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278

  不过英国人的攻势基本上也就到此为止了。在没有得到国内的增援之前,英国人,或者说加拿大人都面对这一个无法解决的大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兵力和后勤的极限都非常低。如今打成这样子,基本上也就到了兵力和后勤的极限了。从克利夫兰到华盛顿的后勤线也在不断地受到美国人的袭扰。
  就像在另一个时空中,拿破仑再拿下了莫斯科之后,停在莫斯科,希望能见到沙皇派来的祈求和平的使者一样,艾萨克·布洛克将军也带着他的大军在华盛顿停留了一个星期,以等待美国人可能派出的和平使者。
  但是美国人虽然连续的吃了几个败仗,但却并不打算立刻求和。美国人知道,加拿大人的力量已经达到了极限,只要美国海军能继续保持对加拿大的航路的封锁,加拿大人的力量就总有衰竭的时候,即使必须谈判,在那个时候谈判,也比现在就谈判要好得多。
  而在另一方面,美国人虽然在正面战场上被英国人花样吊打了。但是武德充沛的美国佬干起袭扰之类的事情,却还是非常的有发展潜力的。美国老百姓枪多,而且他们自己掏钱买的枪,在性能上也普遍比国家给军队采购的枪支更好。而且他们因为玩枪玩得多,枪法也不错。所以骑上马,带上枪,时不时的袭击英国人的后勤车队,倒是表现得很不错。
  于是在停留了一个星期之后,艾萨克·布洛克将军便带着大军开始沿着原路返回。就像原本的历史上,拿破仑从俄国撤军的时候,俄国的哥萨克们跟在拿破仑的大军后面,不断地向着拿破仑的大军发起袭击,不断地给法国人的大军带来巨大的损失。
  但是英军的处境却比另一个时空的拿破仑强得多。美国的民兵也的确自发地跟在英军身后,试图袭击撤退的英军。但是英国人需要撤退的距离要近得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美国人这边是没有强大的冬将军的。
  所以英国人向克利夫兰的撤退倒是相当的顺利,那些试图跟着占点便宜的美国骑兵大多都一无所获,有一些甚至还被英国人的反击打了个头破血流。英国人不但顺利地退回了克利夫兰,并且将沿途能抢走的东西抢了个精光——英国人也知道,如果国内不能迅速的派出援军,今后的一段时间里,英国人在北美恐怕最大的敌人就是物资匮乏了。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英军便以克利夫兰为中心,利用对五大湖的水路的控制,不断地袭扰附近的美国人,抢劫他们的城镇和农庄。然后通过水路,将这些东西都送回加拿大去。
第四百四十八章,反击
  英国人此前的一系列胜利其实并没有改变他们在战略的困局。因为受到法国的牵制,他们无法从本土派出大规模的援军,也就无法突破美国舰队的封锁,因而,那些最重要的军用物资也就无法送到加拿大。
  而加拿大本身的工业相当有限,很多至关重要的军用物资是无法生产的。英国人在加拿大有一些存货,但是数量并不是非常大,用来应付一般的边境摩擦什么的肯定是够了,但是应付大规模的战争却是远远不够的。
  在美国独立之后,英国人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殖民地不应该有太强的,而且相对完整的工农业,它们在产业链上越是残缺,对母国的依赖就越强,就越不容易闹独立。
  这种想法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任何政治上的措施,都不可能只有正面的作用,而没有副作用。比如说英国人如今的这个做法,就有着非常明显的副作用,那就是一旦本土和殖民地之间的海路联络暂时被切断了,那殖民地独立的支撑战争的能力是非常弱的。所以哪怕加拿大的军队表现得非常的出色,但这些战术上的成功并没有能改变他们在战略上的困境。
  “除非我们能得到更多的补给,否则我们很快就不得不从克利夫兰撤退了。”艾萨克·布洛克将军在写给加拿大总督的信件中这样说道。
  相反,美国人虽然吃了不少的亏,但是这个时候美国真正最富庶的地区,也就是美国南方并没有受到太多的破坏,所以美国人还拿的出钱来,还有钱向那些该死的法国人购买武器弹药。虽然那些法国人在死要钱上面一点都不比犹太人差。
  比如说那个巡洋舰租借的事情,圣多明各共和国租借那两条法国巡洋舰,之付出了象征性的两个法郎的价格,是的,仅仅两个法郎,他们就获得了租借这两条巡洋舰整整一年的权利。甚至于,为了展现法国和圣多明各共和国之间的牢不可破的友谊,就连这两条军舰上的士兵的军饷,已经一部分的维修和补给费用也依旧由法国政府提供。
  圣多明各的那位终身执政甚至看都没来得及看到那两条军舰,就一转手,将那两条巡洋舰租借给了美国人,当然,租借费就绝不是两个法郎了,而是每条船八十万法郎!而且船员军饷,维修和补给费用全部归美国人出。显然,这一部分钱,连同前面的差价,全都被某些中间商给瓜分了。
  除了巡洋舰,就连其他武器,该死的,也莫名其妙的出现了赚差价的中间商。因为法国人坚持,他们必须留下一部分武器,保证路易斯安纳的法国公民的需求。尤其是这段时间,美国人和英国人打得这么热闹,路易斯安纳和美国,还有加拿大的边界又有很多没有完全确定的地方,说不定什么时候,这战争一下子就打倒路易斯安纳境内来了呢?所以,法国人必须首先保证法国公民的,拥有武器,用以自卫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哪怕是说德语的法国人,也是一样。事实上,在路易斯安纳,说德语的法国人,几乎比说法语的法国人还爱国呢。
  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这些说德语的法国人,要想在路易斯安纳这种地方站稳脚跟,不被美国人、英国人甚至是印第安人欺负,他们就必须依靠法兰西,而法兰西至少是在北美,的的确确地是把他们当了自己人的,这样一来,他们还能不爱国?
