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278

  对于巴贝尔,以及在南部非洲的尼德兰人民的呼吁,特雷维尔表示,因为英国人的各种倒行逆施,为了维护正义,法国对英国宣战的确是迟早的事情,说不定现在都已经开战了。
  “不过我们和你们一样,我们也没有特殊的办法了解欧洲的情况。”特雷维尔说,“在我的权限内,我也只能派出人员,回欧洲帮助你们向法兰西政府提出请求。不过,我么的朋友,你也知道,如果还没有开战,那你们就还需要等待。而如果开战了,欧洲才是主战场,在游离于主战场之外的非常遥远的地方,投入一支军队,这依旧是一件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的事情。而且,后勤物资的补给也会非常困难。”
  “后勤我们可以帮忙呀!”巴贝尔说道,“粮食,火药我们都有,甚至于就连战马,你们法国人都不用带,我们有马。你们只要带着枪,还有大炮来就可以了。”
  “问题就是大炮呀,你们有可以停靠军舰和运输船,让大炮顺利上岸的港口吗?”特雷维尔问道。
  这些尼德兰人的手中倒是有港口,但是只有可以停靠一下两条渔船的港口。军舰或者大号运输船是靠不上来的,而且也没有能相应的港口设备。更何况,如果有这样的港口控制在他们的手中,可以躺着收钱,他们有毛病才和英国人打生打死的。
  “我们没有可用的港口。”巴贝尔想了想说,“但是我们可以临时建造一个能停靠军舰和运输船的临时港口。事实上有几处地方,条件都不错,都有建造港口的条件。你们的人回去,然后等军队过来,总要好几个月的时间不是?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就能够把临时港口建好了。”
  于是特雷维尔就让巴贝尔起草了一份请愿书,然后让那些尼德兰人全部签了字,便将这份文件交给手下,让他乘坐着快速交通船返回欧洲。说起来如今快速交通船已经不是最快的船只了,但是,因为航程够远,而且支持力强,所以现在还在广泛使用。
  然后巴贝尔他们就一方面安排人监视开普敦的英军——其实因为此前的那一战,英国人也不太敢出来。总之,在开普敦附近,基本的局面就是:
  “里面的约翰,是男人的出来打呀!”尼德兰民兵在大炮的射程外,用大喇叭喊道。
  “外面的叛匪,有种你们冲上来呀!”英国人靠在大炮旁边,也朝着外面的尼德兰民兵喊道。
  “下来呀!”
  “过来呀!你过来呀!你在怕什么呢?过来呀!”
  英国人不出来,尼德兰民兵也不过去。当然,这样看来似乎是对尼德兰民兵很有利。然而,就连特雷维尔都没想到,被围困的开普敦居然不缺粮食。因为它是一个港口,没有海军,港口是很难封锁的。
  的确,在这个时候,在欧洲,大多数的国家并不敢违背法国的意思,和英国人进行贸易,但是在远离欧洲的南部非洲,情况却并不一样。因为这里还有大量的蛮族,他们甚至根本就弄不清法兰西或者英吉利什么的,所以,拿破仑的赫赫威名,自然也不能阻止他们和英国人进行贸易。所以,英国人轻而易举地就用各种多余的铁制工具,从黑叔叔那里换来了不少的粮食。反正这种交易不需要黑叔叔那边有什么港口,只要有能停靠小船的地方,金属工具,以及粮食就可以很顺利的交换。所以英国人并不用,至少目前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
  倒是尼德兰民兵的哪个港口,才扩建到一半,就被英国人发现了。英国人在开普敦还有两条巡防舰——老式的风帆巡洋舰。这种军舰在欧洲已经没用了,但是在更遥远一些的地方,这些军舰还是有用的。比如说在南非以及东,以及远东地区,还是在大量的使用这些老式军舰的。英国人除了退役了大量的老式风帆战舰之外,也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转移到了远东方向。比如说,当年英国的旗舰“胜利号”,如今就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当然,东印度公司对这条船进行了改装,减少了一层炮甲板,将底层炮甲板改装成了货舱。
