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278

  博旺便带着热罗姆朝着内森·罗斯柴尔德走了过去,他很亲热地向罗斯柴尔德打了个招呼:“嘿,内森,你能来真好。”
  “啊,博旺先生,我想整个欧洲,还没有哪位银行家能抗拒您的召唤。”内森·罗斯柴尔德也用夸张的语气回答道。
  “嗯,内森,我给你介绍一位朋友。这是我们罗马银行新任的监事,安德烈·皮萨罗先生。”博旺向内森·罗斯柴尔德道。
  安德烈·皮萨罗当然是热罗姆的化名。约瑟夫和拿破仑都不希望他顶着个“波拿巴”地姓氏到处畅通无阻。所以如今在罗马银行,真正知道热罗姆的身份的人其实并不多。
  “您好,罗斯柴尔德先生。”热罗姆说道。
  “您好,皮萨罗先生,您真是年轻有为。”内森·罗斯柴尔德虽然不知道热罗姆的具体身份,但是看他这么年轻,就能成为罗马银行的监事,那么不是自己真的非常出色,就是家里非常有背景,所以这种不要钱的恭维,自然是要顺口说一说的。
  “内森,如果没什么事情的话,我们到那边去坐坐。”博旺先生说道。
  内森·罗斯柴尔德知道博旺可能要和自己谈重要的事情,便对旁边的几个人点点头道:“诸位先生,我先失陪一下。”接着又对跟着自己的妻子道:“爱玛,你自己在这里走走,我和博旺先生有些事情要谈谈。”
  于是三个人便离开了后花园,进到了一间小客厅中。大家在沙发上坐下来,博旺先生伸出手似乎想要在茶几上拿点什么,但是他最后什么都没拿,而是将空手缩了回来。
  “博旺是个烟鬼,他的茶几也正好摆着雪茄。他习惯性的想要拿雪茄,但是又放弃了。博旺先生不是一个特别愿意顾及别人的人。那么他这样……这位皮萨罗的身份恐怕真的很不一般呀。”内森·罗斯柴尔德想道。
  “内森,你对如今的那些铁路股票的情况有什么看法?”博旺先生直截了当地问道。
  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作为杰出的银行家,内森·罗斯柴尔德自然知道,如今包括法兰西铁路在内的所有的铁路公司的股价其实都明显的存在过高的问题。以市盈率来说,这些企业的市盈率普遍高得一塌糊涂,哪怕是其中问题最小的“法兰西铁路公司”的股票,每股的价格除以每股的利润,也高达两百多。也就是说,你购买了这种股票,如果指望靠股票的分红来回本,至少要等两百多年。有这个钱,就是存银行也比这强呀。所以如今的铁路股票已经完全是在炒作概念,博傻骗钱了。
  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但是在这个时候博旺先生提出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就很值得深思了,难道说博旺先生是在表示他准备又有所动作,做空股市?这可是个大动作,如果博旺先生,不,应该是如果罗马银行开始做空铁路的话,那整个法国,整个欧洲的铁路股票的全面崩盘几乎是可以肯定的。到时候,无数的投资者的尸体只怕会飘满了塞纳河(巴黎)、美因河和莱茵河(法兰克福)的。就算是泰晤士河上,多半也会有一片尸体。
  如果罗马银行是一家和罗斯柴尔德银行一样的银行,那内森·罗斯柴尔德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的,股价的确太高了,满是泡沫,现在是做空的好时机了。”
  但是罗马银行他不是一家普通的商业银行,它是一家中央银行呀,这就意味着它拥有其他银行所没有的巨大权力,但是也有着其他银行不需要顾及的包袱。它必须对整个法国的经济形势负责。
  如果整个铁路股崩盘,说不定,不,应该说是肯定还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然后弄得不好就是一场大萧条。然后,这不就出大问题了么?
