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278

  他们主要学习了各种暗杀手段,因为他们设想的“新道路”就是不断地通过这种“低成本”的反抗来增加俄普奥三国在波兰地区直接统治的成本,从而迫使他们采用委任统治的方式,将一部分的权利交给波兰人,然后逐步实现波兰的自治,并逐渐积攒力量,将来若是天下有变——虽然约瑟夫说过,法国的和平要求中,并不包括波兰,但是如果在法国和其他国家实现和平的时候,其他国家已经被严重的削弱了呢,那波兰是不是就有了机会了呢?
  当然,东布罗夫斯基也知道,如果波兰不做改革,那就算一时侥幸复国,将来的前途也是相当暗淡的。但是等波兰独立了,那些贵族也不是完全不说道理的呀,应该会同意大家进行改革的。比如土地问题,完全可以国家赎买;再比如社会改革,那也可以慢慢地来嘛。当初俄罗斯那样的封建落后,通过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女皇的改革,不也成为强国吗?所以,似乎,第三条道路真的是可以走的。而法国式的道路,实在是……
  至于维比茨基他们一组的人,他们认为,东布罗夫斯基的所谓“第三条道路”,在本质上就是要维护反动的封建贵族的利益,要维护他们压迫奴役波兰人民的权利。所谓的“将来的改革”,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谎言而已。如今在国家都已经灭亡了的压力面前还不能下定决心进行改革,那么当侥幸复国之后,又怎么可能进行改革?至于先追求“自治”,那就是和侵略者勾结,简直就是卖国行为!而那些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就可以损害国家的贵族,本来就是波兰的卖国贼,他们却去依靠这些人,那就是在给卖国贼当走狗!因此维比茨基派的人认为,波兰要革命成功,不但要把贵族们都送上断头台,也要把这些贵族的走狗都送上断头台。
  维比茨基一派的人要少不少,但他们的学习任务反而更重,他们除了要学习各种侦察和反侦查技巧之外,还要学习包括组织建设和宣传鼓动什么的。约瑟夫甚至还给他们安排了去意大利实习,协助拿破仑的意大利军团在控制区建设“民主自治区”的工作。各种作战技巧的训练学些反倒是要靠后一些了。不过对于他们这两派的前途,约瑟夫其实都不太看好。
  “不过这也没什么,反正都是炮灰而已。”
  波兰人就这样在训练营中被安顿下来了,只是他们之中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分裂。至于此后的影响,嗯,那自然就是,波兰那边后来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斗争。约瑟夫后来曾经非常装AC之间的引用了这样的一句话:“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的。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的家里的人。”至少,这一点在波兰,他是的确做到了的。
第一百五十五章,遥远的桥
  东布罗夫斯基的人继续留在土伦接受技术训练,而维比茨基的人则在完成了一定的理论学习和侦察反侦察训练之后就离开了法国,前往意大利实习。
  拿破仑在意大利已经站住了脚跟,并且开始向奥地利在意大利的属地伦巴第发起了进攻,靠着犀利的波拿巴步枪和缴获的意大利炮,拿破仑打得博利厄元帅节节败退。在和撒丁王国的谈判中,拿破仑迫使撒丁王国开放波河上的瓦伦察渡口。而这一条件也被撒丁王国透露给了奥地利人——毕竟撒丁王国在能否收复失地的问题上已经完全没有自信力,而只有“他信力”了。他们已经认识到,除非奥地利人能获胜,否则皮埃蒙特就要和他们永别了。
  博利厄元帅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不敢怠慢,赶紧把所有能够集中起来的军队都集中到瓦伦察渡口附近。在此前的小规模的战斗中,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军队和拿破仑的军队到底有多大的差距了。因此,波河就成了他挡住拿破仑的唯一希望了。
  拿破仑也将大军带到了瓦伦察渡口附近,并且不断派出小股部队渡河侦察。做出一副准备从这里强渡波河的样子,双方的小规模冲突几乎从来没有消停过。
  这些小规模的冲突让奥地利人的士气越发的一落千丈。首先是双方的武器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法国人手中的线膛枪射击快,精度高,打得奥地利人几乎抬不起头来。而在击败了撒丁王国之后,拿破仑手中的骑兵的短板也被补了上来。这些装备了左轮手枪的法国侦察骑兵,在小规模的战斗中,把奥地利骑兵打得都怀疑人生了。
  而且自打进入了意大利之后,军队的士气也大大的提升了。这不仅仅是因为胜利,还因为军饷中的一半都可以用银币而不是指券来支付了。考虑到这些年来,军队的军饷一直是用指券支付的,而指券因为通货膨胀,跌得一塌糊涂,但是如果你只单单看数字,那士兵们的军饷在数字上倒是涨了好多倍。如今突然有一半的军饷用银币来支付,那个感觉就像突然间法币可以按二比一的比例换成袁大头了一样。士兵们拿到这么多的军饷,士气自然是翻着跟斗往上涨。很多战士都忍不住写信回家,鼓励自己的兄弟也来意大利,作为义勇军,协助法军为国战斗。书信的内容当然各种各样,但是有那么一句是几乎没有区别的,那就是:
  “这里敌军很傻,军饷很多,赶紧来!”
