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278

第五百一十九章,开普敦(2)
  法国人到了开普敦之后,又组织了一次行动,试图袭击英国人的监狱,将那些民众领袖救出来。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布尔人——那时候还没有这种叫法,他们还被叫做尼德兰人——当中再次出现了叛徒,行动失败。法国人只救出了一位姓巴贝尔的民众领袖,自己还付出了不小的牺牲。
  法国情报部门在这次行动中死了七个人,主管行动的特雷维尔肩膀上还挨了一枪。跟随他们行动的尼德兰人也死了四个人。当然,他们在行动中也打死了好二十多个英国警察——毕竟开普敦殖民地孤悬海外,警察的装备和训练水平都不怎么样,就连伏击战都打的不够好。
  这次救援行动让英国人非常的震惊,尤其是法国突击队在行动中展现出的战斗力,更是让那些英国人担忧不已。因为担心法国人还会采取类似行动,所以英国人以法国革命法庭一样的高效率,迅速的将其他还没有被救走,也没有在救援行动被打死的民众领袖送上了法庭审判,然后清一色地以“叛乱罪”的罪名,将他们挂起来风干。
  侥幸逃得一命的巴贝尔带着法国人逃到了乡间,躲进了他朋友家的庄园里。然后他开始四处活动,联系居住在乡间的尼德兰人,想要组织起义,围攻开普敦。
  “巴贝尔先生,我不觉得你们有能力打下开普敦。”菲利普·特雷维尔光着半边膀子——他的同伴正在帮他换药——对巴贝尔说,“开普敦的堡垒虽然老了点,但是对于连大炮都没有的你们来说,依旧是坚不可摧的——那毕竟是一处棱堡,而且上面的大炮虽然老了一点,但数量还是不少的。”
  “你们法国海军能够支援我们吗?”巴贝尔问道。
  特雷维尔回答道:“法国海军当然愿意帮助你们。但是法国海军在附近缺乏用以支持的港口。而开普敦附近的海况多数时候又非常糟糕。这会让海军的炮击效率变得非常低。上次英国人夺取开普敦,靠的主要也是陆军的配合。而你们的民兵——我不是怀疑你们的勇气,但是攻坚和野战不一样,对于武器装备,以及专业的训练要求非常高。你看,你们连最基本的大炮都没有,怎么攻坚?再说,法国现在还没有向英国宣战呢。(这个时间,英国已经和美国打起来了,但是法国地区还没有正式参战)”
  特雷维尔并不是找借口。开普敦的要塞的确很老了。要塞上甚至还在用英国海军退役的那些老式的铁炮。在理论上,随便从法国海军拖一条装甲巡洋舰来,就能用新式的100炮,在这些大炮的射程外,把他们风筝到死。
  但是这只是在理论上而已。蒸汽机的普遍使用,虽然让军舰的速度大幅度上升了,但是却也让军舰的航程大幅度的缩水了。在风帆时代,海军的航程几乎是无限的,一条千吨左右的帆船,只要能不断地补充食物,就可以完成环球航行。但是到了蒸汽时代,一条蒸汽船需要补给的东西就多多了,除了人吃的食物,喝的淡水,还要有蒸汽机烧的煤炭,用的淡水。另外,军舰的维护也变得格外的复杂。在风帆时代,大多数的维护工作,甚至包括更换桅杆这样的大动作,船上的水手自己就能完成,但是到了蒸汽时代,维护的难度也直线上升了,很多维护工作甚至都必须回到造船厂才能完成。而这带来的结果就是,军舰的活动范围下降了。
  在风帆时代,如果不遇到风暴什么的,一支舰队可以一直堵在人家的港口外面,一堵几个月都没问题。但是在蒸汽时代,这就几乎不可能了。法国在非洲有几个港口,但是规模都有限,而且非洲的矿产资源基本上处于未开发状态,(以当时的海运价格,海运矿石到欧洲,肯定会亏本的。)这几个港口如果要支持舰队活动,就还需要提前从欧洲运输煤炭过来。
  而即使是从西非的法国港口出发,抵达开普敦之后,法国军舰能够继续停留的时间也相当有限。而开普敦附近的海域,处在西风带中,作为非洲之角的部分,深深地插入到世界上最狂暴的洋流——西风环流之中。这里的海况总是非常的稳定——任何时候都是大浪滔天。
  在这样的海况下,军舰摇晃得厉害,射击精度自然一塌糊涂,所以,虽然理论上法军巡洋舰上的100炮在射程上要远远超过开普敦炮台上的那些老式铁炮,但是考虑到海况的影响,除非贴近到可以直接亲吻炮台的距离,否则舰炮就根本打不中目标。
  因此,开普敦的炮台虽然老旧,但要靠军舰来对付他们,依旧是非常难的。
  “那么,难道我们就对开普敦的那些英国人毫无办法了吗?”巴贝尔很不甘心。
  “当然不是,我的朋友。”特雷维尔笑道,“你要知道,英国人也是存在弱点的。”
  “什么弱点?”巴贝尔赶紧问道。
  “他们的粮食。”特雷维尔回答道,“开普敦的粮食补给几乎全部依靠城外的农田——这些农田都是你们耕种的。如果你们能够组织起来,破坏英国人征集粮食的行动,英国人难道就守在他们的城里面吃?城里面能有多少粮食?英国人会出来征粮的,我们只要不断地袭击英国人的征粮队就行了。等他们将粮食吃完了,他们还能守得住吗?”
