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278

  “海龟2号”慢慢地在靠近“伊丽莎白女王号”的地方浮出了水面。一个人从打开舱口,伸出半截身子,扯掉了盖在潜艇上的一个箱子一样的东西上的一块盖板,让炸弹上的磁铁露了出来。接着那个人又最后一次确定了一些目标,“海龟2号”便再次沉了下去。
  又过了一个小时,“海龟2号”再次回到了法国巡洋舰的旁边。这时候天早就黑了。不过要找到法国人的巡洋舰,比找到“伊丽莎白女王号”容易多了。因为和执行灯火管制的英国人不一样,法国军舰一到晚上就会把各种识别灯都打开。这表面上似乎是为了避免出现误会,但英国人觉得,法国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告诉别人,英国舰队就在这一带。
  在背着英国舰队的一侧,“海龟2号”打开了识别灯。法国巡洋舰上面放下了钩子。两个美国人将钩子挂在“海龟2号”上,然后这条木制潜艇便被重新收回到了巡洋舰中。
  “托尼,顺利吗?”一个法国军官向正在看着其它水兵收起那条潜艇的一个美国佬问道。
  “还算顺利。时间也定好了,晚上1点,正是大家睡得正沉的时候。希望我们的炸弹能给英国人一个教训!”托尼望着英国舰队的方向,咬着牙回答道。
  时间过得很慢,在法国巡洋舰上,美国人,法国人都睁大了眼睛朝着英国舰队那边张望着。
  “见鬼,怎么才十点钟,我都觉得快一个世纪了。”
  “史蒂夫,不要着急,还早呢。你要是等不及了,可以先去睡一觉,到时候我会喊你的。”托尼朝着另一个美国佬笑道。
  “我不困,我睡不着。”史蒂夫回答道,同时瞪大了眼睛望着英国人那边,虽然那边现在黑沉沉的,什么都看不到。只有海风将海浪的哗哗声带入道人们的耳朵里。
  “还有多久,托尼?”不知道过了多久,史蒂夫终于忍不住了,又这样问道。
  “还早着呢,嗯,现在是晚上十点半。我们设置的时间可要到凌晨一点呢。嗯,要不我们下盘棋?”
  两个人便在灯光下摆开了棋盘,下起了象棋。几个法国军官也围拢过来帮着支招。
  不过史蒂夫心神不定的,下的棋也很乱,于是很快就被将死了。
  “见鬼,今天不适合下棋。我居然会输给你!”
  “不服气那就再来一盘?”
  “不来了,我心里就像有只小猫在乱抓,还下个啥呀?嗯,托尼,几点钟了?”
  “急个啥,才十点四十几呢。你才抵抗了几手,就被将死了。”
  就在两人说话间,远远地突然传来一声爆炸。接着就看到英国舰队那边各种灯光都亮了起来吗,探照灯朝着四面八方乱照射。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会儿就炸了?”托尼吃了一惊。
  而史蒂夫直接站起身,冲向船舷,棋盘被他碰翻了,棋子落了一地。
  “怎么会,怎么会现在就炸了?”
  “也正常。”旁边的一个法国军官猜测道,“因为那个炸弹上面有那么大的一块磁铁,这东西会对时钟产生一些影响。因为时钟里面一大堆钢铁的东西。也许是因为这个吧。”
  大家一边说,一边瞪大了眼睛往英国人那边望。但是现在是晚上,即使英国人将灯都打开了,大家也看不清楚英国人受损的情况。
  “也不知道那个老处女怎么样了,要是……”
  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之后,情况让法国人和美国人都失望了。老处女“伊丽莎白女王号”依旧浮在水面上。不过,细细地观察,他们却发现,“伊丽莎白女王号”似乎微微的有点侧倾。幅度不大,应该不会超过十度。
  英国海军在收回了昨天上岸的那些陆军之后,开始继续向北航行,不过他们的速度明显的放慢了,整个舰队的速度甚至降低到了4节左右。看来昨晚的爆炸,虽然没能击沉老处女,但还是给老处女带来了不小的损伤的。
  此后英国舰队没有再拜访沿岸的任何美国城市,而是直接去了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港,并且在那里停留了好久。法国人估计,他们一定是在那里试图进一步的修复“伊丽莎白女王号”。
  “哈利法克斯港根本不具备彻底修好‘伊丽莎白女王号’这样的军舰的能力。”在新奥尔良,马赛尔总督对路易道,“英国人最多不过是对损害部位加固一番,然后就要赶紧让它返回不列颠了。这也就意味着,英国舰队对美国人的压力很快就要解除了。制海权很快又要回到美国人手中了。”
  “这么说来,我们未必需要准备死刑犯了?”路易问道。
  “如果我们希望沉重的打击英国,那就需要。如果我们希望英国和美国持续地消耗,那就暂时不需要。”马赛尔总督说,“不过我担心,美国人可能会和英国人和谈。”
  这的确是一个危险。虽然美国人吃了亏,一无所得。但是战争持续下去,他们吃的亏可能更大。甚至于会血本无归。所以,他们如果足够理智的话,的确是会割肉止损的。
