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278

  “克丽丝小姐”的身份,在英国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在法国,至少在文艺圈子里,很多人都是很清楚的。所以《太阳报》很快就将“克丽丝小姐”的身份揭了个底朝天。
  然后英国人才发现,他们讽刺的那个不守妇道的法国三流小说家“克丽丝”,那个“吹牛女王”,其实比她自己吹的还要传奇。她是法兰西第一执政拿破仑·波拿巴和法国最伟大的科学家约瑟夫·波拿巴的妹妹,她曾经在土伦战场上亲手将胜利的旗帜插上刚刚被收复的堡垒,她作为波拿巴将军的妹妹参加过伤兵的护理工作,因而被士兵们称之为“土伦圣女”。至于他认得拉瓦锡,以她的大哥和拉瓦锡先生的交情,这不是很正常的吗?还有:“克丽丝小姐的确是能经常和第一执政一起吃饭的。”
第二百五十二章,圣女骑士团
  《太阳报》的揭底倒是带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效果。那就是让我们的土伦圣女莫名其妙的多了一大群的英国粉丝。
  一群上流社会的中二少女们,开始到处收集波莉娜的作品,然后模仿波莉娜穿男式服装,使用普通马鞍骑马(当时女性骑马,使用的都是侧骑式马鞍),“左牵黄,右擎苍”,手持双管霰弹枪去猎狐狸,甚至是出入娱乐场所叫姑娘!
  弄得一些保守的英国绅士甚至抱怨说:“有朝一日,打进了巴黎,活捉了波拿巴全家。别人到还罢了,但是那个叫波莉娜的异端一定要绑起来烧死!”
  但另一方面,波莉娜因为她的那些或是尖刻的,充满了愤世嫉俗的讽刺味道,或是恬淡温馨,或是悲凉凄美的文章(她的法语作品不断地被翻译成英文,而她的这一类文章的创意其实很多时候都来自她的大哥)也同样得到了英国上流社会的中二少年们的喜爱,甚至是崇拜。
  某个中二少年甚至在《人民之声》报上刊出一折申明(这是一家发行量很小的报纸,所以在上面刊出这么一则申明相对便宜),宣称他准备建立一个神圣的组织:圣女骑士团,来保卫波莉娜圣女,并和那些恶毒的攻击“我们的圣女”的“不齿于人类的臭狗屎”决一死战。
  而这个所谓的“圣女骑士团”的组织,后来居然还真的建立起来了,而且这个骑士团当中还很出了一些堪称伟大的中二少年。比如拜伦和雪莱这一对好朋友,当年就都加入过“圣女骑士团”。
  当然,这个时候,这对好基友都还小,最大的拜伦这个时候也才11岁而已,至于雪莱,这会儿才刚刚8岁。所以在这场论战中,他们都没机会上场。据说,拜伦就很为自己出生得太晚而感到遗憾。
  波莉娜的光晕效果顺带着便让他们两个哥哥也进入了英国人的视野。这并不是说英国人此前不知道拿破仑和约瑟夫,只是波莉娜的光环让英国人换了个角度,不再仅仅以看敌人的眼光来看他们,然后他们就发现:“买糕的,这才真的是传奇呀!”
  当然这是后来的事情了。而在现在,波莉娜身份的曝光,带来的最大的影响还是让相关的争论变得更加激烈了。
  保守派的家伙们抓住这个机会,指责波莉娜的游记别有用心:“波莉娜是法国第一执政的妹妹,她的这些举动,一定受到了拿破仑的指使,为的就是抹黑英格兰甚至是分裂英格兰——难道还真的有人天真的以为现在我们和法国和平了,就认为我们和法国是好朋友了?法国人就真的对我们心怀善意了?这就是法国人针对我们的阴谋!”
  而自由派的则反唇相讥说:“难道因为指出这个问题的人是法国人,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难道波拿巴小姐认为一加一等于二,我们就必须认为一加一等于三,要不然就是不爱国?事实就是事实,事实不会伤害英国。反而,蒙住眼睛,将自己的脑袋扎进沙土中,然后说:‘狮子是不存在的。’那才是对英国最大的伤害。《泰晤士评论报》的诸位先生,难道连这样简单的道理都不知道?难道真的要把英国的头硬按进沙子里面去?”