  对这个想法,巴贝尔表示了支持。
  但是他们的这个方案,在农场主们的聚会中,却被否决了。这也很正常,第一,很多人的亲人和朋友正被吊在开普敦风干,所以这些人记者想要打进开普敦去报仇。第二呢,就是因为在战争爆发后,尤其是北美的战争爆发后,很多农产品价格都随之上涨了。如果能拿下开普敦,他们的农产品就能狠赚一笔,但如果开普敦的一直控制在英国人的手中,那这笔钱不是要泡汤了吗?
  所以他们坚决要求,不要搞那些墨迹的东西,直接进攻就好了。
  他们提出的理由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在此前,为了鼓舞他们的斗志,法国人告诉他们,殖民地的英军的训练水平非常差。
  “因为叛徒的出卖,当我们向监狱发起攻击的时候,英国人早就在监狱里安排好了陷阱,然后呢,我们踩了进去,但是还是从里面冲了出来了,虽然这当中我们牺牲了好几个战友,但是我们打死了更多的英国人。所以你们看,英国人的战斗力真的很差的。”当时法国人就这样对那些尼德兰人说的。
  当然法国人没有提到的是,他们可不是普通人,他们都是从公安部直属的特别行动队选拔出来的精英,而且他们的武器装备也远比英国人的更适合城市中的战斗。
  在欧洲,武器装备早就有了长足的发展了,比如说,在欧洲的陆军,哪怕是最穷最落后的东罗马和绿萝,用的也是线膛枪了。但是在遥远的开普敦,英国人还在大量的使用滑膛枪。至于左轮手枪,泵动霰弹枪这些东西,嗯,如果你自己愿意出钱,也是可以从武器商人那里买到的,但是要等英国政府出钱给远在开普敦的军队和警察换装,那还真要慢慢等——和法国的军备竞赛,以及在爱尔兰的治安战,耗尽了英国人的财力,使得他们暂时顾不上给开普敦的殖民军换装。
  所以,除了被伏击的那一下子之外,后面的事情就是最训练有数的特种部队,用先进的线膛枪、左轮、泵动霰弹枪正宗波拿巴小甜瓜对付还用着滑膛枪、单发手枪和军刀的殖民地军。当然,这些情况,法国人出于某些原因没有提,而尼德兰人也没有问。
  因此,尼德兰人对英国殖民地军队的战斗力产生了一些误判,这也让他们更倾向于,进行速决战,而不是持久战。
  特雷维尔自然是反对这种军事冒险的行为的。但是他并没能阻止尼德兰人的冒险。当然,也有人说,他们根本就不打算阻止这一切,毕竟,在公安部的关于这些行动的计划的名字就叫做“卡桑德拉”。而这位特洛伊公主兼预言家的一大特点就是她能看到未来,但是她说出来的预言却不会有人相信。
  于是,庄园主们就组织起了一支民兵。要说这支民兵,单单看武器的话,除了没有大炮,他们的武器甚至比英国军队更好。
  这也很正常,庄园主们买枪,那是为了对付祖鲁黑叔叔的。玩过《文明》的都知道,祖鲁黑叔叔是多么可怕的存在。有些人甚至会在发现自己的和祖鲁黑叔叔相邻就立刻放弃游戏。
  现实中的祖鲁黑叔叔当然没有厉害到这样的程度,但是那也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对付的。所以庄园主们买枪,那是为自己和家人的生命买的,自然是什么东西厉害买什么。而开普敦的殖民军呢,他们反正有国家提供制式装备,不用自己买。
  结果就是庄园主们用的都是线膛枪,泵动霰弹枪、左轮手枪,在轻武器上领先了殖民军几乎一个时代。
  然而,这些先进之处在此后的攻城战中,并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
第五百二十章,开普敦(3)
  于是那些尼德兰人便自信满满地向开普敦发起了进攻。要说这些尼德兰人的运气不错。因为他们的英国对手,不断武器装备低劣,就连作战方法都非常老套,面对进攻,竟然没有摆出一套如今在欧美非常流行的约瑟夫防御。而是直接出来排开队列和尼德兰人野战。
  如果说没有挖战壕,弄铁丝网,搞出约瑟夫防御,可能是因为物资的缺乏——毕竟英国人根本没太顾得上开普敦,开普敦殖民军手中的家伙,和反法联盟战争之前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变化,比如说要塞炮的数量增加了,口径也大了不少——英国海军退役了太多的风帆战舰,他们上面的舰炮,基本上都被丢到各个要塞废物利用了。)什么线膛枪、铁丝网、手雷、地雷这些东西通通没有。
  但是居然拿出线列步兵的那一套出来和人家打,这就只有两种可能了,一种是因为无知,因为远处天涯,对于世界的进步一无所知。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傲慢,认为民兵什么的都是乌合之众,自己怎么着也是正规军,怎么着也能吊打外面这群乌合之众——他们连排队都不会呢!