  在这样的压力下,为了守住河岸,博利厄元帅不得不将所有能找到的军队都调到了这里,好借助地势,顶住法国人。另一方面他也不断地派出使者前往维也纳,向国内求救。
  然而拿破仑根本就没打算在瓦伦察渡口强度波河,就在博利厄元帅几乎将其他的所有军队都调到这里来了之后,他却带着大军,以惊人的速度急行军五十英里,到达了下游的皮亚琴察。并在那里直接度过了波河。
  法国人全军转移这样的大动作自然是瞒不过奥地利人的,但是博利厄元帅却几乎毫无办法,因为他手下的部队根本就跟不上法军的行进速度,他们先是试图跟上法国人,在皮亚琴察堵住法国人,但在发现自己的根本就跟不上法国人之后,博利厄元帅便立刻做出了撤过阿达河,利用阿达河来阻击法国人的决定。
  手下的将士们对元帅的决定都非常赞同,这些天来,通过和法国人的一系列小规模交战,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法军骑步精锐,野地浪战,万万不可。
  而且阿达河在自然条件上要比波河更有利于防守,因为这条河急流险滩颇多,几乎没有真正适合大军使用的渡口,最适合大队人马通行的只有一座桥梁,只要将大军撤过河,然后炸掉这座桥,虽然撤退丢掉了大片的土地,但至少他们就暂时保住了大半个伦巴第。
  拿破仑自然也知道那座桥的重要,所以,一渡过波河,他就立刻派出达武,让他带上一队骑马步兵,去夺取桥梁。拿破仑原本以为博利厄元帅会直接冲上来和自己交战,在他的计划中,法军先正面击败奥军,然后穿插过去的达武又阻断了他们的退路,自然就可以一举全歼奥军。但他却没想到博利厄元帅撤退得竟然这样的果断。
  所以当达武带着那些骑马步兵赶到桥梁附近的时候,却远远的发现奥地利人已经在过桥了。
  达武看了看自己身边的军队,人数不过五百,但是那边的奥地利人却至少有两万(包括了意大利雇佣军),而且博利厄元帅安排撤退安排的很不错,后卫部队布置的相当好——显然直接进攻是行不通的,哪怕是勇敢的达武也知道,直接冲上去,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于是达武让士兵们下了马,躲在一个小树林后面,他自己则拿着一个望远镜,爬到旁边的一个小山包上朝着那边眺望。
  奥地利人的撤退组织得还算不错,军队井井有条的过了桥,后卫的部队也开始陆陆续续地开始后撤过桥了。不过这最后的后卫部队大多都是意大利佣兵,他们的撤退就显得有点乱了。
  达武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如果等这些意大利人都过了桥,奥地利人也许会炸掉桥梁的。到那时,再想过河,就会多出很多的波折。于是他便悄悄的从小山包上下来,将士兵们召集了起来,命令他们立刻以散兵阵型,向对面的敌军展开攻击。
  法军立刻向那些意大利雇佣军发起了攻击,枪声一响,出乎达武预料的事情却发生了:意大利人一开始还坚持了一小会儿,但突然之间,意大利人那边乱放了一排枪,然后意大利雇佣军就乱成了一团,他们根本就不进行抵抗,而是一窝蜂的涌向桥头,急着赶紧过桥。
  “这……这些意大利人未免也太可爱了吧?”面对这场景,达武差点都傻了眼,好不容易,才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意大利人在桥上相互推搡,骂骂咧咧,甚至还莫名其妙的向天空开枪。达武的人趁着这混乱就冲了上去,几乎毫无障碍地就冲到了桥头。
  守在桥头的意大利人要么逃过桥去了,要么就投降了。达武找到一个会法语的意大利雇佣兵军官一问,才知道,意大利人这样子,也是有原因的。
  “奥地利人在桥上装了炸药,他们吩咐我们一过桥,就立刻把桥炸掉。点火的事情本来是归我们干的。但是刚才枪响了之后,一队奥地利骑兵突然朝着桥头过来了——他们不是来帮我们守桥的,那些该死的犹大,他们是来炸桥的,他们想要直接炸掉桥,根本就不管我们过没过来……这帮该死的犹大!”
