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2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278

  车夫调转马车,准备换一条道路,这时候,一个声音传进了卡诺的耳朵:“都是哪些该死的犹太人,吸血鬼,就是他们,将我们的血汗钱都吞了!”
  “该死的犹太人!我们不能就这样放过他们,我们去杀光那些犹太人!”有人喊道。
  听到这声音,卡诺顿时皱起了眉头。老实说,卡诺对于犹太人也没什么好印象,甚至于,卡诺自己也觉得,有些犹太人,是真的应该上断头台。但是,那也必须是在经过法庭的审判之后,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试图动用私刑。一旦私刑泛滥,那共和国就又要走回九三年的老路了。
  这时候,车夫已经将马车调转过来,准备离开了。卡诺赶忙喊道:“停下!”
  车夫便停下了马车。卡诺打开车门,一翻身便跳到了马车顶上。
  “公民们,公民们,请听我说两句话!”卡诺大声地朝着那些正准备行动的市民们喊道。
  “那是谁?”有人说。
  “是卡诺将军,是战争部长。”
  “什么战争部长,不是早就叫和平部了吗?”
  “别吵,听听卡诺将军怎么说。”
  卡诺见大家围拢了过来,也安静了下来,便大声问道:“大家相信第一执政吗?”
  “相信!”
  “相信!”人们纷纷喊道。
  “大家还记得九三年时候的混乱吗?大家还想要过那样的日子吗?”卡诺继续大声问道。
  人群沉默了。
  “我知道在这次的事情中,很多人蒙受了不应该的损失,我也知道有些犹太人像吸血鬼一样的掠夺了大家。但是既然大家信赖第一执政,那为什么要违背他和大家的约定,用私刑来解决问题呢?为什么不让第一执政用法律来公正的审判他们呢?”卡诺大声的问道。
  “对呀!”有人说。
  “卡诺将军说的有道理,我们应该相信第一执政,他一定会帮我们主持公道的!”
  “可是那些犹太人,他们说不定已经把钱带着跑了。”
  “要是这样,我们也没办法,也只能指望着波拿巴陛下了。”
  “我们去执政府,去执政府,向陛下陈情。”又有人喊道。
  于是人群便改变了方向,向着执政府去了。
  卡诺从马车顶上跳下来,对车夫说:“我们马上去执政府。”
  当卡诺赶到执政府的时候,执政府前的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人了。拿破仑也出来,站在执政府门口的台阶上,向大家发表了演讲。他向大家保证,政府会尽一切可能帮助大家渡过难关,也希望大家能相信政府,相信他。
  人群便朝着拿破仑发出欢呼,卡诺站在一边看着。等拿破仑的演说完了,人群也散去了,他便往执政府来,求见拿破仑。
  听说卡诺前来求见,拿破仑皱了皱眉头。卡诺是他的老上级了,这个人有多少有点迂,若是如今的事情中,被他看出了什么,却也不太好。不过他还是让人将卡诺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第一执政阁下。”卡诺说,“我看到如今很多银行都出现了问题。很多人一辈子的积蓄都因此损失了,现在情况很危险呀,您打算采取什么动作吗?”
  “这件事情真的出乎我的意外,这简直就是又一次的郁金香球茎风潮了。”拿破仑说,“我已经决定让股市暂停三天,以避免恐慌情绪过分蔓延。同时我还下令让公安部抓紧对那些携款潜逃人员的追捕和打击。此外,我们还将暂时削减税收,希望能刺激经济。但是拉扎尔,你知道,在经济方面,政府能做的很有限。”
  “那么罗马银行呢?他们就不干点什么?”卡诺又问道。
  “罗马银行正在买下一些较为危险的银行。但是这也会对罗马银行构成很大的压力。更重要的是,拉扎尔,你知道银行的问题还不仅仅只是你刚才说的问题。银行还牵连到工厂,而工厂则牵连到更多的人的饭碗。这才是大问题。如果真的出现大批的企业倒闭,那我们……”拿破仑说道这里停了一下道,“那我们也许只能扩军了。”
  “执政阁下,您打算发动战争?”卡诺吃了一惊。
  “不,拉扎尔,我也不想。但是,有的时候,局势会推着我们走,希望我们不至于走到那一步……这些该死的犹太投机商!”拿破仑咬着牙说。
  “我们的确该狠狠的打击那些犹太投机商!”卡诺也说道。打击犹太投机商,肯定会有很多倒霉的无辜者受害,但是这总比战争来得强吧。
