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278

  但是很快美国人就发现,他们的设想好像有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那条蒸汽船实在是太快了。
  这天的风不大,所以即使是“美国号”和“国会号”这两条超级巡航舰,也只能跑到8-9节的速度。虽然这两条船标称的最高速度高达13节,但是帆船的最高速度要想跑出来,是要依靠各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所以那个最高速度的数字,看看就好,大多数时候,她是跑不出这样的速度的。
  但是“自由贸易号”就不一样了,她的最高速度能跑到14节,那在大多数情况下,她就真的能跑到14节。
  “自由贸易号”首先笔直笔直地朝着跑在最前面的“美国号”直冲过去。如果双方都不改变航向,双方就可能交错而过。
  “美国号”首先开始向左转向“自由贸易号”,试图占据T位。但在眼看就要成功地占据了T位的时候,“自由贸易号”突然也来了个向又右的急转。“自由贸易号”的船型,还有她偏大的减摆鳍,本来都应该使得这条船的转向性能比较差的。事实上在风帆状态下,也的确如此。但此时,她却处于完全的蒸汽动力状态,充沛的动力使得她不太需要顾及转向带来的速度损失,因此这个转向的敏捷程度远远地超过了风帆战舰。
  这两个转向的结果自然是双方以平行的方式交错而过。双方交错的时候相距不过两百米左右。在海战中,一般来说这么远的距离,而且又是交错而过,射击窗口时间也很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开炮射击,多半是什么都打不着的。但是“自由贸易号”却就在这个交错中,到处了一轮齐射。
  九枚炮弹中只有一枚命中。但是这一枚炮弹轻松的就击穿了“美国号”引以为豪的坚固的船板。这枚穿甲杀伤弹顿时在“美国号”的炮舱中掀起一阵血雨,五六个炮手被炮弹飞散的碎片击中,立刻就见了上帝。
  而因为并没有把握在这样的条件下击中对手,“美国号”并没有开火还击。
  原本跟在“美国号”后面的“国会号”自然也没能获得开火的机会。
  “自由贸易号”在和“美国号”交错而过之后,便继续大角度转向,她拉出的航迹直接就在海面上摊开了一张大饼。
  这样的转向,对于动力有限,而且受风向限制很大的帆船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当跟在“美国号”后面的“国会号”的舰长威尔上校看到“自由贸易号”的这个大回转之后,惊讶地喊了出来:“上帝呀,她竟然能这样转向!”
  完成转向之后的“自由贸易号”占据了两条美国军舰的尾部七点,接着便加速追了上来。
  在看到“自由贸易号”的那个摊大饼回转之后,无论是马修斯上校还是威尔上校,对于靠着速度和机动,占据“自由贸易号”的T位已经不再抱有希望了。他们此时反倒是要努力的不让“自由贸易号”轻易地占据自己的T位了。
  于是美国人开始调整了队形,将两条军舰一前一后的队形改变成两条军舰来开距离,近乎平行的横队。
  横队其实是很不方便的,无论是转向还是观察都会受到自己的友舰的干扰。但是它也带来了一个好处,那就是当敌舰试图穿过第一条我方军舰的船头,占据T位的时候,他也会自己将自己送到第二条我方军舰的T位上去。
  但是如今的“自由贸易号”根本就没打算和美国人玩什么抢T。考虑到美国人的炮火根本就无法对“自由贸易号”形成真正的威胁,所以和他们平行航行,以便于长时间的可持续的输出火力才是最高效的作战方式。
  所以“自由贸易号”直挺挺地就从后面追了上来。她首先从右舷方向逼近了拖在后面一点的“国会号”,在一百米的距离上首先对“国会号”打出了一轮齐射。
  因为此时双方航向相当,所以这一轮齐射,效果相当的好,发射的9枚炮弹中,有七发命中目标。而这七发炮弹全部击穿了“国会号”的侧板,在全新的后装线膛钢炮面前,美国人的超级巡防舰的原本引以为豪的坚固的船板脆弱得就像鸡蛋壳一样。
  “国会号”也立刻开炮还击。虽然它的大炮的命中率不如“自由贸易号”但是胜在她的大炮更多,所以在命中对手的炮弹数量上,她甚至还要更多一些。
  但是这些炮弹,无论是二十四磅炮发射的,还是十八磅炮发射的,都毫无例外的被披挂了钢板的“自由贸易号”反弹了回来。没有一枚炮弹成功地击穿了“自由贸易号”的船板。
  “快,快装炮弹!我们在靠近点,这一次一定要给他们一个好看!”威尔上校喊道。既然在一百米左右的距离上,他们的大炮无法击穿对方的船板,那就继续逼近一些试试。
  “我就不信,他们的船板还是钢铁的了?”