  而一些更激进的小报(小报因为发行量低,导致价格高,所以不得不用更为激进的方式来吸引读者)则干脆怀疑,那些老爷们之所以指责波莉娜,是因为她揭穿了他们的阴谋。
  “长期以来,英国的反动统治者们,一直都在残酷的压榨英格兰的工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当然,他们基本上不会欺负老人,因为英国的穷人根本就活不到变老的那一天!)都逃不过他们吸血的獠牙。
  而当那些穷人一旦失去了劳动能力,失去了被他们压榨的价值之后,他们就将这些穷人视为无用的垃圾,急于通过各种方式来消灭他们,就像处理垃圾一样。
  医院,尤其是那些伪善的圣公会的医院,它们其实并不是用来帮助、拯救穷人的,它们其实是用来有计划的高效的消灭那些已经失去了被压榨的价值,正在成为英国的不安定因素的穷人的!
  这就是为什么,波拿巴小姐在指出了问题,甚至提出了并不需要多少力量就能实现的改进方案之后。她的方案不但得不到完成,甚至她本人还不断地遭到攻击的原因——因为她揭露出了一些坏家伙一直想要隐瞒的真相!
  这让我们忍不住就想起了波拿巴小姐此前写的那个叫做《国王的新装》的童话。如今波拿巴小姐就是她自己的故事中的那个喊出‘国王什么都没有穿’的孩子。而英国的一些骗子,还想要堵住这个孩子的嘴巴,让我们相信,我们都是傻子!我们的确都曾经是被他们欺骗的傻子,但是现在,英格兰人民已经醒来了!”
  还有一些行动力更强的家伙,比如说辉格党的领袖查尔斯·詹姆士·福克斯干脆在《英格兰新闻评论》上发表文章表示:“关于波拿巴小姐,以及《柳叶刀》的那些理论是否正确,我并不清楚。但是我强烈的支持波拿巴小姐的那句话:‘实验是检验理论的最高标准。’因此,我们打算向有志于弄清这个问题的同仁们发出号召,我们共同出资,建造一座新的医院。在这座医院中,我们严格地按照《柳叶刀》的建议来执行,然后和坚持传统的那些医院比一比,让事实来证明正确的到底是谁!”
  福克斯先生是一个行动力很强的人,在发出这样的号召之后,不过几天时间,他就利用一处租借来的仓库改装出了一家法国式的医院。福克斯先生也毫不讳言,在这家医院的建设中,法国朋友为他提供了很多帮助。比如说如今医院的医师和护工都来自欧洲大陆。
  “我认为死神并不会因为医生是法国人就退避三舍,也不会因为医生是英格兰人就趋之若鹜。如果有人有这样的想法,那他就真的是在歧视整个英国。我之所以会在医院中全都使用欧洲大陆的医生和护理人员,完全是为了节省人员训练的时间,以便尽快地得出结论。”
  不过决定性的一击很快就落了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全新一期的《柳叶刀》就应该出版了。
  和上一期刊出的时候门可罗雀的状况完全不同,在这一个月的争论中,《柳叶刀》不断地被正反两方提起,如今在英国,《柳叶刀》虽然不一定有好名声,但是已经是很出名了。所以当这一期的《柳叶刀》即将刊出的时候,几乎整个英格兰的媒体都瞪大了眼睛,想要看看《柳叶刀》准备如何回应此前的风波。
  然而,《柳叶刀》却宣布:因为某些“技术性”原因,新一期的《柳叶刀》要推迟出版。
  这个消息一放出来,立刻又引起了一阵喧哗和骚动。保守派的媒体顿时来了劲,纷纷嘲笑《柳叶刀》之所以要推迟出版,是因为“他们的谎言圆不过来了,他们害怕了”。而自由派的媒体则表示,现有的各种证据就已经足够了,英格兰新闻联盟的家伙们完全是在强词夺理。不过,单单就声音来说,在这个时候,英格兰新闻联盟的声音明显的占据了上风。
  至于“七个便士联盟”,它们倒是摆出了一幅与我们无关,我们只关注事实本身的架势出来,表示对于这些争论并不持特定立场。当然他们的这个表态,也同样被英格兰新闻联盟的报纸解释为“心虚”。
  这样又过了接近两个星期,就在英格兰新闻联盟的家伙们洋洋得意的时候,新一期的《柳叶刀》终于面世了。
  这一期的《柳叶刀》厚得出奇,足足有以前的三四倍厚,几乎就是一本厚厚的书了。在这一期的《柳叶刀》的序言上,编辑就推迟出版的原因做了一个说明:
  “在这一期中,我们将有幸率先刊载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医学论文——《细菌和各种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这是一篇伟大的,开创了一个时代的作品,我们认为这部论文就是医学界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部了不起的作品中,卡罗尔博士为我们揭示了包括‘霍乱’、‘伤寒热’在内的一系列致命疾病的成因。为避免染上这些疾病以及其他类似的疾病,以及最终有效治愈这些疾病推开了一道关键的大门。
