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278

  当然,据说,依照教会的规矩,牧师们是不会,也不允许将他们在忏悔室中听到的消息传播出去的。甚至因此有了这样的一个笑话:
  某人被错当成了杀人犯,蒙冤入狱,并被判处了死刑。在就要上绞刑架之前,一个牧师来为他做最后的忏悔。
  “牧师,我真的没杀人,那个人他真的不是我杀的。”那人对牧师说。
  “啊,孩子,我知道。全城的牧师都知道你没有杀人。但是我们都不能说。”牧师充满悲悯地回答道。
  但如果你真的以为牧师们会这样守口如瓶那就错了,如果真的这样,瑞纳夫人和于连的那些风流韵事又怎么会被别人知道?在合适的时候,利用这些情报,本来就是教会得以壮大的技巧之一。所以那些培训班的学员们中稍微聪明一点的,对富歇的招揽其实并不抵触。
  至于新上任的红衣主教,则是一个姓奥博良的神学院的高材生。(当然,这是在真理部记录司进行核实后的说法,此前的谣言则宣称奥博良根本就没能毕业。)这人在大革命开始后,靠着向革命政府宣誓效忠获得了神父的位置,后来在九三年的时候,有摇身一变,成了理性教的牧师,并且还给罗伯斯庇尔做密探。
  罗伯斯庇尔倒台之后,这人自然是倒了霉,但是很快他又靠着他以前的侦探朋友拉上了吕西安的关系。此后在吕西安的手下表现出色,因而被不断提拔。在出任红衣主教之前,他已经在真理部的记录司当上了司长。
  约瑟夫和拿破仑都知道,将教会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是多么重要,而搞情报和宣传的吕西安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位置。只是天主教的神职人员必须单身,不能有老婆,(当然,可以有情妇,也可以有私生子。)没有老婆,自然就也没有合法的子嗣,这对于家族未来的平衡并不好。所以,三个姓波拿巴的都没法自己去兼任这个位置。于是奥博良便因为有过在宗教机构工作的经验而被吕西安推荐给了约瑟夫和拿破仑,并最终被任命为法国教区的红衣主教。
  除了红衣主教,各个地区的主教什么的大部分也都落到了吕西安的手中。不过各地宗教局的头头们却大多都是富歇的人。毕竟,单论搞情报,调查阴谋什么的,富歇的水平比吕西安不知道高多少。再加上吕西安要管的事情太多,他本人分心的事情也非常多,即使是约瑟夫和拿破仑也都觉得,这些事情,还是交给富歇比较有效率。
  当然,富歇虽然很能干,而且如今和波拿巴家族的共同利益很多,但是无论是约瑟夫还是拿破仑都并不完全信任他,所以教会本身还是落在了吕西安的手中——波拿巴家族必须有自己的一套情报体系以平衡富歇。
第二百二十七章,软实力和蒸汽船
  拿破仑忙着他的法典,这部法典如今还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为将来家族躲在幕后控制局面做好准备。吕西安忙着教会的事情,当然还有各种人民群众喜爱的娱乐活动。执政府刚刚通过了《法兰西文化事业促进计划》。依据这一计划,原本很多属于王室的土地和建筑都会被改建成各种公共娱乐设施,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娱乐设施的重要性是如何强调都不会高估的。”在真理部中,吕西安正在向下属们强调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世间不如意的事情总是很多的。哪怕是在别人看来日过得很好的人,也会有各种不如意,更何况是那些生活艰难的人呢?
  这些情绪累积起来,会越来越多,就像洪水越积越多一样。单纯的靠强力压制,只能压住一时,而一旦压不住了,立刻就是一场大灾难。所以我们的责任之一,就是不让这样的情绪积累起来。让它们通过一种无害的方式宣泄出来。艺术和娱乐就是这样的方式。所以我们要从政治的高度,从能够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高度,来理解我们的工作,不要仅仅只把它视作是粉饰太平的表面文章。
  罗马帝国的那些创造者们,就深深地了解这个道理,所以你们如果去过罗马的遗址,你们就会在那里发现大量的这类设施,比如剧院、比如斗兽场。他们在剧院中演出各种悲剧、喜剧,在斗兽场中展示各种战斗,让人民的情绪都能得到有效的引导和宣泄。于是人民满意了,笑脸增加了,人民就变得更加团结,更有效率了,于是罗马便日益强盛……所以,我们也要建造更多的体育场和歌剧院!这是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也是法兰西从罗马帝国那里继承来的昭昭天命的要求!
