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1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278

  “不过,奥波依努舰长认为,我们多半是见不到海盗的。因为我们是蒸汽船,我们在行驶的时候,会出现高高的烟柱。那些海盗隔得老远就能看到我们。然后他们就会将自己伪装成和平的商船的。”当天晚上,在波莉娜的房间里,贝尔东一本正经地坐在波莉娜床边的椅子上,对隔着一道帘子正在洗澡的波莉娜说道。
  “那么夜间会不会好一些?”波莉娜一边沐浴,一边随口说道。浴室内的灯光将她的剪影投射在帘子上,让贝尔东颇有点坐立不安。
  “也许,也许吧。不过晚上,晚上我们也不一定能发现他们呀。”贝尔东磕磕绊绊地说,他突然觉得嘴巴里似乎非常的干渴。
  这时候,帘子一动,波莉娜披着一件浴巾,披散着头发,一摇一摇地走了出来,她从贝尔东的身前走过去,长长的头发从他的面前拂过。
  波莉娜在贝尔东面前的大床上坐了下来,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只有不到半米。波莉娜微微的弯下身子,望着贝尔东的眼睛,笑道:“你在这发什么愣呢?嗯,还不去洗个澡?”
  贝尔东道:“我……”
  “咱们是兄弟,你那房里就没有浴室,也没有热水。咱们是兄弟嘛,再说,我不是说要奖励你一下吗?嗯,我的浴室可舒服了,奖励你洗个热水澡,快去吧,嗯,里面还有一条浴巾,那是你的。”
  贝尔东慢慢地站了起来,波莉娜便自己向后一仰,靠在床上的大枕头上,全然不管浴巾没有裹紧的问题。
  贝尔东进了浴室。要说这虽然是豪华套房,但毕竟在船上,空间有限,浴室相当的小。贝尔东便开始洗澡了,波莉娜靠在枕头上,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聊天。
  过了一会儿,贝尔东裹着浴巾出来了。波莉娜看了看他,突然道:“贝尔东,你躺过来,我们再说说话……”
  于是贝尔东便躺在了波莉娜的身边。然后也不知道是谁碰动了开关,房间里面的灯一下子灭了,于是黑暗中开始有了些动静,然后传来了波莉娜不满的声音:“我把你当兄弟,你却居然想要压迫我……无论如何,也该我压迫你才对……”
  第二天一早,波莉娜难得地穿了一身女装,一手拿着一把象牙柄的小伞,一手望着贝尔东,和他一起来到了船头位置上。
  “算你运气好,贝尔东。你居然能摸到这么好的一副牌。”波莉娜接过贝尔东递过来的望远镜,一边随口道,“不过我的那些衣服,你多半也穿不上,你的个子太高了一点。不过如果定做一身,再给你准备一头假发,哈哈,你一定能迷倒一大群的小伙子的。”
  贝尔东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也不知道我们今天能不能遇到海盗。”波莉娜又说道。
  不过就像此前奥波依努舰长估计的那样,“英白拉多号”的烟柱将海盗船都吓跑了,或者都吓得暂时变成了良民了。“英白拉多号”这一天在海上看到了几条船,但都不是海盗。波莉娜一开始还兴致勃勃,但不久之后就厌倦了大海,然后就拖着贝尔东,又叫上了自己的女朋友伊娃一起进房间打牌去了。
  波莉娜是没有遇到海盗船,不过已经开始在这一带巡航的法国舰队却很快就有了一个收获。
  全新的“自由贸易号”超级巡洋舰以高达二十节的速度,拦在了一条挂着西班牙旗帜的商船前面。并用电喇叭向这条船表明了身份:
  “我们是法国海军,我们要对你们进行登船检查,立刻落帆停船,否则将遭到我们的武力打击!”
  “舰长,这条船有问题?”在船长室里,大副达尔朗向舰长贝尔蒂问道。
  “是的,我们打个赌,我敢肯定,这是条海盗船。你看他们把那面西班牙旗挂反了。”贝尔蒂回答道。
  那条“西班牙船”老老实实地落了帆,下了锚。刚才“自由贸易号”展示出的航速使得这条船上所有的人都明白,跑是肯定跑不掉的。虽然再往前面跑半天,就能到达一处法国人不敢轻易进入的浅滩,但是,以双方的速度差,他们是肯定跑不到那里的。至于武力抵抗,看看对面的船这么大,那条“西班牙船”也没这个胆子了。
  看到“西班牙船”停了下来,“自由贸易号”便也降低了速度,放下了几条小船。每条小船上都坐着十五个手持泵动霰弹枪的陆战队士兵,他们将负责迅速控制船只的重要位置,并对这条船进行检查。
  小船靠近了那条“西班牙船”,船上的人抛下了绳梯。士兵们便顺着绳梯爬了上去。
  最先登上船的是陆战队士兵雅克。他一跳上船,立刻就看到几个大胡子。雅克立刻便举起手中的霰弹枪喝道:“不要乱动,都退后,退后!”
