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278

  但是他们怎么都想不到,某个用卖废纸的价格将奥地利的国债都买过去了的人,同样也满心的不满。
  “这个时代的金融工具真是太落后,太缺乏金融创新了!居然没有办法让奥地利国债的价格下跌到负数段,而且居然一个好用的金融杠杆都没有,要不然这一刷子,该能赚多少钱呀!”
  面对着因为白白地赚了一大笔钱而得以不已的拿破仑和吕西安,约瑟夫忍不住在心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不过拿破仑显然比约瑟夫要容易满足得多。这样来钱已经让他很满足了。他盘算了一下在奥地利国债中的收益,发现这一趟的收益甚至比他那次亲自去觐见教皇冕下的收入都要高了。
  “约瑟夫,这真是在抢钱呀,而且效率甚至比直接派出军队去抢都要高了。上次在意大利,我们说是干的没本钱的买卖,但是动用军队,其实成本还是不低的。而这一次,我们只是说了几句‘真话’,就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这真是……”吕西安也搓着手,兴奋不已的说道。
  虽然拿破仑在心里也在转着这样的念头,但是听到吕西安这样说,他却本能的不高兴起来,因为,这实在是有点,嗯,有点在否认自己的价值嘛。
  不过没等拿破仑开口反驳,约瑟夫就先开口了。
  “吕西安,还有拿破仑,有一件事情,我要提醒你们一下。”约瑟夫突然开口道,“曾经有一个傻子,一天早晨吃了四个面包,然后吃饱了。于是这傻子说:‘我多傻呀,早知道这样,我直接吃最后的那个面包不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浪费前面的三个面包呢?’
  说这种话的人当然是傻子。但是拿破仑、吕西安,我们也要警惕自己会不会变成傻子。我们如今能够这样用金融手段,就像收割麦子一样的收割这些财富,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我们的手中,不是有着战无不胜的,让任何敌人看到了甚至都很难产生出对抗的勇气的军队,我们又怎么能用这样的手段来割麦子?
  所以,吕西安,不要觉得金融收割,是真的没成本的。如果没有我们战无不胜的军队,我能能靠这种手段收割谁?”
  听到约瑟夫提到“战无不胜的军队”,拿破仑立刻就高兴了起来,眉飞色舞地道:“约瑟夫说的是,这次的收割,归根到底,还是靠军队的。只有军队,才是我们手中的镰刀。”
  “拿破仑,是说的有一定道理,但还不是全部。我们已经好几年没打仗了,为什么我们的军队的威慑力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在不断上升?当初,那些家伙们和我们签订和平协议的时候,一个个都在打着什么心思,我想你也应该很明白,那么他们现在还有这样的打算了吗?为什么?”
  拿破仑愣了愣,然后道:“他们一开始应该想着先喘口气,舔舔伤口,等恢复过来了,再来和我们决一高下。不过现在,他们肯定没这个想法了,现在,都不用打了,傻子都知道他们不是对手。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别,就像壮汉和儿童一样了。”
  约瑟夫点了点头:“我们的力量增长得比他们更快,如今我军一个师的炮兵火力,已经比他们的一个军都强不少了,用不了多久,甚至我们一个师的火力都能压倒他们一个方面军了。他们拿什么和我们打?只要我们这边的指挥官不是傻帽,他们就一点机会都没有。”
  “约瑟夫,要说的话,这样下去真的是……剩下的就全是欺负小朋友的事情了,战争再也没有艺术的美感了,剩下的就是碾压……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呀。”拿破仑发出了中二至极的感叹。
  约瑟夫瞟了拿破仑一眼,继续道:“世界上的很多事物都有它的根本原因和外在表现,任何事情有开端和结尾,我们在对待处理的时候,应该知道应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将什么放在最根本的位置上,而将什么只作为一般的小伎俩,知道应该真正重视什么,就算是真正的明白事理了。