  不过想要靠近过去,却并不容易,因为你会动,人家也会动。“国会号”开始向右舷方向转向,于是“自由贸易号”也开始向着右边转向,继续主动地和“国会号”保持着距离。同时又一次打出一轮齐射。
  依靠着后膛炮在射速上的优势,“自由贸易号”足足又打出了三轮齐射,而“国会号”才勉强的进行了一次同样劳而无功的反击。而且在这次反击中,他们的火力密度已经明显的下降了——刚才“自由贸易号”的几轮齐射对“国会号”的炮手造成了巨大的杀伤,以至于不少大炮都因为没有炮手而无法继续射击了。
  这时候发现不对的“美国号”开始从左边向着“自由贸易号”逼近了过来,如果“自由贸易号”不放弃对“国会号”的攻击,那就会陷入到“美国号”和“国会号”的夹击之中。
  在更远一些的地方,英国指挥官维恩中校正举着望远镜在细细地观看这场战斗。他看了双方的几轮对射之后,便方向手中的望远镜,下令道:“满帆,加速,我们回去。”
第二百八十四章,交战(2)
  正在激战中的三条军舰都注意到了英国人的举动,不过因为英国人在撤退的时候依旧打着美国旗帜,所以,“自由贸易号”上的法国人依旧把他们当成了美国人。
  “美国人啥时候这么会卖队友了?”左拉以前和美国人有过一些来往,在他的印象中,美国人虽然粗鄙了一点,但是相对憨厚,而且一个个也都是浓眉大眼的,怎么看也不像是擅长干这个事情的人呀。
  不过英国人可不管他们怎么想,直接加速就跑了。他们一走,整个战局立刻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港内的法国舰队开始出港,法国人这边立刻就多了一条巡防舰和三条小炮舰。哪怕只计算船只的数量,法国人也开始占上风了。
  正在向着“自由贸易号”靠近的“美国号”自然也发现了这个变化。负责指挥的马修斯上校立刻就意识到他们已经输掉了这一战,就目前的情态来看,即使不考虑法国人的援兵,自己这两条船也很难打得过法国人的那条蒸汽船。再加上法国人的援兵,不要说获胜,就是逃跑都困难了。
  不过即便如此,“美国号”也必须先逼近上去,向敌舰开火,好把“国会号”从光挨打不能还手的处境中拯救出来。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美国号”已经逼近到距离“自由贸易号”左舷两百多米了。
  “自由贸易号”左舷的九门大炮此前一直没有得到开火的机会,如今既然敌舰靠上来了,那它们自然就朝着“美国号”开火了。
  两百多米的距离上,线膛炮还是获得了不错的效果的,九发炮弹成功的命中了两发,而其中的一发更是非常精准地命中了“美国号”的舰首斜桅。
  这一枚炮弹取得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效果。舰首斜桅是悬挂三角帆的地方,它除了提供了大部分的逆风航行的动力之外,对于帆船的各种操控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今在挨了一炮之后,粗壮的舰首斜桅咔嚓一声便断成了两截。
  断掉的舰首斜桅直接就掉进了海里。而这根桅杆上,还缠绕着大量的缆绳,这些缆绳系着帆,连接着其他的桅杆。它在船只高速航行的时候突然掉进海中,还系在它上面的那些缆绳顿时绷得笔直将船上其他的桅杆往右边拉,船头顿时就歪了过来。
  “快,快砍断缆绳!”马修斯赶紧下令道。
  美国人的表现相当不错,几个水手挥舞着斧头扑了上去,迅速地几斧头就砍断了绳索,避免了更大的危机。(比如说主桅杆被拉断之类的)但是失去了舰首斜桅之后,“美国号”的速度明显的下降了,而且控制也变得困难了起来。
  “向‘国会号’发出信号,让他们撤退。”面对如今的局面,马修斯黯然地发出了新的命令:
  “现在,让我们拼命战斗,拖住敌人,掩护‘国会号’撤退。”
  马修斯的命令被用信号旗发了出去。但是“国会号”这时候也已经被“自由贸易号”打得很惨了。而且因为在航速上明显比法国人更慢,所以“国会号”到底能不能逃得出去,还是一个大问题。
  但事实上,“自由贸易号”也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它的炮弹有限。
  “自由贸易号”上面使用的是后装的线膛钢炮,这种火炮使用的炮弹和一般的炮弹都不一样,技术含量要高得多。其他火炮用的那种大铁球,到处都能造,但是线膛炮使用的炮弹,在美洲这边,根本就没地方生产。全都要靠船上自己带的炮弹。这些炮弹用一枚就少一枚。而“自由贸易号”还必须留下足够的炮弹来保证自己在返程的时候的安全。
