国征战天下的虎狼之师,实际上就是依托于流水线的标准化的装备生产工艺,在秦朝装备中,箭头也好,弩箭也好,相互之间的差距极小,可以做到随时更换,而这就是流水线和标准化的核心,这种成规模的标准化生产,或许就是秦朝军队战无不胜的原因所在。
  总之,李阳十分的佩服将作府的智慧和对于标准、规制的严格恪守。它完全是集研制、生产、标准化为一体,完全颠覆后世人的认知。
  想到如今王离他们已经出征了,这三万套马镫、马鞍留在长城大营暂时也用不上,于是李阳便道:“三万套马镫、马鞍你还是带到东胡去,交给韩信吧!”
  萧何点点头。
  确实,东胡刚刚统一,其内部还极不稳定,所以将这三万套马镫、马鞍带过去,可以让秦军不仅更具威慑力,而且战力也能倍增。毕竟,留在东胡的秦军,一共只有七万人。
  七万秦军,要保证一个东胡不出乱子,可非易事。
  次日,萧何也带着侍卫及三万套马镫、马鞍出发了,直奔东胡赶去。
  上郡至东胡,数百里,加上带着几十车的装备,所以用了三日时间,方才赶至东胡。
  一到东胡,萧何就听到了一个令他感到震惊的消息--韩信和苏角竟然带着大军出征夫余和肃慎了!
  这简直把萧何给彻底惊呆了。
  此次北征,不是为了统一匈奴的吗?
  怎么……他们统一了东胡还觉得不够,竟然还想着要把夫余和肃慎也一块给灭了?
  想到这里,萧何简直是瞠目结舌,他现在算是大开眼界了。这真是什么样的主帅,就带什么样的兵,朝中的人,谁敢想到,韩信等人居然敢带着七万人,一边在担负着东胡的稳定,一边还想着要去灭了夫余和肃慎啊?
  那可是两个有政权的国家啊!
  萧何抹了一把冷汗,心中震憾的同时,心里又颇为担忧。因为整个东胡,韩信只留下一万秦军,维持东胡的稳定。
  不过,经过了解,得知韩信他们把东胡的青壮征尽一空,这倒是让萧何稍加放心了一些。
  于是,他立即将留下来的一万秦军,全部装备上了马镫、马鞍,同时派人将剩下的两万套马镫、马鞍,急速送往正在出征夫余路上的韩信。
  因为萧何心里知道,只要韩信他们不败,东胡就应该不会出乱子。但是,一但韩信他们惨败而归,那么作为与夫余、肃慎为同盟的东胡,也必将反抗。
  所以,韩信他们不能败,一败就全完蛋了。
  事情,也确实如萧何猜测的那样。
  东胡的大当户与右都尉,表面上接待着萧何,协助他郡县划分,但是心里却是在观望。
  他们在等待着韩信出征夫余的结果。
  ……
  与此同时,韩信与苏角,率着大军,直奔夫余。
  六万秦军,加上新征组建的五万东胡兵,共计十一万大军,浩浩荡荡,旗旌摭天。单从兵力上来看,他们的兵力已经比夫余和肃慎加起来还略多一些了。
  只不过,唯一的风险就是,这新征的五万东胡兵,届时不会倒戈相向。
  如果一但这五万东胡兵,倒戈相向,加上夫余和肃慎,这便会落得一个前后夹击或里应外合的局面,那么韩信他们就真的彻底完蛋了。
  为了防止这种悲剧的发生,韩信只能用利益来保证他们的忠心。
  为此,韩信不仅许诺,此次征战,凡立下战功者,在草场分配时可额外获得更多的草场,而且他们接下来的年俸标准,也是按这次军功的大小来确定。
  换句话来说,就是如果这次征战夫余的战役上,没有军功者,以后只能领最低一级的年俸,而获得了军功者,接下来将拿更高标准的年俸。可以说,这一战,可以决定未来自己在军伍中的定位及待遇条件。
  秦军的年俸制,东胡人自然是知晓的,所以韩信许诺的这些条件,确实极大的鼓舞了东胡士兵的士气。毕竟,东胡已经归顺了大秦,就算反抗,复国了,对于普通东胡士兵来说,自己还并不能改变命运和阶级,且条件甚至还不如秦军,所以在个人利益的权衡下,他们都没有倒戈相向的念头。
  与此同时,萧何派人紧急输送的两万套马镫、马鞍,也追上了韩信的大军。
  这使得六万秦军当中,装备了马镫、马鞍的骑兵,直接达到了四万。
  四万装备了马镫、马鞍的骑兵,其战斗力,完全可以叫板八万普通骑兵,而立于不败之地。
  有此两万马镫、马鞍,韩信的大军,士气更加的高涨,从上到下,将士们对此战皆信心百倍!