  只是这样一来,能够出售给美国人的武器就少了。不过不要紧,只要肯出钱,美国人还是可以从另一位大客户那里截留一部分武器出来的。这个大客户就是墨西哥人。墨西哥人最近在获得了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夺取了至关重要的绍西托银矿,这让他们的支付能力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于是不久之前,他们刚刚像法国人又支付了一大笔货款,订购了一大堆足以一口气夺回墨西哥城的武器。这些武器,现在已经在路上了,估计再过三五天,就能抵达新奥尔良了。法国人知道美国人急需这些武器,于是就很好心地帮他们牵了个线,然后,在美国人给出了足够高的价格之后,墨西哥人同意,先将这一批武器交给美国人。而他们可以等候下一批货物。反正,西班牙人短时间内已经不可能在墨西哥投入更多的力量了,再多等一段时间,不是什么大问题。
  当然,在这个交易中,那些法国人肯定又赚了一笔。
  但是对于如今的美国人来说,时间确是最为宝贵的东西了。因为法国政府为配合他们举行的军事演习,不能能无限期的演下去,军演中的每一天都是在花钱。
  一旦军演结束,法国人就不会继续在加莱保持一支强大的军队,这同样也非常花钱的。然后集结起来的军队就会各自回到各自的驻地,集结起来的军舰也会回到各自的母港去维护保养。这样大规模的演习结束之后,短时间内,法国军队肯定不会再有什么特别大的动作了。
  所以只要法国人将这些军队遣散开来,那英国人立刻就会派出援兵来增援北美的。美国必须赶在这之前,重新获得优势。
  于是,不过几天功夫,美国人就又重新武装了起来,而且这次,他们不光有枪有炮,也有了地雷和铁丝网。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那些南方士兵,在经过上次的教训之后,总算是变得听话了不少。
  于是美国人很快又在南方重新组织起了四万多人的军队,开始向着克利夫兰附近集结——如果不能夺回克利夫兰,美国人就无法破坏英国人在五大湖的航运控制,这对今后的作战,都将产生很多不利影响。所以对于美国人来说,夺回克利夫兰,就成了下一阶段作战的重中之重。
  而在新英格兰地区,纽约州紧急招募的一万州兵也赶到了克利夫兰附近。
第四百四十九章,下黑手
  考虑到美军从组织到训练,都还不能算是一支完完全全的实现了正规化的军队,嗯,放在我大清,大概应该算是练勇。另外在不少地方,这时候的美国的军事力量和我大清还真有点像。那就是,在我大清正规军的装备和士气待遇普遍都不如练勇;在美国,联邦军队的装备、士气和待遇普遍不如州兵。
  而这一次呢,情况本来应该有所变化,因为法国武器是联邦弄来的不是?但是在分配武器的时候,这些东西还是主要被各州分了,因为联邦军队人数太少。
  既然阿妹你看的大军,基本上也就是一群练勇,那么在使用的方式上,自然要和正儿八经的军队有所不同。于是法国顾问组的顾问,法国陆军上校塞维日便依照他们当年在土耳其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一套专门针对在物质上占据了巨大的优势,但是训练度,组织度不足的军队的打法:
  “我们不必理会英军的各种举动,只需要将我们的工事做得严严实实的,让他们的各种阴谋诡计都派不上用场,然后我们就可以靠着实打实的力量,将他们从克利夫兰驱逐出去!”
