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2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278

  但是真正懂行的人还是能一眼看出,眼前这些从身高到穿着到动作看起来都不太整齐的士兵,才是真正的精锐。就像在后世,穿着整齐的军装,带着头盔,拿着崭新的步枪的毛子都是普通毛子,只有穿海魂衫、裤衩,不带头盔,手里拿着缠满了胶布的AKM的毛子,才是真正的精锐毛子一样。
  然后出场的就是炮兵。爱尔兰的炮兵在战争中进步非常大,不过他们的大炮还是以轻型火炮为主,在这里他们也只拖出了几门小炮转了两圈。
  接着就是友好国家军队的分列式了。受到邀请的国家基本上都没派几个人来,(其实来多了,爱尔兰也接待不了)只有法国人的海军陆战队跟了一些人上岸来保护约瑟夫的安全。这时候,他们便临时作为所有友好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分列式。
  最后的一个项目是军舰的分列式,因为这里在海边,可以直接看到海上的舰队。首先接受检阅的是“共同市场号”超级巡洋舰,不过在这个时候,这条船已经被法国政府作为贺礼赠送给了爱尔兰共和国。
  当然,爱尔兰此时根本没有足够的海员来控制这条船,也没有懂得海战的人来当这条船的舰长,所以所谓的“赠送”,其实就是换了一面国旗而已,军舰上的舰长、水手还是清一色的法国人。只不过他们现在被派遣到了“爱尔兰海军”来了而已。而爱尔兰海军,也将他们的这唯一的一条现代化的军舰交给了法国爱尔兰联合舰队指挥,以便继续和英国人作战。
  这条军舰后面则是参加阅舰式的其他国家的军舰了。这里面最为出色的自然还是法国人的舰队。毕竟其他国家基本上是没有现代化的战列舰和超级巡洋的。他们也就只有几条装甲巡洋舰而已。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爱尔兰海军倒是一下子成为了少有的拥有超级巡洋舰的海军,硬要算,立刻就可以被视为海军强国了。
  阅舰式之后,整个仪式便结束了。
  第二天一早,约瑟夫便向拉塞尔亲切地告别。然后和教皇冕下一起在群众的欢呼声中登上了“凯撒号”战列舰。
第四百九十九章,慈善帝国
  在“凯撒号”大饭店,不,应该是“凯撒号”战列舰的豪华客厅里,约瑟夫和教皇庇护七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并就爱尔兰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和教皇进行了亲切的讨论。约瑟夫向教皇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认为教廷最好以医疗和教育方面作为自己主要的发力点,这样既能够保证收益,也能维护教会的形象。
  庇护七世教皇对约瑟夫的建议表示了赞同和感谢。同时他也对爱尔兰共和国不打算设立国教,准备学习法国,执行“宗教自由”政策表示了一定的担忧。
  “我并不是说,法国的政策不好,只是爱尔兰和法国还是有区别的,法国一直以来都是天主教的核心地区,法国人世代都是正信者,也是最受天主青睐的人,所以即使不设立国教,法国人民依旧会坚持正确的信仰。但是爱尔兰不一样呀,这些天,我和爱尔兰的教士们交谈,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因为那些万恶的异端的迫害和压制,爱尔兰的兄弟们对教义的认识已经存在不少的问题了。虽然他们一支忠于正信,但是这么多年来,异端的毒害还是渗透进来了。这时候,怎么能采取宗教自由的政策呢?”庇护七世教皇说道。
  “冕下,”约瑟夫说,“如今在欧洲,除了正信的天主教会,还有哪些重要的异端呢?无非就是东边的正教会,以及那些自称新教的异端了。这些异端虽然狡猾,虽然善于蛊惑天主的羔羊,但是如果有秉持正信的神父,向那些羔羊传播真正的福音,秉承着天主的威能,难道还比不过那些异端吗?”
  说到这里约瑟夫又停顿了一下,然后道:“依靠着天主的威能,正信的公教会,在传教的能力上,完全是其他的两个异端没办法比的。冕下,您看我们有多少的神学院,而那些异端才有多少神学院?他们的神学理论和我们一比本来就比不上。而且,我们每年能培养多少神父,他们才能培养几个人?所以在传教的能力上,再加上有了我们的帮助,正信的公教会,在进行慈善事业的时候,能够做到的事情也远远超过那些异端。
  比如说,教皇冕下您也知道,就医学水平而言,我们法兰西的医学水平那是远远地超过了其他的异端流行的地区的。而公教会如果和我们精诚合作,在欧洲开设各种隶属于教会的,慈善性质的医院。您想一想,会有什么样的效果?我就不信那些被异端带偏了的羔羊能不得病。得了病,他们是进异端们的低水平医院,还是进我们的高水平医院?
