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5/550

  电传操纵系统比之于机械操纵系统的先进之处通常被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让战机永远在包线里面飞行。
  打个简单的比方,李战在驾驶歼-7的时候始终需要有一只手握住操纵杆,如果不这么做飞机姿态就会改变,如果你放任不管飞机的姿态会超越包线造成坠机事故,但是如果开歼-10或者歼-11这些三代机,如果你不动操纵杆飞机会保持原定的姿态飞行,你不需要担心飞机的姿态会超越包线。
  “使用电传操纵系统”被视为三代机最大的特征,也是界定二代机和三代机主要条件。
  歼-16的电传操纵系统是从歼-10系列所使用的那套玩意儿发展来的,比SU-30MKK所用的那一套不知道先进多少,而且据说得到了四代机的一些技术支持,在航电方面有不少的后发优势。
  客观地说,沈飞厂生产的所有空军战机里,歼-16的电传操纵系统最为先进,甚至比歼-15还要先进。一些分析认为歼-16之所以历经十多年的研发才拿出原型机来,原因在于研发过程当中不断的使用了新技术,比如从四代机项目溢出的先进座舱技术等。
  沈飞厂汲取了教训,在搞歼-16项目的时候没有盲目突进,也放下了老大哥的架子虚心向成飞厂请教学习,因此有了外形与SU-30MKK一般无二但是内在完全大变样了的歼-16。
  也才有了李战此时的信心。
  如果现在开的是一架歼-7或者歼-8一类的二代机,李战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这么有信心。也许一个强侧风过来歼-7或者歼-8就要一头栽到海里。
  李战突然有一个惊喜的发现——利用侧风可以抵消尾舵的误差力矩。他在狂风暴雨中认真地感受了一下空气流的规律,尝试着调整了一下战机的仰角和侧倾角,战机居然真的可以保持直线飞行。
  他兴奋地说道,“福指,云墙里的空气流是有规律的,利用侧风可以抵消尾舵的误差效应,请你通知海上搜救分队的同志返航,我能飞回去,完毕!”
  海岸线几十公里内的海况已经一塌糊涂了,强台风带来了五六米高的海浪,这对海上搜救分队的舰艇来说非常的危险。李战不希望为了自己而让其他战友陷入危险的境地,再说他还不一定要弃机呢。
  很显然福指不会答应他,值班指挥员说道,“试验幺六,海上搜救分队按原计划进行,你必须脱离危险他们才能返航,完毕。”
  “福指,完全没有必要!我肯定能安全返航的!完毕!”李战坚持了自己的建议。
  几艘搜救舰艇上搭载着两百多人,这两百多人如果为了救他而陷入危险之中,李战认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他认为根本没有性价比!
  但是福指以及上级首长机关不这么认为,别说一个优秀的试飞机组,就算是一名普通士兵,也会投入大量的搜救力量。这不是性价比的问题,而是部队的原则!
  不会放弃任何希望,不会抛弃任何人。
  福指的值班指挥员严肃说道:“试验幺六,服从命令!如果你没把握飞回来必须弃机跳伞!是否清楚?”
  指挥员发火了。
  “明白!试验幺六明白!”
  李战非常无奈,眼前的办法是尽快飞出云墙区,只有这样上级才会让冒险出海的海上搜救分队返航。他让战机往北飞,返航的方向应该是西北,这让福指的值班指挥员感到困惑。
  “他想干什么?”值班指挥员皱眉,觉得李战这个同志在赌气。
  身边的参谋不得要领,连忙的和气象员低声分析起来。
  气象员抓起一把铅笔头扔进文件盒里,铅笔头四散开去,凝重地说,“云墙区里的气流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强对流的情况下空气流是没有规律的,如果非要说有规律,那么没有规律就是它的规律。飞行员说他能够利用侧风来让战机保持直飞,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参谋摆摆手说,“不管他是怎么做到的,现在的事实是他的确保持了直飞,可是他在向北飞,从气象的角度来看向北飞是否有正确考虑?”