  第二天,《科学真理报》上就刊出了题为“大力整顿金融秩序,确保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社论,在这篇社论中,《科学真理报》将这次风潮归之于一些不法商人恶意的投机行为。社论同时还指出,这些恶意的投机行为,不但损害了市场,更违反了法兰西的法律,等待着他们的必然是法律的严惩!而在这篇社论下面,就是执政府发出的紧急状态令,依照这份指令,法国的股市将暂停三天,以便进行全面整顿。
  紧接着《生意人报》也刊出新闻,揭露一些不法商人的犯罪行为——而这些不法商人,大多都是犹太人。生意人报还特别指出,最早开始做空股市的,就是著名的犹太银行家罗斯柴尔德。当然,《生意人报》也承认,罗斯柴尔德并没有进行任何的非法操作,在这次风潮中,只是受损不大,并没有赚到什么黑心钱。但是另一些犹太商人的做法就真的令人痛恨了。
  接着国务院提出了紧急议案,授权组建打击经济犯罪特别法庭,用于打击各种非法投机。
  这个议案迅速地被通过了,然后打击经济犯罪特别法庭也被建立起来了。法庭以惊人的高效率在它组建的第一天就将十五个犹太商人挂了起来,并将六十多个犹太商人送进了矿山。
  这时候,由法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了整个欧洲,而将这场经济危机归之于犹太人的做法也在整个的欧洲形成了风潮。从彼得堡到伦敦,到处都有私刑处死犹太人的火堆。惊恐不已的犹太人,纷纷逃往土耳其或者是法国避难。
  是的,逃往土耳其和法国。相比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奥斯曼土耳其人对犹太人要宽厚得多。除了不允许他们将教堂建造得超过清真寺的高度,以及要求他们交人头税之外,他们对犹太人几乎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歧视了,至于抓起来做烧烤的那种迫害更是基本没有。
  至于说法国,法国是这次对犹太人的迫害的起点。但是法国相比欧洲其他国家来说,好歹还算是个文明国家。至少他们要迫害犹太人,还要通过法庭。而且老实说,法国人的法庭判处的死刑相比其他国家的那些火堆,真是不知道少到哪里去了。剩下的无非是苦役和罚款。
  考虑到从外国逃到法国来的犹太人几乎不可能参与过在法国的非法投机,所以他们只要到了法国,甚至连被判死刑和苦役的可能都没有,最多不过是因为非法入境,而被罚款。再考虑到要到达土耳其非常不方便,因为要越过一系列布防严密的边界。相形之下,哪怕是偷越国界进入法国都要简单得多。所以,明明是最开始带头迫害犹太人的法国,竟然在这次风潮中,成了全欧洲的犹太人的头号避难所。
  当然,还有一个更好的避难所,那就是法国人控制下的北非地区。留在法国,还是会受到当地人的排斥,比如说在大街上会突然被人唾骂甚至是挨巴掌。(犹太人是不能还手的,否则赶来的警察肯定会无条件的认为是犹太人挑衅的。)而在法国人和土耳其人联合控制的那些北非地区,就连这种歧视都少。所以很多犹太人到了法国之后,又很快就去了北非。
第四百二十七章,对策
  虽然拿破仑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整个欧洲的经济形势还是不断的恶化,银行一旦出问题,其他的行业一个都跑不掉。各种工厂也开始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于是巴黎的空气质量突然变好了,天突然就变蓝了。因为在巴黎,大部分的工厂不是开工不足,就是干脆关了门,甚至于干脆就破了产。
  大批工厂破产,立刻就导致了大批的工人失业。老实说法国工人的生活状况在整个欧洲都算好的。但即便如此,大部分的工人也不可能有多少积蓄,尤其是那些非技术工人。他们一旦失业,立刻就要面临没饭吃的问题了。有些工厂甚至连遣散费都没法发给工人们,只能让他们从仓库里面拿点还没卖出去的皮鞋什么的到大街上去跳楼大甩卖。
