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278

  严格来说,因为天主教毕竟是法国人的普遍信仰,所以《科学真理报》还是给了教皇冕下面子,将他的敕令放在了头版上;而到了信仰新教的那些地方,比如说像莱茵联盟和英国,这条消息甚至连头版都没轮到。
  在莱茵联盟那边,因为数学奖发给了出身于不伦瑞克的高斯,所以那里的报纸,头版头条自然都是对高斯获奖的报道。而头版上其他位置的内容呢,自然都是关于高斯的成就的各种介绍,虽然老实说,介绍高斯的成就,对于大多数的报社的记者和编辑来说,都是一件力不从心的事情。不要说在十九世纪初,就是在二十一世纪,又有几个当记者,当编辑的人弄得明白高斯的那些玩意儿的?甚至于就在约瑟夫穿越前几年,他还在网络上看到一个“中国学生在数学建模大赛中,将用剩下的原料扔得满地都是”的新闻呢。
  不过好在《科学真理报》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科学真理报上》有不少的,关于高斯的数学成就的科普。直接把它们抄过来就是了。虽然《科学真理报》上的那些科普,也都普遍属于“上面的每个单词,每个数字,每个符号,分开来我都认得,但是合在一起是啥意思,我就一点都不懂了”的那种,但是那些傻乎乎的北德意志人就是喜欢看,虽然他们傻乎乎地根本就看不懂,但还是把这些东西看了又看,然后对自己说,虽然我啥都没看懂,但是俺们莱茵联盟的人,就是厉害呀!
  至于教皇革除了奥地利皇帝的教籍,那关我们什么事?放后面,放后面,嗯,第一版要放关于我们的高斯的新闻,以及对高斯的学术的科普。第二版?那要用来介绍一下医学奖的情况——我们也不能太偏心嘛。另外还需要采访一下高斯的朋友、同学还有小学的老师,嗯,你知道高斯小时候怎么算1+2+3……+100吗?
  于是教皇和奥地利皇帝的事情,自然就要放到第三版去了。就算是第三版,前面一点的位置,也要用来赞叹法国人大公无私呢。
  至于英国,他们的情况也差不太多。第一版的头条,自然是报道获奖的情况,其余版面呢,第一版其余的版面自然使用来介绍两位获奖者的各种情况的。考虑到卡罗尔的那个成就,在以前的《柳叶刀》风波中,已经广为人知了,所以关于他的介绍倒是可以简单一点。不过对高斯的介绍可不能少。
  而且高斯还是个神童,这就更有报道的必要了。要知道各国的读者什么的,对神童的故事都有一种偏好,于是几乎每一份报纸都在报道高斯小时候是怎么算1+2+3……+100的故事。
  不过这些东西好歹也算是在头版解决掉了。毕竟高斯不是英国人,而卡罗尔呢,这个更糟糕,他是叛逆。所以报道他们需要花费的版面自然要比莱茵联盟那边少。所以第一版就能把这些内容都放下了。
  只是到了第二版,英国人觉得应该刊登一些对英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现状的反思文章,反思一下,为什么英国会在这样的大奖中毫无竞争力的问题。另外也顺便介绍一下,他们的主要对手,法国人在这方面的发展,以及他们的各种值得英国人学习的地方——于是,教皇的敕令就连第二版都没地方放了。
  到了第三版,嗯,还要为将来准备去法国留学的留学生服务,介绍一下法国的各个学校的情况的文章。尤其是这一次,虽然数学奖落到了高斯手中,但是和他一起入围数学奖的另外三个人,全都是巴黎高师的人,这让英国人对这所刚刚建立不久的大学充满了兴趣,于是介绍这些学校又花了大量的版面。最后,教皇革除奥地利教籍的事情,在第三版都没能占据一个很显眼的位置。
  至于在奥地利,这条新闻更是根本就没有登上报纸,很多人都是在几天之后,奥地利政府表示宣布教皇庇护六世年老体衰,神志昏迷,已经不适合再担任教皇。因而奥地利不承认庇护六世教皇发出的敕令的有效性的新闻的时候,才知道有教皇革除皇帝教籍,并剥夺其“罗马人的皇帝”的头衔的事情。
  总之,原本教廷的这一举动应该让整个欧洲的目光都注视过来的,但是因为他们有意的选了个好时间,再加上各方的有意或者无意的配合,倒是颇有点波澜不惊的味道了。
第三百六十七章,火炬接力
  总之,第一届普罗米修斯奖成功地掩盖了教廷和奥地利的冲突,等到普罗米修斯奖的风潮渐渐平息之后,因为教廷和奥地利也都似乎忘记了此前的事情,不再就这事情发出其他更多的声音,于是关于教廷革除了弗里茨二世皇帝的教籍事情也没人再提了。
  奥地利的枢机主教依旧称弗里茨二世为陛下,弗里茨二世依旧参加各种宗教活动,依旧能在这些活动中得到教会人员的祝福——好像奥地利其实根本没有和教廷发生过什么冲突一样。
  而这个时候,舆论的热点也开始渐渐地向着即将到来的奥运会转移了。首先是《科学真理报》开始介绍奥运会的主会场,以及比赛项目的设置。
  《科学真理报》的记者采访了兼任法国奥委会主席的吕西安·波拿巴先生。吕西安向他们展示了放在他的办公室中的,巨大的主体育场模型。
  “你们看,这将是将来主体育场完工时候的样子。这四周都是看台,足足有八万个座位。再加上这些不设座位的区域,整个看台一共能容纳大约九万人。”
  “这个建筑是什么?”