  在这次远航的时候,海军给“自由贸易号”准备的任务主要是验证这条船的远航能力,根本就没考虑到会发生这么多的战斗。而且他们觉得,只要航速够快,那“自由贸易号”就不会有多大危险,所以他们甚至还特意少带了一点弹药,好装上更多的,在他们看来对远航实验更有帮助的东西。
  所以达到这个时候,美国人固然在叫苦,但是法国人也在为自己的弹药量着急了。如今“自由贸易号”的弹药存量已经到了危险线。
  而另一方面,在没有高爆弹的情况下,仅仅靠实心炮弹砸,要砸沉一条像‘美国号’或者‘国会号’这样的大船,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哪怕是将要求下降到让敌舰失去战斗力,都需要非常多的炮弹。而“自由贸易号”剩下的炮弹即使要达成第二个目标,都不一定够用。所以,如今“自由贸易号”面临一个选择,那就是在两条美国巡航舰当中到底留下哪一条。
  左拉舰长很快就做出了决断,丢下“国会号”,全力打击“美国号”,尽可能地将它留下来。这不仅仅是因为“美国号”的航行能力受到了一定的损伤,要留下她似乎更容易,更是因为俘获一条以“美国”为名的船只,显然比俘获一条以“国会”为名的船只听起来更带劲。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用国家或者民族的名字来给军舰这种很容易在战争中,甚至在和平状态下损失掉的消耗品命名,实在是一种有点笨的做法。因为这类船只,一旦因为某种原因而损失,对整个国家的士气的打击都是巨大的。
  比如说在后世二战的时候,三德子一开始傻不拉几地把一条用于作死冒险的袭击舰命名为“德意志号”,然后等到开战了,突然发现,这货要出去干活,多半用不了多久,报纸上就会登出新闻:“德意志沉没”或者是“皇家海军击沉德意志”,你说这多不吉利呀。不出去干活吧,那船不就白造了吗?最后,三德子只好先把这条船的名字改了,然后再让她出去干活,从而成功地将“德意志沉没”变成了“吕佐夫号沉没”。
  而而三德子的盟友脚盆鸡也是用自己民族的名字,将战列舰命名为“压码头”,结果等到要用的时候,又担心这东西损失了兆头太坏,结果这货在大多数的时间里真的就是在压码头了。
  于是在“国会号”试图拉开距离退出战斗的时候,“自由贸易号”也并没有追赶,而是直接转向了“美国号”。因为对自己的防御非常的有信心,所以“自由贸易号”甚至连T位都懒得抢了,直接将自己的船舷,对准“美国号”的船舷。这样当然会给“美国号”更多的射击机会,但是作为目标来说,“美国号”的船舷方向的投影面积也要比船头方向大很多,而且双方运动方向一致,射击这样的目标的命中率会高得多。考虑到“自由贸易号”现在炮弹短缺,从这个方向上去发起攻击,显然能更高效地利用每一枚炮弹。
  当“自由贸易号”将主要打击目标转向“美国号”之后,“美国号”立刻就陷入了困境之中,利用机动能力上的优势,“自由贸易号”一直保持着和“美国号”五十米左右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自由贸易号”上的火炮能保证相当高的命中率,而“美国号”上的大炮却根本打不动“自由贸易号”的悬挂钢甲。
  再加上“自由贸易号”上的大炮相对于这个时代的火炮高的惊人的射速,让他们能在对方开一炮的时间里至少打出三到四炮,所以“自由贸易号”的一侧虽然只有9门炮,但是就单位时间打过来的炮弹数量,却已经超过了完美状态下的“美国号”,于是几轮齐射之后,“美国号”的炮舱当中就是一片狼藉,可以说是血流成河。
  “美国号”不止一次的想要靠上来,撞击“自由贸易号”,但是失去了舰首斜桅的“美国号”在转向上相当的笨拙,而使用蒸汽动力的“自由贸易号”本来就比她更加灵活。这样的举动自然不会有什么结果。
  很快,“美国号”的左舷就已经只有两三门炮还在坚持射击了,而且他们射击的频率也大大下降了——显然,就是那残存的几门炮的炮组中,估计也有人伤亡,以至于降低了发射速度。
  一般到这时候,对面就该挂出表示投降的旗帜了。
  “他们也该投降了。”左拉舰长望着不远处的“美国号”叹息道,“他们已经拼尽了全力,如今投降也不算是有损荣誉了。”
  这时候,在“美国号”的桅杆上,一面长长的三角形的红色小旗被升了起来。
  “他们升起了圣乔治旗。”左拉叹了口气,“也是,这条船是‘美国号’,她无论如何必须战斗到底。上帝保佑,我们没有一条叫做‘法兰西号’的军舰。”
  “圣乔治旗?”一边的维克托显然对于海军的这些玩意儿不是非常的熟悉,便问道,“我记得圣乔治旗不应该就是英格兰的那种白底红十字的旗帜吗?”