  所以罗斯柴尔德想了想,然后道:“铁路股的热度的确过高,需要让它缓缓地降温。要不然,的确存在崩盘的危险。不过要让它缓缓降温,操作起来很有难度。”
  罗斯查尔德的意思表现得相对隐晦,他觉得自己大概是把握到了罗马银行的意思,那就是罗马银行希望他能和罗马银行联手,将这个热潮慢慢地降下去。
  罗斯柴尔德的意思,热罗姆是一点都听不明白的,他只能努力地将大家讲的话都记下来,然后回去听约瑟夫给他解读。
  “罗斯柴尔德先生,您也知道这个泡沫非常大,想要让它慢慢的降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博旺先生摇摇头道。
  罗斯柴尔德陷入了思考,显然从博旺先生刚才的发言来看,他以及他身后的罗马银行,并不打算静悄悄地消弭危机,甚至可能打算主动的引发危机。但是引发危机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呢?
  这样想着,一个小火星突然一下子从罗斯柴尔德的脑袋中跳了出来,就像全副武装的雅典娜从宙斯的脑袋中跳了出来一样:
  “从技术上讲要避免崩盘的确很难,甚至几乎是不可能。强行违背市场的规律,肯定是吃亏不讨好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危机爆发?只要其他国家在危机中的损失比法国大,结果就不是不可接受,甚至如果处理得好,虽然问题是法国的问题,但是恶果完全可以让其他国家去承担……这恐怕才是他们的真正目标。”罗斯柴尔德这样想着,便又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博旺和我讲这些,目的是什么呢?”
  要保住泡沫不破裂,要让泡沫受控的减小,这的确需要罗斯柴尔德的帮助,但是要刺破泡沫,要让这个泡沫爆炸掉,对于罗马银行来说,完全是顺势而为,一点难度都没有。也根本就不需要罗斯柴尔德的配合。甚至于,认真的说,在如今的局面下,单靠罗斯柴尔德银行一家的力量,就足以引爆这个大泡沫了,个忙不要说是罗马银行这个庞然大物了。此前罗斯柴尔德之所以没有动手,很的一个原因只是不知道罗马银行到底是什么态度。如果罗马银行反对这样做,那么他这样就会让自己成为整个罗马银行,甚至是整个军工复合体的敌人,这样就算是在这场风潮中得到了不少利益,但这些利益并不足以抵偿他和整个军工复合体反目为仇的损失。
  “罗马银行不想自己动手?至少是不想自己第一个动手?”罗斯柴尔德隐隐地有了些想法。于是他问道:“那么博旺先生您的意思是,这场危机已经不可避免了,所以让他早一点发生,比让它晚一点发生更好?”
  “是的。”博旺先生回答道,“我们希望这种狂热尽快结束。”
  “那么,您在这个时候找我,是希望我能帮您做点什么呢?”罗斯柴尔德问道。
  “我们的银行很特殊,有些举动不能由我们主动来做。我想这一点您应该能够理解。”博旺先生道,“所以我希望,您的银行能主动采取行动,首先击破这个泡沫。”
  罗斯柴尔德沉默了一下道:“罗马银行不适合这样做,是因为这会损害它的声誉吗?毕竟,罗马银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几乎就是法国政府的另一个财政部。但是主动挑破这个泡沫的人,会遭到很多人的嫉恨的。所以罗马银行只能跟进,不能带头。对吗?”
  “你说的不错。”博旺先生面不改色地回答道。
  “但是如果我们来做,我们的声誉也会受影响的。”罗斯柴尔德说道。
  “恕我直言。”博旺先生道,“内森,你们本来有这什么样的声誉,你们自己应该是心里有数的。加上这一件事,也不会让你们在这方面的声誉更坏了。反正你们的名声早就坏得不能再坏了。而另一方面,真正对你们有意义的名声,我指的是善于经营,善于赚钱,那才是最重要的。客户不会因为你们社会道德上的名声不好,就不把钱放在你们那里;但是客户却会因为你们目光不敏锐,行动不果断,不能抓住赚钱的机会,而不向你们投资。您说,我说的对吧?”