  “运动会主火炬。”吕西安解释说,“我们将在古代奥运会的遗址上,用凸透镜聚集阳光的方式,点燃象征着这次奥运会的火炬,然后这火炬将右不同的人采用接力的方式,穿过一个又一个国家,从希腊传到巴黎。火炬手们每经过一个国家,都会代表法兰西,向他们经过的国家发出和平的呼唤,以及参加巴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邀请。如果这些国家愿意接受奥林匹克停战,愿意在运动会的两个星期时间内停止一切战争行动,那他们就将获得派出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资格。
  火炬手们会从这样的几条线路传递火炬。第一路火炬手会首先前往君士坦丁堡,向土耳其发出邀请,然后再北进入俄罗斯,一直到达彼得堡,并向俄罗斯发出邀请,接着便是瑞典、普鲁士和丹麦,接着是莱茵联盟和尼德兰,然后从尼德兰上船,最后抵达英国,然后再从英国乘船返回法国。
  第二路火炬手将首先前往奥地利,然后是北意大利共和国,然后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然后乘船前往美国,然后再从美国返回法国。最后两路火炬将在巴黎的先贤祠会和,再接着传到主会场,并由巴黎人民共同推选的一位代表手举火炬,点燃主火炬,并宣布奥运会正式开始。此后主火炬上的火焰将永不停息的燃烧到奥运会结束为止。”
  “波拿巴部长,我不得不说,圣火传递真是个非常有创意的行动。生火穿越了整个的文明世界,给整个世界带来和平。这个创意真是太棒了!我想这样的行动,需要很多国家的协调,工作一定非常的繁复吧?”那个记者又问道。
  “是呀,工作狠繁复,但是也非常有意义,所以我们大家都乐此不疲。整个文明世界的各个国家,对于这个倡议都非常的支持。各国的人民也对此充满了热情,我们的圣火传递所需要经过的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的人民也都对此非常的支持。我们打算在沿途经过的这些城市中招募参加这次火炬传递的志愿者,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盛会中来。即使你不能亲自来巴黎参加比赛,你也可以亲手高举着或者护送着奥运会的火炬奔跑。”
  “这真是太完美了。另外,我想知道,如果我也想要参加运动会,或者是火炬接力的话,我应该到哪里去报名呢?”
  “啊,你可以到真理部大楼,奥林匹克运动会办公室报名,无论是作为运动员参赛,还是作为火炬手,都是在那里报名。不过如果报名人数过多,我们可能要通过预选赛或者抽签的方式来决定到底谁有资格参加。”吕西安回答道。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得到传言,说这届运动会在比赛项目上会和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有所不同,请问是这样吗?”
