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1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278

  “我们不能和他们硬抗,但是我们也不能真的散了。”费金说,“我们的联合工会要转入地下,继续领导工人的斗争。另外,我们不能无声无息的退却,即使是迫不得已的退却,我们也要留下点什么。屠夫,你负责安排我们的人员转入地下,而我,我将以联合工会的名义,发起最后的一次罢工……”
  “老大……”
  大家都知道,在这个时候,发起这样的行动,会有多么的危险。
  “如果我们没有斗争,没有牺牲,就不会有未来。”费金说,“而只要我们表现出了能对他们造成损伤的能力,是的,只要展示出了这样的能力,他们就要考虑他们的做法合不合得来了。他们此后才会在要干什么事情之前,认真地考虑一下我们的利益。好了,我们兄弟们,其实当初我们开始组织联合工会的时候,就在等这一天了,就像圣保罗和圣彼得在前往罗马的时候,就已经在等待着十字架了一样。现在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第三百五十四章,镇压
  在伦敦警察局向“纺织工人联合会”发出了限期整改通知的第二天,“纺织工人联合会”向伦敦警察局递交了一份抗议书。在这份抗议书中,“纺织工人联合会”宣称,英国政府通过的所谓“工会法”,是对天赋人权的公然践踏,因为是违背了自然法的无效恶法。“纺织工人联合会”绝不会屈服于这样的恶法。并将继续行使自己的权利。
  修伊爵士立刻就翻了脸,他表示,这是对联合王国的法律的公然藐视,并立刻下令逮捕“纺织工人联合会”的代表。
  随即“纺织工人联合会”便再次发起了大罢工。而伦敦警察部门显然对此早有准备,他们立刻宣布这是“叛乱行为”,然后便立刻下达了“平叛”的命令。
  早就有所准备的,多达五千多人的英军立刻在警察的引领下,进入工人区“平叛”。
  在“纺织工人联合会”的办公场所——一座破旧的老房子前面,闻讯赶来的工人挡住了前来“平叛”的军队。
  “我命令你们立刻散开,否则,就将以叛乱罪论处!”奥斯丁营长手持指挥刀,向着拦在他们面前的人群喊道。
  人群岿然不动。
  “骑兵,上马,准备!其他部队,做好作战准备!”奥斯丁营长下令道。
  一群骑兵上了马,做出了准备冲锋的样子。当然,他们并没有直接使用马刀这样的致命武器,而是全都换上了大头棒。不过借着战马的力量,即使是大头棒,也是相当致命的了。
  而那些步兵,也都举起了手中的枪,黑洞洞的枪口指向那些工人。
  “现在给你们一分钟时间,一分钟之后依旧不散开,我们就要采取强制措施了!”奥斯丁营长继续威胁道。
  面对着气势汹汹的骑兵,人群已经有一些慌了,大家都不敢肯定,这些家伙是不是会真的动手镇压。
  这时候,人群后面突然有了一些骚动,“纺织工人联合会”的办公地点的门打开了,几个人从里面走了出来。工人群众们也主动地为他们让开了路。
  走在最前面的就是费金。他走到前面,向工人们说:“你们散开吧,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但是罢工要继续下去,直到获得最后的胜利。”
  接着他又转向奥斯丁道:“我就是纺织工人联合会的会长科利亚。”
  奥斯丁盯着费金的脸看了一会儿,然后狞笑着道:“抓住他!”
  两个警察就打算上来抓住费金。费金平静地看着走过来的警察,并没有打算反抗。但就在这时候,突然响起了一声枪声。
  随着这声枪响,一个正走向费金的警察便一头栽倒在地上。
  这个变故完全出乎了人群的预料,但是奥斯丁营长可是在爱尔兰打过仗的,双手沾满了“缺乏训练的爱尔兰叛匪”的鲜血的经验丰富的军官。他立刻就做出了反应:
  “开火!开火还击!”