  然而后面的事情,对英国人简直像是噩梦一样。看到排着队列的英国人,那些尼德兰民兵们便乱哄哄地,毫无队形地涌了上来。英军指挥官希尔顿少校觉得,如果他手上有几门轻便一点的铜炮,光靠实心炮弹,就可以打死一大堆叛逆了。
  然而,他手中并没有轻便的铜炮。他根本就没有带大炮出来,因为英国本土的运输船,在运来那些从海军淘汰下来的沉重的铁质舰炮的同时,也将开普敦的英军原有的几门轻便的铜炮给拖走了——要知道那时候,全欧洲的铜都在涨价。
  所以希尔顿少校带出来的队伍中,并没有大炮。
  民兵,啊,不,应该是叛匪们越来越近了,不过希尔顿爵士觉得,只要一排齐射,就能打垮这些暴民。然而,然而在两百多米外,这些叛匪,就朝他们开枪了,然后,英军居然被打倒了一大排。
  “该死的!他们用的都是线膛枪!”
  希尔顿少校并不是不知道线膛枪的事情——他也没有闭塞到这种地步,他只是没想到,叛匪居然有这么多线膛枪。不过这很自然,人家是自己买的枪,保护自己的命的,当然是什么枪好买什么,哪像他们,是什么东西淘汰了,就给他们用什么。
  两百多米的距离要整队逼上去一百五十米,然后再齐射打垮那些叛匪?这样想想倒是好的,但是考虑到距离,再考虑到叛匪的人数比他们多得多,这样做只会全军覆没的。
  于是希尔顿少校迅速地做出了决定:“撤退!撤回城里去!骑兵负责断后!”
  于是英军便开始败退,民兵们一路追击,幸亏英军出来的距离不远,但即使如此,逃回去之后,希尔顿少校把人数点了点,发现自己带出去的一个营,已经只剩下了一半人了。
  但是接下来的吃亏的就是那些民兵了。在轻而易举地获得了这次胜利之后,民兵们纷纷自信心爆棚,他们纷纷表示,其实英国人根本不堪一击。
  “就连祖鲁人都比他们厉害!”一个民兵表示。
  而这种看法也得到了更多的民兵的赞同,大家都纷纷表示,英国人连祖鲁人都不如。
  “早知道这样,咱们早就该干他们了!”