  如今,能让我们如此强大的根本是什么?不是我们技巧高超,甚至也不是我们的军队强大,归根到底,是我们拥有强大的工业。为什么在欧洲,只有英国还稍微可以算是我们的对手?不就是因为相形之下,英国有相对比较好的工业吗?所以,维持强大的工业,才是我们的基础。虽然工业成本高,赚钱慢——至少相比金融收割要慢很多,但是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产生出可以跳过工业,直接靠着金融手段来过日子的想法。”
  “我们怎么会产生这样弱智的想法?”吕西安开口道。
  听了这话,约瑟夫呵呵地笑了起来:“吕西安,人总是习惯于懒惰的。哪怕聪明人也会如此。什么时候,法国从一个工业帝国,变成了一个金融帝国,那就是法国的霸权终结的开始。”
  “约瑟夫,你说的这句话太有道理了!”拿破仑一边说,一边东张西望,“吕西安,把你的笔记本给我,我要把这段话记下来,然后刻在我的书桌上。”
  先不说拿破仑的这些操作,现在消息也传到了匈牙利,那些正在闹匈牙利自治的匈牙利贵族,以及那些刚刚在匈牙利贵族的鼓励之下,又一次鼓足了勇气,打算让那些“分裂分子”赶紧过来放几枚炸弹的波兰贵族,全都傻了眼。
  有些啥傻子,在此前叫得太厉害了,一时间,没办法回头,也只能硬扛到底。至少是表面上硬扛到底了,另一些贵族便开始考虑如何赶紧和皇帝陛下表个忠心,表明自己加入进去,其实是被人利用了,或者干脆就表示:“陛下,我是卧底呀,我加入进去,就是为了打探情报来汇报给您的。我现在打听到……”
  就连那些跳得厉害,一时间无法回头的,一方面赶紧整顿队伍,表示“大家要团结,要团结”,一边也悄悄派人去找皇帝忏悔。
  在这样的情况下,卡尔·菲利普将军率领的帝国军队刚刚到达匈牙利,匈牙利国民自卫军就发生哗变。
  哗变的国民自卫军在一位姓巴托里的年轻子爵领导下,逮捕的叛乱头子,巴托里子爵的伯伯巴托里侯爵,并将他交给了卡尔·菲利普将军。至此,匈牙利人的叛乱被镇压了下去。
  此后,无论是皇帝陛下还是法国人,都对那些叛乱分子表现出了惊人的仁慈。
  “既然他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那他们就又成为了我们的同胞。”弗朗茨皇帝在报纸上这样表态,所以,即使是叛乱头子巴托里侯爵,也不过被流放了事。他的爵位和土地都没有被剥夺。
  当然,在匈牙利的任何阻碍自由贸易的关卡和税收都被废除了。
  至于那些跟风的波兰贵族,在老老实实地按照“市场价格”让出了关键的土地之后,也得到了一定的宽宥。毕竟,奥地利帝国还要利用他们来欺负普通波兰人。
第三百五十二章,搂草打兔子
  法国和奥地利的这番合作,让很多国家都吃了一惊。在一般的观点看来,在欧洲大陆上,对法国的霸权威胁最大的国家就是奥地利了。依照这种看法,法国应该努力地利用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奥地利的天然弱点,支持奥地利的内乱,最好是让奥地利解体掉,这样一来,法国在欧洲的优势便无可动摇了。
  然而法国人却在这次事变中选择了支持奥地利政府,似乎是放弃了肢解奥地利的机会,这让很多纸上政治家都非常失望,一些英国报纸甚至带着庆幸和鄙夷地表示,拿破仑·波拿巴被眼前的小小的利益所吸引,放过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可见他虽然在战场上的确不愧于“英白拉多”的美誉,但是在政治上,实在是太过幼稚。
  当然,法国媒体绝不会这样攻击自己的领袖,但是它们的反驳也只能从德行的角度上去进行。法国报纸纷纷表示,这正证明了法兰西是爱好和平的伟大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支柱性的力量,不是英国这样的侵略成性的坏东西。
  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总得来说,还是《科学与真理报》的水平最高。《科学与真理报》并不否认,法国政府应该努力地维护法国的利益。但它指出,法国的利益不仅仅在于这些看得见的东西。对法兰西来说,一些看不见的,无形的东西要更为宝贵。那就是法兰西共和国的精神。