  “啊,是这样的。”吕西安回答道,“我们是尊重传统的人,但我们并经要看到时代在变化,我们不能什么都照搬古代的,要不然,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运动会上用古代希腊语交谈,并且像那是一样让运动员都不穿衣服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在古代,只有男人才有资格去观看比赛,但是现在,我们必须考虑女观众的感受。所以,我们对运动项目做一些调整……”
  在这次采访被刊登出来之后,整个欧洲再次热闹了起来,几乎所有的人的眼光又被新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所吸引。火炬经过的那些国家的政府也都宣布了参与火炬接力的人员的报名办法。当然,据说土耳其那边并不是通过自愿报名然后抽签筛选的方式选择人员的,他们只是允许其他国家的志愿者手持火炬从指定的道路上经过。因为他们认为火炬接力这种行为,有太多的偶像崇拜的异教色彩。但是考虑到他们和法国人的友谊——如今在欧洲,敢于不重视和法国的友谊的国家已经不多了——所以他们还是允许火炬接力经过土耳其,并承诺派出队伍参加奥伦匹克运动会的马术比赛。
  相形之下,俄罗斯则表现得更为开放,只不过考虑到俄罗斯太过辽阔,所以火炬接力在俄罗斯变成了骑马接力。俄罗斯也将派出运动员,参加巴黎奥运会。
  奥地利也积极表示愿意参与,甚至于奥地利的卡尔大公都表示他希望能作为马术运动员来参加比赛。而报名参加火炬接力的人实在太多,以至于也不得不采用抽签的方式来挑选人手。
  至于莱茵联盟那边,他们已经感动得在拼命地为法兰西唱赞歌了。莱茵联盟的人民纷纷表示,法兰西就是民主和自由的灯塔,法兰西的方向就是全人类前进的饿方向,能够做法兰西的盟友(gou)就是最大的荣耀,莱茵联盟无条件的全力支持这一伟大盛举。
  至于英国,英国人的反应很有意思,在科学方面被法国人压了一头之后,大家都很有些沮丧,如今法国人弄出这么一出之后,英国人倒是来了劲头,觉得这是个重振国威,让法国人见识一下英国人的厉害的机会。所以报名参加火炬接力的人不算多,但是报名参加运动会的人却不少,弄得英国人不得不准备好几轮的淘汰赛。当然这也的确让英国人在此后的比赛中表现相当出色。
  至于其他国家也都是非常的愿意配合。甚至就连教廷,也表现不错。
  据说在土耳其苏丹表示,火炬接力这事情似乎有点偶像崇拜的异教色彩,因为不允许本国人民参加的消息传来之后,有些总想要弄个大新闻的新闻记者便跑去向教廷的某位主教突出了这样的问题。
  “希腊的那些神灵是蛊惑人的恶魔对吗?”
  “对的,孩子你要知道除了耶稣之外,别无救赎。除了至圣三位一体的天主,这个世界上便不再有任何其他的神,所有自称神灵的其实都是邪灵。希腊的那些邪灵当然也是如此。”主教回答道。
  助教的这个回答当然并没有任何问题。这是天主教最基本的信条,要是连这个都不坚持了,那还搞个什么天主教?即使在后世,天主教迫于宗教自由的政治正确,很少在公开场合这样表示了,但是从教理上,他们依旧认为什么如来佛祖,太上老君,统统都是邪灵的。
  于是那个记者便接着这话问道:“主教先生,您知道,古代的奥运会是起源于对那些异教邪灵的祭祀活动的,这种活动后来也被教廷禁止了的。如今法国人再次复兴这样的异教活动,这是不是违背了天主教的基本教理,走上了崇拜偶像的邪路呢?”
  那位主教一听记者提起奥运会,立刻就知道,这家伙没安好心了。要说法国人是不是背叛了天主的教诲,走上的邪路。这还用问?是个虔诚的教徒就知道,当然是这样的。但问题是,这种事情,大家都知道,大家也都只能在脑子里想一样,绝对是不能说出来的。说出来了,那会弄出大事情的。说不定,你就会看到,整个教廷就又搬到阿维农去了的。所以呀,你们这些记者,真是太……
  “我的孩子,古代的奥运会当然是邪教的祭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现在的奥运会也是如此。”好在教皇冕下早就防着这些无孔不入的记者了。这些年来,教皇冕下一直在教导大家,防火防盗防记者。而在法国人刚刚弄出奥运会的这个设想的时候,教皇冕下便已经准备好了一套答案,并且通过教会内部的途径,提交给各个教区学习过了,所以如今遇到了这样的提问,主教便立刻按照培训的内容,开始加以解释。
  “你看,酿酒,尤其是酿造葡萄酒,无论是在希腊,还是在意大利,都是和异教的邪灵有关的,但是在耶稣基督给弟子们分葡萄酒之后,这种异教邪灵的东西,岂不也成为了神圣的仪式的一部分吗?运动会也是一样。
  我的孩子,你看,在耶稣为人类上十字架之前,人类的一切都是败坏的,有罪的,但在耶稣用他的宝血,为人类赎罪之后,一切就都和从前不一样了。阿门!”
