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278

  英国人注意到白磷在燃烧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如果再添加一点其他东西进来,产生的烟雾的毒性就会更明显,在密闭空间中,这种有毒烟雾就会产生非常大的杀伤力。而军舰正好是一个密闭空间。所以英国人便专门研制了一种半穿甲弹,这种炮弹内部填充了加料的白磷,炮弹发射,并击中目标后,修长的炮弹本身会发生破碎和断裂,在这个过程中,炮弹会变得很热,而于是燃烧的加料白磷就会被破碎的炮弹抛洒在船舱中。这些加料白磷不但会引发火灾,而且它自身燃烧产生的毒烟也足以让吸入它的船员很快窒息了。
  如今就有这样的一枚穿甲燃烧弹打进了“宪法号”的船舱。就像英国人设计的时候期待的那样,这枚修长的炮弹在击穿“宪法号”厚厚的船板的时候发生了碎裂,断成几节的炮弹在船舱中乱飞,不但直接打死了好几个炮手,还将燃烧的加料白磷抛洒得满船舱都是。
  这些白磷迅速的燃烧起来,有些火种甚至还很不巧地掉到了用于发射炮弹的火药桶里面,于是又引发了爆燃。火焰一下子就腾了起来。
  相比以前在军舰中纵火的炽热弹,也就是那种烧红了的铁球,英国人的这种穿甲燃烧弹在纵火上的效率实在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几乎一眨眼功夫,火灾就难以控制了。
  凯德将军也在“宪法号”上,一开始宪法号中了一炮之后,他的心中虽然一惊,但是却也比没有太担心。被命中一发炮弹算得了什么?在那个时代,要靠炮弹击沉一条船,几乎就是不可能的,炮弹最多也就是造成一些伤亡而已。
  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船舱中的情况不对了,船舱中开始有白色的烟雾从各个炮门冒了上来,接着甚至又火焰从炮门哪里冒出来。
  “这……这么会这样?”凯德将军觉得自己的脑子完全都不够用了——这真是,如果说上次他们遇到这条船的时候,是一场悲剧的话;那么这一次,当他们再次遇到这条船的时候,悲剧就变成了惊悚剧——谁见过才挨了一炮,整条船就烧起来了的?
  这时候,船长约翰森屁滚尿流地便跑了过来:“司令官,您必须立刻离开!”
  “发生什么事情了?”凯德将军问道。
  “敌军使用了一种新式的纵火弹……”约翰森一边说,一边就咳嗽起来,“咳……咳……这东西,点燃了火药,而且……而且烟雾太大,还有毒,很多上去救火的小伙子……一下子……一些子就被熏昏了……司令,现在火势已经控制不住了,我们必须弃舰了!”
  这个时候,火势已经越发的明显了,火苗甚至都已经窜上第一层甲板了。很多士兵甚至都不等命令,直接就抱着木桶呀什么的跳进了海里。而蒸汽机也停了下来,看来大火已经烧到了动力舱。
  “立刻下令,让舰队解散突围。”凯恩将军意识到,他的这些军舰在英国人的新型的纵火弹面前是多么脆弱,对方仅仅只需要命中一枚炮弹,就可以让一条军舰燃烧起来——这真不是我们无能,实在是敌人技术太先进,这仗完全没法打呀!和英国军舰一比,美国人的舰队脆弱得就像是虫子一样。
  命令被以旗语的方式下达了下去。凯恩将军和船长一起将救生艇推倒海里,上了救生艇。英国人顾不得他们,直接去追赶解散队形各自逃命的美国军舰去了,凯恩他们便将此前跳到海里的那些水手们拉上救生艇来。
  这一带维度很高,而且受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水温相当低,即使是夏季,都在十度左右,而这个时候,水温可能只有两三度,人在这样的水中浸泡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被冻死。
  凯恩将军和其他的一些人努力的将落水的水手救了一些起来,然后便努力的将救生艇向着西南方向划去,那里是新斯科舍半岛,是加拿大的地盘。
  美军剩下的四艘军舰四散而逃,“不屈号”最终也只追上了一条,它同样只命中了对手一发,便让这条超级巡洋舰燃起了大火。美国人被迫弃舰。而这一次,因为已经失去了其他美国军舰的位置,英国人便停下来,将美国佬抓上了船,然后便返回了圣劳伦斯河口。
  几天之后,逃跑的美国军舰回到了美国的那些港口,并且带回了他们在海上遭到巨大的失败的消息。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仅仅是在海上美国人吃了亏,在陆地战场上,美国人也吃了败仗。
第四百四十二章,大败
  要说英国人在加拿大并没有太多的正规军队,加拿大陆军的主力,其实还是加拿大本地的民兵为主。当然,美国陆军,其实放在欧洲人的眼光中,基本上也就是民兵而已。论人数,美国陆军的人数还要更多一点,按道理,美国陆军就算水平低,是菜鸡,但是也不至于轻而易举地就被加拿大陆军给那个啥了呀。就算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在英国援军到来之前,美国陆军也是占据了明显上风的。
  “这帮子美国佬怎么这么笨!”在新奥尔良最豪华,最气派的建筑——路易斯安纳开发银行的一间装修豪华的办公室里,路易斯安纳开发银行新任的董事长路易·波拿巴正在破口大骂,“难道我们为加拿大人准备的武器和雇佣军现在要提供给那些美国笨蛋了吗?”