  几个大胡子未必懂得法语,但是对着枪口却也明白这东西是什么意思,便老老实实地举起手来,退后了几步。而这时候更多的陆战队士兵也爬了上来。
  士兵们迅速地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们稍微盘查了一下就发现,这条船上全都是异教徒水手,一个信天主教的,会说西班牙语的人都没有。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条船上的货舱里面根本就是空的。
  一条商船,绝不会在海上空跑。他们无论是从西班牙跑到意大利去,还是从意大利回西班牙,都肯定会尽可能的装满货物,绝不会这样空跑。而且,这条船上也没有航海日志。所以,现在完全可以肯定,这条船,应该就是一条海盗船。
  不过问题是,他们没能在这条船上发现大量的武器。所以那些北非人一口咬定,他们只是到海上来转转的,他们挂西班牙旗帜只是因为西班牙人的船不用交过路费。
  如果这是在二十一世纪,这样的辩解倒也真的有作用,索马里的海盗最基本的操作就是一旦被军舰围住,就把AKM和RPG丢进海里,然后他们就不是海盗了。
  但是这个时代可没有这么文明的事情,虽然他们不停地辩解,但还是被关押了起来,连船带人一起拖回土伦,交给警察和法院处理。至于证据嘛,如果公安部的人连这点小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他们就真的是吃白饭的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文明的火
  “在这一个星期的行动中,法兰西海军俘获了三条海盗船,击沉了两条妄图反抗的海盗船,使得地中海航道的安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本报采访了特雷维尔海军上将,特雷维尔将均表示,法兰西海军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海军,完全有能力为奥运会的和平与安宁保驾护航。他告诉我们,保证自由贸易是法兰西海军的神圣使命,任何以海盗行为破坏自由贸易的做法,都是对法兰西的尊严和利益的挑衅,是可忍孰不可忍?他警告那些放纵海盗行为的势力,不要以为法兰西的忍耐是没有限度的。那些胆敢触犯法兰西的尊严的不耻于人类的臭虫,不管他们逃到哪里,哪怕是逃到南极大陆上去冒充企鹅,我们也能把他抓回来,就让他披着企鹅皮吊死在桅杆上。”
  两年前,法国海军的一条巡洋舰在搭载着一些巴黎大学的博物学家进行环球航行考察的时候,发现了南极大陆,并在那里发现了一种巨大的,站起来可以有1.2米到1.3米的企鹅。并将这种企鹅命名为奥古斯都企鹅。
  而波莉娜旗下的玩具厂立刻就根据这一发现,推出了一些列的企鹅玩具。其中最大的那些,甚至都可以让一个人躲在里面了。所以特雷维尔上将会有这样的说法。
  据说这个说法让波莉娜非常的受启发,于是还特地创作了一部叫做海盗企鹅的连环画。硬生生地把原本呆萌可爱的企鹅形象都掰弯了。
  在法国的带动下,西班牙海军也加入到了维护自由贸易的行列之中。西班牙海军相比法国海军,已经远远的落后了一个时代。他们的海军还都是风帆动力的,还属于巴巴里海盗们完全可以理解的强大。他们的做法比法国人更加激进一些,他们并没有在海上游弋,以搜寻可能的海盗船只,而是直接停留在几个巴巴里海盗国家的港口火炮射程之外,监视这些港口。并直接对任何试图进出港的船只进行拦截和登船检查。
  这种做法,让那些帕夏们感到无法容忍,他们向西班牙领事馆和法国领事馆提出抗议,但是得到的回应却是,法国领事馆和西班牙领事馆都表示这是对这段时间以来,巴巴里海盗背信弃义的海盗行为的回击,如果他们不能尽快的交还被劫持的船只和水手,这样的封锁就还会持续下去。
  而且作为进一步施加压力的做法,西班牙和法国在巴巴里诸国的领事馆都开始减少人员。这种做法,在很多时候,都可以理解为正在为将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做准备。
  于是在对法国和西班牙领事馆的人员行贿之后,他们得到了这样的消息:“法国在奥运会上将有非常重大的举措,第一执政阁下将借助这次运动会更进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法国必须保证周围的安定和谐。”