  于是士兵们便朝着人群开枪了。
  现场顿时硝烟弥漫,惨叫声,呼喊声,哭泣声响成一片。
  “骑兵!冲锋!”奥斯丁又下令道。
  于是骑兵们就冲了上去,高大的战马将一个个的工人撞倒在地上,甚至从他们身上践踏而过,骑兵们挥舞着大棒,劈头盖脸地朝着工人们打去。几乎每一次挥棒,都会有一个工人捂着头倒在地上。
  在第一轮射击的时候,站在最前面的费金便被好几颗子弹击中了。在这样的距离上,面对着那么多枪,费金的身手再好,也没什么大用,这个世界,毕竟不是“你有科学,我有神功”的世界。一个人的身手再好,在面对军队这样的杀人机器的时候,也是没什么用的。
  骑兵冲击之后,步兵们开始跟进,用刺刀和枪托狠狠地教训那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叛逆……
  引发事件的那一枪究竟是什么人打的,各方都有自己的说法。依照英国的那些报纸上的说法,那自然是那些暴徒主动挑衅,然后忠勇的英国军队奋起还击,彻底粉碎了阴谋分子的叛乱,维护了联合王国的秩序,保护了英格兰人民安定团结的生活……
  当然有一些小报,试图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消息,污蔑英国政府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所采取的正义行动。不过英格兰警察部门早就有所预料,他们迅速的吊销了这些报纸的营业执照,让他们老老实实地闭了嘴。
  当然,也有比较麻烦的,那就是那些法国背景的报纸。直接查封他们,那是会闹出大麻烦来的。不过英国人还是有办法的,他们不能直接去管法国人的报纸,难道还不能管给法国人印报纸的印刷厂吗?那些法国报纸又没有自带印刷厂,于是他们向印刷厂施加压力,不让印刷厂印刷带有对相关新闻进行报道的报纸。
  但这也难不倒那些法国人,他们干脆将整个报纸的第一版全部加黑框开天窗,整个头版上就只剩下一个单词:讣告。
  而在法国国内,法国的宣传机器顿时开足了马力,对英国的罪行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按照法国媒体的说法,英国人所说的,是那些工人先开枪的鬼话真是在把大家当弱智骗。一群手无寸铁的工人,在面对着成千上万武装到牙齿的军队的时候,还敢主动开枪?更何况,很多人都看到了当时“纺织工人联合会”的会长科利亚先生已经走到了前面,试图和军队交涉,工人们是傻了才会在这个时候开枪。我们奉劝那些英国媒体,你们说谎的技术不够,就不要勉强说谎。我们并不反感英国人说谎——毕竟这是他们改不了的本性——但是你们不能用这样愚蠢的谎言来侮辱我们的智商!
  不过这些指责都只能在法国刊登出来,在英国,法国的那些报纸还是只能开天窗。英国人也抓紧时间,到处搜捕“叛乱分子”。很快,伦敦的监狱中就塞满了人,因为监狱不堪重负,所以,警察部门又发出了新的指令。于是在伦敦就出现了大量“暴力拒捕”,然后被“当场击毙”的事情。
  依照法国人的说法,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仅仅在伦敦,就有一千多名工人被打死,一万多人被投入监狱,伦敦的情况甚至比九月大屠杀的时候还要恐怖。
  当然,法国人的报道肯定是有所夸张的,但是英国人的说法,在这一系列的事情中,只死了十几个人,那也肯定是瞎扯。
  但是法国媒体在法国国内的报道并不是真的影响不到英国的。《科学真理报》将来自英国的布料称之为“染血的布料”,其他的一些报纸也接着跟进,号召欧洲人民拒绝使用英国商品。
  紧接着,法国外交部长塔列朗召见英国大使,并就英国出现的人道主义危机向英国政府提出交涉。接着法国国务院宣布,他们将就英国出现的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的行为举行听证会,据说法国国务院准备通过一份授权政府对英国进行经济制裁的法案。
  英国人当然是大声抗议法国对英国的内政的干涉。但是,另一方面,警察部门追查“叛逆”的劲头却也明显的放松了。英国人当然表示,反对法国以经济制裁相威胁,甚至宣称,如果法国人胆敢对英国进行制裁,那英国就将对法国进行反制裁。然而话音刚落,法国那边还没多大反应,英国的股市就先来了个先跌为敬。
第三百五十五章,法国人的花样
  法国国务院的确提出了相关的法案,而且还不止一个。第一个议案是要求法国政府公开对英国政府的暴行加以谴责。