  罗斯柴尔德嘿嘿一笑,却并不回答。
  “再说,首先动手虽然有名声上的损失,但是却也有经济上实实在在的收益。老实说,内森,除了你之外,愿意干这个事情的人多了去了。再说了,如果我们需要将黑锅扣到你的头上,难道还扣不上去吗?老实说,我们的确打算让你承担一点坏名声,但是你放心,在《民法典》的保护下,坏名声不会真的伤害你。而且你第一个动手,这当中能够获得的利益,也算是某种补偿。而且这次你和我们合作了,成了我们的朋友,今后也会有好处的。”
  内森·罗斯柴尔德当然知道,所谓的“成了我们的朋友,今后也会有好处的”纯属骗人的鬼话。没有变成白纸黑字的合同,博旺先生随时都可以翻脸不认人。但是情况确实也像博旺先生说的那样,如果罗马银行,或者说如果军工复合体,甚至是法国政府需要把锅丢到他的脑袋上,难道他还能抵抗得了不成?即使他什么都没做,控制着那么多媒体的军工复合体,也一样能把黑锅扣到他的头上,然后在踏上一万只脚,让他永远都翻不过来。所以,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还是自己老老实实地把锅接过来扣在自己头上吧。
  于是罗斯柴尔德便问道:“那么,我们需要如何配合呢?”
第四百二十五章,股票真正的主人
  既然内森·罗斯柴尔德已经摆出了常公在九一八的时候的姿势,下面的事情当然就简单了,基本上就是大家一起安排如何坑人的事情了。两个人迅速的就各种操作达成了一致,一套一套的骚操作听得热罗姆目瞪口呆。
  双方很快就基本的操作达成了一致,然后相互约好了大致的动手的时间,内森·罗斯柴尔德便和博旺先生一起离开了小客厅,重新来到后花园里,继续和其他的客人们谈笑风生。
  “您看,这就是罗斯柴尔德。”看着罗斯柴尔德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那样和人家谈笑风生,博旺对热罗姆说,“冷静理智得不像人类。真是个可怕的家伙。”
  “是吗?”热罗姆说,“我觉得他好像很容易屈服。”
  “不,”博旺道,“他只是知道什么时候能干什么。这才是最可怕之处。如果我的身后,不是有您的哥哥,不是有整个法兰西,我未必能比得上他。”
  “博旺先生,您很少这样谦虚。”热罗姆笑道。
  “那是因为值得谦虚的人很少。”博旺回答道。
  就会结束后,罗斯柴尔德回到家中,立刻就开始安排相关的事宜。他首先去拜访了梅特涅,这时候梅特涅正准备打点行装回维也纳了。因为这些年在法兰西当任大使表现出色,其实梅特涅早就该升官了。只是一来奥地利担心继任者未必接得了梅特涅的班,二来梅特涅也有些舍不得驻法国大使的这个位置。因为这个位置能个他带来大量的财富。和在巴黎能够获得的这些外水相比,奥地利给他的那点薪水,真的是都不够梅特涅夫人买包包的。
  但是这样的肥缺,整个奥地利,谁不眼红?甚至就连弗朗茨陛下都有点眼红了。其他的人当然也都围绕在弗朗茨陛下身边,向他表示,梅特涅乃是宰辅之才,用来做一个小小的大使实在是太大材小用了。也会让人家误以为我们奥地利没有识人之明,用人之量。所以希望陛下尽早将梅特涅大使召回来,委以重任……
  而梅特涅呢,虽然舍不得那些钱,但是他也知道,再继续占着这个位置,到时候真的出什么事情,那可就真说不定了。于是只得委委屈屈地接受了国内的安排准备先回国去担任外交大臣,而且陛下也在私下里告诉他,将来他一定会是帝国首相的。
  只是梅特涅这边松了口,但是维也纳那边却又出了问题。因为好几位颇有背景的贵族大人,都在争夺这个肥缺,以至于一时之间,竟然还选不出新的大使的人选,不过,到本月底之前,新的大使肯定是要来了的。