  至于技术工人,他们的收入当然更高,以至于他们往往都有一点看上去还不错的储蓄,有些人甚至都在盘算着,用这些积蓄可以换取多少钱的终身年金了。然而,在经济危机中,银行也出了大问题,一大批的银行都倒闭了,于是一些原本的“中产阶级”几乎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穷光蛋。那些看起来光鲜的所谓的“中产阶级”在经济的大潮退去的时候,几乎全都是在裸泳的。
  大批的失业人口立刻就让巴黎的治安变得糟糕了起来,盗窃、抢劫的事情层出不穷。
  执政府立刻采取措施,宣布发行一批特别国债,并号召爱国商人踊跃购买。罗斯柴尔德立刻宣布购买至少三百万法郎的特别国债。而罗马银行更是一口气买下了四千万法郎的特别国债。
  罗马银行买下这批国债之后,拿破仑便拿着这些钱,向退役军人联合会购买了大量的粮食,并且依照户籍,制定了紧急粮食分配计划。巴黎城中,有登记的合法身份的人,每天都能免费的领到一点粮食。这点粮食当然是没可能让一家人吃饱的,最多不过能维持让他们不至于很快饿死。但这样的德政,在法国历史上也是少有。所以整个法国人民,越发紧密地团结在以拿破仑为核心的执政府身边了。
  “所以说要收买人心,你不能光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人心是也永远都不会满足的,他们总是会想要更多的。相反,你如果让他们时不时的陷入困境,然后只需要拿出很少的一点东西,就能让他们感恩戴德。嗯,是怎么说的?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嗯,所以拿破仑你要记住,如果没有下雪,我们也要时不时的人造一下下雪……”在拿破仑向约瑟夫炫耀自己的支持率已经上升到了接近百分之百了的时候,约瑟夫这样对拿破仑说。
  “你说得对,约瑟夫。不过你确定咱们这不会玩脱了吧?毕竟工业的损失太大了。”拿破仑又问道。
  “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约瑟夫道,“还记得我给你讲过的政治经济学吧?”
  “记得。你讲的那些东西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拿破仑道。
  “这东西要保密。不能让人家看到了,明白吗?”
  “废话,这种恐怖的东西,还能不好好保密?和它一比,马基雅维利天真纯洁得就像个傻女孩。”拿破仑回答道。
  约瑟夫教给拿破仑的东西其实并不复杂,无非就是分析了一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生产过剩是如何的不可避免。
  “整个社会所有的商品的总价格,等于这个社会中为了生产这些商品而付出的总工资加上企业或者说企业主获得的总利润。只要总工资和总利润没有完全地投入到消费当中,那么总需求就是一定小于总供给的,商品就一定有卖不出去。而一旦有商品卖不出去,生产者就会降低工资,降低工资,需求就会进一步萎缩,然后这样积累下去,就是今天的局面。约瑟夫,你的解释真好。不过如今,我们的损失同样很大呀。”拿破仑道。
  “贫富是相对的。我们损失大,有些国家损失恐怕更大。只要他们的损失比我们大,那就是我们的胜利。这就像是下棋,你还指望一个兵都不用死就能将死对方?”约瑟夫笑道,“况且,我们以前一起讨论过应对经济危机的原则的,你还记得吧?”
  “无非就是夺取新的市场,以增加需求。或者消灭一部分供给,最好是人家的供给,好让人家把市场给我们让出来。嗯,第二种方法,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战争。但约瑟夫你似乎并不太期待战争。”拿破仑道。
  “我只是希望能在更有把握一点之后再进行战争。我并不想陷入到治安战当中。”约瑟夫道,“如今英国人的情况比我们更糟糕。这个危机是我们发动的,收割的麦子都进了我们的粮仓。呵呵,其中不少的麦子还都是英国麦子。靠着这些麦子,我们还能通过发福利这样的手段来维持。但是麦子都被我们收走了的英国佬,他们能向我们这样发福利维持吗?”
  “也不是不能。”拿破仑道,“但他们如果真的打算这样玩,我们能支撑的时间比他们更久。更何况,我们还能让他们在另外的地方花钱呢。我们将这个时候将一些无业人员招募进军队,扩大军队的规模,然后,我们就用这些军队去做一些公共工程。也算是以工代赈。另一方面,我们突然扩军,一准能把英国人吓死,他们还不得赶紧扩军,然后,他们不就更没钱了么?”
