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1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278

  “我们如今在技术上和他们的差别有这么大吗?”亨利·博尔顿问道。
  “不仅仅是技术。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洛林钢铁的矿山,有着最先进的开采手段,所以从采矿的成本上,他们就已经比我们低了;使用铁路了运输,结果他们的运输成本有比我们低;然后他们的高炉比我们的规模大很多——这东西,规模越大,单位成本就越低,所以他们炼铁的成本又比我们低;接着他们的炼钢技术又优于我们,而且他们的炼钢需求够大,所以规模也大得多,仅仅是这个规模,就能带来成本的再次下降。所以……你看我们和法国人在冶金方面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如果没有国家的壁垒保护,面对法国人的先发优势,我们其实是毫无还手之力的。”兰利解释道。
  “所以……”
  “所以,航海条例必须得到坚持,甚至是加强。英国不能可能依赖于法国人的钢铁,英国的市场必须留给英国的钢铁企业。否则,英国就没有未来。”
  半个月之后,在下院的会议上,辉格党的人再次提出,要求修改航海条例,以换取欧洲更多地向英国开放市场。
  而托利党人则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强航海条例,并进一步提高对欧洲商品,尤其是钢铁之类的制品的关税。在目前的基础上,将对欧洲钢铁的关税提高百分之三百,以回击欧洲各国对英国的出口商品的制裁。
  然后自然就是辉格党人和托利党人对撕的传统表演,这个时候,最为重要的就是新托利党这时候会站到哪一边。
  新托利党和辉格党人一样,他们中的很多人在纺织品这个行业上,有很多的投资,而纺织品生意也是这几年来英国对外贸易中最为出色的亮点,从这一点来看,他们应该站到辉格党人一边。但是他们在矿山和冶金,还有军工方面,同样也有不少的投资。
  于是新托利党的态度就最为纠结了。他们一方面既想要保住欧洲的纺织品市场,因此他们努力地向托利党的家伙说明,如果没有纺织行业带来的财富,英国的财政会立刻出现各种严重的问题,到时候,国内的其他市场也会跟着萎缩,所以直接提高百分之三百的关税,这是自杀行为,实不可取。
  另一方面,他们也要说服辉格党的人,不要完全跟着法国人起舞。要知道,如今英国向法国出口一船的棉布或者毛呢,才能换取一马车的机械制品。更重要的是,法国人如今明显就是要压制英国的产业升级,他们只允许英国人从事最低级的买卖,一旦他们试图在产业链上向上发展,就立刻会遭到法国人的经济打击。
  而因为英国人没能控制住产业链上更高的位置,所以他的可替代性是非常强的,因此在面对法国人的经济制裁的时候,就会表现得非常的脆弱。所以要长远的赚钱,要赚更多的钱,就必须保护英国自己的高科技产业,而要保护英国的高科技产业,就必须有足够的保护壁垒,不能完全跟着法国人的“自由贸易原则”起舞,否则,英国就真的要沦为法国的附庸了。
  然后,托利党人和辉格党人便一起问:“那你觉得该怎么办?”