  “阿门!”那个记者也只得跟着主教一起道。
  “原本的罪被洗掉了,原本不洁净的东西变得洁净了,就像葡萄酒,就像……”主教将自己切换到布道模式,开始进行布道了。依照着主教的才能和习惯,当他这样说起话来的时候,没有一两个小时,估计是不会结束的了。更要命的是,在这种模式下,主教几乎每说一句话,都会冒出一句“阿门”或是“赞美天主”,然后记者便只能赶紧放下笔,在胸口画个十字,跟上一句“阿门”和“赞美天主”。
  主教一口气讲了两个多小时,他旁征博引各种典籍,最后当然是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那就是虽然如今法国人的“奥运会”从外表上看,和异教邪灵的拿个奥运会很像,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他们是不一样的。如今的巴黎奥运会,从根本上就是基督徒的奥运会,是没有问题的。这就像异教的葡萄酒和基督徒的葡萄酒,虽然看起来一个样,喝起来也一个样,但是他们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不一样的。
  利用一大堆的复杂的逻辑变换将记者弄蒙了之后,主教终于得出了一个他必须得出的结论,那就是法国人弄得那个“巴黎奥运会”是基督徒的奥运会,是能荣耀主的奥运会。
  最后他告诉记者:
  “尊贵的教皇冕下已经得到了法国第一执政拿破仑·波拿巴阁下的邀请,将在明年奥运会开幕前,亲自到法国去为奥运会祈福。从今而后,奥运会必然会成为全世界天主教徒的共同的节日和盛典。”
  教皇要亲自参加奥运会的事情被报道出来之后,立刻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于是教廷总算是又上了各家报纸的头版头条。
  有记者又就主教透露出来的消息向教皇询问。教皇则更是高屋建瓴的指出,奥运会将所有的信仰上帝的人团结在一起,让他们停止战争,相互关爱——没有比这更符合耶稣的精神的了,所以,他自然要努力地促成这样的美事。
  教皇的这一表态当然又上了很多报纸的头版头条,甚至包括很多的奥地利报纸。自从奥地利和教廷发生冲突之后,和教廷相关的东西就很少能上奥地利报纸的头条了。而且教廷即使出现在报纸上,多半也是被作为批评的对象的。
  但是这一次,甚至就连奥地利报纸都再赞同教廷的观点了。当然也有一些报纸还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为什么教皇在面对法国的时候,就这样的通情达理?然后……这份报纸就停业整顿了。
第三百六十八章,点火的女祭司
  有关火炬手的筛选呀,还有具体线路的确定,以及安全保障——嗯,不是每个国家都像如今的发过这样安全的,比如说,在土耳其,很多地方都有阿里巴巴和的那些玩意,尤其在土耳其和俄罗斯交界的地带,治安更是一塌糊涂。
  当然,沿途的国家自然也都知道,奥运会这玩意儿,法国人很看重,要是火炬传递什么的,在自己的地盘上出了问题,法国人多半会很生气,后果自然也会很严重。所以,虽然对于这些异教活动并不太感冒,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也对法国人在北非的各种渗透很不满,尤其是对法国人最近突然宣传说,巴巴里的海盗可能威胁到火炬从意大利抵达西班牙的海上航程的安全,所以,法国人要求土耳其苏丹立刻下达一道宗教命令,勒令巴巴里诸国立刻停止在海上的海盗行为。
  巴巴里诸国的海盗行动也算是有着非常长的光荣历史了,从海雷丁那会儿开始,他们就依靠着海盗行为在地中海大发横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巴巴里的海盗才是地中海的主宰者,地中海沿岸的国家甚至都需要向他们缴纳保护费。
  作为奥斯曼土耳其的长期战略盟友,法国一直以来倒是很少受到他们的袭扰。(法国人在那时候帮他们提供各种后勤服务)奥斯曼土耳其日渐衰弱之后,对于它在北非的这些名义上的属地的控制能力也大大的下降了。在事实上,巴巴里诸国已经只是名义上臣服于奥斯曼土耳其了,在事实上已经是独立的国家了。