  “法兰西的精神是什么?是对‘民主’、‘自由’、‘博爱’的精神的坚持。法兰西人民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团结在一起,建立起了伟大的法兰西共和国的。这种精神,乃是法兰西立国的基础,是将法兰西人民团结起来的旗帜和纽带。对于法兰西来说,没有比维护这种精神更大的利益。当然这样的道理,某些满脑子都只是庸俗的利益的家伙是无法理解的。
  的确,奥地利并不是一个符合这一标准的进步国家,相比北意大利共和国和莱茵联盟,奥地利要反动得多。以我们的眼光来看,它还保留着太多的封建的,落后的东西。但是在这次的事情中,站在奥地利的对立面的,又是些什么东西呢?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和一个反动的,落后的东西想对立的,就一定是先进的,进步的力量。很多时候,它完全可能是一个更反动,更落后的力量。那些发动叛乱的匈牙利贵族,他们的诉求是什么?不是要民主,要自由,而是要‘维护传统’!说的更明白一些,就是要维护他们作为贵族,骑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的特权;就是要维护可以在自己的领地为所欲为,甚至用处女的血来给自己洗澡的特权!(这是在暗指巴托里家族的前辈,伊丽莎白·巴托里的传说故事。据说她为了维持自己的美貌,杀死了数以百计的处女,并用她们的鲜血来沐浴。游戏《暗黑破坏神2》中的小BOSS,遗忘之塔中的女伯爵就是以她为原型的)
  所以,匈牙利贵族的行为是不折不扣的叛乱,它不仅仅是对匈牙利的广大人民的利益的威胁,也是对奥地利的广大人民的利益的威胁,更是对世界上所有热爱自由的人民的利益的威胁,是对法兰西赖以立国的信条的威胁。所以,我们支持奥地利皇帝平定这场叛乱,最终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我们的信仰——这才是法兰西最值得珍视的财富。”
  《科学与真理报》上的这篇文章倒也真的不是完全在唱高调,因为“民主、自由、博爱”的确是法国最为珍视的财富之一。约瑟夫曾经在和两个弟弟的交谈中,将国家的实力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国家的硬实力,包括经济能力,工业水平以及军队的力量。而另一类则被他称之为软实力,也就是法兰西的文化艺术乃至意识形态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门修斯先生说过:‘如果世界上有志于从政的人都希望能够在你的国家当官,种田的人都希望在你的国境内种田,做买卖的商人都希望能在你的市场里经商,出游的人都希望走在你的国家的道路上,那些受到了他们国家的国王的残害的人民,都希望能到你这里来投诉他们的国王:想这样的话,还有谁能够和你抗衡呢?’
  我们在意大利和奥地利人战斗的时候,意大利人民都站在我们这边,为我们提供各种帮助,这是我们能风卷残云一样的获胜的重要原因。而在比利时,比利时人民原本也都是拿着面包和啤酒来欢迎我们的,如果不是因为那些笨蛋的胡作非为,我们在九三年就该打垮他们了。为什么,我们得到了这些外国人如此的欢迎?这就是我们的口号,我们的旗帜,我们的软实力的作用。我们要珍惜自己的软实力,不要因为一点点的蝇头小利就去破坏它,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在其他国家不断地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一旦发生战争,就愿意给我们的军队带路的人。嗯,吕西安,这就是你的工作的核心任务。”
  所以,法国的行动,的确是符合了“进步”这个人设的。一个国家也可以是有人设的,而一个成功的人设,能够带来很多的看不到的,长远的利益。当然,人设这东西也很脆弱,哪怕是国家的人设,一不留神,出了一个懂王,再加上一个爱瞎说诸如“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这是我们不断进取的荣耀”之类的大实话的幕僚,国家的人设也会崩掉的。结果往往是捡了芝麻,抖了西瓜,弄得对手都恨不得要发一个一吨重的勋章给他们了。
  不过,维持人设,并不是法国人这次站在奥地利人一边的全部原因。这次法国人这样做还有更现实,也更黑暗一些的理由。
  首先,依据兄弟三人的研究,他们认为,在欧洲大陆上,从长远上来说,可能对法国的地位造成威胁的,就只有德意志人了。总的来说,德意志民族人口众多,受教育程度也不错,如果他们不是处于分裂的状态,如果他们真的整合成了一个国家,让这个世界上出现了一个德国,那德国肯定会成为法国的地位的挑战者。