  拿破仑这样干是有底气的。这底气一来是在市场上收割了不少英国麦子。在铁路狂热中,投资于法国铁路的有很多都是外国资本,英国资本也不少,如今这些麦子都在拿破仑的粮仓里面了。但是还有另一样东西,给了拿破仑更多的底气,那就是来自北美的黄金。
  在原本的历史上,1847年的时候,发生了一场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几乎动摇了整个的资本主义世界。并带来了一系列的政治后果:法国人重建了共和国;普鲁士人用起义的方式迫使国王建立议会;而在奥地利,革命的民众一声呐喊,梅特涅便穿着一身女装怆惶出逃。当然这些还不过是开胃的小菜而已,更重要,更要命的是:到了1848年,一个全新的政党发布了自己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并公开号召要用革命手段埋葬整个的资本主义。
  革命形势一片大好,革命力量……但是1848年的革命突然就消失了,甚至这都不是反动派镇压的结果,而是因为1848年,圣弗朗西斯科发现露天的金矿了。
  这些金矿处在天高皇帝远没人管的地方,埋藏又浅。开采又方便,所以哪怕是穷光蛋都能去淘金。这也就是历史上的淘金热。那个时候,一条商船如果停在北美的港口里,第二天一早,船长说不动就会发现,他的船已经无法航行了,因为所有的水手都已经辞职去淘金去了。
  按照一些儒学大师的想法,黄金这东西,“饥不能食,寒不可衣”,并没有什么大用。但是在市场经济下,却不是这样。因为黄金天然就是货币,而货币是什么?货币就是需求!这些黄金如果落到有钱人手里,最多只不过用来建造一个金币游泳池;但是淘金客大都是穷人,黄金在他们手上,那就是实打实的购买力。于是因为这些露天金矿,经济危机缓解了,甚至是消除了,然后革命自然也就无疾而终了。
  如今,这些金矿已经在法国的控制之下了,并且在法国的黄金部队的看守下秘密开采。法国政府手中,有一大笔的,不为人知的黄金储备。但是这些黄金还是属于国家的,整个时候正好可以利用这笔黄金来大搞基建,顺便趁机让这笔黄金的所有者从理论上的全法国人民,变成军工复合体,变成神圣的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靠着这一批黄金,拿破仑可以毫不犹豫地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向英国人表示:“对着开福利,首先撑不住的肯定是你!”
  当然,现在还没到需要动用那些黄金的时候,至少先要等英国人撑不住了,要弄出关税壁垒之后,然后法国人也以关税壁垒反击的时候再来。要不然这边你给那些人发福利,那边他就拿着你发的福利去买了英国人的商品,那不是变成掏钱帮助英国人了吗?
  在后世,阿妹你看的汽车工业一度遭遇到销售下降的问题,为了帮助汽车工业,阿妹你看给买车的人发福利,提供特别合算的购车贷款。然后呢,阿妹你看的消费者就先屁颠屁颠地去领了福利福利,然后又屁颠屁颠地去买了价廉物美的日本汽车。
  又或者像是在后世的欧萌,也借钱给老百姓发了大量的福利,原指望老百姓能购买欧洲自产的商品,没想到,那些老百姓都不是好人,别看他们平时老是说“赤兔国”的商品会爆炸,但是一拿到福利,还是去买了小兔子们的东西,然后还说了句:“真香!”
  所以,在没有关税壁垒的情况下,乱发福利,说不定会替他人做了嫁衣裳的。
第四百二十八章,扩军
  经济危机越发的严重了,在巴黎,虽然有绿色的小卡片(合法的法国居留权)的人能够得到一定的粮食供给,但是现在非法入境者越来越多,巴黎的社会治安还是在不断恶化。
  就在三天前,一群外国暴徒袭击了一个面包分配站,抢走了原本要在某个街区分配的面包,并且还杀死了一名工作人员。这件事在经过报道之后,立刻引起了巴黎市民对于“外国人”的普遍的愤怒。虽然富歇工作得很努力,仅仅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把这个“犯罪团伙”一网打尽,这个犯罪团伙中一些“罪犯”在被捕前,做的最后一件事甚至不是拒捕,而是赶紧将抢来的面包吃下去。而法院也以超高的效率做出了判决,两名主犯被判处绞刑,二十名从犯被判苦役。但是巴黎人民对这个判决并不满意,因为他们觉得,在这个时候抢他们的面包的渣渣,全都应该砍头(虽然断头台因为其政治意义已经被废止了)。于是在巴黎街头,本地人袭击外国人的情况也不断发生。
  真理部控制的各种报纸当然还是在继续扮演“法兰西的良心”,呼吁市民们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外国人”,呼吁他们展示出“巴黎人民的宽容和友善”。但是大家对此纷纷表示:“我可去你的友善度!”
  而真理部的报纸也就是喊喊而已,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行动。而真正能有所行动的公安部呢,却是坚决地站在巴黎市民的一边。如果巴黎人打了非法移民,嗯,警察没看见;如果巴黎人把非法移民打伤了,嗯,那一定是非法移民自己弄伤了自己;(说,你是不是想要讹诈法国公民?)如果巴黎人把非法移民打死了,啊,还有这样的事,嗯,有生之年我们一定能抓住凶手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