  但是这篇论文(我更愿意称之为著作)的篇幅相当宏大,再加上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要对它进行审核,并将它正确地翻译为英文并不容易。为此我们不得不推迟了这一期的《柳叶刀》的出版。不过,就像克丽丝小姐在她的作品中说的那样:‘很多美好的东西是值得等待的。’”
第二百五十三章,我们必须抢先投降
  当然序言说了些什么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后面的那篇论文到底当不当得起这样的称道。所以一大群关注者便都迫不及待的翻开了后面的内容。
  在后面的论文中,作者首先感谢了他的导师约瑟夫·波拿巴先生提供的思路和指导,接着便是关于如何通过染色技术来对不同的细菌加以识别的内容,然后便是在不同的病人的伤口、血液、唾液、粪便等地方得到的样本的分析归类,然后是动物各种动物实验,然后是对上面所有内容的总结和展望。至于最后面,自然是第一作者卡罗尔·奥哈夫的名字,接着便是通讯作者的名字,包括约瑟夫·波拿巴,以及安托万·拉瓦锡。
  论文的结构并不复杂,但是内容却格外的丰富。如果英国人要将这篇论文中的内容一一验证一下的话,估计要花不少时间。但是在看到这样一篇论文的时候,包括“英格兰新闻联盟”的人,甚至是比他们还要反对法国人的说法的英国医生公会的人,都已经意识到,验证什么的,绝不会带个他们一个符合他们的期待的结果了。
  事实上,在“克里斯少爷”让人送来的《柳叶刀》中的那片猜测性的文章的时候,詹姆斯院长就已经对这个推断相信了七八成。他此前之所以激烈的反对这一观点,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不相信,而是因为它威胁到了医生工会的利益。
  如果承认了这样的观点,那就意味着承认他们的医院,他们这些医生,应该对那些在医院中死去的病人的死亡负责。虽然这个负责指的并不是法律上的责任,不可能有人因此将他们送进监狱或者判他们应该为此向死者家属支付赔偿。但仅仅是道义上的责任也会让他们名声扫地。
  更何况,这损失绝不仅仅只是要承担“道义上的责任”这么简单。一旦承认了《柳叶刀》中的观点,就意味着承认了英国的医学要远远地落后于欧洲大陆,这不仅仅是脸面问题,更是直接涉及到钱的问题。
  别的不说,英国医生公会的各种认证,立刻就会变得不值钱了,至少是和法国的认证一比,立马就一钱不值了。
  以前那些有钱人病了,虽然不会到医院去看病,但是也会将医生请到家里来给病人治疗。但是如果他们承认了《柳叶刀》上的猜测,并依照这个对医院进行了改进,而且因此获得了更好的治疗结果。那那些有钱人会怎么想?
  他们难道不会觉得,英国在医学方面已经远远地落后于法国了吗?他们以后得了病,请医生出诊的时候,难道不会优先请法国医生,其次请欧洲大陆的医生,再其次请在法国留学过的英国医生,最后才轮得到土生土长的英国医生吗?而且毫无疑问,出诊费的高低也肯定会按照这样的顺序来排。这不是让堂堂英国医生直接变成了吉普赛巫医了吗?
  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容忍?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了,还有谁会愿意花钱考一个英格兰医生公会的资质认证?所以就算让医院里的那些穷鬼死个精光,也绝不能让这种情况出现!
  所以詹姆斯院长立刻就将这件事情通告给了英格兰医生公会,并建议公会立刻开会商议对策。在这次会议上,大家一致认定,《柳叶刀》上的这种猜测就是毫无根据的异端邪说,任何一个医生,如果胆敢依照那上面的建议来,就应该被取消行医资格。
  然而,如今,这一切努力,一切的反抗,在这份论文面前,都像是挡在马车车轮前面的屎壳郎一样,被碾了个粉碎。
  英格兰医生公会的人并不担心穷人们会有什么反应,反正他们大多数不认识字,也没时间考虑这些问题。再说他们都很笨的,要糊弄他们其实并不难。但是,但是那些有钱人可不一样了。他们非常的关心自己的身体的健康,他们也愿意为此花钱,更要命的是,他们有足够的知识和头脑看懂这篇论文,并作出真正符合他们的利益的判断和选择。而他们会如何选择,那还用问吗?