  也许个别的,太过固执的人会坚持他们的迷信。但是我们的医院的医疗效果,只要有眼睛的都能看到。虽然理论上,医学水平的高低,和信仰的纯正与否可以说是毫无关系。但是,老百姓可不会这么想,他们只会觉得,既然这医院是公教会的,而它又这样的能拯救他们的生命,那就说明公教会才是正信。
  教皇冕下,耶稣基督说过:‘这个时代的人是多么的不虔诚呀。是没有奇迹给这个时代的人看的。’但是医疗的进步,岂不就是一种奇迹吗?耶稣在传播真理的时候,难道就没有行过奇迹吗?没有在海上的行走,没有五鱼二饼,还真的会有那么多人追随他吗?即使现在,那些信仰异端的信徒,又有多少不是被奇迹影响的呢?现在奇迹在我们的手中,还担心羊群会跟着异端走吗?”
  庇护七世点了点头道:“医学的进步,本来就是天主对我们的虔诚的奖励嘛。只是要大规模的建造慈善性质的医院,也是非常大的工程。”
  庇护七世话里的意思,约瑟夫一听就明白,说白了,就是这个老家伙心疼钱了。显然,在没有接受过现代生活洗礼的时代,即使是一位教宗,也还是不明白,慈善,才是最赚钱的买卖。
  “冕下,其实有一件事情您想过没有?”约瑟夫说道,“耶稣说过:‘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其实,凡是一心只想要把钱留在身边的,也必然失去钱;而将钱舍弃掉的,必得着更多的钱。慈善医院可以接收募捐,以我们的影响力完全可以在欧洲很多国家范围内为慈善性质的医院弄到免税的待遇。另外,我们还可以进行分级医疗,也就是我们的慈善部分只针对底层收入非常低的人群,而在我们这里接受治疗的有钱人,我们可是要收费的。而且我们还可以明确的说,从他们身上收的费用,都会用于慈善事业——不过老实说,教会的什么活动不是慈善事业呢?”
  的确教会的什么活动不能打上慈善的标签呢?就算是建造豪华的大教堂,配上各种奢侈的玩意儿,那也可以说是为了显示人们的虔诚并取悦上帝——这难道不是公益,不是慈善?甚至于,就算是拿到那些钱,把它全放在银行里不用,只拿一部分利息,比如每年拿个百分之三的钱出来做善事,那也是为了可持续性的做慈善嘛?后世的不少慈善机构,每年真正用于慈善的经费,都只不过是总资产的百分之三,百分之四的——这几乎就是常态。
  很显然,约瑟夫的话一下子给庇护七世教皇打开了一扇大门,让庇护七世教皇一下子看到了此前从未看见过的风景。
  “啊,波拿巴院长,这真是……真是值得好好的研究一下。”庇护七世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连带得让他的暗黄色的眼睛里面的瞳孔似乎都变成了一条缝。
  两天之后,“凯撒号”战列舰回到了勒哈佛尔。在约瑟夫的邀请下,教皇冕下和约瑟夫一起乘上列车,前往巴黎,对法国进行一次顺访。
  依照在船上制定的临时计划,教皇冕下将前往巴黎,拜访拿破仑执政,吕西安部长,一起商量一下如何建立一个“慈善帝国”的事情。
第五百章,联合声明
  在教皇到来之前,拿破仑便已经通过电报知道了约瑟夫邀请他到法国来进行一次友好访问的事情,并且也知道了约瑟夫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和教皇的接触,渐渐地将教廷在经济上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于是拿破仑在巴黎相当热情地接待了教皇。接着他们在执政府进行了友好的谈判,拿破仑对教皇冕下打算大力推动慈善事业的想法表示赞同和赞赏。并表示他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此给与配合。
  紧接着教皇又和吕西安部长就一些具体事务进行了坦率的讨论,确定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接着教皇便在吕西安部长的陪同下,对巴黎的各处大学和医院进行了考察访问。然后教皇冕下何在拿破仑执政一起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
  “梵蒂冈教宗庇护七世冕下和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拿破仑·波拿巴,分别代表教廷和法兰西共和国,共同发布声明如下:
  法兰西认为,确保宗教自由,确保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信仰这种或者那种宗教,乃是天赋的人权,不应受到任何世俗力量的干涉。
  教廷认为,依照耶稣基督的教导,‘上帝的归于上帝,凯撒的归与凯撒’。世俗的政权不应该干预宗教信仰方面的事情。事实上,在教会的历史上,因为世俗政权对宗教的干预,造成了教会的分裂,以及大量异端信仰的产生,这是有历史教训的。所以教廷认为,在现在,任何试图依靠国家力量干涉宗教的行为,都是违背了宗教的基本原则的。