  然后新托利党便拿出自己的调和方案:纺织业要考虑到长远的需要,暂时忍一忍吃点亏;但是冶金和军工行业也不能心急,也要克制一下,总之就是大家都让一步,要互相体谅……
  但是任何事情,一旦和利益纠缠上了,就会特别的难弄。新托利党的这种调和的论调,无论是辉格党还是托利党都不能接受,于是三方在英国下院争得面红脖子粗,三方控制的报纸也紧跟着吵成了一团。
  在争论中,一些消息也在报纸上披露了出来,比如说,英国可能已经突破了炼钢技术的消息,就被有意无意地捅了出来。
  这个消息当然在第一时间就被通过电报传回了法国。拿破仑得到消息后,立刻便打电话叫来了约瑟夫和吕西安,商讨对策。
第三百五十八章,情报
  “算算时间,他们也是该有一些进展了。”对于这个消息,约瑟夫并不太惊异。因为他知道,炼钢技术最初的突破其实就是由英国人完成的,虽然在原本的历史上似乎还要更晚一些才完成这方面的突破,但是既然法国人已经提前成功了,有了提前成功的法国人的启发——虽然洛林钢铁一直将技术秘密保守得非常严格,但是法国人可以用某种技术手段,迅速地,大规模地冶炼出钢材来,这个事实本身确实掩盖不住的。而这个事实,也会给英国人巨大的刺激,让他们投入更多的资源去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这样一来,出现突破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更何况,关于技术的事情,无论保密多么严密,只要产品还在市场上销售,只要这种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应用,那么一些信息被泄露出去也就是必然。更何况洛林钢铁的工人的流动性又非常大。
  洛林钢铁公司的工人劳动强度相当大,毕竟都是重体力劳动。而从事这些劳动的,大多都是些说德语的人。他们进入洛林钢铁公司之后,为的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弄到足够让他们移民到路易斯安纳去的钱。
  英国人当然也会通过收买这些工人来了解相关的技术。虽然这些工人都没有机会接触到那些最为核心的机密,但是他们至少是有机会看到炼钢炉是什么样子,多问几个人,就能大致上知道一些工艺流程,虽然最关键的东西没法知道,但仅仅是这些东西,就已经能给英国人很多的启发了。所以到了这个时候,英国人在炼钢技术上有了突破,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那我们现在要执行哪个方案?”吕西安问道。
  既然英国人在炼钢技术上取得突破是大概率的事件,那么,针对这种情况的应对方案自然是早就准备好了的,而且准备了不止一套方案。每一个方案都经过了认真的研究和推演,都有着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所以在这个时候,到底选择哪个方案就显得很关键了。
  “当然是先看看英国人那边后续的行动了。如果英国人在最近的贸易争端中让步了,那我们就降低我们对英国出口的钢铁,甚至是生铁的价格,靠着我们在成本上的优势,挤垮他们,让他们知道什么叫造不如买。”约瑟夫回答道。
  “那么你觉得他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吕西安又问道。
  “我又不是英国人,我怎么知道,而且就算我是英国人,也未必知道。”
  “但是,我说说约瑟夫,我们现在如果采取一些行动,就可以诱导他们向某个方向发展。比如说,我们如果在贸易政策上,稍微给他们开一点口子,我觉得就应该能引导他们走向继续维持双边的贸易的政策。”吕西安说。
  “但是如果我们不再要求他们废除‘航海条例’,那么在航海条例”的保护下,他们就可以在他们的殖民地销售他们的钢铁制品,并且以此来获得资金继续发展他们的钢铁工业。”拿破仑说。
  “短时间内,英国的殖民地还不会出现太大的钢铁需求。”约瑟夫说道。
  约瑟夫做出这个判断是因为,钢铁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工业的需求,而英国一向的国策之一就是,殖民地不能有像样子的工业。因为殖民地一旦有了这些,他们和英国的力量对比就会变化,然后,殖民地就会出现严重的独立倾向。
  拿破仑点了点头,又说:“不过这样的话,他们大概就只能靠军队的支持才能生存了。不过我们也完全可以向他们出售军用钢材。”
  因为这些年来技术上的进步,拿破仑对自己军队的信心空前的充足,所以并不太介意向英国人出售更高端的东西了。
  “如果英国人愿意大批量的直接购买我们的武器就好了。”吕西安说。
  “这当然好,”拿破仑说,“但是这必须建立在我们手中有准确的情报的基础上。吕西安,这是你的事情,你的人得到的情报越精确,我们的应对就能越有力。”
  说到这里,拿破仑停顿了一下道,“然而,这一次,英国人已经在炼钢上取得成功了,而我们竟然是从报纸上得到的消息。吕西安,这次你的表现真是让人失望。”
  “拿破仑,你不能这么说。”吕西安一听到拿破仑的指责,立刻就反驳道,“早在一个月之前,我就给你提供过一份报告了,在那份报告中,就提到了英国人的冶金技术很快就要有突破了。”
  “见鬼!两个月前,你也提供过类似的情报,五个月前,你也提供过类似的情报。这些情报,几乎就是将日期换一换,就没什么区别了。活见鬼,谁知道你的情报中的很快到底能有多快,几天,几个月,还是好几年?消耗了大量的资金,大量的拨款,却给我这样的情报,我想,这种事情,要是交给富歇去办,肯定比你办得好!”