  “董事长,其实把武器和雇佣兵卖给美国人,也没啥,不也一样是卖吗?”一个有点谢顶的经理打扮的人说道。
  “谢尔盖,你说得对,不过但是事情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总是让人不高兴。”路易回答道,“另外,雇佣兵现在应该还不用考虑。美国还有人口,还没到这个地步。况且美军的主要问题并不在于士气,而在于……他们还完全不知道时代变了。不过英国人的某些暴行,正好可以给我们作为干预的借口……”
  是的,美军之所以失败了,就是因为他们真的太落后于时代了。和海军不一样,海军好歹被法国人教育过,见识过世界先进水平是怎么回事。但是陆军,那就真的是土包子了。
  美国陆军自从独立战争之后,就没怎么打过仗了。独立战争的时候,他们其实打得也不算好,要不是后来路易十六陛下卖头援美,这一战最后会打成什么样还真难说。这一战中,以及这一战之后,美国陆军都只有一个学习的榜样,那就是法国陆军。但是,那还是当年排队枪毙时代的法国陆军。
  所以美国陆军直到今天,还在采用老掉牙的排队枪毙战术,因为除了这一套东西,他们不会别的。甚至就连排队枪毙他们也不是掌握的特别纯熟,因为美国为了省钱,联邦常备军的规模一直都非常小,而各个州的州兵,也就是后来的国民警卫队,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民兵,他们的训练更少,倒是他们手中的武器要比联邦军队好不少。
  而在英国人那边,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英国人在欧洲大陆上,被波拿巴兄弟花样吊打。虽然被揍得只会躺在地上喊妈妈了,但是好歹算是知道了如今最先进的战争模式是什么样的了。所以他们很麻利的便摆出了一套约瑟夫防御。然后呢?然后,美国土包子们根本就不明白约瑟夫防御有多危险。
  威廉·胡尔将军统帅的美国军队,就排着队,就敲着鼓,大踏步地向英军驻守的阿默斯特堡发起了勇敢的进攻,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总之就是愚蠢的美国佬被阴险的英国佬用地雷、榴霰弹、铁丝网、反步兵定向雷花样超度了一番,然后就崩溃了。
  其实仅仅是这一次攻击的失败,虽然失败得有点惨,但认真地说,死的人其实并不算多。因为投入到第一波冲击的,总共也就是两千来人。虽然这两千来人被英国佬一顿乱打,至少死了一大半,但是相比双方军队的总人数,死掉一千多人,其实也不算太多。
  但是这些人都是在大家的眼前,几乎一瞬间就被干掉的。英国人干死这些人的效率实在是太高了一点,以至于让看到这一幕的美军都被吓傻了。
  以州兵为主的美国军队有一个和当年的旺代叛军非常相似的缺陷,那就是如果是在自己的家乡作战,他们倒是士气高昂,如果是在其他地方作战,一旦遭到挫折,他们的士气下降的速度就和尼亚加拉瀑布的水流有的一比。说的更简单一点,那就是,美国陆军在受到这沉重的一击之后,整支军队都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士气几乎一下子就到了崩溃的边缘。