  如今德意志分成了三个部分,莱茵联盟、普鲁士和奥地利。莱茵联盟和普鲁士都是信新教的,而奥地利是信天主教的。所以虽然莱茵联盟如今是法国的盟国,但是,未来他们会不会和普鲁士走到一起,甚至于弄出一个德国出来,就是法国需要担心的问题了,当然,在如今的情况下,法国完全可以靠自己的硬实力来阻止这一切。但这样做,会让法国的人设崩掉的。所以,为了维持德意志的分裂,法国并不希望过度地削弱奥地利。
  另外,奥地利内部矛盾重重,为了维系帝国,并且和北德意志抗衡,哈布斯堡家族就不得不越来越依赖法国,然后,他们就会成为法兰西在利益代言人,或者,说得更明白一点,也可以叫做“买办”。
  这些加在一起,才是法国采取这样的行动的原因,至于奥地利国债的那点花样,从根本上来说,那不过是搂草打兔子罢了。
第三百五十三章,恶法
  法国和奥地利联手镇压了匈牙利贵族的叛乱并不就意味着法国和奥地利成了盟国,至少就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在法国人的宣传中,奥地利依旧是保守、落后、反动的欺压人民的政权。而在奥地利人的宣传中,法国也依旧是不虔诚、暴民、背叛传统的象征。总的来说,大家在宣传中,都没给对方好颜色。
  不过另一方面,无论是法国还是奥地利,都没有将批判的重心完全放在对方身上。法国人那边,依旧将批判的重点放在了英国身上,尤其是最近,英国人趁着法国和奥地利忙着对付匈牙利和波兰人捣乱的机会,通过了一系列的决议,开始对国内的工人进行全面的镇压。
  英国首先通过了《工会组织法》,从法律上宣布,任何跨企业的工会组织都是非法的。并限令一切联合工会在规定的时间内解散。而只有工人人数超过一千人的企业才有权建立工会。
  这一法令还要求工会的各种活动,包括罢工,甚至包括各种会议活动都必须得到政府的批准,工会活动中的各种经费的使用,也必须得到政府的监督。
  另一方面,英国人又通过了一个《航海条例》的修正案。虽然是航海条例的修正案,但是它和雷恩先生希望的,能够做出让步,换取法国人放宽对英国货物的运输歧视还差得远,这个修正案甚至根本和这无关。
  这个修正案是用来限制英国人往北美移民的。
  依照这个法令,英国国民,只能乘坐英国船只离开英国本土——不论是去往新大陆又或者是欧洲。
  这些年来,因为欧洲的工业的发展,尤其是法国的工业的发展,再加上法国相比英国更高的工资,很多的英国工人一度找到了一条新路,那就是先攒出去法国的钱,然后到法国去打工,然后再在法国挣到一笔钱,好移民到新大陆去。
  这使得这些年,英国出现了不少的人口流失的现象。很多的工人都通过这种方式离开了英国,这对英国的工业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不过好在法国那边为了保证本土工人,以及莱茵联盟那边的工人的利益,很快就采取了措施,他们对给英国人的工作签证控制得相当紧。一般来说,只有那些有一定的技术的工人,才能在法国得到工作签证,而那些并没有特别的技术的英国人到了法国,就只能打黑工了。
  法国的平均工资的确比英国高不少,但是这和没有合法身份的英国工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没有合法的身份的黑工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而如果没有经历过革命,如果没有革命政府的限制,法国的企业主其实一点都不比英国的有良心。当他们发现,这些英国人足够弱小、可怜、又无助之后,立刻就开始欺压他们,将他们的工资压到了和英国差不多的地步。
  但英国工人还是不断地前往欧洲,只不过他们的目标不再是法国,而成了直接以欧洲为中转直接前往北美——因为法国人愿意为每一位宣誓效忠法国,而且买票去路易斯安纳定居的人提供一定的船票补助。据一些英国人的看法,法国人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将更多的说德语的人送到新大陆去,好确保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优势。事实上如今抵达路易斯安纳的移民中每三个人中就有两个人说的是德语。