  另外,我们的宣传不仅仅只针对国内,对国外的宣传也不能放松。这宣传一定要动脑子,不能只是在那里傻乎乎地叫唤‘法兰西好,法兰西好,就是好呀,就是好’,而是要用更精致的方式,将法兰西的美好形象,将法兰西的思想,法兰西的艺术宣传出去。
  我们要让整个欧洲的人民都羡慕法兰西,都以说法语,吃法国大餐,看法国戏剧,用法国货物为荣;要让整个欧洲的人民都认为法国就是文明上的罗马。罗马之外,皆是蛮夷。我们就要让全欧洲的人民都觉得,只有跟法国在一起,学法国,跟着法国走,才是走向文明,任何和法兰西为敌的,都是自甘堕落的蛮夷。法兰西不仅仅要靠无敌的军队这样的硬实力称雄,也要靠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软实力来影响欧洲。
  诸位,我们的硬实力是无比强大的,它可以迫使我们的敌人服从我们的意志。但如果仅仅只有硬实力,却是远远不够的。
  在世界的历史上,单单就军事上的成就而言,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谁能超过可怕的蒙古征服者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的。但是他们的帝国能够持续的时间却非常的短暂,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帝国是一个除了武力什么都没有的瘸子。
  我们不能走上蒙古人的老路,我们的硬实力要让他们不敢不服从我们,而我们的软实力要让整个欧洲都心甘情愿的服从我们,以我们的利益为最高的利益。
  所以,我们要成为文明的使者,我们要和全欧洲的大学合作,要……归根到底就是,我们要在欧洲培养出一大批精神法兰西人,以及一大批愿意带领欧洲人民走法兰西的道路的革命党——当然,所谓的‘走法兰西的道路’,指的是我们让他们以为的‘法兰西的道路’……”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吕西安自然也忙得要命,以至于,一些小报的记者甚至都观察到,吕西安·波拿巴先生更换女友的速度都下降了四层。
  至于约瑟夫,目前反倒是没什么大事了。各种科研项目基本上都上了正轨,根本就不再需要他亲自去盯着了。约瑟夫在巴黎大学给自己弄了个教授的头衔,然后一口气骗来了二十多个博士生,然后便将由自己负责的项目中的一大堆的具体操作的事情都扔给了他们。后来,法国科学院和罗马帝国科学院的双料院士安培先生就曾经回忆过自己在约瑟夫那里当学生的情况:
  “波拿巴教授是个很了不起的人,而他最让人佩服的,还是他敏锐的目光和那种奇怪的直觉。那会儿,我们一些同学日日夜夜地守在实验仪器边上,记录下了一大堆的杂乱的数据,自己一点都没觉得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而这时候,波拿巴夫人,也是他的秘书进来了,将我们的那些数据拿了回去,往往只要一天甚至更短的时间,波拿巴教授就能从中发现疑点,便立刻布置下新的研究方向。有些时候,在研究中我们总能遇到各种分歧点,岔路口,不知道该向那个方向努力。在这时候,教授往往会迅速的已在他的直觉,指出某个方向,而他的直觉的正确率高得吓人……
  不过也许是因为波拿巴教授负责的事情太多,平时能见到他的时候很少,基本上也只有在每个月的进度汇报上才能见到他。不过即使如此,我们积累了一个月的各种难题,很多时候,波拿巴教授只用几分钟就都解决了……”
  因为把这些事情都丢给了学生,约瑟夫便只用控制节点了,这大大的减少了约瑟夫的工作量,再加上这段时间也没什么需要他去“正式投产”的东西,所以约瑟夫反倒是难得的清闲下来了。这样的空闲日子持续了差不多大半个月,直到他破格录用的美国工程师富尔顿通知他,新的蒸汽船可以“正式试航”了为止。
  在原本的历史上,富尔顿被认为是蒸汽船走向成熟的关键性人物。像在原本的历史上一样,富尔顿在九三年的时候,来到了巴黎,试图找一个人能资助他研制蒸汽船。然而他的运气却不是很好,他建造的蒸汽船还没来得及完成,就因为刮大风而在塞纳河中沉没了。因为沉船堵塞了航道,他还被革命政府处以巨额罚款。
  结果走投无路的富尔顿便被约瑟夫以低廉的价格拉进了军队技术研究所,后来又被拉倒土伦,加入了海军研究所。
  在军队技术研究所和土伦的海军研究所中,因为他所擅长的项目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投资,所以他并没有太出色的表现。但是当军工联合体开始蒸汽船的研究项目后,这个被认为基础知识薄弱,更适合当一个技术工人而不是工程师的美国佬却显示出了自己动手能力强,行动力强,善于协调取舍的优势,成为了蒸汽船这个项目的副总负责人。总负责人是谁?当然是挂着牌子,但基本不太管事的约瑟夫了。