  于是指挥英军(实际上同样以加拿大人为主)的艾萨克·布洛克将军趁机发起反击,利用美国人并不熟悉的榴霰弹配合散兵进攻的战术,将陷入呆滞和混乱的美军直接打崩溃了。威廉·胡尔将军带着残兵逃入底特律,一路上被英军追击,伤亡惨重,部队也都逃散了。最后当他们进入底特律的时候,还跟在威廉·胡尔将军身边的军队连一千人都不到了。
  英军继续进军,直逼底特律。底特律的市民们纷纷拿起武器,准备保卫自己的城市。底特律靠近加拿大、路易斯安纳。在这里,加拿大人,美国人,以及那些说德语的法国人,还有各种印第安人,有事没事的都会打来打去的。所以这个时代的底特律的居民还是以武德充沛的白人为主的。住在这里的人,几乎人人都有不止一把枪。
  所以在“保卫城市”的号召下,仅仅一天时间,就有四千多手持武器的底特律市民加入到了“抵抗英国侵略”的行列当中。
  然而,邪恶的英国人却又开了挂,他们并没有直接攻击底特律城,而是使用白磷燃烧弹,炮击了底特律城。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蝴蝶效应,原本在去年就应该席卷了整个的底特律的那场大火,竟然没有发生。所以这个时候的底特律,还是那个没有经历过灾后重建的底特律。换句话说,就是,底特律还是那个由皮货交易市场纯天然的生长出来的,毫无人工的城市规划,街道狭窄,到处都是乱搭乱建的木头房子,存在巨大的消防隐患的底特律。
  这样的城市实在是太适合纵火了。于是英国人(加拿大人)一顿纵火弹,底特律顿时就熊熊地燃烧了起来。而且和原本历史上的那场底特律大火不一样。那场大火最后虽然席卷了整个底特律,但是因为起火点只有一个,所以火场扩张的速度是有限的,因此大多数人都还来得及逃生。虽然在历史中的那场大火中,整个底特律被烧得只剩下仅留下一座仓库和一个砖制烟囱,(这也是这座最早由法国人建立的城市残留下来的最后部分了。底特律人还将它们画进了底特律的市旗中。)但是烧死的人并不算多。
  但是这一次情况就不一样了。英军在炮击中抛撒下了数以万计的火种,覆盖了整个的城市。整个城市几乎在一眨眼功夫就熊熊燃烧了起来,所以城中的人根本就来不及撤离。这场大火到底导致了多大的伤亡一直有争议,但是即使是最低的估计,伤亡的人数也不少于九千人,最大的数字则多达两万多人。当然,英国人认为这个数字太过夸张,因为底特律并没有这么多的人口。
第四百四十三章,干预
  路易所说的暴行,指的就是英军火烧底特律的事情。虽然用燃烧弹火烧城市这一招是法国人发明的,但是法国人用燃烧弹烧掉的是信仰异教的海盗和蛮夷的城市,是为了解放千千万万被压迫,被奴役的基督徒,是得到了教宗和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支持的正义举动。法国人火烧城市,那是上帝借着法国人的手,降下的天火,就像当年祂亲手摧毁所多玛和蛾摩拉一样,完完全全地体现了天主的正义。
  但是英国人在底特律的所作所为,那就是完完全全的暴行了!他们攻击的是同样信奉耶稣基督的人,而且还是高贵的白种人建造的城市;他们烧死的,是到临死的时候还在呼唤着耶稣基督的圣号的虔诚的基督徒。这样的暴行,说明了英国人已经不配在被视为文明人了,他们应该被视为是和阿特拉以及铁木真一样的可怕而邪恶的蛮夷!