  所以当詹姆斯医生看到《柳叶刀》上的这篇论文的时候,只觉得浑身发冷,两脚发软,几乎都站不住了。他缓缓地挪到椅子边,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似乎害怕动作太大,会弄破了什么东西似的。
  坐在椅子上,詹姆斯医生又把自己的外套紧了紧,然后带着侥幸的心理,将那篇论文又细细的看了一遍,只是他的心慌得厉害,以至于眼睛都模糊了起来,那杂志上的字也看不太清楚了,看了半天,才从字母缝里看出单词来——满纸上都写着一个单词:“破产!”
  詹姆斯医生惊呼一声,一把将《柳叶刀》砰的一声扔在地板上,吓得助手埃姆斯急匆匆的从楼下跑了上来。
  “詹姆斯医生,您怎么了?”埃姆斯的声音很是惊惶。
  “没……没什么……”詹姆斯医生想要站起来,但是腿上却一点力气都没有,“我有点累了……你帮我把掉在地上的书捡起来……”
  埃姆斯看到詹姆斯医生脸色苍白,似乎是生了什么病。他赶忙去将那本《柳叶刀》捡了起来。
  “不要看……直接给我。”詹姆斯医生说。
  埃姆斯赶紧把书放在了詹姆斯医生的桌子上。
  “詹姆斯医生,我看您的脸色不对,您是不是病了,要不要我为您叫个医生?”埃姆斯很小心地问道。
  “不用,埃姆斯。我自己就是医生,我知道,嗯,你去帮我倒杯水来吧。”
  埃姆斯便去倒了杯水来,递给詹姆斯。詹姆斯接过水,一口喝了下去。一整杯的热水总算让他稍微暖和了一点。
  “埃姆斯,我需要在这里稍微休息一下。”詹姆斯医生说。
  “那好,詹姆斯医生,我就在外面,您有事叫我一声就可以了。”埃姆斯说道。
  詹姆斯医生看着自己的助手从书房里退了出去,还小心翼翼地关上了门,便忍不住想道:“要是他知道用不了多久,我的这个医生的身份,还有‘英格兰医生公会理事’的身份都不值钱了,他还会这样对我吗?”
  埃姆斯出去了。詹姆斯医生又稍微休息了一会儿,便努力地站起身来。他知道这是关键的时候了,他们必须立刻有所行动,要不然,一切就都完蛋了。
  他刚刚站起来,就听到了轻轻的敲门声。
  “有什么事?”
  “詹姆斯医生,爱德华会长让人来请您立刻去公会参加紧急会议。”门外传来埃姆斯的声音。
  “好的,我就来。”詹姆斯赶紧道。
  当詹姆斯赶到公会总部的时候,发现大部分的理事都已经到了。他们每个人都脸色惨白,一个个都在咬着牙小声的说着什么,眼睛里都满是恐惧和仇恨。
  不一会儿,所有的理事便都到了。这样的事情可不常见,一般来说,每次会议,除非事先反复通知,否则都会有至少三分之一的理事是不会到场的,而剩下的理事中,也有一半是至少要迟到半个小时以上的。
  “既然大家都到了,我们就看会吧。”会长爱德华医生道,“开会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今该怎么办?”
  “我觉得要首先验证,看看这里面有没有问题……”一个声音很迟疑地说。
  “你们觉得呢?”爱德华会长问道。
  “验证当然是要验证的。但是我觉得大家对此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另一位理事开口道,“前些天,我受爱德华会长之托,去了一趟法国。亲自到法国的一些医院中进行了调查。”
  “情况怎么样?”不少理事问道。
  “就像他们说的那样,他们的医院要干净很多……更重要的是,感染和死亡率要低很多。所以……关于验证的事情,大家不要抱太大希望。法国人也不可能不加验证就发表这样的东西。”
  “那我们怎么办?”有人惊惶的问。
  “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想办法让警察部门的禁掉《柳叶刀》?”
  “说什么胡话?辉格党的那些人还不得笑死了。现在就算禁掉《柳叶刀》也晚了,在这样做只会让更多的人更快的知道这一切……这真是……真是太可怕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