  法兰西人认为,尊重任何人的天赋人权,乃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使处于被迫的战争之中,对于敌对一方的作战人员,我们也有责任保障他们的基本人权。为此,法兰西政府作出承诺如下:
  敌对一方的作战人员如果被俘,他们的基本人权,仍然将得到法兰西共和国政府的保障。法兰西政府及其武装力量,在对被俘人员进行讯问的时候,不对他们使用暴力以及恐吓手段。
  对于被俘人员中的伤病人员,法国政府将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医治他们的伤病,绝不允许对被俘人员的生命和人身施加任何危害或暴行,尤其是不允许谋杀、酷刑、供生物学实验或故意不给予医疗救助及照顾。
  法兰西政府及军队还将承诺,不刻意攻击敌对方的医院设施,保护对方的医护人员的安全。
  法兰西政府认为,即使在战争中,也应该保证平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法兰西政府承诺,在战争中,不刻意袭击民用设施,不攻击、劫掠、或以其它方式伤害敌对放平民。
  教廷认为,一切人类都是天主所创造,都应该是兄弟姐妹。兄弟姐妹之间出现战争,乃是巨大的悲剧。即使战争一时间还不能完全消失,但在战争中尽可能的避免过分的暴行,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教廷对法国政府的相关承诺非常赞赏,并期待其他国家也能做出对应的承诺,以减少战争对于各国的兄弟姐妹们的伤害。
  为了表示对法国政府的善意行为的支持,教廷建议从今以后,交战各国的受到保护的医护人员,可以佩戴红色的十字标志,已表明身份。医院等设施也应当设置明显的红色十字标志,以便交战各方识别。
  教廷将组织医护人员,在战争中帮助双方的伤病人员,这一举动乃是体现了耶稣对人类的爱。教廷要求交战各方应保护教廷组织的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尊严。”
  通过这一份联合声明,法国和教廷都将自己放倒了道德的高位上。现在,任何不遵照法国和教廷的联合声明来进行战争的国家,几乎都要自动的被视为蛮夷了。
  同时,教廷在转向建立一个“慈善帝国”的路线上,迈开了一大步。
  与此同时,在北美,战争的局面也开始发生的巨大的变化。
  自从法国向英国宣战之后,路易斯安纳便迅速地组织起了一支多达五万人的义勇军,并开始向加拿大发起进攻。但是法军在这一系列的进攻行动中的表现却说不上好。阿瑟·韦尔斯利将军的部队,依托防御,连续击退了法军的多次进攻。
  不过战术上的成功,并没能改变战略上的被动。在这几次战斗之后,英军的物资已经非常紧张了,因为海路被封锁,各种至关重要的物资都运不进来。所以阿瑟·韦尔斯利将军手下的军队现在连弹药都严重不足了。
  也就在此时,更要命的事情却发生了——魁北克的那些说法语的家伙突然宣布独立,并且宣布退出战争,并在战争中保持中立。
  魁北克的这些家伙的背叛,英国人其实早就有所准备了。但是有所准备,并不等于就能够有效应对。虽然魁北克的那些家伙宣称他们将保持中立,但是英国人根本就不相信这一点。更重要的是,魁北克控制了水道,他们的态度的转变,使得英国人的后勤问题变得越发的突出了。
  魁北克“中立”之后,法国人的商船立刻就驶入了圣劳伦斯河,将大批的物资送到了魁北克。这使得英国人开始担心,魁北克人的“中立”其实只是想要为囤积起足以发起进攻的物资做准备。
  于此美国军队也开始重整旗鼓,重新向着加拿大发起了进攻。他们从东方杀了过来,而“中立”的魁北克,却向美军提供了各种便利,包括向他们出售各种物资补给。
  阿瑟·韦尔斯利将军意识到,如果他继续在五大湖区域和法军对抗的话,那些魁北克人,以及美国人很可能会切断他的本来就孱弱的补给线,于是他不得不下令全军向渥太华撤退。但是在敌前撤退谈何容易。尤其是北美的法国义勇军,几乎每个士兵都有马匹,这使得他们在追击战中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远远超过他们在阵地战中的表现。最终阿瑟·韦尔斯利退回到渥太华的时候,他手中的军队已经损失了二分之一。
第五百零一章,坑盟国
  1813年2月20日,美法联军就已经将英军包围在渥太华了。阿瑟·韦尔斯利将军一开始还组织了几次反击,而且效果也还不错,甚至还从防备不严的说德语的法国人那里缴获了一些宝贵军火。
  总的来说,这几次反击获得的交换比虽然不错,但是还是消耗了大量的物资,尤其是弹药。所以阿瑟·韦尔斯利将军现在也不再试图进行反击了,他如今只能尽可能地在渥太华坚持,期待战争局面会有所变化。
  但事实上,包括阿瑟·韦尔斯利将军在内的人都知道,即使战争局面真的发生了什么变化,渥太华的英军也是很难支持下去的。
