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1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278

  相比常见的手臂粗细的线缆,这条电线要细得多,甚至都比大拇指都粗不了太多。另外,这种电线,也很特别,这条电线的中间是一根钢丝线,周围则是缠绕着的铜线。还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那就是,这种电线,外面没有包裹绝缘材料,是完完全全的裸线。
  和一般的电缆不一样,这些电线不能直接装在电线杆子上,而是要挂在那串“瓷碗”下面。每一根电线杆子,左右两边各挂着一串的“瓷碗”,然后再在这串“瓷碗”下面挂上一条直接裸露在空气中的电线。
  这条电线一直延伸到附近的一个一台奇怪的机器里面,然后又从那里分出两条很粗的,带着绝缘皮的电缆。这个时代还没有塑料,所以电线的绝缘皮一般都是复合结构的。最里面直接和金属接触的,是一层石棉。这种东西在后世因为强烈致癌,而被大多数国家禁用,但是在这时候,根本就没人管这档子事。
  在石棉外面,则是一层用来用来是一层厚厚的油纸,再外面则是一层沥青。
  负责这里的试验任务的是约瑟夫的学生安德烈·安培。此时他正在做实验前最后的准备。
  他检查了一遍变压器的情况。铁芯和线圈,以及浸泡着它们的冷却油的状态都不错。他又细细地检查了一遍其他的设备,然后对身边的人道:“好吧,现在我们开始实验吧……”
第二百九十九章,正品和仿品
  安培主持的实验相当成功,事实证明,他用横截面小得多的电线,实现了比那些和胳膊一样出的电缆更小的损耗。仅仅是这一个进步,就可以节省下大量的宝贵的铜材。此外,虽然安培的这次实验中,变电站的变压器能实现的所为高压和后世某东方大国的特高压完全没法比,甚至都没有发展到必须考虑感抗带来的损失的地步,而它所达到的电压,也只刚刚达到10千约(相当于另一个时空中的10千伏),算是勉强能够实现相对远距离的输电,使得用一个较大的发电厂来解决一个较大的城市的供电成为了可能,至于说组建一个全国性的电网,这种事情,约瑟夫觉得,自己应该是看不到了。
  如果时间倒回去几年,估计安培主持的这次实验就只能叫做“最后的设备调试”了,不过这几年,约瑟夫在科学上已经拿到了足够多的成就了,尤其是在发现了电磁波,并推导出相关的公式之后,他已经完全可以确保自己会被后世的从中学一直到大学的学生痛恨了——如今他已经不需要再在这个方面刷声望了。相反,约瑟夫现在更愿意刷一下道德品质方面的声望。顺便给自己弄一大堆牛掰的徒子徒孙。
  到时候徒子徒孙满天下,谁敢说一句约瑟夫不对,约瑟夫的那一大群的徒子徒孙,甚至是整个的欧洲科学界都要群起而攻之——这想想都过瘾不是?这就像后世的某东方大国的那些“大师”,一个个要说学术创建,其实大多相当有限,更多的不过是做了个欧风东渐的知识贩子,但是因为徒子徒孙多,于是都被夸得上了天。不了解的还真以为他们和同时代的罗素、萨特、海德格尔是一个级别的大师呢。
  出于这样的考虑,除非是非常非常非常有历史地位的发现,比如麦克斯韦方程这样的划时代的东西,否则,其他的发现和荣誉,约瑟夫更愿意让给他的那些徒弟们。很多时候,这些发现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上本来就应该是这些人的,但是如今,他们在做出这些发现的时候,却都对约瑟夫感激不已。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在约瑟夫的启发和指导下做出这些成就的。
  甚至很多人都觉得,如果给他们换一个导师,这些发现完全就可能变成导师的了。也只有约瑟夫这样高风亮节,这样不在乎名利的人,才会毫不在意地说:“我的发现已经够多了,以至于科学院都要因为如何为一些物理量命名而发愁了。而且,我听说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有学生在做不出数学题的时候,躲在教室的角落里骂我。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我觉得,这样的事情还是要让你们多分担一下才好!”你们看,这是多好的人呀。简直就是科学家道德的楷模!
  因此,当安培通过有线电报,将实验成功的结果告知给约瑟夫的时候。约瑟夫立刻就给安培回了一份电报:
  “赶快把论文弄出来,给我看,再发表到《自然》上,然后准备进科学院。”嗯,字数是多了点,但是电报系统都是军工复合体的,自己人用,不用按字母算钱。
  接到电报,安培感动得泪流满面。而他的导师呢,却正在盘算:“嗯,今年的名额又满了,哈哈,又可以把拿破仑那个沽名钓誉的家伙挤到明年去了!哼,想要进科学院?我算算我还有多少个学生来着……”
  拿破仑呢,他当然不知道他的哥哥正在打着让他排队排到死的坏主意,不过他也已经想到了一个可以绕过约瑟夫的防御的办法。拿破仑决定,要在科学院之外,再创立一个社会科学院,然后……“我也要弄个院长当当!”