  这种“结硬寨,打呆仗”的做法,如果是在此前提出来,估计美国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但是在前面连续挨了两棒子,甚至连总统府都被人家弄成了成人艺术中心之后,就是骄傲的南方佬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在军事上的确是落后了,而现在已经不是靠着勇敢就能战无不胜的时代了。
  于是美军便在克利夫兰附近扎下了营垒,然后开始大规模建造防御工事,挖掘战壕,假设铁丝网,埋设地雷……将克利夫兰在陆路上团团围住。
  但是仅仅是陆地上的包围,是无法真正威胁克利夫兰的。因为克利夫兰是一个港口城市,通过五大湖,就可以保持人员和物资的补给。如果不能切断克利夫兰的水路交通,拿回克利夫兰就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事实上法国人是有办法切断克利夫兰的水路的。法国人手中有专门用于内河之类的浅水区的小型水雷。这些小型水雷每个只有几十公斤重,哪怕是一条小船,都可以带上好多个。而内河航运的船只,本身的坚固程度和海船也是没法比的,哪怕是这样的迷你水雷,也足以轻松地将一条内河船只炸沉了。利用夜间,使用小船,就可以渐渐地将克利夫兰的航道封锁住。
  但是法国顾问们并没有提出这一点。至于原因嘛,其实非常简单,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法国人的武器库中有这个。而他们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卖给美国人这东西,并不符合法国的利益。
  对于法国人来说,最好能在这场战争中,让双方都流尽鲜血,并因此结下长时间,甚至多少代人都难以释怀的冤仇。并且让他们一直处于对抗当中,那他们就不会对路易斯安纳造成什么太大的威胁了。而如果他们让美国人有着这种水雷,那英国人一旦发现美军开始进行布雷,他们肯定就会主动撤退。而这样一来,美国人不需要付出多大的牺牲,就能够拿回克利夫兰了。
  所以法国人给出的建议就是先围住,然后通过炮兵反复炮击,慢慢地一点点啃英军的防御。这种战法当然耗时耗力,但是法国需要的不就是美国人和英国人耗时耗力吗?
  于是美国人和加拿大人便在克利夫兰陷入了持续的血战中。
  而在欧洲,法国人在加莱一带的军事演习也已经顺利的结束了。在演习中,法军同样邀请了各国的观察员参观演习。在演习中,法国人又一次向世界各国,尤其是向英国人展示了他们全新的登陆作战技术。比如说法国人在登录的后续过程中,展示了一种水泥制作的可以以快速部署的漂浮码头,以及可以漂浮在海面上移动,到了合适的地方再沉下去的漂浮的防波堤。
  这些技术意味着法国人一旦获得一个登陆地点,就可以很快的将大量的人马和物资送上岸,而不必依赖于夺取对手的港口。这对于英国的防御自然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不过如何承受这压力是今后的事情了,倒是如今,随着法国舰队纷纷回归自己的母港,法国陆军也陆陆续续地离开了演习地点,返回了自己的驻地。英国人倒是暂时能喘一口气了。
  在组织了这样大规模的演习之后,英国人觉得法国人短时间之内,应该不会,也不太可能立刻组织起对不列颠的入侵,从这一点上来说,英国人至少在短时间内倒是获得了行动的自由。
  于是英国人立刻做出决断,派出由最新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在内的一支舰队,护送一直远征军前往美洲,保卫英国在北美的领土。
  英国人派出远征军的事情在欧洲是瞒不住谁的。别的不说,就像在法国的每一个重要的军港附近,都有来自英国,或者是和英国人有经济来往的商人在那里经商一样,在英国的那些重要的军港附近,同样也有法国的“合法商人”在那里活动。
  这些人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每天都要把停泊在港口中的军舰数一下。“嗯,1、2、3、4、5、5……英国海军主力都还在……”
  而这一天,一数数,嗯,就发现“伊丽莎白女王号”还有好几条船都不见了。于是英国派出了舰队的消息很快就得到了确认。
  但是因为跨大西洋的通讯还要靠船,而一般的民用船只,它们的速度都是赶不上军舰的速度的,虽然“伊丽莎白女王”号的速度不算特别快,但是消息传到北美的速度,是肯定赶不上英国舰队赶到北美的速度的。
  “这样一来,我们租给美国人的军舰不会面临危险吧?”吕西安稍微有点担心,“我倒是不担心‘自由贸易号’和‘共同市场号’。我知道她们打不过那个英国老处女,但是她们的速度要比英国船更快。英国人追不上她们。但是我有点担心路易后来租借给美国人的那两条巡洋舰。你知道,那都是殖民地巡洋舰,速度上虽然在理论上还是要比英国人的战列舰快,但是并不比英国人的巡洋舰快。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不会,绝不会有我们的军舰被英国人击沉或者俘获,而给你的宣传带来麻烦的事情的。”拿破仑毫不在意地说,“我们早就有所准备的。”
  在北美的法国人的确早有准备。虽然不知道英国人的舰队什么时候到来。但是他们却知道自己的演习会在什么时候结束。所以他们也能大致的猜测到英国人会在什么时候到达。
  因此在英国人最早的可能到达的时间里,他们就已经先让那两条殖民地巡洋舰以“机械需要保养”为理由,离开了最为危险的卡博特海峡,返回新奥尔良“维修”。
  事实上,这两条船都是新船,根本就不需要立刻进船坞维修。但是船上都是法国佬,他们说这船机械上有些问题了,需要维护了,船上的那几个美国佬还能不同意?