  在发现尼德兰人在扩建港口之后,英国人当然不客气。他们便将两条巡防舰开了过来,一顿乱炮,将扩建了一半的港口打了个稀烂。而尼德兰人呢,他们没有任何火炮,在面对英国人的哪怕是已经落后于时代了的风帆战舰的时候,也一样毫无抵抗的能力。
  在摧毁了尼德兰人正在扩建的港口之后,英国人的两条巡防舰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沿着海岸线转上一圈,只要发现任何港口,哪怕只是用来停靠渔船的小港口,都是一顿乱炮打个稀烂。显然,能够让大炮上岸的港口是建不起来了。
  “如今港口总是建不起来,要是船队来了,该如何是好?早知道这样,我们应该先弄条船,送一些水雷过来的。”特雷维尔对巴贝尔道。
  “特雷维尔先生,这真不怪我们,实在是英国人太狡猾。”巴贝尔道。
  “现在不是讨论该责怪谁的时候,而是想一样该如何应对的时候。”特雷维尔说。
  于是巴贝尔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才说:“如果,如果船队真的来了,那要不就去马普托或者鲸湾上岸也行呀。然后从那里走陆路到这边来。”
  “这怎么可能?从马普托或者鲸湾到达这里,都有接近两千公里的路程。考虑到非洲根本没有像样的道路,这怎么可能?”特雷维尔忍不住摇了摇头。
  “那么船队先到萨尔达尼亚那边的海湾停泊,那片海湾的情况相当好,适合建造大港口。我们原本扩建的港口就在那边。反正那里三面陆地环抱,即使起了风,海湾中也不会有多大的浪头。等船队到哪里了,英国人的军舰不敢再来干坏事了,我们再迅速地将码头建起来……相信我,这花不了多少时间的。”巴贝尔回答道。
  “就我所知,萨达尼尔那一块,缺乏淡水。”特雷维尔皱着眉毛说。
  “啊,菲利普,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们肯定会保证淡水的,再说你们应该也不会来太多的人。淡水还是没有问题的。”
  “不是人的事情,而是船只本身也要消耗不少的淡水的。”特雷维尔提醒道。
  “好的,放心,我会准备好的。”巴贝尔说,“我们不但会装备好给他们喝的水,甚至还会准备好给他们洗澡的水的。”
  实际上,在菲利普·特雷维尔他们的那条高速交通船上面,就有一台无线发报机。只要向北边航行大概两千公里,就可以通过无线电和中非地区的法国据点获得联络,并通过他们,用接力的方式,将消息迅速地传回巴黎。所以事实上巴黎那边很快就知道南非的状况。
  拿破仑将海军和陆军的将领们找来讨论南非的局面。
  “第一执政阁下,我知道南非那边的战略位置相当重要。但是现在我们就急着在南非那边动手,为的是什么呢?”特雷维尔海军元帅问道。
  “如果英国人被击败了,那么出于邦交考虑,我们也要让尼德兰人恢复对开普敦的统治。但是,在这一带我们必须有一块可靠的立足之地。战争结束之后,英国人难道还想要保住印度?而我们要进入印度,在南非一带获得一处基地是非常必要的。”拿破仑道,“另外,科学院的一支考察非洲生物的考察队,在距离马普托港大约五百公里的高地附近的一条小溪中发现了金沙。当地的土人称这个地区叫做黄金山。随后科学院再次派出矿物专家,同样以研究候鸟为借口,再次来到这处地方考察……”
  “怎么样?”贝尔蒂埃元帅赶紧问道。
  “他们经过考察相信,这一带有一个较大的金矿。当然,这只是可能,也许这个金矿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大。”拿破仑微笑着道,“但是即使只是为了这个可能,也值得我们在南非动手。首先拿下开普敦,然后暂时以这里为基地——开普敦距离我们的目的地还是远了一些——再东海岸那边寻找一个港湾作为据点,最后控制还是无主之地的黄金山。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个原因是不能公开的,所以公开的理由是,我们要在南非东海岸建立一处基地,以支持我们重返印度。所以对内陆的开拓,国家不会投入多少力量,主要靠个人主导。各位,你们都是我最好的好朋友,应该知道这个机会意味着什么。嗯我们可以一起组建一个投资公司,当然,我建议在组建这个公司的时候,大家都要准备好白手套。”