  只不过因为跨越大西洋的有线电报还连影子都没有。而军工复合体虽然已经有了无线电报的技术,但是考虑到有线电报更赚钱,(因为有线电报需要架设线路,需要每隔一段有一个放大转发,所以能带来更多的生意)因此这种东西被束之高阁,严格保密。只有海军的部分军舰上有这东西,而且还处在高度保密之下,除了舰长和通讯官本人,其他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东西的存在。所以这些消息短时间内还传不回欧洲大陆,所以欧洲版的《科学真理报》还来不及发出类似的社论。但是在路易斯安纳,《科学真理报》已经开始带头痛骂英国人了。
  当然,随着路易斯安纳的发展,关于越洋无线电通讯的事情也开始渐渐地有所安排了。塔列朗正在和葡萄牙人讨论从他们手中购买亚速尔群岛最东端的弗洛雷斯岛的事情。他们打算在这里建设一个无线中转站,再在本来就属于法国的圣皮埃尔岛建一个无线中转站,这样就可以将新旧大陆用无线电连接起来了。
  不过这个计划,现在也还就是个计划,距离实行还有一点时间,距离能投入使用,那就更有一段时间了。
  随着路易斯安纳的《科学真理报》开骂,圣路易斯安纳的那些平时经常说德语的法国人也立刻组织了起来。圣路易安纳国民自卫军开始沿着密西西比河向着北方调动,以防备“新时代的野蛮人”可能对圣路易斯安纳造成的威胁。
  在这个过程中,路易斯安纳的《科学真理报》还找到了一位据说是底特律大火的幸存者的叫做汉娜的小姑娘。更要命的是,这个小姑娘还是个法国人,虽然她的法语说得不太标准。按她的说法,战争爆发之前,他们全家正好都到底特律去进行皮货贸易。因为一点钱上面的纠纷,战争开始后,他们家并没有立刻离开底特律。这也很正常,谁会想到英国人会做出这样的丧心病狂的举动?
  后来即使是英国人兵临城下了,但是汉娜一家人并不惊慌,因为这不是他们的战争。而且他们是法国人,他们拿着法兰西的护照。法兰西的护照上可是写着:“无论你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强大的法兰西军队都是你坚强的后盾。”难道那些英国人还敢对一家拿着法兰西护照的法国人怎么样不成?
  然而没想到的是,英国人竟然敢于犯天下之大不韪,直接用燃烧弹焚烧城市。汉娜一家也陷入了火海,汉娜的父亲抱着汉娜从火海中逃了出来,而她的母亲,哥哥,还有另外的几位叔叔全都死在了火海中,就算是汉娜的父亲,也被严重烧伤,从底特律逃出来后不久就死于烧伤后的严重感染。
  接着法国人设在渥太华的领事馆便向英国人提出抗议,要求英国人立刻将杀害法国公民的凶手交给法国人审判,并赔偿法国人的损失。
  对此,英国驻加拿大总督表示,他们对有法国公民不幸遇难表示哀悼,也愿意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给与受害者家属一些补偿。但是这场悲剧的出现并不是英国人的责任,只是战争中不可避免的误伤。另外,如果英军有违反了军纪的事情,也应该由英国法庭来加以调查和审理,所以“交出凶手给法国审理”这完全就是无理要求,联合王国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在得到这个答复之后,路易斯安纳总督府立刻就宣布,解除前一段时间,因为贸易纠纷而宣布的对美国的商业贷款和武器禁运的禁令。
  正处在节节败退的美国人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就扑了上来,紧紧地抱住了法国人的大腿,托马斯·杰斐逊总统派出特使和法国驻路易斯安纳总督马赛尔先生商谈,希望能得到法国朋友的帮助。他们不但希望能从法国人这里得到武器和技术方面的指导,甚至还希望法国人能像当年的路易十六国王一样,直接派出军队帮助美国人和“万恶的英国人”战斗。
  但是马赛尔总督并没有要卖头援美的想法,他表示,自己的权限有限,做为一个总督,他并没有向另一个国家宣战的权力,除非他们直接越过边界,攻击属于法国的城市。所以他虽然对美国朋友们的情况非常的同情,但是他只能做出允许美国人在路易斯安纳不受限制的购买所有的“民用武器”,以及从事大多数的不威胁到法兰西的安全和利益的生意。
  美国人又提出,希望能租借属于法兰西驻路易斯安纳分舰队的两条新式巡洋舰的事情。对此,马赛尔总督倒是没有立刻回绝。不过他表示这件事情在理论上超出了他的权力范围,如果只有他支持的话,是不行的。