  “那是英格兰的国旗。”左拉解释道,“不过在海军这里,还有另一种代表着战舰的勇气和绝望的圣乔治旗。嗯,就是那边的那一面。那面旗的意思是:血战到底,决不投降。”
第二百八十五章,泄密案
  虽然对战斗不息的“美国号”表示了敬意,但左拉并不会因此手软。不过此时候,从新奥尔良港赶过来的法国分舰队已经靠近了。尤其是巡防舰“达达尼昂号”已经跟了过来了。
  “达达尼昂号”是一条有40门炮的标准巡防舰,在正常情况下,它肯定不是“美国号”的对手。但是如今的情况却不一样了,至少在左舷方向上,“美国号”已经只有两门炮了。而且因为舰首斜桅的损失,导致她的航速也大幅度的下降了,所以现在的“美国号”即使在面对着“达达尼昂号”的时候,也一样是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掉了。
  而在另一边,“宪法号”也正在努力地躲避美国人的那条小炮舰的追击。如果在圣多明各的港口中招募到了足够多的水手,“宪法号”真是可以像碾死一只蚂蚁一样的碾死“拉法耶特号”炮舰。
  但是,考虑到“圣多明各”复杂的局面,无论是左拉舰长还是维克托都担心会不会在这里招募上来一群美国人,然后这些招募来的美国佬和那些还被关押着的美国佬里应外合……那不就麻烦了吗?所以“宪法号”在圣多明各连一个水手都没有招募。只是将“自由贸易号”上的水手分了一些过去操船。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宪法号”上面虽然有好几十门大炮,但是却连一个炮手都没有。
  但是即便如此,“拉法耶特号”要对付法国人手中的“宪法号”依旧不容易。首先,“宪法号”速度太快,虽然“拉法耶特号”专门为此拆掉了一些大炮,减轻了重量,从而提高了航速,但要追上“宪法号”还是不太容易。尤其是在“宪法号”一门心思就想着逃跑的情况下。
  两天速度差距不大的帆船之间的追逐有时候会持续很久,甚至如某电影中那样,从低纬度地区一直追到极地附近。如今“拉法耶特号”和“宪法号”之间的追逐就似乎有了这样的感觉。所以直到这时候,这两条船还在海上兜圈子呢。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拉法耶特号”也在不断地用船上的火炮向“宪法号”发起攻击。
  “拉法耶特号”上的大炮只有12磅,根本就打不动“宪法号”的船壳。美国人对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毕竟这条船是他们造的嘛。但是12磅炮还是有一个作用的,那就是它可以用来破坏“宪法号”的帆具,让“宪法号”的速度下降。
  而且相比船身,风帆是一个大得多的目标,要命中它,自然容易得多。但是正因为风帆很大,所以要破坏它们也不容易,炮弹,哪怕是链弹,也只能在巨大的风帆上面撕出一个小洞,对整个风帆的破坏相当有限。想要让帆船的速度明显下降,就必须多次命中。而这显然需要时间。
  所以直到现在,“宪法号”依旧没有出现明显的减速。而这个时候,在另一边,战场上却已经是大局已定了。“国会号”转进了,“美国号”挂出圣乔治旗了,而那条可怕的蒸汽战舰,也朝着这边赶过来了。
  “拉法耶特号”的舰长穆里奇少校立刻做出这样的判断:“这次行动已经失败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逃走了。”
  于是他立刻下令:“全速撤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