  试验成功之后,约瑟夫立刻就把拿破仑和吕西安叫过来,他告诉拿破仑,“不夜城”奇观已经可以全面推进了。当然,发电厂要先扩建,电灯的产能也要慢慢提高。不过广告已经可以先弄起来了,而且这些事情,也要发动民间资金参与嘛。
  ……
  卡德鲁斯来走进了波拿巴通用电气新开的一家店铺,这座店铺在蒙马特高地东边的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里。这是一座三层的楼房,下面两层是商店兼展示区,而最上面一层则是专门给大客户准备的。
  以卡德鲁斯的身份和目的,他完全可以直接上三楼去。不过他还是更愿意从一楼慢慢的转上去,一边看看各种样品,一边也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一楼主要展出的都是针对普通老百姓和一般应用的电灯以及其他的一些小电器。比如最便宜的25瓦特的碳丝玻璃灯,每个一法郎。按照通用电气的销售人员的说法,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它能连续工作五百个小时以上。相对于它的价格,这样的性能,也已经很让人满意了。
  不过作为做惯了生意的人,卡德鲁斯一听就能听出这里面的调调。首先是“正常使用”这个词,这里面就隐藏着如果不到五百个小时就坏了,那多半就是因为你没有正常使用了的意思。
  至于后面的这个“连续工作五百个小时以上”,更是一句有意思的话,因为谁家里的电灯都不会真的“连续工作五百个小时以上”。所以只要中间关了灯,就不是“连续使用”了,没有亮到五百小时,那就不是产品质量的问题了。
  25瓦的白炽灯按后世的标准,其实亮度远远不够。但是在这个时代,和大家习惯的蜡烛、鲸油灯之类的一比,这东西就真是非常亮了。当然,只要你出得起电费,没有最亮,只有更亮。
  白炽灯的发光效率和后世的那些什么节能灯呀,什么LED一比,低得一塌糊涂,所以同样功率下,它要暗得多,但是要想亮也容易,拿功率来凑就行了。所以在25瓦灯旁边还有50瓦的,100瓦的,当然这些还是常用的,所以价格上也还正常,比如即使是100瓦的,价格也不过是10法郎而已。
  但是在二楼的高端灯具中,卡德鲁斯便看到了在红磨坊开业的时候,照亮了整个的红磨坊的那种伪装成石头的灯。这是一盏1000瓦的灯,而价格直接就跳到了一千法郎。据说向红磨坊那样再配上一个聚光灯罩,再配上一个外壳和散热用小风扇,整个的灯就要两千法郎了。而灯泡的寿命,依旧还是“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连续工作五百个小时以上”。
  卡德鲁斯盘算了一下,如果自己也在自己的夜总会外面放上两盏,别的先不说,光是换灯泡,每个月就要开销两千法郎。于是想了想,卡德鲁斯就在自己心中给这个想法打了个叉。
  除了大功率的灯泡之外,还有一种灯泡也格外的贵。那就是水晶灯泡。据推销的人的说法,这种灯泡,和二楼的那些用玻璃吹出来的灯泡不一样,都是用整块的水晶雕琢出来的多面体,而且用的灯丝也不是碳丝这样的低端货,而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铂金丝。所以无论是光线,还是使用寿命,都有了巨大的提高,比如说,同样25瓦的灯泡,下面的那种,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只能连续工作五百个小时以上,但是换了这种,嗯,保守一点说,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它能连续工作一千个小时以上。
  至于价格,嗯,那就真的像是拉菲葡萄酒和工厂酒的区别了,这种要二百法郎一盏。于是卡德鲁斯便又在自己心里给它打了个叉。
  那个推销员显然是看出了卡德鲁斯对这个价格不满意,便又向他道:
  “这位先生,其实我们还有一种,看起来和这非常接近的,但是便宜不少的灯。”
  “哦,能给我看看吗?”卡德鲁斯说。
  那个推销员便从柜台里拿出一个看上去和那个多面体形态的水晶灯泡很像的灯泡。
  “先生,您看这个,我不瞒您,这个的外壳是玻璃的,嗯,透明度和上等水晶还是有区别,不过不大。而且它也不是一个直接的灯泡,而是一个外壳,您可以把它套在另一个灯泡的外面,然后挂高一点,谁还能看得出来呢?”