  几位帕夏也相互之间就目前的局势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且决定结成同盟,以保护自己。不过他们也决定,咬紧牙关,过一过苦日子,在最近的这段时间里,不要再出去抢劫了。他们觉得,法国人毕竟是老朋友了,只要不太不给法国人面子,法国人应该还是会讲道理的。
  奥运火炬的传递活动已经开始了。土耳其对于进行这种异教活动是相当的不愿意的,所以在土耳其境内的传递进行得相当简洁,向北传递到俄罗斯的火炬,在土耳其境内的行程基本上就是乘船然后从爱琴海穿过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黑海,然后继续北上,接着又沿着第聂伯河继续北上直到进入俄罗斯境内。
  在这个过程中,火炬其实被保存在一个火种盒子里,所谓的“火种盒子”,其实就是一个精工制造的马灯而已。
  在进入俄国人境内的时候,护送火炬的法国人倒是得到了俄国人的热烈的欢迎,巴格拉季昂将军亲自带着一个营的戴着黑色的熊皮帽子的骑兵前来欢迎。当法国人举着火炬从船上跑下来的时候,巴格拉季昂将军带着的那些骑兵便都一起拔出马刀来欢呼:“乌拉!”吓得船上的土耳其人差点就拿出枪来准备抵抗了。
  不过那些野蛮的俄国人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冲上来砍人,他们只是围着火炬欢呼而已。
  土耳其人并不太明白这些俄国人为什么如此的高兴。和土耳其的态度不一样,首先,俄国人对于欧洲,一直是有一种仰慕感和危机感的。
  自从彼得大帝改革以来,向西方学习就成为了俄国人的基本方向,在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璀璨的文化和科学面前,俄国人是非常的缺乏自信的,他们总有一种“我们会不会被从文明人的行列中被开除出去”的担忧。
  原本在叶卡捷琳娜女皇陛下的时代,俄国人一度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摆脱了这种焦虑,甚至都快产生出自己要领导世界了的幻觉。然而随着法国的崛起,俄罗斯的光荣已经变得暗淡了,大量的俄罗斯留学生来到法国之后,更是痛苦地感受到了俄罗斯和先进水平之间有多大的差距。更要命的是,这种差距不但大,而且还一天一天地在扩大。用某个留学生的说法就是:“法国人的每一天,都可以看做俄国的一个月,甚至是一年。”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种“我们会不会被从文明人的行列中被开除出去”的焦虑就越发的厉害了。在这种情况下,法国人要复兴伟大的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忘记俄罗斯,还要将这圣火送到俄罗斯来传递。这在俄国人看来,那就是对俄罗斯的文明的承认和称道。
  大多数的俄国贵族们在得到这个消息后,脑袋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们依旧是文明板块上不可或缺的一员。”
  在这样的氛围下,再加上俄罗斯又一向以东罗马的继承者自居,而奥运的传统也正来自东罗马的故地。在俄国人看来,圣火的传递,正象征着产生自希腊的文明之火在整个世界的传递。而圣火有单独的一路从俄罗斯传入再传入其他地区,那简直就是对俄罗斯的法统的无言的肯定。所以奥运圣火在俄罗斯收到了这样热烈的欢迎这倒是一点都不奇怪。不过如果拿破仑知道了他们的想法,那多半要对他们说:“你们想多了。”
  巴格拉季昂将军亲自上起来,他手持准备好的火把,在火种上将它点燃,然后缓缓地将这火把高高地举了起来。周围的士兵们便一起再次发出“乌拉”的喊声。
  巴格拉季昂将军很满意地听着士兵们的欢呼。而这时候,那些法国人也将手中的火种箱子递到了前来迎接火种的俄国人的手中。他们将和土耳其人一起,乘船返回法国——从这里走水路回法国去,比走陆路更安全也更快速。
第三百七十三章,国际奥委会和锡疫
  大部分的法国人都选择从海路回法国了,不过还是有一位法国人将和俄国人一起前往彼得堡的。这个法国人就是维克托·特雷维尔。他如今已经离开了真理部,成为了法国新组建的非政府组织——法兰西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一位委员。不过也有人传言,说他实际上依旧在真理部拿一份特别津贴。