  而且,如果美国人够聪明,他们也应该明白,法国人在北美的利益和美国人是不一致的。从长远来看,法国人甚至可能比英国人更危险。除非美国人愿意放弃所谓的“山巅之城”的野心,老老实实地做法兰西大腿上的挂件,否则,法国人和美国人就不是真正的盟友。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割肉止损,甚至于当发现法国人太强了之后,美国人又去和英国人勾勾搭搭也是完全可能的。就像一直和刘皇叔一起抵抗曹操的孙十万,突然从背后捅了皇叔一刀,而且变成了大魏吴王一样。
  “所以我们决不能允许美国人在这个时候退出战争,更不能允许他们和英国人勾搭到一起去了。”路易道,“该死的,吕西安要是在这里就好了,这种事情他去干是最合适的了。不过既然他不在,我们自己也要动起来。嗯,总督先生,我们要安排人,放出各种谣言。就说在联邦政府,有人拿了英国人的钱,准备背弃那些牺牲的烈士,和英国人讲和,将美国出卖给英国!”
第四百六十三章,捉襟见肘
  “伊丽莎白女王号”在哈利法克斯港的情况和法国人预计的差不多。哈利法萨克斯虽然是英国在北美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但是要说港口设施,还是无法和本土的港口相比。这里最多也就维护巡洋舰级别的军舰,像“伊丽莎白女王号”这样的军舰,在这里是很难得到良好的维护的。
  “海军的力量,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支持它的港口。如果没有合适的港口,如果港口不具备维护军舰的能力,那么海军的战斗力就要大打折扣。海军的舰只一旦在战斗中受损,战力就无法有效地恢复。于是看起来威力巨大的舰队,就变成了某种一次性的舰队。事实上,除了我们和法国人之外,如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海军舰队,基本上都可以算作是一次性舰队。这是因为他们一旦参加战斗,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损伤,而他们的损伤却无法恢复,于是舰队只有在第一次战斗的时候,才有完整的战斗力。而一次重要的战斗之后,整个舰队就会失去战斗力。事实上,如果远离了欧洲,在北美,我们英国舰队,很大程度上,也成了一支‘一次性舰队’……我听说,法国人在新奥尔良的港口设施就相当的豪华,拥有能用以维护‘英白拉多级’战列舰的设施,法国人在这个方面,又走在了我们的前头,如果我军和法国舰队在北美交战,那我们的劣势就更为明显了。此外,在如今,海防系统的普遍落后,也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军港的炮台,因为装备落后,很多时候都不具备对抗敌方战舰的能力了……”纳尔逊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下了这样的一些文字,然后叹了口气,放下了笔。
  几天前,他接到国内用快船送来的命令。国内命令舰队在将陆军送到加拿大之后,尽快率领舰队返回本土。信件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说明本土的局势。但是纳尔逊用脚后跟都能想到,这一定是那些法国人,又在给联合王国找麻烦了。
  如今“伊丽莎白女王号”还没有完全修好,事实上,在哈利法克斯港,“伊丽莎白女王号”也永远修不好。英国人到现在也没弄明白爆炸是怎么回事。不过因为“伊丽莎白女王号”在建造的时候,采用了隔舱设计。所以虽然船底下被炸开了一个口子。但是因为关闭隔舱及时,进水量并不算多。船只只是稍微有点侧倾而已。
  到了哈利法克斯之后,英国人先从外面堵上了炸弹炸出来的那个大洞,然后,利用抽水机抽出了舱室中的水。于是,就看侧倾也消失了。
  不过因为哈利法克斯缺乏设备,临时打的这个补丁并不严密,漏水的情况还相当严重,抽水机总需要不停地开。而且这个补丁也不够坚固,如果遇到较高的海况,补丁出问题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但是这也是哈利法克斯的维修力量能够做到的极限了。所以“伊丽莎白女王号”也只能带病返航了。
  因为担心航速过高,会导致补丁损坏,所以“伊丽莎白女王号”的速度被限制在六节一下,所以整条舰队的速度都被这位老处女拖慢了。他们的航速一下子就下降到了风帆时代。
  在英国舰队抵达哈利法克斯的时候,被租借给美国海军的“自由贸易号”和“共同市场号”就已经得到了一路跟踪英国舰队的法国巡洋舰发来的无线电情报。于是它们便离开了卡博特海峡,返回新奥尔良检修。