  “这个罩子并不大,能将一个灯泡罩进去?”卡德鲁斯问道。
  “先生,我们有专门的一种小一些的灯泡,可以放得进去。”那个推销员便又从柜台里摸出了几个非常小的灯泡,“这也是二十五瓦的碳丝灯泡。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它也能连续工作五百个小时以上。但是您知道,东西做小不容易,所以它的价格要贵一点,每个要3法郎。而且如果您将它放在玻璃罩子里面使用,这个散热会更困难一些,使用寿命也会有所下降。不过用两三百个小时还是没问题的。”
  那个推销员看卡德鲁斯有点心动了,便又向他推荐采用这种“水晶灯”弄出来的“大水晶吊灯”。卡德鲁斯在心里算了算,波拿巴通用电气给出的价格,似乎比自己拼一个出来的价格还是要高了不少,但是也还在他的接受范围内。而这东西要接电线什么的,这可是搞技术的活,如今除了波拿巴通用电气,他也找不到其他的,能够干这种活的工匠。所以他还真的没有更多的选择。
  在看完了各种电灯之后,卡德鲁斯便上了三楼。
第三百章,洋务运动和巴统
  虽然在远距离输电方面获得了一些进步,但是跨区域的输电至少目前,依旧是不可能的。所以火电站遍地开花的局面依旧没发生什么改变唯一的变化大概就是——现在偷电缆的人少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等长度的电线上的铜少了很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偷高压线,实在是太危险了。至少在巴黎,已经不止有一个外省人——不对,现在情况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干这种事情的外省人已经很少了,基本上干这种事情的,不是高地人,就是普鲁士,要不就是波兰人和意大利h,反正主要是外国人——在发现电线没什么人看管之后,就傻乎乎地去偷,结果,直接就被火化了的事情。
  本来死一些外国小偷,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情,如今毕竟才刚刚进入十九世纪,这样的事情,不要说法国人不太在乎,就连这些小偷本国的使领馆什么的,也根本不把这放在心上。几个低等人,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甚至在他们看来,这些人死了,是减少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多死几个甚至都是值得庆祝的。
  但是这些人虽然“死不足惜”,但他们的死亡,带来的一个附带效果却很糟糕,那就是他们的行动,每次都能造成一大片区域的停电,虽然受到影响的一般来说也不是最重要的,停电会带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工厂或者是蒙马特尔高地上的各种酒吧夜总会,但是总归是大麻烦。所以《科学真理报》甚至都不得不专门出了一个连载,向大家科普高压电的相关安全知识:不要看到小鸟落在上面没事,就以为你把手伸过去也没事!
  不过这都是小问题,拿破仑如今烦恼的是,最近好像军火不太好卖了。
  本来奥地利是一个不错的买家。每次法国人弄出什么好东西出来,奥地利都会咬着牙买买买。尤其是当普鲁士那边发现铜矿,并且靠着铜矿发了财之后,奥地利人跟着勘探了一下,发现铜矿的矿脉一直延伸到了奥地利的控制区,于是奥地利人立刻就行动起来,也开始大开铜矿。而且奥地利人开起矿来不像普鲁士,用工人的时候缩手缩脚的。奥地利人直接和波兰贵族一商量,出了点钱,然后就直接把那些波兰农奴都拖过去挖矿。
  而普鲁士那边呢,普鲁士如今还真不太敢这么干。因为波兰人在人口上已经占了如今的普鲁士人口的一半了。结果,因为成本上的优势,奥地利人抢走了普鲁士人不少的生意。按道理说,奥地利人手里的钱多了,应该可以购买更多的法国武器了。
  然而,奥地利人却觉得,反正打不过法国人,而且现在法国人和自己的生意这么多,应该也不会打自己,至于打别人,好像暂时也没什么可以打的。而且,法国的武器更新得那么快,买了新的回去,用不了多久就又落后了,奥地利又不像英国和西班牙,可以把老式的东西卖到殖民地去。
  结果奥地利人干脆决定,把买武器的钱先存起来,或者拿去做点生意。这样还能多赚一点钱,啥时候真的要打仗了,再向法国人买最新式的,难道不香吗?
  于是来自奥地利的武器订单自然迅速的缩小了。
  为了刺激一下奥地利人的消费欲望,拿破仑很想要和普鲁士搞个联合军演,或者偷偷卖一些小东西给波兰人。让他们惹点麻烦,好让奥地利人认识到赶紧花钱的必要性。
  但是这两个建议都遭到了约瑟夫和吕西安的反对。约瑟夫强烈的反对武装波兰人的打算:“如果波兰人闹起来了,那铜矿的运作就一定会受影响,如果奥地利的铜矿减产了,欧洲的铜价肯定又要上涨。买武器的那点钱,还真不一定能填得上这个坑!”
  吕西安呢,则反对和普鲁士进行联合军演。他认为这不利于打造法兰西热爱和平,是全欧洲人民的好朋友的形象。
  “要威胁一下奥地利,让他老老实实地做买卖我不反对,但是,拿破仑呀,你的手段是不是也简单粗暴了!一点艺术感都没有。”
  于是拿破仑就生气了,并且立刻就抛出了“你说我不行,你行你上呀”的绝招:“你说得倒是简单,你说说,你有什么办法?”