  “那是因为富歇的业务范围有限,可以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这里,我要管的事情太多了……”吕西安最见不得人家拿富歇来和他比了。
  “好了,别找借口了。”拿破仑说,“最近这段时间,你就盯着这件事。我需要你的人尽快地给我们提供最新的,最可靠的,在决策的时候,具有参考价值的情报。”
  “我会盯着这件事的。”吕西安说。
  而在英国,陆军第六调查科,艾辛格·斯坦顿常务副主任正在给他手下的人布置任务。
  “最近,军队,以及剑桥大学和兰代铁厂合作的炼钢炉项目成功的消息已经广为人知了。法国人一定会想办法来打探我们的秘密的。而这一段时间,我们的贸易代表,也正要去和法国人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钢铁厂的成功,将是我们在我们在谈判中最重要的筹码之一。所以任何有关于此的消息,都是最重要的机密。我们现在接到命令,进驻兰代铁厂,帮助他们全面强化保密工作。
  关于这一次的行动,有一个原则,我要告诉大家,那就是,我们要保的秘密,不仅包括我们有多么先进,同时还包括我们有多落后。保密,就是保落后!我们会什么,不能让法国人知道;我们不会什么,更不能让法国人知道。明白吗!”
第三百五十九章,捞鱼
  按吕西安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对英国人的那两个反谍报组织描述,无论是陆军第六调查科,还是王家反谍报调查组,其实对如何进行有效的谍报活动,并不是特别的专业——至少一开始是这样。正因为他们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谍报工作并不精通,所以在反谍报的时候,他们往往也抓不住重点。
  “这两个部门有太多的警察部门的痕迹,他们过去对付小偷小摸之类的经验反而束缚住了他们,他们甚至沉浸在自己过去的这类经验中,而在面对新的样式的挑战的时候,显得非常的笨拙。而他们在试图对外进行情报工作的时候,也经常因此,因此便宜了公安部的家伙——其实公安部的家伙在很多地方都有着和英国人一样的毛病……(后面省略掉整整一张纸都写不下的对公安部的吐槽)”——《吕西安·波拿巴回忆录》
  总的来说,吕西安对英国的情报机构的评价还是相对客观的,至少比他对法国公安部的评价更可靠。在英国人的想象中,法国间谍会偷偷地摸进工厂,查看工厂的设备;或者是化妆成工人什么的混进工厂,获取情报;甚至是用金钱、美女来腐蚀某些关键人物,让这些家伙成为联合王国的叛徒……老实说,后面的那种,法国人的确会这么做,但是这并不是真理部主要的获得情报的手段。
  真理部获得情报的手段其实非常的光明正大。那就是通过各种合法的手段,收集各种数据,然后加以比较和分析。在真理部中,人员最多,消耗经费最多的一个部门就是从事这类工作的部门。
  首先是各类物资的采购和价格的信息。英国人对于法国人能从这类信息中了解多少东西几乎是一无所知,所以自然也谈不上从这里加以保密,于是仅仅从各种物资的采购上,真理部就得到了第一个重要信息: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英国人采购过任何的用于生产碱性耐火材料实验所需的各种材料;因此推断英国人可能使用的依旧是酸性耐火材料。
  此外,真理部的谍报人员还通过商业手段,弄到了兰利铁厂的一些炉渣。在当时,这些炉渣作为废料,经常被用来干铺路什么的事情。所以,钢铁厂往往会将这些炉渣卖给那些有这类需要的企业。而利用这个方式,真理部的人轻而易举地就弄到了兰利铁厂的一些炉渣,而经过对这些炉渣的化学分析,英国人的炼钢技术的各种情况,几乎就显露无遗了。
  从英国来的炉渣被送进了洛林钢铁的实验室,几天之后,结论就被送到了几兄弟的手中。
  “就像我们此前预料的一样,英国人的炼钢炉,采用的是酸性炉衬。也就是说,他们炼钢的时候,非常地挑矿石,如果是我们的洛林铁矿的矿石,那他们就只能冶炼出一大堆的废钢出来。不过,英国的铁矿,唉……”约瑟夫叹了口气,“要说英国人的运气不错,英国的铁矿,硫含量要比我们的低很多,所以他们还真的能依靠酸性炼钢炉来炼钢。从这份资料上的东西来看,他们的钢,质量不会太好,但也算是能用了。”