  首先,即使英军在欧洲取得了什么胜利,在如今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再向北美派出多少力量了。即使派出力量,因为魁北克的背叛,他们也不可能轻易地将物资送过来,即使他们能做到这一点,嗯,在他们把宝贵的物资送过来之前,渥太华的英军也都已经饿死了。
  所以这个时候,继续打实在是打不下去了,以阿瑟·韦尔斯利将军为首的英军就开始考虑投降的问题了,反正英国军队向美法联军投降也不是第一次了。
  原本到这时候,大家谈一谈,然后按在老规矩,英国人把指挥刀一交,也就完事了。但是这一次,却突然冒出了两个前一次没遇到过的难题。
  第一个难题当然是如何分赃的问题。当年北美独立战争的时候,还不存在如何划分领土的问题。法国人肯定不可能说从闹独立的北美十三州里面分一两个归法国。但是现在可不一样了,加拿大可是好大的一块呀。
  美国人觉得法国人已经得到了魁北克的那一大块了,加拿大最好的港口,沿海部分,都已经被法国人占据了,剩下的部分自然应该归美国了。而且魁北克人趁着美军主力去进攻英国人的机会,嘴巴上喊着中立中立的,却不声不响地跑过去把原本不属于他们的范围内的土地还占了不少。算算法国人真是已经赚了。
  但是法国人却表示,这事情不是这么说的。首先,魁北克只是独立了,并没有归入法国。所以魁北克是魁北克,法国是法国,这是两码事,不能混作一谈。至于说将来魁北克会不会加入法国?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嘛,反正现在魁北克就是独立国家,而且是已经得到了美国承认的独立国家,它不能算在大家瓜分加拿大的范围里面!
  好吧,就算除去了魁北克,加拿大剩下的能够用来瓜分的地方也还是不少的。靠近五大湖的那一大片都是很不错的土地,这里大家分一分,也还是不错的。
  但是法国人动作快,因为在此前的战争中,英国人和加拿大人在美国境内干了很多不太好的事情,所以他们都非常担心,如果自己这里被美国人占领了,会不会同样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反正加拿大和美国人都已经很熟悉了,都知道对方是什么货色。所以哪怕美国人不会追究他们,他们也不敢信。更何况,美国人还真不敢说宽宏大量地要赦免他们呢。他们真敢这么说,信不信南方的那帮子被三光了的州分分钟造反给你们看看。
  而此时,加拿大人也都知道,这场战争肯定是败了,如今他们也只有投降一条路了。而向谁投降就成了决定命运的事情了。
  在后世,兵痞匪帮被毛熊打得节节败退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虽然元首一直希望他麾下的部队在东西两线都能拼死挡住。但是三德子的军队还是很明智地做出了,在东边拼命挡住,尽可能地到西边去投降的选择。
  加拿大人并不比三德子傻,这样简单的道理他们还是想得明白的,所以他们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除了渥太华之外,其他的城市和据点,基本上都是只要看到来得是法国人,就立刻开门投降,如果是美国人就奋力抵抗。
  这样一来,带来的一个后果自然就是法国人迅速地占据了大量的重要据点,比如说“泥巴约克”,(就是后来的多伦多。英国人在丢失了北美的新约克之后,就在这里又建了一个约克。只是这里的发展远远比不过新约克,所以美国人便给它取了个外号叫做“泥巴约克”)就一枪不放的投降了法国人。
  这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法国人占领的地方远比美国人多。如果直接按谁占领的地方归谁,那这一仗美国人还真是白打了。而且这一仗的主要代价还是美国人承担的。
  因此虽然英国人还在渥太华抵抗,但是美国人已经在和法国人吵翻天了。
  美国人觉得,法国人应该把他们占领的地方让一点出来给美国。但是法国人则毫不犹豫地表示,这是老子凭本事占来的,为什么要让?
  美国人还觉得,既然如今咱们是盟国,一起打击万恶的英国人,那咱们以前为了打仗,借的那些钱,是不是可以减免一点呢?想当初,路易十六陛下和我们并肩作战的时候,可是非常慷慨的。
  如今的法国比起路易十六那会儿的法国自然是富有得多,如果美国是爱尔兰,那拿破仑的法国肯定会大笔一挥,表示,这些债务呀什么的就减免了吧。但是这是美国呀。
  按照约瑟夫的分类,美国和爱尔兰不是一种动物。爱尔兰是狗狗,美国是狼。爱尔兰本身距离英国近,从资源上来说没有煤铁,基本上不可能成为脱离法国的,拥有独立力量的强国。所以,法国人不需要防备爱尔兰。
  但是美国不一样。美国都是刁民,一个个好勇斗狠的,喜欢扩张也是出了名的。在法国人重返美洲之前,他们把西班牙人欺负的——当然,法国人重返美洲之后,法国人把西班牙人欺负得更厉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