  既然已经可以“正式试航”了,也就是说,其实这条船早就完成了所有的“非正式试航”项目,已经基本上成功了。
  这次试航的位置在塞纳河上,一大清早,约瑟夫便带着女秘书兼老婆,以及女秘书的女秘书,来到了巴黎西端的,一处隶属于军工联合体的船厂。
  当他们到达船厂的码头的时候,老远的就能看到,码头上有一条船正在冒烟。
  “约瑟夫,这是你们仿制的英国船?”女秘书的女秘书波莉娜问道。那条被俘的英国蒸汽船最终被法国人拖到了巴黎,用来做进一步的研究,然后就是交给吕西安公开展览,以炫耀法国人的胜利,为此,吕西安还安排人将莫雷尔等人的故事编成了戏剧在巴黎上演。
  波莉娜自然也看到过那条得到了一定的修复的英国蒸汽船。和一般的人不一样,大家普遍觉得英国人的这条船简直是丑出了天际,但波莉娜却觉得那种带着两个大轮子和一根高高的黑烟囱的蒸汽船有一种“独特的,笨拙中带着股邪恶的力量感的美感”,甚至将它比作站在美神身边的火神。所以,波莉娜倒是很希望法国人能干脆仿制这条船。
  “这怎么可能?我们怎么可能建造这么落后的东西?”波利娜的话,立刻就让约瑟夫想起了他百花的五万法郎了。
  马车直接在码头上停了下来。几个人从马车上下来,一条外形修长,有着一前一后的两根桅杆和两个烟囱的船就停泊在他们的面前。
  富尔顿早就在这里等着约瑟夫他们了,见到几个人下了马车,便赶紧迎了上来。
  “教授,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你们上船了。”富尔顿说。
  “很好。这船上的救生艇都到位了吧?”约瑟夫问道。
  “都已经到位了。”富尔顿说。
  “还有救生衣也都准备好了吧?你要知道,这条船上的每一个人,都是联合体无可估量的珍宝,一定要保护好他们。要知道安全无小事。”
  “教授您放心,我们对安全防范一向很上心的,船上又足够两倍的乘员使用的救生艇,在触手可及的位置上,都可以拿得到救生圈或者救生衣——教授,您看那边就有一排的呢。”
  约瑟夫往那边看过去,那里确实挂着一排救生圈,于是他便点点头,然后转头对其他人说:“好吧,我们上船吧。”
第二百二十八章,曙光
  “这船上怎么看不到明轮呀?”波莉娜四面望望,然后问道。
  “明轮?这么落后的设计,我们怎么会用?”约瑟夫不屑地道。
  “没有明轮,那怎么拨水?难道,你们用往复式的杠杆来划桨?”波莉娜道,“要是这样,似乎也很有美感呀。”
  “这……波莉娜,也许你也应该接受一点数学和物理学的教育了。”约瑟夫摇了摇头,“我们这条船用的是螺旋桨。这是一种在水下的推进设备,效率要比明轮高得多,而且一般的风浪也不会让它脱离水面,敌人的大炮也无法击中它——英国佬的愚蠢的明轮,不知道要高明到哪里去了!”
  “波拿巴教授的螺旋桨的确是伟大的设计。”富尔顿在一边真心诚意地说,“我真没想到,还会有这样的推进方式,而且效率比起明轮,的确高了很多。”
  “其实能想到这个非常简单。”约瑟夫立刻装起了大尾巴狼,“实际上这个设计最早是从宙斯计划中的水轮机当中引申出来的。而水轮机的设计其实是从风车当中发展来的。富尔顿先生,您知道,物理学上的很多过程,都是可逆的过程,既然风车能被风吹动,那么转动相反的风车就能吹出风;水轮机能被水冲击着旋转,那么反向旋转的水轮机,就能推动水流。所以您看,这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设计。倒是螺旋桨轴的渗水问题,要解决起来反而复杂不少。”
  富尔顿的脸上顿时就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这个问题正是在他和其他的几个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解决的。当然,也没有完全解决,渗水还是要渗水的,只是渗水的速度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再加上一台小抽水机,就可以完全解决问题了。
  富尔顿便带着几个人到了船头位置的平甲板上面。在那里摆着座椅,撑着阳伞。桌子上还摆着香槟酒。
  “教授,只要您下命令,试航就可以开始了。”富尔顿说。
  “好吧。”约瑟夫意气风发的站到了船头,挥了挥手道,“前进!前进!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于是这条船微微地震动了一下,便缓缓地离开了码头。它先是顺着水流,向西航行了一段,并迅速地超过了路上遇到的好几条其他的船只,然后又掉过头,逆流向东航行。
  “这条船能有多快?”波莉娜问道。
  “‘蠢物号’理论上可以跑到十三节左右。”富尔顿回答道。
  “什么?这条船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名字?”波莉娜吃了一惊。