  这两条船甚至挂着美军的旗帜逼近了哈利法克斯。上次在哈利法克斯经过的时候,他们已经知道哈利法克斯的炮台使用的还是老式火炮,所以哈利法克斯的炮台根本不足为惧。而蒸汽动力的船只,存在一个明显的弱点,那就是锅炉启动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开水不是一瞬间就能烧开的,蒸汽机的锅炉更是如此。如果英军缺乏准备,军舰锅炉没有加压,那就意味着他们可能有接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是没有动力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英国舰队在实力上远强于那两条法国超级巡洋舰,但是法国人也可以利用他们的这段脆弱的时间,以美国海军的身份,狠狠地揍他们一顿。
  因为无论是“自由贸易号”还是“共同市场号”都是蒸汽动力的军舰,在航行的时候,都会有黑烟。敌军可以在相当远的距离上,就靠着这些黑烟来发现他们,从而提前做好准备,所以法国人选择了在黎明时分靠近港口。不过在接近港口的时候,他们还是被英国人安排的巡逻舰发现了——纳尔逊早就对这类情况有所警觉。
  英国巡逻舰一边向天空中射出报警的焰火,一边朝着两条超级巡洋舰冲了过来,试图用自己无畏的攻击,来为港口中的舰队赢得更多的时间。
  英国人的这条巡逻舰的结局,和当初在萨凡纳港外,向着英国舰队发起进攻的美国巡逻舰的结果也没什么两样。法国人的大炮轻易地就将这条英国船打成了一个燃烧的火炬。
  不过英国人巡逻舰的牺牲的确为他们的舰队赢得了时间,等两条“美国军舰”逼近哈利法克斯的时候,一些英国军舰已经离开了港口,开始在港口外排出战列线了。港口内部还有更多的烟柱升起——显然,趁着英国人烧锅炉的时间痛打他们的计划已经失败了。
  于是两条美国军舰便在英军的射程外,轻盈的转了个弯,然后便向着南方驶去。
  至于英国舰队,并没有试图追击——他们的任何一条船,都追不上这两条“美国军舰”。
  几天之后,纳尔逊和韦尔斯利将军告别,带着舰队踏上了返回英国的漫长的旅途。
  就在英国人的舰队离开的时候,在美国,一个谣言正像野火一样蔓延了开来。这个谣言宣称,美国联邦政府向欧洲派出了特使。但是这个特使肩负的使命并不是去争取欧洲国家对美国的支持,而是为了去和英国政府讲和。
  这则谣言说,美国联邦政府在连续的吃了一系列败仗之后,对于胜利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他们正准备以割地赔款,以及向英国无条件开放市场为代价,祈求英国国王对他们胆敢冒犯英国的行为的宽恕。
  事实上,稍微有点脑子,知道如今英国人的处境的人,都不会相信这样的谣言。以英国如今的状态,美国人愿意求和,愿意结束冲突,英国人只怕是要高兴得猛掐自己的大腿了。哪里还会需要美国人割地赔款什么的。
  但是能做出这样的判断是要有一个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就是,那个做判断的人必须有脑子。然而,美国人当中,至少是那个时代的美国人当中,有脑子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在南方的那几个州。
  这其实也正常,种植园主这种东西,因为他们的老套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他们一般来说都相对的土鳖,对于外界的变化所知甚少。闭塞的生活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脑子会变笨。就好像后世的美国红脖子,懂王告诉他们可以注射消毒液,他们就真的相信可以注射消毒液。
  其次就是南方在这次战争中受损严重。是的,原本战争似乎应该是北方的事情。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英国海军居然从南方杀了过来,他们一路上沿着海岸线杀人放火搞三光,弄得南方损失惨重。
  因为后来联邦政府紧急购入的水雷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使得英军在此后再也没能完成如萨凡纳那样的胜利,但是水雷这东西送过来的时候,南方已经有不少的州被英国人蹂躏得不成样子了。
  南方的那些家伙可不会认为,北方受到的袭击少,是因为他们购入的水雷到位了,他们觉得,之所以北方海岸城市受到的袭击更少,那是因为北方军队更多。而北方军队更多,是因为联邦政府将南方各州的军队都调到北方去了,导致南方个州根本就没什么军队,当然就只能任由英国人肆虐了。
  如今在南方付出了这样大的牺牲的情况下,联邦政府居然要卖国了?!这简直就是叔叔能忍,婶婶都不能忍了!