  听说罗斯柴尔德来访,梅特涅便在自己的会客室中接见了罗斯柴尔德。罗斯柴尔德也不多寒暄,直截了当地便将铁路股可能出现崩盘的情况向梅特涅讲了。然后他对梅特涅道:“铁路股的崩盘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不过这不一定是坏事。我们只要提前布局,也可以利用它赚一大笔。嗯,博旺先生说过,大萧条不一定是坏事,只有在大萧条中,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股票才会回到它真正的主人手中。(这句话在历史上是美国富翁小摩根说的。)”
  但是梅特涅要考虑的事情比罗斯柴尔德更多,罗斯柴尔德不担心锅被扣到犹太人头上,但是梅特涅却需要考虑这口锅会不会掉到奥地利的头上。因为他知道如果这件事情,最后变成一场大的衰退,那就很可能会引发战争。而谁也不想成为法国的军事机器的目标。
  “我们必须要慢一步才行,至少也要在罗马银行行动之后才能正式行动。”梅特涅道。
  “这样的话,能够赚的钱就少多了。”罗斯柴尔德道,“等罗马银行下场了,以他们的胃口,就没多少便宜可以给我们了。”
  “内森,我们和你不一样,我们必须有更多的政治考虑。”梅特涅说,“如今真是个混乱的时代呀。你要知道,时代的一粒微尘,落到每个人,甚至是落到奥地利这样的国家的头上,都是一座大山。我们不能不谨慎一点。不过,你帮我代理的我个人的那部分财富,倒是可以任由你操作。”
  于是罗斯柴尔德便告辞离开了。
  几天之后,巴黎的股市刚刚开盘,就传来消息说是“泰坦铁路公司”准备降低运价。紧接着,就有人开始大量的抛出铁路类的股票,铁路类的股票价格开始出现波动。不过到了下午,铁路类的股票又开始涨了回去,到收盘的时候,虽然略有下跌但是跌得并不算特别的多。
  但是就在收盘之后,新的传言出现了:因为一些银行开始收紧对铁路企业的贷款,比如说罗斯柴尔德银行在几天前就将手中的铁路公司的债权转卖了出去,并且已经不再向铁路企业提供贷款,所以更多的铁路企业不得不降低运价,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到了第二天,在开盘前《生意人报》又刊出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中指出,铁路股票存在系统性的风险。这篇文章还指出,一些铁路企业,采取价格战的恶性竞争的手段,将进一步导致市场整体萎缩。
  这篇文章的影响在开盘后立刻就显现了出来,虽然多头极力抵抗,但是到这一天收盘的时候,铁路类股票又下跌了百分之十左右。
  不过此后的一天,情况又出现了逆转,因为《生意人报》采访了“法兰西铁路公司”的总经理西塞先生,而亨利先生表示“法兰西铁路”并没有降价的打算。西塞先生表示:“我们不会做那种贱人贱己贱行业的事情。”
  有了“法兰西铁路公司”的这个负责任的表态,市场又被打了一支强心针,于是在这一天的市场上,铁路股高歌猛击,几乎完全收复了前两天丢失的阵地。
  然而很快,人们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有人在不断地抛出“法兰西铁路公司”的股票,而且数量相当大,以至于当整个铁路股的价格都在上涨的时候,“法兰西铁路公司”的股价还略有下降。如果说在各个铁路公司中,哪一个是状况最好的,那毫无疑问是“法兰西铁路公司”。如今出现这样的情况自然恨不寻常。于是各种传言又纷纷出现,不少人都在传说,说铁路股出了大问题,现在是庄家准备跑路了。
  《生意人报》再次采访了“法兰西铁路公司”的一些大股东,他们都纷纷表示自己并没有大规模抛出“法兰西铁路公司”的股票。但是这一次,这一则报道却只起到了反作用。毕竟,大家并不都是傻子,如果这些家伙没有大量的抛,那市面上的那么多的“法兰西铁路公司”的股票难道是散户们抛出来的?