  
第二百三十八章
信心高涨的夫余王
  不出一日,韩信的十一万大军,便直入夫余边境百余里。
  顿时,夫余举国震动!
  夫余王庭。
  夫余王得知秦军入侵夫余的消息,不由大惊失色!
  其实,就在日前,夫余王得知东胡归顺大秦的消息,已是震惊不已。
  要知道,东胡的国力,在北方可是超然的存在,就连匈奴也得畏惧三分。
  可是,就这么一个超然的存在,竟然毫无征兆,突然间就被秦国给统一了,你说能不让与东胡为邻的夫余感到惊骇吗?
  这就代表夫余将来要面对的就不再是东胡的威胁了,而是大秦。
  以往,夫余与肃慎结盟,双互倚靠,倒不至于太过东胡会有吞并之心。
  然而,面对大秦,夫余和肃慎两国,可就没有这个信心了。
  可以说,自从得知东胡归顺了大秦的消息后,夫余国从上到下,无不感到担忧。
  而现在倒好,大秦居然这么快就打到夫余来了,这更是让夫余王心里发慌?
  “秦军来了多少人?”
  夫余王心中紧张,赶紧问道。
  报信的小将道:“回我王,进犯我夫余边境的秦军总数,约莫有十一万之数,不过其中有五万是东胡士兵。”
  “十多万大军?”
  夫余王咽了一记口水,这个数字让他忍不住心头一颤。
  夫余总共才有五万兵马,这简直没办法抵挡秦军的进犯。
  不过,让他心中稍微感到一丝安慰的是,秦军的十多万大军当中,有接近一半的兵力是东胡人。
  东胡刚刚被秦军统一,这些东胡士兵,真的会甘愿为大秦拼命吗?
  夫余王可不认为东胡兵会甘愿被大秦当枪使,甚至他们或许还会有倒戈相向的可能。
  想到这里,夫余王心中倒是看到了一丝希望。
  很显然,秦军兵力上看上去有十一万大军,但是其中有五万的东胡人只是凑数的。也就是说,夫余真正要面对的是那五六万的秦军。
  五万夫余大军,对战六万秦军,兵力上虽然依然处于劣势。但是……夫余的背后,不是还有肃慎吗?
  只要肃慎的援军一到,战局必将扭转,届时秦军大势一去,那五万东胡士兵必将也会倒戈相向,如此一来,这一战反倒可以大获全胜了。
  心中有了计较,夫余王立即对庭帐内的大臣道:“赶紧向肃慎王请援!同时,集结全国所有兵力,抵抗敌军!”
  “喏!”
  众臣领命。
  夫余国的部队集结,速度还是极为快速的,一天时间,全国的五万兵力就全部向王庭方位集结完毕。
  这也得益于数日前,得知了秦国统一了东胡的消息,所以在这些时间里,夫余国已经是举木皆兵,早已提高了警戒。
  ……
  这一天,日头才刚缓缓升起,秦军的黑旗便已出现在了夫余大军的视线当中。
  是的,因为夫余前线的兵力回调集结,可以说韩信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的阻力,一天时间就深入到了夫余的腹地。
  它,就像是一把尖刀一样,直插夫余的心脏。
  滚滚尘土,黑旗摭天,十一万大军,很快就与夫余大军摆开了阵势。
  夫余王率着自己的大臣、将领,也来到了阵前,亲自指挥。
  看着五万夫余方阵,夫余王还是有几分信心的。
  只要能抵挡两日时间,肃慎的援军便会赶至,届时便是反败为胜之时。
  对于夫余王来说,要想凭一己之力,打败秦军,这个他没信心做到。但是,凭五万夫余大军,坚守两日,他还是信心百倍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8/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