  “陛下,您真是……涛涛的大西洋,也装不下我对您的感激和热爱。”奥热罗感激地道。
  “我也一样,我也一样……”缪拉也大声的说。
第五百二十二章,法军来了
  既然拿破仑公开了一部分的真相,那么整个国家,所有的知道这一真相的自然是坚定的支持法兰西要“履行国际责任”,保护“世界贸易航线的自由畅通”。于是法国国内立刻开始为这次远征进行准备。
  以法国如今的力量,派出一支能压制英国在开普敦的两条风帆巡防舰的舰队,是相当容易的。派出两条殖民地巡洋舰就够了。殖民地巡洋舰虽然没有装甲,但是一样是蒸汽动力的,在速度和航海能力上依旧是压倒风帆巡防舰的。至于火力,双方更不是一个量级的。虽然但从大炮的数量上来说,英国的风帆巡防舰的大炮更多,但是殖民地巡洋舰的75毫米后装线膛炮无论是威力还是射程,以及射速都是要远远超过英国人的风帆巡防舰的。
  而且,殖民地巡洋舰因为省掉了装甲,火炮也更小,所以煤舱也要比装甲巡洋舰更大,这也就是说,殖民地巡洋舰其实在航程上要优于装甲巡洋舰,甚至是更大的战列舰。仅次于超级巡洋舰。
  这个事情显然不能动用超级巡洋舰,因为这样做,太引人注目了。大家要悄悄地发财,不要随便开枪,不要弄得大家都注意到了,发现我们的动作不同寻常,那就不好了。所以,法国派出的部队,不能太引人注目,因此,殖民地巡洋舰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不过在数量上倒是可以稍微放宽一点限制,所以海军挑选了三条比较新的殖民地巡洋舰,并且从“欧罗巴航运联盟”(其实就是当年法国的那些走私船商人们组建的一个航运业辛迪加)租借了两条客货混装船,用于装载人员和武器;一条纯正的货船,用于运输供船队往返使用的煤炭。毕竟,南非虽然也有煤炭资源,但是这个时候,这些资源还都处在未开发的状态。而且限于距离,还有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在短时间内,非洲的煤炭、铁矿之类的资源的开发,也还不在日程之上。法国海军本身并没有多少运输船,他们的海运力量更多的是依靠民间的力量。而像“欧罗巴航运联盟”这样的跨国辛迪加,就是法国海上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军动了什么船,大家都看得到;陆军那边就好不少,人员和装备都可以用最好的。要不是担心太引人注目,如果不是因为法国刚刚已经对英国宣战了,有些陆军元帅都想要亲自带队了。当然,这样的小战场,不可能派一个陆军元帅去,不过派去的也还是陆军中相对比较有背景的人。一来是大家更信任,二来也是让他们去镀镀金——反正这一仗失败的可能性不大。
  拿破仑的元帅们扑普遍年轻,还没有合适的,能执行这类任务的子嗣。但是他们的合适的亲戚还是不少的。而这次负责这次远征中的陆上战斗的指挥官莱昂·贝尔蒂埃少校,就是贝尔蒂埃元帅的亲戚。
  所以,等带着巴贝尔的信件的人抵达法国的时候,法国的远征军其实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了,甚至于法国陆军的远征营,都在一处废弃的老式棱堡那里演练了好久的攻击战术了。
  所以一得到南部非洲的尼德兰移民的求援,法国人就以惊人的高速度,派出了舰队。当然,作为开普敦的前宗主国的尼德兰,也派出了一个连的陆军,并从“欧罗巴航运联盟”租用了一条客货混装船跟着法国舰队一起前往南非。
  这支船队全都是蒸汽船,整个航行的途中都能维持十四节的速度。但即便如此,船队从出发后到抵达南非附近海域,还是花了二十四天。不过相比风帆时代,这已经是风一般的速度了。