  杰弗逊的特使立刻就听明白了总督的意思,那就是总督先生希望他能拉拢一个真正的具有影响力的大人物来为这件事情背书。至于这位大人物是谁,所有的人都知道,在路易斯安纳,有一明一暗的两位总督,一位是住在总督府中的马赛尔总督,另一位则是住在山顶上的属于“路易斯安纳开发银行”的“白色城堡”的“路易斯安纳开发银行”董事长,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罗马帝国皇帝,战无不胜的英白拉多,科西嘉和北非的保护者——拿破仑·波拿巴陛下的弟弟,路易·波拿巴。
第四百四十四章,要有中间商赚差价
  第二天一早,美国特使安迪·弗雷德就来到了“白色城堡”庄园,求见被称作是路易斯安纳的隐形总督的路易斯安纳开发银行董事长路易·波拿巴。
  他乘坐的马车沿着盘山路转了好些圈,才来到庄园的门口。马车在那里停了下来,安迪·弗雷德从马车上下来,走到门口,将一张名片递给门房的人。不一会儿,大门便打开了,一个穿着侍者服装的人向安迪·弗雷德表示,波拿巴先生正在会客厅中等候他的光临。
  安迪·弗雷德便跟着这个人进了庄园,穿过前面的带喷水池的花园,然后在穿过贴着大理石地板的大厅,又上了楼,一直到了二楼上的一个小客厅里。一个年轻人,正在里面等他。
  “您好,请坐,我是路易·波拿巴,路易斯安纳开发银行的行长。我听人说,您有一件生意要和我谈。”路易知道美国人,或者说新大陆的人做事情都不太喜欢绕弯子,便很干脆地直接说道。
  “是这样的,您知道,我们最近和英国发生了战争。而英国也是贵国的敌人……”安迪·弗雷德说。
  “不,弗雷德先生,您可能弄错了几件事情。”路易摇摇手指头,大团了他的话,“首先,您也许弄错了我的身份。我的身份是路易斯安纳开发银行的董事长,我是一个生意人,我关心的有,而且只有企业的财富的增值。这才是我分内的事情。虽然也许有人说过,因为我的哥哥的缘故,他们觉得我会干预政治。嗯,这种说法,在大多数时候都是错的。如果我有什么让人觉得我干预了政治的事情,那一定是他们自己没弄清楚赚钱和政治的区别。
  另外,即使是只考虑政治,您的说法也存在问题。首先,我们并不认为英国是我们的敌人。法兰西和英国现在还保持着和平呢。当然,因为贸易的问题,最近我们和英国之间有点不愉快。不过贸易商的纠纷,在任何两个国家之间都是常见的事情。如果,我是说如果,明天英国人在贸易问题上改变态度,承认并且尊重自由贸易,门户开放的原则,那我们就是不折不扣的友好邻国了。所以您不能因此就将我们视为英国人的敌人。
  当然,我们和美国也是不折不扣的友好邻国。所以我们也愿意通过自由贸易达成让双方双赢的结果。如果您来找我,是有关贸易的事情,那您就找对人了。但如果是其他的目的,我想,您也许就找错人了。”
  “啊,波拿巴先生,我的确是来讨论贸易问题的。”安迪·弗雷德赶紧说,“您知道,我们国家如今遭到了英国人的野蛮的侵略。我们需要购买武器,并且我们需要从路易斯安纳分舰队租借两条巡洋舰。”
  “你们希望租借两条巡洋舰?这不太好办呀……”路易道。
  “我们和贵国之间已经有过成功地合作的先例了。”安迪·弗雷德说道,他指的当然是美国政府从法国租借“自由贸易号”和“共同市场号”的事情。
  “这不一样。”路易摇了摇头,“达成那次租借的时候,贵国和英国还处于和平状态,因此,我国将这两条军舰租借给贵国,是完全符合贸易原则的和战争原则的。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现在贵国和英国已经处于交战状态了。如果只是一般的军火交易,尤其是民用军火交易,您知道,路易斯安纳和贵国有着漫长的边界线。在这条边界线上出现了一些走私之类的事情,也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如果出现大规模的法国造民用武器流入贵国,我觉得并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但是军舰和这些东西都不一样。军舰是不可能走私过去的,而法国也不可能将军舰租借给正在交战的国家。这违背了法兰西维护和平的原则。嗯,至少,我们是不可能直接将军舰租借给你们的。”路易道,为了避免美国土包子听不懂,他还特意将“直接”这个单词说得很重。
  事实证明,美国人的智力并没有什么问题。这样简单的意思他们还是能听明白的。
  “波拿巴先生,这也就是说,如果中间能通过某些人转一次手,就可以达成这协议了吗?”安迪·弗雷德赶紧问道。
  “我想,这是一种可行的方案。”路易回答道,“至少,这样做,在法律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谢谢您的教导,”安迪·弗雷德很是诚恳地说,“另外,波拿巴先生,您觉得谁作为中间人比较方便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