  富尔顿看了约瑟夫一眼,约瑟夫毫无表情。他才不会说这个奇葩的名字是他取的,而他取这个名字,完全是因为他在上辈子学过的一篇课文中,提到了富尔顿的蒸汽船,那条船被人们称之为“富尔顿的蠢物”,但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考虑到上辈子在东方大国了解到的一些传统文化中都提到,小孩子取个贱名容易养大,再考虑到“富尔顿的蠢物”并不是第一条蒸汽船,但却成了第一条获得了巨大成功的蒸汽船,约瑟夫觉得,这个传统的迷信说法,说不定还真的……于是他就给这条船定下了“蠢物号”这个奇葩的名字。
  但是约瑟夫是绝不会承认这个名字是他定下来的。所以当波莉娜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一点表示都没有。
  “啊,关于这个问题,是……是这么回事……我们在命名的时候,一直争论不休,最后……最后就确定干脆翻词典来决定,然后就翻出了这个词。但是大家此前已经决定了,不管翻出什么来就用什么,男人大丈夫的,说话要讲信用,说翻出什么词来就用什么词,那就要用这个词,于是就这样定下来了。”富尔顿现编理由解释道,一开始还磕磕巴巴的,但后面越说越像,说到后来,他自己都几乎信了,嗯,就是这么回事。
  这个时候,船已经掉过头来了,开始逆着水流加速。在逆流状态下,这条船的优势就变得更加的明显了。它喷吐着浓烟,迅速地将一条又一条的帆船抛在后面,不一会儿便回到了出发的地点。
  “这船真快呀。这是他们的最高速度吗?”波莉娜又问道。
  “不是,今天是正式试航,至于高速航行的实验,并不在今天进行。”约瑟夫回答道。
  事实上,在“非正式试航”中,已经进行过高速航行测试了。不过高速测试要增加锅炉压力,而增加锅炉压力,就会加大锅炉爆炸的危险。所以,今天当然不能进行这样的试验了。
  这次成功的试验,来得非常及时,因为爱尔兰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最近爱尔兰独立军刚刚击退了英国人的新一轮的扫荡。并且在反扫荡中获得了不小的战果。在这次反扫荡中,爱尔兰独立军第一次表现出了较强的攻坚能力,他们在战斗中使用了一种特别的炸药抛射器,使得英国人此前为那些兵站配备的防御设施几乎都成了摆设。
  这种所谓的“炸药抛射器”,其实就是后世的某支东方军队使用过的“飞雷炮”。
  用一个大铁皮筒子,里面装上发射药,再塞进一个和口径差不多大的炸药包,然后点燃,就能把炸药包抛射出近两百米。
  这东西发射的十公斤左右的炸药包威力巨大,英国人的兵站的围墙什么的在它的面前就像是纸糊的一样。当然,这东西的射程有限,如果是白天,守军通过步枪齐射就可以有效地阻止爱尔兰独立军的“炸药抛射器”的安设。(这东西需要在土里面挖一个坑,然后将发射筒架设在里面,并调整好角度。)
  但是狡猾的爱尔兰人会利用夜色的掩护,在晚上悄悄地在靠近英国兵站围墙的位置先把“炸药抛射器”安置好,伪装好。等到黎明时分,就做出进攻的样子,将英国守军都吸引到这边的城墙上,然后就点燃“炸药抛射器”,让匆匆赶来的英军和城墙一起飞上天。
  靠着这玩意儿,翻边出来的爱尔兰人以超出了英国人的估计的速度,迅速地夺取了好几处至关重要的兵站,甚至一度逼近都柏林。但是英国人在后方依旧保持了相当强大的机动兵力,于是英军立刻调动后备队发起反击。
  爱尔兰独立军第一师一部在距离都柏林六十多公里的一处兵站附近,和赶来救援的一千英军发生遭遇战。这一战以兵力大约为一千人左右的爱尔兰独立军的撤退而结束,但是双方在这一战中的伤亡却相差不大。英军伤亡了两百多人,而爱尔兰人的伤亡大概比这要高一些,但也不会超过四百人。这样的结果自然让英国人颇为震惊。
  虽然在这一战中和爱尔兰人交战的英军主要都是新兵,但是他们毕竟是正规军,各种武器的配备也更适合进行正面作战。而且还拥有骑兵,在爱尔兰人撤退的时候,这些骑兵应该能给爱尔兰人带来巨大的杀伤的。但即使如此,他们也没能在人数相差不大的遭遇战中占到多少便宜。尤其是骑兵,他们在对爱尔兰人进行追击的时候,却掉进了爱尔兰人的阔剑地雷的埋伏圈,一家伙就损失了差不多一百人。这样的结果让英国人真切地感受到了爱尔兰叛匪的力量的增长。
  而在根据地,爱尔兰独立军,也在土叛匪的配合下,不断地袭击“治安部队”,以及不小心的保持和友军的距离的英军,不断地利用打黑枪,先打枪引诱英军追赶,然后用阔剑伏击他们的花样来欺负英国人和黑皮狗。结果在根据地那边虽然并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的交战,但是英军和“治安部队”每天的损失却并不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