  也就在这一天,英国人的两条风帆巡航舰再次来到了萨尔达尼亚海湾。这里是他们排查的重点地区,因为单单就水文条件来说,这里是最适合建造海港的地区。上次尼德兰叛匪试图建造的港口就在这一带。
  英国人很清楚这些尼德兰人想要干什么,他们肯定是想要利用这样的一个港口,运输一些特别的大号的东西,比如说大炮什么的。
  而且虽然没有电报,无法知道欧洲的局势,但是从对叛乱分子的审讯中,开普敦的英国人至少知道了这么一个消息——法国和英国出现了巨大的矛盾,随时可能开战,甚至于战争可能已经爆发了。
  此后的一些事情又加剧了开普敦的英国人的担忧,那就是在最近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来自英国的船只进入开普敦的港口了。这种不同寻常的迹象,似乎在证明一点:英国和法国已经处于战争状态了,而且,英国人在海上处境不利。
  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那么后续的事情就很好猜想了,尼德兰人很可能趁机派出一支军队前往开普敦,试图夺回这个港口。
  英军不太看得起尼德兰军队的战斗力,但是他们也知道,因为装备上的差距,他们在野战中,连尼德兰民兵都打不过了,他们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有要塞了。而一旦尼德兰远征军带来了新式的大炮,哪怕只有一两门炮,靠着远远超出老式铁炮的射程和精度,也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威胁。
  所以英国人的那两条风帆巡防舰,还有其他的一些小型军舰这段时间都非常忙碌沿着海岸不断的巡逻,搜寻尼德兰人可能正在建造的港口。而萨尔达尼亚海湾正是最重点的排查地区。
  两条英国巡防舰在海湾中转了一个圈,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港口设施这东西是藏不住的。于是它们便转向海湾的出口处,准备离开海湾。就在这时候,瞭望哨却远远地望见了几排烟柱。
  “发现蒸汽船只,在一点钟方向上!”桅杆上的瞭望员喊道。
  蒸汽船只相对于风帆船只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航行的时候,迹象太过明显。所以至少在白天,正常情况下,帆船总是能先发现蒸汽船的。虽然打肯定是打不过的,但是大海这么大,帆船如果要跑,蒸汽船还真不一定能抓到它们。
  但是如今的局面却有些不妙,因为它们现在正在一处狭窄的海湾中,如果它们被那些蒸汽船堵在海湾里面了,那可就真是插翅难飞了。
  而更为麻烦的是,这个海湾的出口是朝着西边的,而这一带的风向一向非常稳定——地处西风带的这里,一年四季都是西风。
  风帆巡防舰的帆具以横帆为主,横帆在顺风的时候,能提供非常好的推进力,但是在逆风的时候,横帆就不好用了,所以这时候便只能用舰首斜桅上的三角帆来提供动力了。在这种情况下,航速自然快不起来。比如说这两条风帆巡防舰,在顺风的时候能跑出十二节左右的速度,但是在逆风的情况下,如今他们只能跑出三节左右的速度。而且这个速度实际上还是要打折扣的,因为在逆风航行的时候,是要不断地走“之”字形的路线,而走不了直线的。所以虽然距离海湾的入口只有两海里多一点,但是能不能在进入蒸汽船的视野内之前,逃出这个海湾的出口,却还真不一定。
  两条巡防舰都收起了主帆,张开了三角帆,向着海湾入口驶去。
  海湾中因为地形的阻挡,风力不太大,这更是大大地减慢了船只的速度,为了加快船只的速度,抢在蒸汽船之前逃出海湾,英国人不得不将很多东西都跑进了海中,以减轻船只的载荷,他们甚至将舰首炮和舰尾炮都推进了海中。如果不是因为封闭的炮甲板中的大炮推不出去,他们说不定将这些东西都丢掉了。
  要说这种做法还是有一点作用的,在抛掉了不少负载之后,两条船的速度都提升了那么一点点。