  “那他们炼钢的成本怎么样?”拿破仑问道。就目前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成本应该比较高。”吕西安道,“根据炼钢渣的处理量,我们可以推断他们的产量,他们的炉子太小了,产量很小,成本自然很高。话说就算是他们的生铁,本来也一样贵得出奇,在这个基础上,我估计……”
  吕西安说了个数字,然后拿破仑便将身子向后一靠,靠近厚厚的靠背里,道:“英国人在搞什么?这个成本,比我们的最早的实验炉都高了很多了,更不要说和我们的平炉比了。这真是……嗯,英国人的商业谈判的代表应该已经来了吧?”
  “明天英国的一个商贸代表团就要到达巴黎了。我们的这些消息,需要透露一点给塔列朗吗?”吕西安问道。
  “可以告诉他一点,但是不要给他精确的消息,只需要告诉他,我们知道英国人可以炼钢了,不过成本还远高于我们,并且让他知道,我们希望能通过‘自由贸易’占据英国国内的钢铁市场,让他们自己的钢铁行业只能用于军用就够了。”拿破仑说,“另外,吕西安,你要盯紧英国人的技术进步,我们的几本策略是,英国人在什么地方获得了突破,我们就将比他的好一点的东西投入市场,让他们的投资始终无法在市场上获得足够的回报。
  另外,约瑟夫,你的任务呢?英国能够迅速跟上,能够在科技方面紧紧地跟随我们,是因为他们有剑桥,有牛津。我记得,你和我说过,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让世界各国,包括英国的,稍微有点科学和技术水平的人都跑到法国来,从而削弱他们的科研能力。约瑟夫,这事情你办的怎么样了?”
  “我的事情,还用你操心?”约瑟夫把眼睛一翻道,“什么时候还轮到你来查我的事情了?”
  虽然这么说,但是约瑟夫还是道:“如今英国的情况还稍微好一点,其他国家,呵呵,巴黎大学在近几年,招生的人数每年都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增长。尤其是一些理工类别的学科,更是如此。大量的学生是从哪里来的?除了法国本土的之外,其他的都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留学生的人数,这几年更是每年都在以百分之四五十的速度增长。因为其他国家不可能提供这么多的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所以这些来了法国的留学生,尤其是学习理工类别的学科的学生,绝大部分都会留在法国。
  除此之外,我们旗下的企业,也以慈善的名义,在欧洲各国支持教育,我们在意大利、莱茵地区,以及普鲁士和奥地利,陆陆续续地建立了二十多所大学。这些大学得到了我们的资金支持,因而能给那些有天赋,但是家里相对比较穷的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
  嗯,这个奖学金甚至还就叫做‘拿破仑奖学金’呢。那些比较穷,但是有天赋的学生,在自己申请,并得到老师推荐的情况下,就能一分钱不花,完成学业,甚至得到到巴黎大学深造的机会。当然,作为回报,他们在毕业后必须进入那些资助了他们的企业,工作一定的年限——现在我们暂定的年限是五年——这是考虑到,考虑他们毕业时的年龄,在这样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多半会在法国建立家庭。而一旦他们在法兰西建立了家庭,那他们就基本上不可能离开法兰西了。再说,学习理工的家伙,离开了法国,多半就要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听到那个奖学金的名字,拿破仑显然很高兴,但他又问道:“那个,约瑟夫,这个奖学金用我的名字命名,为什么事先没告诉我一声?”