  于是,这两条殖民地巡洋舰就首先离开了。
  如果英国人直接去卡博特海峡,那他们倒是能撞上美国人正在执行封锁任务的舰队。这支舰队包括“自由贸易号”和“共同市场号”,以及两条美国人的混合动力巡洋舰。
  但是……
  “如果我们直接去卡博特海峡,我们能肯定能抓到美国人的舰队。但是大家觉得,我们能留下那两条法国船吗?”舰队指挥官纳尔逊将军在“伊丽莎白女王号”宽敞的会议室中对手下的军官们说道。
  “将军,您知道,那两条船速度比我们快多了。除非她们自己进入了狭窄海域,否则我们不可能能留下她们。”“伊丽莎白女王号”的舰长哈迪回答道。
  “就我们出发前了解到的情报,美军舰队除了这两条法国船之外,大概还有两条蒸汽风帆混合动力的巡洋舰,这两条船我们倒是有把握把她们留下来。”纳尔逊将军的副官继续介绍情况。
  “纳尔逊将军,如果只能击沉两条完全过时的老式军舰,却让美国人对我们的到来有所准备,我觉得这一点意思都没有。”一位陆军的将领开口了。
  “韦尔斯利将军,您有什么看法?”纳尔逊将军问道。
  “我觉得我们不能仅仅把自己当成了搞运输的商船队。”阿瑟·韦尔斯利将军道,“法国人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的。最多两三个月之后,他们就会在欧洲那边闹出什么事情来。所以,我们的舰队,能够待在这里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半月。这一个半月之内,我们必须给美国人足够大的打击,否则,战争的局面会如何发展就很难说了。而我的部队,如果先进入加拿大,再从加拿大往南边慢慢打,很难在一个半月内就给美国人决定性的打击。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不要去加拿大,我们直接去这里!”
  阿瑟·韦尔斯利将军用带着白手套的手在地图上点了一下。
  纳尔逊将军低下头来看了看地图,点点头道:“我对此表示赞同。”
  两条法国殖民地巡洋舰正沿着北美的海岸线向南航行。走在前面的是“花月号”巡洋舰,而走在后面一点的则是“风月号”巡洋舰。
  “再有一个小时,我们就应该能到达萨凡纳了。我们可以在那里稍作休息,补充一点东西,顺便让小伙子们上岸去放松一下。”“花月号”的舰长阿朗松对大副埃德蒙说道。
  萨凡纳是佐治亚州最古老的港口城市,在这个时代,它依然是佐治亚的首府,也是南方最重要的港口之一。美国南方的棉花、烟草等物产,有不少就是从这里被装上船,不断地运往欧洲的。
  也正因为如此,萨凡纳相当繁华,有很多针对水手们的娱乐。大家对于到萨凡纳休息还是很期待的。尤其是在拿到了美国人给的作战津贴之后,更是如此。
  很快,萨凡纳港就已经出现在望远镜中了,但就在此时,瞭望哨却发出了呼喊:“发现舰队,在十点钟方向!”
  阿朗松赶紧朝着那边望过去,果然在东边的大海上,出现了一些烟柱。只是距离还远,他还看不到那支舰队的旗帜。
  又过了一会儿,那支舰队的桅杆终于从海平面下面升了起来。那些桅杆的最上面,飘扬着一面骄傲的圣乔治旗——这是英国舰队!
  不过阿朗松一点都不紧张,因为他们在决定返回新奥尔良的时候,就已经把美国国旗降了下来,而将法国的三色旗挂了起来。这样一来,他们现在的身份,就不再是美军军舰,而是法国军舰了。英国人难道还敢对挂着法国旗帜的军舰开火吗?
  虽然英国海军一向蛮勇,但是如今的局面应该能让他们足够的清醒的。而且,万一,他们真的够胆子,那法国人就正好可以名正言顺地对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全面动手了。
  所以阿朗松舰长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安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