  于是形势再次逆转,“法兰西铁路公司”的股票带头狂跌,仅仅一天时间,“法兰西铁路公司”的股票就跌掉了百分之六十。在它的带动下,整个的铁路股都开始狂跌。到这天结束的时候,整个铁路股票已经跌掉了接近一半。
  接着的一天就变得更加的惨烈了,因为“法兰西铁路公司”发出消息。宣称他们准备降低价格,扩大市场占有率。他们也许是想用这种方法来提升股价,但是这个举措却起到了反作用。其他的铁路公司根本不可能在和“法兰西铁路公司”的价格战中获胜,一旦“法兰西铁路公司”加入价格战,几乎就等于宣布了他们的死刑。于是整个铁路板块一泻千里。到了中午的时候,大部分的铁路股票已经只有早上开盘的时候的十分之一不到的价格了。
  到了下午,恐慌进一步加剧,人们开始失去理智地抛掉手中的股票,很多铁路企业,以股票价值来计算,已经严重地资不抵债了。于是恐慌又从铁路蔓延到了银行,一些手中有大量的铁路的债务的银行的股价也开始大幅度下跌。
  到这一天结束的时候,大部分铁路公司的股票都已经变成了连当年的指券都不如的废纸。几乎都可以论斤来出售了。而银行股也出现了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波动。
  这一波动在第二天就演变成了对这些传说中拥有大量的铁路股票或是债务的银行的挤兑。一些银行顿时陷入了现金荒,不得强行关门歇业。而这个时候,为了保住银行,一些银行家便不得不去找罗马银行,或者是其他任何能拿得出现金的银行拆借。然后,他们的股权和债权自然也就以低得吓人的价格被质押到了罗马银行之类的银行手中。
  “市场暴跌也不见得是坏事。”博旺对热罗姆说,“您的大哥,波拿巴院士曾经对我说过,在大萧条中,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股票,才会回到他真正的主人手中。这句话说得真好,真是有道理!”说这话的时候,博旺先生刚刚以他将“法兰西铁路公司”的股票卖出去的时候获得的资金的十分之一,将接近两倍数量的“法兰西铁路公司”的股票买了回来。
第四百二十六章,迫害
  马车再次停了下来,前面一片嘈杂,就好像又一次回到了九三年一样。卡诺便从车厢中伸出头来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长官,前面一群人围在一家银行前面,把路都堵住了。”马车夫回答道。
  听了这话,卡诺忍不住摇了摇头,然后道:“啊,巴茨,再绕一下吧,得快点,我今天要迟到了。你知道那条路上没有银行吗?”
  在这个早晨,卡诺在上班的途中已经绕了好几次路了。
  这个时候,危机已经波及到了银行,而一旦危机波及到银行,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就明显了。大批的银行因为无法应对挤兑而关门,进而发展到许多的中小银行纷纷开始宣布倒闭。
  一般来说,较小的银行为了吸引储户,总是更愿意提供比大银行更高一点的存款利率。这自然也就增加了他们运营的时候的成本。而且为了赚出足够的钱,他们也不得不进行一些更激进的投资甚至是投机。因此,在这场风潮中,这些进行激进的投机的小银行首先开始成批的倒闭。
  银行倒闭,储户们放在这里的钱,自然是跟着灰飞烟灭。很多人辛辛苦苦一辈子,为了更高一点的利息,便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存入了那些小银行,结果,几天功夫,这些小银行就纷纷关了门,破了产,至于老板,据说都带着最后一点钱跑到美洲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