  这个法案大家都不是特别在乎,反正法国政府谴责英国政府,或者英国政府谴责法国政府,这些年来,也已经是常态了。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法国政府就要谴责英国政府破坏自由贸易一次;而同样的是,每隔一段时间,英国政府就要谴责法国政府粗暴干涉内政一次。所以,谴责一下,就谴责一下。反正依照惯例,谴责完了,大家还要接着一起做生意的。
  但是这次的情况似乎又有了一些变化,因为法国国务院还提出了一个议案,要求政府建立一个“人权审核委员会”,每年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权状态进行审查,并定期发表相关的白皮书。而法国政府可以依据这一白皮书对这些国家采取相应的行动。
  虽然这个议案依旧留下了大量的模糊的空间,并没有要求政府立刻采取什么行动,但是有了这个做借口,法国政府就可以随时对英国的各种商品进行调查,并征收临时性的惩罚性的税收。当然,依照这条法令,这些临时性关税,应该被用于帮助那些“受到暴政迫害的人”。
  理论上,到底会不会收这个税,还是不一定的,如果法国政府觉得没必要,那么就可以不收,说不定,每年到了人权白皮书发表的时候,法国政府都会把这种特别关税拿出来,吓唬吓唬英国人,好让他们在某些方面做出对法国有利的让步,然后什么都不做也说不定呢。
  不过这一次,法国人似乎是真的要玩真的了,国务院刚刚通过了这一法案,拿破仑便立刻表示,将向进入法国的英国纺织品征收数量为百分之十五的特别关税,以用于帮助那些被迫害的“英国纺织工人”。
  拿破仑宣布,任何英国纺织工人,都可以前往法国在英国的使馆或者是领事馆,在通过了“基础法语考试”之后,就可以从法国的使馆或是领事馆得到一笔用于支付离开英国前往欧洲大陆的船票的钱。(这笔钱当然是用从英国纺织品那里增加的关税来支付的,或者说的更明白一些,是用英国人的钱来支付的)然后在抵达欧洲后,他们就可以以相对优惠的利率从路易斯安纳开发银行拿到一笔贷款,以支付前往路易斯安纳的船票,以及在路易斯安纳定居的费用。(关于这笔钱,据说实际上是正在交战的西班牙和墨西哥共和国共同承担的。)
  紧接着,巴黎市政部门宣布,他们将英国驻法国大使馆所在的街道改名为“纺织工人街”,将英国大使馆前面的那片小广场改名为“科利亚广场”,并将在正对着英国大使馆的门口的位置上,树立起“纺织工人联合会”会长科利亚先生,以及其他遇害者的雕像。据说著名的雕塑艺术家,意大利人安东尼奥·卡诺瓦已经接下了这个任务,并且已经离开罗马前来巴黎。
  事实上,当巴黎市政厅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整个欧洲的反应是相当奇怪的。
  英国政府当然是大声的抗议,并且威胁要将法国驻英国大使馆所在的街道改名为“路易十六大街”。对此巴黎市政厅表示:“伦敦的事情,关我屁事。”而拿破仑则表示:“我们不干涉英国内政。”
  至于欧洲其他国家,莱茵联盟的那一票共和国,还有尼德兰共和国自然是大声地叫好——他们早就看英国的纺织品不顺眼了。而奥地利、普鲁士以及西班牙和俄罗斯则保持了沉默,因为从根本上,他们都不希望工会这种麻烦东西出现在自己这里。
  不过在大多数的欧洲文化人那里,法国的表现真是让他们都感动不已。德意志著名剧作家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在报纸上发表声明,称赞法国在这家事情上,坚持了大革命最纯真的理想,不愧是整个欧洲,乃至于整个世界的灯塔和希望。同时他还表示,他准备为英国的纺织工人创作一部戏剧,以纪念他们伟大的斗争。
  紧接着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也表示,如果席勒完成了这部作品,他希望能将这部作品改编为歌剧。
  当然,贝多芬这个时候很忙,因为他刚刚接受了来自法国的委托,为中断了千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创作一套组曲。
  除了这些人,还有更多的文艺青年,甚至包括英国的文艺青年们,都坚决地站到了法国这边。
  而法国人的这种招数,却也让英国人头疼不已。首先,虽然整个的“纺织工人联合会”已经被,至少是明面上已经被打掉了,但是警察部门的人也好,纺织业行会的人也好,都知道,事情根本没那么简单,别的不说,除了会长科利亚,联合工会的其他代表都没有被抓到。有情报说,一些代表躲进了法国使馆或是领事馆。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人也不太可能直接进入法国大使馆抓人——真的要这样做,那就意味着战争。而如果可以通过战争来解决和法国之间的问题,那现在哪里还需要这么麻烦?