  对于英国工人跑来“蹭福利”的事情,法国人并不太上心。法国人甚至还很欢迎英国人这样干,因为这会削弱英国的工业能力。而且这些通过这种方式离开英国,前往北美的人,他们对英国也谈不上任何的忠诚了。另外往路易斯安纳多塞一点不说德语的人,其实也是好事情。
  虽然理论上要获得补助,必须会法语。但是在事实上,法国人对这些英国人的法语的要求非常低,基本上只要会说“Bonjour”(你好)和“Merci”(谢谢)就够了。而这两个单词,就是一个傻瓜,也能在短时间内学会。
  因为这个补贴的影响,所以从欧洲前往路易斯安纳的船票,要比从英国到那里的船票便宜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人口的流失自然会让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下降。失业率下降,在如果是在后世,这个数字能让政府的人高兴好多天,要是政府首脑碰巧是懂王,那光自我表扬就得表扬到下一个任期。但是在这个奇葩的时代,这个数字却让英国政府发愁了。
  是的,英国政府有点发愁了,因为依照市场原则,如果一种要素开始紧缺,那就必然导致这种要素的价格上涨。而劳动力同样如此,如果劳动力开始紧张了,那工资就肯定要上涨了,而工资上涨,就会增加成本,从而降低“体面人”的利润。在英国,之所以能够维持着比欧洲大陆低不少的工资,不正是因为英国劳动力富余吗?
  所以通过这一法案,并且将从英国到欧洲大陆的船票价格上涨一些,让那些想要坐法国人的便宜船的英国工人占不到便宜,甚至于不但前往欧洲大陆的船票要涨价,前往新大陆的船票也要涨价,通过这样的手段,将前往新大陆的人数降下来,从而保证国内有足够的失业率,就是这条修正案背后的,真正的原因。
  当然,动用政府的力量,人为地改变供需关系,这就充分的说明了,法兰西将英国列入“非自由贸易国家”完全是有着充分的理由的。
  据说,法国国务院正在准备提出一项新的法案,这项被称作“特别302法案”的法案将授权法国政府,对“非自由贸易国家”的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时候,可以采用其他“自由贸易国家”的商品价格作为参考,而不是以原产地价格作为参考。
  英国人在迅速地通过了这一系列法案之后,立刻就开始了行动。首先,伦敦警察局向“纺织工人联合会”发出了限期整改通知。要求他们在四十八小时之内,完成整改——也就是宣布解散。因为《工会组织法》禁止任何跨企业的工会存在。
  除了宣布解散之外,剩余的,在规格上符合《工会组织法》的工会,也需要依照法律的要求进行整改,比如说,要接受政府派遣的人员对其组织和经费情况进行的各种检查,要……
  “总之,这就是要彻底地摧毁我们。”拿着伦敦警察局的通告,费金这样说道。
  “老大,我们怎么办?”屠夫问道。
  “我们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和警察部门,乃至这个国家对抗。”费金说,“这段时间里,我们组织了工人纠察队,装备了一些武器,但是这只能用于防御像个别的工厂主的走狗对工会的可能的袭击。但是,如果想要靠工人纠察队对抗英国政府——这个所有的工厂主和有钱人的总走狗,却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走上对抗的道路,至少暂时,我们肯定会失败。
  至于第二条路,”费金微笑了一下,“那自然是投降。我们这些人,在此前和那些老爷们的斗争中,已经展现出了一定的能力了,如果我们投降,考虑到我们表现出来的能力,他们应该已经愿意拿出一块肉骨头来招安我们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老大,别胡说八道了!”巴克说。
  “就是,老大,别胡说八道了!”其他人也说道。
  “如果我们走第二条路,我们大概是能得到一些好处的。不过其他的工人,我们的那些兄弟,就被我们卖掉了。我估计很快,雷恩先生他们的新合同就会出来,而且会比上一份新合同更加的过分。因为既然工人不敢反抗,那为什么不更进一步呢?”屠夫说道,“老大,你也清楚我们,我们当中,没有出卖兄弟的孬种。你说怎么干吧,就算干不过,咱们也得在临死前咬他一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