  很多时候,快上一点点,哪怕就是一点点,就是生死之差。两条船赶在蒸汽船队到达之前,跑出了海湾,而当法国人的船队进入海湾的时候,还能看到被他们抛掉的一些还浮在水面上的东西。
第五百二十三章,夜袭(1)
  实际上刚才英国船只在港湾巡航的时候,附近也一直有民兵在英军巡防舰的舰炮射程外监视它们。这些尼德兰民兵自然也看到了英国人抛掉包括救生艇在内的各种物资,还将舰首炮和舰尾炮推倒海里去的情况。他们当然也看到了远方升起了烟柱,知道这就是援军到来的标志。不过他们并没有办法和援军取得联系,也无法拖慢英国人撤退的速度。所以便只能看着英国人的巡防舰逃出了海湾。不过他们也不是完全的什么都做不了,至少他们派出了人员去向巴贝尔他们报告这件事情,反正巴贝尔他们现在距离这里并不远。他们刚刚组织了马队,运来了包括淡水在内的物资料,并且还沿着通往开普敦的道路设置了补给点。并在那里囤积了用于搭建码头的设施。
  法国和尼德兰联合舰队(虽然严格来说,联合舰队中连一条尼德兰船都没有。)进入了海湾,并在那里下了锚。然后放下小艇,一些士兵开始登陆。首先登陆的是尼德兰陆军的一个步兵班,他们和在那里欢迎他们的尼德兰民兵取得了联系,接着更多的尼德兰人和法国人便开始陆续的用自带的小艇,登上了岸。
  这时候,菲利普·特雷维尔也和巴贝尔骑着马赶了过来,一起迎接来自欧洲大陆的“解放者”。
  法国陆军指挥官莱昂·贝尔蒂埃少校也乘坐小艇上了岸。并顺利地和菲利普·特雷维尔接上了头。在来之前,他就从贝尔蒂埃元帅那里知道,公安部的特工菲利普·特雷维尔先生在负责这边的工作。
  “菲利普·特雷维尔是特雷维尔爱军元帅的亲戚,他的弟弟现在是我们驻维也纳的大使。他本人曾经是王党的重要人物,王党云散之后,他走了家族中的一些倾向革命的亲戚的门路,嗯,我指的主要是特雷维尔海军元帅。相反,据说因为对革命的态度不一,当初他和他的弟弟的关系很不怎么样。不过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兄弟。特雷维尔海军元帅的地位就不用说了,而他的弟弟也是政坛上的新星。而他本人,作为一个曾经的王党,在加入公安部之后,他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获得了在这样重要的方向上独当一面的权力。
  我知道你的想法,你会觉得他一定是通过出卖其他的王党人员,从而获得重用的。如果你这样想就错了。如果菲利普·特雷维尔只会干这个,那他根本不可能得到重用,更不可能独当一面。独当一面本身,就是对他的能力的高度评价。你到了那边,要和他密切合作。
  你将来是要走军队的路线的,而他是走政府路线的。你们需要的功劳并不一样,所以你们之间不存在竞争,而且特雷维尔家族,将来也会很有影响力的,和他成为朋友,对你很有好处。明白我的意思吗?把事情办的漂亮点,剩下的事情,我会帮你处理的。”
  既然得到了这样的交代,莱昂·贝尔蒂埃自然有意向特雷维尔表达善意,他告诉菲利普,他给他带来了他的族叔,特雷维尔海军元帅元帅的信件,并表示希望他们能齐心合力,精诚团结,为法兰西再立新功。
  接着特雷维尔便向莱昂·贝尔蒂埃少校介绍了尼德兰民兵的总指挥巴贝尔。就在刚才,巴贝尔刚刚得到了国内的正式命令,他被任命为尼德兰驻开普敦的临时总督,负责收复开普敦的事宜。
  接着的事情就是安排人员上岸,并且开始重建码头了。
  其实刚才,英国人的两条巡防舰并没有跑远,他们向这西边航行了一段,便放慢了速度。两条巡防舰开始拉开一定的距离,并利用三角函数的原理,开始对那些烟柱进行定位。以确定自己和那些蒸汽船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在接近,那他们就要准备转向,以避开那些蒸汽船。如果那些烟柱和他们之间的距离在增加,那他们至少现在是安全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