  而巴贝尔呢,虽然是他们的领袖,但在实际上却根本管不了这帮子乌合之众。毕竟他们根本就没有组织。
  特雷维尔呢,他自然是向大家尽到了提醒的责任。他告诉大家,攻击堡垒和野战是两码事,英国人在堡垒上的那些大炮虽然老了一些,但也不是吃素的。所以他建议大家不要强攻城市,只要打得英国人不敢出门就行了。
  要说特雷维尔的口才不错,也真的说服了其中的一些人。于是大家意见不一,最后只能采取民主的方式来解决军事问题——大家一人一票,投票解决。
  人群是一种非常奇怪的东西。很多时候,在面临同样一个问题的时候,人群总是会比个人激进得多。如果你和某个人单独讨论这个问题,他也许会显得非常的理性,甚至可能会遵从心灵的意愿,但是一旦他置身于群体中,他的意见立马就改变了,而且越是原本遵从内心的人,这时候往往就会变得越发激进。就好像有些姑娘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是非常通情达理,但是一旦和男朋友在一起,就立刻变了一个人。
  于是毫不意外的,大家通过这种非常民主的方式,做出了立刻强攻开普敦的决定。
  事实证明,不听专业意见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虽然英国人并没有约瑟夫防御,但是棱堡加上足够多的大炮,依旧是那些连大炮都没有民兵无法对付的。
  要说尼德兰民兵也做了一些准备,他们推举巴贝尔当任总司令,然后按照地区编成了十四个连队,每个连队都有一百多人。他们还进行了一些战术方面的准备,比如说他们注意到英军缺乏远射程的线膛枪,所以他们专门安排了掩护梯队和突击梯队。掩护梯队的士兵,用远射程的线膛枪来压制英军,而突击梯队趁机冲上去。
  很多时候,纸上谈兵的家伙总是把情况想得很好,然而真的到了战场上,他们却愕然地发现,局面和自己想象的并不一样。那些尼德兰民兵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首先他们的掩护梯队并不能非常有效的压制英国人。因为英国人得到了城墙的保护,他们平时缩在墙后面,只在射击的时候露出头部和肩部。这个目标太小了,在足够安全的距离——铁炮用实心炮弹能打得到,但是效率不高,用霰弹又打不够的位置上,很难准确地命中这样小的目标,而如果冒险靠近,堡垒上的那几十门大炮射出的霰弹,那真是要命。
  所以,掩护梯队几乎无法压制住堡垒中的英军,而突击梯队自然就容易陷入了堡垒的交叉火力之中。他们是突击梯队,必须冲上前去,于是自然就进入了英国人和滑膛枪和火炮的霰弹的射程之内。而英军在防御的时候的表现也比他们在野战中要强不少,因为这就是依照他们的设想而进行的老式的攻防,而对方甚至连大炮都没有。
  所以英国人沉住气,一直将民兵们放到堡垒跟前,才朝着他们猛烈开火。突击梯队的民兵们一下子就陷入了棱堡的来自几个方向的交叉火力的打击。数十门大炮一起喷吐着霰弹,再加上滑膛枪在近距离的射击,几乎一瞬间,突击梯队的民兵就被打倒了一大半,剩下的一些也都受了伤,他们倒在自己的血泊中,大声的哀嚎。
  而这个时候,英国人却不再射击了。
  “我们上去,把人救回来!”一个青年开口道。
  “不行,那里就是个陷阱,英国人不开枪打死他们,就是希望我们会过去救他们。”菲利普·特雷维尔冷冷地说。
  那个青年楞了一下,然后道:“如果,我是说如果是你们法国军队,处在这样的局面下,你们会去救他们吗?”
  “我们法国军队?我们根本不会这样打仗。不过我们的确不会放弃自己的兄弟。”特雷维尔回答道。
  “那么您现在有什么建议?”巴贝尔也问道。
  “最好的做法,现在就撤退。”特雷维尔说,“如果不行,就只能让掩护梯队的继续靠近,进入对方大炮的霰弹的射程。这会带来不小的伤亡,但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救出那些伤员。至于攻城,司令,我再次建议您放弃这个计划,至少暂停执行这个计划,并依据今天的情况,对作战计划进行修改,当然,最好还是直接放弃这个打算。”
  于是掩护梯队的人开始向前压,当然他们采用了较为松散的队形,以减少火炮霰弹的杀伤。即便如此,因为堡垒上的大炮实在太多,他们的损失还是非常惨重。
  在他们的掩护下,突击梯队再次发起冲击,当然他们的目的不是拿下堡垒,而是救出那些受伤者。
  结果他们真的救出了一部分的受伤者,但是为此,他们死掉了比他们救出来的人多好几倍的人。
  仅仅是这两轮攻击,民兵就付出了两百多人的伤亡,而英国人的防御却依旧坚固,出了消耗了一些弹药之外,英国人几乎毫无损失。
  民兵们在这次进攻后,便停止了攻击。紧接着在民主讨论和投票中,大家都表示,愿意遵从心灵的呼声,暂时不再强攻开普敦,而是对开普敦进行长时间围困。
  当然也有人提出,希望法国能给他们更多的帮助,比如说,卖一些大炮给他们。还有人干脆提出,希望法国军队能来这里帮助他们作战。
  “特雷维尔先生,您上次提到过,法国对英国宣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如此,那么您能不能和国内联系一下,派一支法国军队来指导支援我们作战?”就连巴贝尔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第五百二十一章,开普敦(4)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