  结果自然是一大堆的媒体记者围着杰弗逊,追问他是不是有要和英国人讲和,甚至不惜要向英国人割地赔款的事情。
  杰弗逊当然知道,这个时候,他只要流露出任何一点想要和英国人妥协的意思,立刻就会迎来一场政治风暴,别的不说,真要和英国人就这么讲和,佐治亚只怕立刻就会宣布脱离联邦。
  所以杰弗逊总统当然是立刻做出了否认,他告诉记者们,虽然英国人靠着卑鄙地袭击平民,暂时占据了一点上风。但是得到上帝保佑的美国人民,必将获得最后的胜利。至于他派出的特使,绝对没有和英国人进行过任何接触。他在欧洲的行动,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
  不过杰弗逊总统的表态,并没有让美国人民都放心,因为各种谣言还是在不断地冒出来。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总统特使斯皮尔从欧洲返回,并带回了他和法国、西班牙以及爱尔兰人签订的各种公开的,或是秘密的条约。
  那些秘密的条约当然不能公开,就像如今在西班牙战斗的美国人的;但是仅仅是那些可以公开的条约,比如说和爱尔兰人的结盟,也清楚地显示出了,总统派出的特使的确是在为打赢战争,而不是屈膝投降进行工作。
  这当然让杰弗逊总统摆脱了“美奸”的嫌疑。但是为了摆脱这种嫌疑,杰弗逊总统不得不稍稍的夸大了一点他在外交领域获得的支持,比如说,爱尔兰人将发起大规模的反击作战,以彻底地赢得独立。而这种夸张,也使得美国人民坚信,他们肯定能获得胜利。于是,和谈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了。
  当然,爱尔兰人将发起大规模的反击倒也不全是夸张,在经历了前面的失败之后,爱尔兰人最近的到了一大堆的援助,他们也的确需要进行一次进攻作战,以提高自己的进攻作战的实力,并鼓舞一下士气了。
  不过这次攻势并不是美国人宣传的“大规模的”,“决战”级别的行动。拉塞尔会长,以及他们的法国朋友都不认为,现在发起这样的行动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这从这次行动被命名为“学习计划”就可以知道了。
  总之这一次的攻击计划,目标其实相当有限,那就是不断地袭击横跨爱尔兰的铁路,并最终是这条铁路边的无法维持。
  “英国人的这条铁路是套在我们脖子上的绞索。但是这条铁路线这么长,他们不可能在任何一个点上都维持足够多的军队。如今得到了更多的武器的我们的攻坚能力已经明显地加强了。我们虽然还不具备迅速地拿下那些最为坚固的核心阵地的能力,但是迅速地赶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摧毁几个小据点,破坏一段铁路,以及趁机进行小规模的打援的能力,我们还是有的。”拉塞尔会长说,“我们每天都在铁路线上发动这样一次袭击,打死几个、十几个、几十个甚至更多的英国兵,这样持续下去,这条铁路又能维持多久呢?”
  拉塞尔之所以有了这样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从法国人那里得到的又一种新武器——轻型步兵炮。
  这是一种可以平射的火炮,在设计上采取了一系列的降低重量的手段,比如它有两种炮管,比较短的60毫米炮管(这使得它的炮弹初速有限,弹道也相对弯曲),和40毫米的较长的炮管。而且每一个部件都要求可以迅速分解,并且由士兵背负携带。
  虽然比较短的炮管使得这种炮的初速不够高,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正宗平射炮,用来打击碉堡之类的东西,比无后坐力炮射程要更远,精度和射速也更高。甚至于,如果需要,换上40毫米口径的长炮管,这东西就可以用来在相对安全的距离上伏击英国人的装甲列车。
第四百六十四章,亲善
  天才蒙蒙亮,麦吉迪就被一只手从被窝里拉了起来:“麦吉迪,该你去放哨了!”
  麦吉迪爬了起来,一边胡乱地穿衣服,一边道:“罗伊,急什么,反正不会有什么事情的。要值班干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