  气象员说道,“是的,萨娜是向西北方向移动,他向北飞可以顺着风力更快的脱离云墙区。飞行员很有想法。”
  参谋看向值班指挥员,“头儿?”
  “嗯,密切关注云墙区的天气变化。”值班指挥员微微点头。
  通讯参谋突然说,“通讯又中断了,他们可能进了雷暴区!”
  塔台里的气氛再一次凝重起来。
  福指与1616号歼-16之间的通讯一直时断时续,完全视战机所在空域的电磁环境情况。联系不上就只能依靠雷达探测到的信号来判断1616号歼-16的最新动向。
  “五分钟后他应该能脱离云墙区了!”雷达操作员报告。
  代表着1616号歼-16的红点以每小时大约三百八十公里的速度向北脱离云墙区,塔台众人高高吊起的那颗心随着红点的移动而慢慢放下来。
  “咦?他在向左转,转弯的角度很大!”雷达操作员突然大声报告。
  因为“萨娜”是向西北方向移动的,1616号歼-16向左转会再一次冲进云墙区里,此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作战参谋皱眉说,“他是不是迷航了?”
  存在这种可能性,在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下战机的一些仪器会出现较大误差甚至失效,尤其是感应端部署在机身外表的诸如空速仪、地平仪等。
  值班指挥员一把抓起送话器呼叫1616号歼-16,“试验幺六收到回答!试验幺六!你偏航了!试验幺六!”
  没有回音,只有嗞嗞的电磁干扰声。
  眼看着就要成功脱离云墙区了,此时出现偏航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1616号歼-16已经在空中飞行了三个多小时,他们的燃油一定不多了,而且尾舵故障的情况下飞机随时会失控坠毁。
  “试验幺六!”值班指挥员的声音在塔台指挥室里回荡着。
  气氛顿时沉重起来,看着1616号歼-16转着圈子准备走上老路,他很难再扛住风力逐渐增强的“萨娜”风球云墙区的撕扯了。
  1616号歼-16在劫难逃了,值班指挥员沉声说道,“把飞机的位置发给海上搜救分队,让他们加快速度赶过去。”
  “是!”
  参谋还没把命令传达下去,气象员突然举起手大声说道,“头儿!萨娜有重大变化!”
  值班指挥员大步走过去,气象员指着偌大的显示屏激动地说,“萨娜转向了!你看云团的走势,云在向北聚集,萨娜正在转向北!”
  足足好几秒钟,值班指挥员才反应过来,忍不住击掌振奋地说道:“好家伙!完美的脱离!他怎么知道萨娜会转向北的?他比气象台都厉害?”
  气象员呵呵笑着不知道从何解释,根据最新的数据迅速计算“萨娜”的最新运动路径,在图上画了出来,仔细看了之后忍不住嘿嘿笑道,“头儿,这是萨娜最新的运动趋势,你看看往北是什么地方。”
  “日本?”值班指挥员眉头一挑,莫名高兴,但表面很沉痛的样子。
  气象员忍不住笑出声来,却是满脸沉重的样子,说,“很可能还会加强,最大风力超过十八级估计没有什么悬念,最厉害的极有可能引发海啸。”
  年轻的作战参谋言益于表喜不自禁,突然发现大家的脸色都很沉重,很不自信的说道,“为什么我感到高兴而你们心情沉重的样子?难道是我太狭隘了?”
  “不,只是因为你是正常人。”
  值班指挥员凝重地说,“我们也是正常人,但我们在心里高兴,不像你这样表现出来。毕竟大灾大难面前我们都是全球人民都是一家人啊!”
  这下大家真绷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
  问题在于,李战是怎么知道“萨娜”会转向的,而且转向速度这么快。坐后舱的陈飞都不清楚更别说其他人了,事实上刚才陈飞同样对李战的选择感到费解,不过他没有打扰李战,一直到逐渐感觉到战机的飞行姿态趋于平稳,他才意识到已经离开了云墙区。
  他忍不住了,问道,“为什么会这样?”