  不过这也给了英国人一点对内宣传的机会,那就是将那些工人领袖们宣传成“叛国分子”。反正虽然法国人一直在抗议,但是英国人通过对新闻的管制,至少表面上还是控制住了局面的。
  但接着,出乎英国人预料的情况出现了,在伦敦的街头小巷中,都开始出现了落款为“纺织工人联合会”的传单。
  “对传单的分析有什么结果了吗?”修伊爵士问道。这段时间,这些突然出现的传单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纺织工人联合会”还在行动,他们如今正在通过这些传单,向整个伦敦,甚至是整个英格兰展示自己的存在。而且这些天来,他们依旧在暗中,引领着那些工人,纺织业的工人的罢工依旧在持续。当然靠着引进新工人,以及将无业游民抓起来,然后作为苦役犯租借给工厂来维持生产,但是工厂的生产效率的确是大幅度地下降了。
  这也很正常,因为苦役犯的劳动效率是比不上自由工人的,他们没有希望,所以会用一切方式消极怠工,更重要的是,虽然他们的头顶上有挥动的皮鞭,但是作为政府奴隶,他们总还是有一口饭吃的。此外他们还会用一切可能的办法来破坏机器,因为这样他们就能休息了。
  所以只要有可能,工厂主们就更愿意使用自由工人,而不是政府奴隶。
  一般来说,在工人和企业主的僵持中,工人是处于下风的。尤其是在巴交会已经过去了,大订单已经基本拿到手了之后,工厂主能够僵持的时间总是要远远地超过工人的。因为工厂主即使损失几天的时间,损失也是有限的,说不定还能靠增加劳动强度赶回来。但是工人们只要一天不干活,就要挨饿。这种不对等的处境,也是他们敢于推动警察,对“纺织工人联合会”下黑手的原因之一。
  但是,如今情况却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是这些传单到处发的都是的,成功的引起了一些所谓的“慈善组织”的关注。于是这些“慈善组织”居然跑到衬裙巷这样的地方,搭起了粥棚。
  这些慈善组织,既有某些被法国人洗脑洗糊涂了的英国人自己弄的,还有更麻烦的,就是那些法国人弄的。而据传那些法国慈善机构的后面,又有着一些法国和尼德兰的商人的支持。这些商人知道,英国人手中有大量的未完成的订单,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罢工能持续下去,那么无法完成订单的赔偿责任就会让整个英格兰的纺织行业都哭不出来。而一旦出现了这样的现象,那对于尼德兰和法国的纺织商来说,都将是巨大的胜利。
  于是,虽然在感情上,这些同样是资本家的家伙,因为自己的屁股的原因,在这个问题上自然是更加同情那些英国资本家,但是考虑到没有那些英国佬对他们非常重要,所以他们还是拿出钱来,给那些英国人捣捣乱。
  当然,为了确保捣乱成功,或者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为了确保英国人不敢用暴力破局,直接掀桌子,他们甚至还找了一位在整个欧洲都非常有影响的,而且有很有空闲,很爱管闲事的大人物来亲自主持这件事情。
  这位大人物自然就是让很多的英国人印象深刻的波莉娜·波拿巴。
  在衬裙巷,在雅格·高楞等一群人的陪伴下,法兰西第一执政、法兰西科学院院长的妹妹,法国最著名的女作家,科幻小说之母,波莉娜·波拿巴,身穿一套典型的法国工人的服装——一顶藤编的安全帽,一件蓝色的帆布牛仔上衣和一条蓝色的帆布牛仔长裤在那里亲自给工人们盛麦片土豆粥。
  在这个时代,波莉娜的这身装扮实在可以说是惊世骇俗,很多人甚至都要说这是“伤风败俗”了。但这还不算什么?因为波莉娜居然因为觉得太热,而将上衣的口子都解开来,露出了里面的白色的衬衣。在白色的衬衣上,还画着费金的头像,以及这样一句话:“坚持到胜利!”
  一开始,伦敦警察局还真的有要暴力掀桌子的预案,但是,当波莉娜这个会行走的大麻烦出现之后,首相大人立刻派人来通知警察部门,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波莉娜的出现,以及她这样抛头露脸的活动,当然让那些保守分子恨恨不已。但是这样惊世骇俗的做法,以及她主动到最贫穷的人当中,为最贫穷最困苦的人服务的表现,却让她从土伦圣女之后,又多了一个穷人的圣女,或者是人民的圣女的称号。
  在她的光辉形象的引导下,法国的女性地位得到了不小的提升,为此,在后世,那些妇女解放运动的旗手们往往将波莉娜视为这一运动的开创者。
  既然拿法国人的慈善活动没什么办法,伦敦警察局也就只能找那些地下印刷的传单的麻烦了。一般来说,要印刷这么多的传单,还真的需要相当多的机器,而这些机器要占用大量的空间,还有运行的时候的声音都难以掩饰,所以从道理上来说,这些东西应该很好找到。但是直到现在,警察部门依旧没能找到那个藏在贫民区的印刷厂在哪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