  这次,维克托将跟随着圣火在整个欧洲跑一圈,一方面是护送圣火,另一方面也是推广“奥林匹克精神”。依照“法兰西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安排,他将和各地的媒体联系,鼓励各地建立自己的“奥林匹克委员会”,最后将“文明世界的奥林匹克委员会聚拢起来,组成一个跨越国家,跨越信仰,跨越种族的,追求全人类的大团结的组织——国际奥委会”。
  而维克托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俄国,说服沙皇陛下以及其他的重要贵族,赞同这一建议,并允许大家自行建立一个非政府的“俄罗斯奥林匹克委员会”。
  俄国人为维克托准备了一辆四轮马车,但是维克托表示,考虑到这一带的道路条件,他觉得,他更愿意骑马一些。
  对于客人的这点小小的要求,俄国人自然不会反对。于是巴格拉季昂将军让自己的副官将马匹让给了维克托,替代维克托上马车“守卫火种”。自己则举着火炬,和维克托一起骑马前进。
  维克托翻身上了马,他小的时候,也接受过一些马术训练,有不错的基础,此后在土伦和其他地方又接受了严格的训练,所以维克托的马术相当的好,他干脆利落的上马动作,就引起了围在他旁边的那些俄罗斯骑兵军官们的喝彩。
  维克托知道,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年轻的贵族。看得出这些人对“奥运圣火”这种东西充满了兴趣。
  相比天主教,东正教其实对希腊神话的东西的接受程度还有更高一些,甚至于他们的宗教绘画中,上帝的形象基本上就是依照希腊人对宙斯的描绘照抄过来的。所以从宗教上,他们对此毫无抗拒,甚至不少人都觉得,这件事的出现,正是上帝的意愿。
  维克托驱赶着马,和巴格拉季昂并排奔跑。巴格拉季昂扭过头看了看维克托,笑道:“你的骑术很不错!”
  “将军,您的骑术也不错的。我报名了奥运会的马术障碍,不知道将军您有兴趣到巴黎来,和我同场竞技不?”
  “啊,我非常想呀,不过最近那些不开化的异教徒又在那里不太老实了。我恐怕没法离开。嗯,我有个朋友,报名了这个项目,他的骑术可比我好。他人在莫斯科,圣火也要经过莫斯科的,我正好有封信,可以托您带过去吗?”
  “我不胜荣幸,将军。”维克托回答道。
  但是他立刻又问道:“将军,贵国沙皇陛下已经同意了在奥运会期间,遵循古老的习惯法,实行奥运停战的……”
  “啊,是的,这没有问题。我们俄国人既然同意了,就绝不会反悔。我们可不是那些不讲信用的异教徒。”巴格拉季昂笑道,“不过我们也得防着那些异教徒一点,你知道,那些异教徒虽然看起来像是人,但是他们的内心都是嗜血的野兽。他们可不知道什么是遵守诺言。我们不会主动进攻,至少在奥运会期间不会。但是我们得防着他们一点。”
  “将军。”维克托笑了,“您知道吗?就在我来这里的一路上,那些土耳其人也无数次的说了和您刚才类似的话。只不过,他们觉得你们不会遵守承诺。他们说,你们撕毁和他们达成的协议,不是一次两次了。”
  “这完全就是诽谤!”巴格拉季昂将军立刻毫不犹豫地反驳道,“他们说的这些,就像他们宣称耶稣只是一个普通的先知一样的虚假!”
  虽然在教义方面,法国人信仰的天主教和俄国人信仰的东正教有很大的区别,(其实如今法国人信仰的“天主教”,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天主教也都很不一样。如果放在很多年前——如果放在很多年前,教廷一样不敢说他们是异端。)但是在承认耶稣的神性上,他们却是非常一致的。所以巴格拉季昂将军的这句话的确是非常的有说服力的,至少,法国人也不会继续纠缠于这个问题了。
  果然维克托立刻就换了个话题,谈起了俄罗斯北边的天气。
  “我听说莫斯科那边,到了冬天会非常的冷,人要是没有戴帽子就这么走到外面,只要稍微待一会儿,然后用手搓一搓耳朵,就能把耳朵搓下来——真的有这么冷吗?”
  “这是谁告诉你们的?”巴格拉季昂微微地皱了皱眉头,“莫斯科虽然冷,但也没到这样的地步。嗯,我们一起的骑兵就有不少是莫斯科人,你看他们有哪一个缺了耳朵的?不过相比温暖的巴黎,莫斯科的冬天确非常冷,嗯,比如说——您提说过‘锡疫’吗?”
  “亚里士多德提到过的那种?”维克托道。
  “啊,特雷维尔委员,您真是博学!是的,就是这个。前两年,有人从欧洲给我带了一个锡制的酒壶——嗯,您知道,我们俄国这边比较冷,所以男人们往往都爱喝上两口——有一年冬天,我在带着这个酒壶坐雪橇出门,结果走在半路上,您猜猜怎么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