  李战笑着说,“萨娜转向北了,我持续左转正好避开了它的风头,顺着尾舵的误差值加快了转弯的速度和飞行速度,再有一百二十多公里就能看到海岸线了。”
  这个时候陈飞才注意到刚才乱跳的定位仪数字恢复了正常,迅速的计算了经纬度,果然离海岸线只有一百多公里了。
  “你怎么知道萨娜会转向?”陈飞非常费解,这种预测可不是掐指一算就能预测出来的,而且此时能见度为零根本看不到外面的情况,李战从何判断?
  李战说,“等回到了我教你。”
  “福指福指,试验幺六呼叫,完毕。”李战尝试呼叫福指。
  福指的值班指挥员激动得一把操起送话器:“试验幺六!我是福指!飞机情况怎么样?完毕!”
  “没有出现更多的问题,我已经脱离云墙区了,请求备降高旗机场,完毕。”李战请示道。
  值班指挥员一愣,问道,“其他备降场可以吗?”
  “到不了,燃油消耗不正常,我怀疑有外泄现象,完毕。”李战说。
  这句话一出陈飞吓了一跳,他没有发现燃油表的异常,在刚才那样的情况之中恐怕谁也不会也无法做到分析燃油表下降值是否正常。但是李战明显是早就注意到了,并且发现了问题。
  陈飞心中感慨不已,李战真的成资深老司机了。
  值班指挥员回复,“试验幺六可以备降高旗机场,联系东南区调,频率124.78,接下来你听他指挥,完毕!”
  “联系东南区调,频率124.78,明白!”
第490章
抗“台”归来拉了一条火
  高旗机场是最近的机场了,作为东南地区重要的国际航空港之一,这里每天起降航班高达三百八十架次,是非常非常繁忙的区域性航空枢纽。
  但凡有第二个选择李战都不愿意在这样的机场进行备降,因为那会给地方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更为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此时已经是凌晨五点多,有许多国际航班的高旗机场已经在两个小时前开始了新的一天的飞行准备工作。气象台最新的预报显示“萨娜”在三百公里外转向北,原本已经做好了取消准备的航班大多可以正常起飞,今天起降的航班不会比往常少多少,这意味着凌晨五点多的高旗机场已经是一片繁忙。
  福指向军区值班室报告了情况,军区值班室马上启动一级响应,军地的相关机制开始运行。李战发出请求的五分钟后高旗机场就接到了东南空管中心的指令,要求该机场停止所有的飞行工作并且做好军机备降的应急保障工作。
  驻高旗机场的军代表迅速行动起来,一帮穿军装的突然冒出来出现在各个岗位上充当了“下达指令的人”,这让机场的许多工作人员感到诧异,他们当中许多人甚至不知道机场里还常驻有军人。
  火车站、机场、港口,甚至一些大车站,都有部队军事运输部门派驻的代表,通常称为军运代表,军事运输,可不是军运会,主要职责是协调利用地方交通进行兵力输送等工作,权力大得要死。平时低调到别人不知道他们的存在,甚至一年到头可能也没协调一次运输,可是一旦接到命令,他们像凭空冒出来一样出现,以迅速果断的作风在最短的时间内根据部队的要求协调好运输工作。
  高旗机场这种区域航空枢纽港的军运代表处规格还高得很,副师级,常驻代表大校副师,在特定的情况下是拥有直接接管机场的权力的,牛逼得不行。什么特定情况,比如上级下令要征用该机场,军运代表处就是负责接管的部队先遣队,必须要第一时间进驻各个关键岗位把机场控制起来。
  这种机制有些像军管预案,打仗了部队要用到这座机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由部队的专业分队对机场进行接管,而且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因此可以把军运代表处看做机场运营的备份团队,只有基本人员配置的、隶属部队的备份团队。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还不是国防动员范畴,而是部队作战战略方案中的内容。也许十年八年用不上,但是一旦用上就必须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5/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