  但是因为法国海军在这些年中渐渐的强大起来了,所以法国依旧是不需要向巴巴里海盗缴纳保护费的。后来海上强国英国人也获得了这一权利。
  严格来说,已经有好多年,都没有法国船只遭到巴巴里海盗袭击的事情了,法国人此时却抛出这样的论调,显然是对北非包藏祸心了。
  不过土耳其却不太好违拗法国人的意愿,发出了这样的命令——当然,巴巴里海盗服不服从就是另一个问题了。不过巴巴里海盗也不是傻子,他们当然知道,如今在这个问题上去撩拨法国人,可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阿尔及利亚总督甚至发出了从奥运火炬传递抵达意大利到火炬出现在马德里的这段时间之内,禁止任何海上的劫掠行动的命令。
  但是这个命令反而带来了更大的问题。
  巴巴里诸国,包括阿尔及利亚,的黎波里和突尼斯的财政几乎完全依赖于海上的劫掠行动和收取保护费的所得。停止劫掠自然会大大地减少收入,那日子还怎么过?所以因为预定到时候要停止一段时间的海上活动,所以,巴巴里海盗们都觉得,要趁着禁令还没有实施,赶紧多抢一下。
  于是地中海上反而更加危险了。
  不过这危险和如今正坐在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五星级饭店——法国海军最新的,最大的,名为“英白拉多号”的战舰上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是一条纯蒸汽动力战舰,而且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铁甲舰。和卖给了英国人的前“自由贸易号”不一样,她的铁甲并不是挂在外面的,而是这条船整个的就是用钢铁制造的。
  这条船的标准排水量接近七千吨,采用了三台法国人最新研制的三气缸蒸汽机,最高速度能达到16节。(法国人的蒸汽轮机的研究还没能获得足够的进展。)这个速度要比最新的“自由贸易号”慢一点,但是这条船的长宽比更小,所以航行起来更加平稳,舒适性也要更好一些。
  除了舒适性,这条船的防御力和火力也都要高于实际上作为袭击舰使用的新“自由贸易号”,这条船有一前一后两座炮塔,每座炮塔上都装备着一套双联装的150毫米后装管退式加农炮。
  因为工艺方面的因素的限制,这个时候的法国人的大炮的缓冲装置还很大,而且效率也不算高,但是,有了这套装置,法国人的舰炮的射速就又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高几倍。再考虑到这条军舰的高航速和高防御,这已经是这个时代其他国家海军的噩梦了。
  因为火炮的效率的提高,炮手的人数,以及火炮占用的空间都大大下降了,这使得这条船空出了很大的空间,可以用于改善海上的住宿条件。这条船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它可能经常需要执行搭载重要人物的任务,所以在船上甚至还有一套装修豪华的套间。
  这个套间当然是为拿破仑准备的,但是最早用上这个套间的却是波莉娜。
  这次波莉娜将前往土耳其的属地希腊,在那里负责点燃奥运会的火炬。这是波莉娜第一次前往一个异教国家,约瑟夫和拿破仑多多少少是有些不放心的,只有吕西安觉得,这个惹祸精只有让人家吃亏的,根本就没什么可以担心的。
  “难不成你们还担心塞利姆三世苏丹会看上了这个女疯子,然后将她收入他的后宫?啊,要是这样的话,那我真是要对塞利姆三世苏丹表示同情了。”吕西安这样没心没肺地说道。
  不过,吕西安虽然这样说,但是大家也不可能真的放松了对波莉娜的安保。比如说,从拿破仑的卫队中专门抽调精锐来负责她一路上的安保,还从公安部调了个叫做贝尔东的安保专家来负责保护波莉娜的安全。
  当然,吕西安对拿破仑选择让公安部给波莉娜准备保镖有些不满,他觉得公安部的家伙明显的居心不良,因为这个叫做贝尔东的家伙是个年轻的帅哥。
  不过吕西安并不觉得公安部的阴谋能够得逞。因为“不就是个小帅哥吗?波莉娜见得多了”。再说了,真的要是能把波莉娜嫁出去,嗯,贝尔东这个小伙子其实也还不错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