  然后吕西安就立刻表示:“这事儿不归我管,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你不要推卸责任。”
  而约瑟夫则提议:“要不,我们卖一点东西给俄国人?”
  “俄国人?俄国人买得起什么东西?”拿破仑道,“俄国人可小气了。”
  俄罗斯的经济情况并不算好,尤其是这两年来,因为法国的粮食连续的丰收,导致国际市场上的粮食价格一直不高。这对于以出口粮食为主要的外汇来源的俄国人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打击。所以俄国人是真的没啥钱了。
  “我们可以给他们贷款嘛。”吕西安赶紧插嘴道,“你看,我们给俄国人贷款,俄国人用贷款买我们的东西,然后用我们借给他的钱来支付,然后再慢慢偿还我们贷款的利息,然后……这不是挺好的吗?”
  “俄国人为什么要向我们贷款?它暂时似乎也没受到什么威胁呀。”拿破仑说。
  “我们可以放出风声,就说土耳其希望向我们购买大批武器呀。”吕西安说。
  “这还不够,吕西安,这还不够。”约瑟夫突然开口道,“我们要放出风声,说土耳其和我们达成了一项买卖,依据这一买卖,我们将向土耳其出口一套枪炮工厂。”
  “这样的话,如果俄国人问我们购买兵工厂,那怎么办?”拿破仑问道。
  “卖给他呀,甚至还可以包括技术转让。”约瑟夫毫不在意的道。
  “那怎么行?”拿破仑道。
  “怎么不行?就算他们手里有工厂了,他们难道还能生产得出足以和我们争夺市场的产品?他们难道还能不依赖于我们的各种支持?而且,你也说过,俄国人手里的钱,其实是相当有限的。如果他们咬咬牙,买了我们的工厂,他们就要在其他地方将这些钱弄出来,怎么弄出来呢?
  要么靠节省,他们能节省什么?从我们这里买了工厂,买了技术,他们就能节省掉科研费用。嗯,我们可以劝说他们,‘不要再重复发明轮子’,反正他们自己研究出来的东西,技术水平还比不上从我们这里买的,而且价钱还更贵。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研究费给砍掉呢?
  这就像某人想要吃肉,他可以到市场上去买,也可以自己养猪。但是如果他们自己养猪,因为没有经验,没有技术,最后他们自己养的猪,成本高,而且味道还不好。你说,这猪还能养的下去吗?那还不如直接去外面——准确地说,是到我们这里买猪肉吃呢。
  这样一来,他就不会再在自己养猪上花钱,其实只要肯在这上面花钱,慢慢的培养起自己的一帮子队伍,将来他们自己研发出来的猪肉也总有变香,变便宜的一天。但是我们采用在合适的时候出售工厂,出售技术的方式,就可以打断俄国人的科学和技术的人才队伍的积累的步伐。我们一边可以不停的在最合适的时候,卖给他们某种技术,来让他们的科研人员‘英雄无用武之地’,一边还可以趁机将这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科研人员挖到我们这里来。拿破仑,你说这不是非常好的事情吗?”
  “那如果奥地利人和英国人也提出类似的要求呢?”拿破仑又问道。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嗯,奥地利倒没什么,英国还是要加以一定的限制的。不过,这个限制也要有分寸,另外,最好这个限制不是我们直接作出的,而是由一个委员会来做出。比如说,我们和英国人、奥地利人还有俄国人在体制上不是有很大的不同吗?我们是共和制国家,不是吗?我们完全可以将欧洲的那些民主国家,我们、北意大利联邦共和国、还有莱茵联邦共和国这些采用共和制度组织起来,组建一个专门管辖技术出口的机构。就叫做‘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办公地点就设置在巴黎,负责对任何非共和制国家的技术出口的审核。未经此委员会核准的技术以及各种设备和商品都不得出口。”约瑟夫说。
  “对呀,拿破仑,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向土耳其出售工厂;然后向俄罗斯出售工厂;然后我们挑动土耳其内部或者俄罗斯内部出点事情;然后他们自然会镇压;然后我们就可以让一些‘反对派’媒体,还有其他共和国家指责我们为了钱,向暴君递上了镇压人民的屠刀;然后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将这个委员会建立起来了。”吕西安说,“顺便利用这个事情,我们还能在真正的反对派那边埋下一大堆的钉子。”
第三百零一章,造谣的技巧
  定下了计划之后,接着便是实施了。整个计划的第一步,是造谣。造谣这种活儿其实是一种相当有技术含量的事情,由谁来放出谣言,如何将谣言放大,都有讲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