  “我工作忙。”约瑟夫说,“再说,不就用了一下你的名字吗?这和你有什么关系?还需要告诉你?用得着这么麻烦?你如果不愿意,那就换成吕西安的名字好了。吕西安,你有意见吗?”
  “没有,没有,我对此一点意见都没有。”拿破仑赶紧开口道,同时瞪了吕西安一眼,示意他不要乱说话。
  “那不就行了吗。”约瑟夫道,“此外,我们还打算,以法国科学院的名义,向全世界范围内,在科学方面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的科学家颁发大奖,每年评选一次,奖金是五十万法郎,相对夸张,但是肯定能带来巨大的广告效应。我们打算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这四个项目发奖,嗯,奖金的名称就叫做……”
  拿破仑立刻睁大了眼睛,坐得笔直。
  “就叫做‘普罗米修斯’奖。”约瑟夫说,“普罗米修斯为人间带来文明之火,是科学探索和开辟文明的象征,所以用祂的名字,真是再好不过了。嗯,拿破仑,你觉得怎么样?”
  “我……你问我赞不赞成,我当然是赞成的了。嗯,‘我使人类不再能预知死亡,我把肓目的希望放在他们心里,此外,我把火也给了他们’”拿破仑又念了两句来自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的诗句。
  “那么就这样定了。”约瑟夫说。
  拿破仑略微有点不甘心,但是他知道,这个奖项,如果真的要用人的名字来命名,约瑟夫显然比他更有资格。
  “还有,我还搞了一个‘大学科学水平排名’。”约瑟夫又说道,“基本上是依照这些年,各所大学的学者在法国科学院的院刊《自然》上面发表的论文的数量,以及这些论文被引用的数量,弄出来的。——因为《自然》上面经常有重大突破,再加上给的稿费非常高,比其他国家的杂志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所以,即使是外国学校的学者,也愿意在《自然》上面发表自己的发现——以此为基础弄出来的排名,巴黎大学当然是有着压倒性的优势的,不过,英国人的两所学校表现也不错。这是好事情,说明《自然》的权威性已经得到了包括英国人的承认。
  然后我们再将开放性,也就是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多少,以及外国教授的多少什么的作为参考标准放进去,我们法国的大学,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学校的优势就更明显了。我可以肯定,这样用不了多久,包括英国人在内,整个欧洲的大学,都会成为我们的养鱼池。”
  这在后世,也是非常常见的花样。在约瑟夫上辈子,那些昂撒人,硬是用这一套,把墨尔本大学、新加坡大学、香港大学排到出了11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东京大学前面一大截。然后狠狠地靠着这个,玩了一把把其他国家当鱼塘的花样。
  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赤兔国最出色的学生,几乎都被他们捞走了。要不是他们后来自己走上了去工业化的邪路,导致国内没有足够的岗位来容纳世界各地的工程类的人才了,只怕这种局面还要继续下去呢。而直到约瑟夫穿越之前,某个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还在给阿妹你看当鱼塘,并且还以美国企业中有多少从他们这个池塘中捞走的大鱼当了最高级打工仔而自豪不已呢。所以约瑟夫对于玩金融的家伙,总有一种发自上辈子的警惕。但对于阿妹你看在捞鱼上面的经验却是钦佩不已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