  第一队过来炸桥的奥地利人被守桥的意大利人识破了,并被驱赶了回去。但是奥地利人明显不死心,他们很快又组织起一队骑兵想要冲过来炸桥,但是已经到了桥头的法军立刻用密集的步枪子弹和小甜瓜把他们打了回去。
  博利厄元帅在得到了法军占据了桥梁的报告之后,差一点直接晕了过去。但是他还是立刻反应了过来,他注意到自己的炮兵正好落在了后面,就下令,立刻将炮兵推上去,用实心炮弹往桥上猛烈开火,以掩护其他部队前去炸桥。
  实心炮弹的精度当然是很悲剧的,但是奥地利人大炮不少,博利厄元帅一下子就集中起了五十多门炮,呼呼呼地往大桥上乱打,刚刚过了桥的法军顶不住,便又退回到桥这边来了。但是法国人的线膛枪实在是太犀利,奥地利人派出的炸桥敢死队冲了几次,也没冲上来。
  达武一边指挥士兵们用步枪火力封锁桥梁周围的区域,一边也在队伍中选出敢死队,下到桥梁下面拆除炸药。奥地利人想要冲过来阻拦,却被排枪打了回去。
  就在博利厄元帅下定决心,打算不顾伤亡,靠着人数优势硬压上去的时候,却又有一队法军赶到了。
  这次刚来的奥热罗带着的骑兵。拿破仑一发现奥地利人已经撤退,立刻就担心达武这里会不会有危险,便让奥热罗带着新组建的骑兵师,赶紧赶了过来。得到生力军的增援的达武顺利的巩固了自己在河流西岸的阵地,他派出的敢死队也顺利地拆掉了奥地利人布置的在桥下的炸药。但是因为敌军大炮的封锁,想要冲到桥的那头去,却非常困难。
  到了傍晚时分,拿破仑的主力终于到了桥边,此时天已经快要黑了,两军便隔着河流对峙了起来。
  当天晚上,拿破仑将他的几位军官召集在一起,分配了明天的战斗任务,准备一举突破敌军的防线。毕竟桥梁基本上已经控制在法军的手中了,拿破仑对于突破对面不过两万奥军的防线充满了信心。然而当法军在第二天早上按照计划,向奥地利人的阵地发起攻击之后,拿破仑却惊讶的发现,博利厄元帅又一次动在了他的前面——他在半夜里,就让人钉死了大炮的火门,然后抛下那五十多门大炮,带着军队撤走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横扫
  博利厄元帅抛下了大炮,自然是跑得飞快。拿破仑估计了一下双方此时大概的距离,以及双方行进的速度,最后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敌军一日千里,我军望尘莫及。
  的确,法军刚刚在波河来了一次五十英里的急行军,接着为了赶到大桥,又来了一次急行军,再急行军追赶奥地利人,实在是有点困难了,就算人在革命思想和格罗索(威尼斯银币)的支持下,可以坚持,但是战马却也经不起这样的行军,必须加以休息了。而马匹一旦不能跟上,不但骑兵和大炮跟不上来,其他的很多必须的物资也都跟不上来了。
  拿破仑估计博利厄元帅肯定会退往米兰。而在丢掉了这么多的大炮的情况下,就凭他手中的力量,肯定是保不住米兰的。而从前面的这些交战来看,博利厄元帅也不是一个头铁到,明知道打不过也要硬顶上来拼命的角色。所以他在回到米兰之后,最多休整一下,然后就会接着逃走。唯一值得担心的就是,博利厄元帅在撤退的时候,会带走多少弗罗林(意大利常见的金币,在这里泛指各种金币)而已。
  考虑到自己军队的状态,所以拿破仑在经过考虑之后,便让士兵们干脆原地休息了一天,到了第二天才向着伦巴第的首府米兰进军。
  到了第二天下午,法军的侦察骑兵刚刚接近米兰,就有米兰市的市民代表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告诉带领骑兵部队的奥热罗:奥地利人在清晨的时候就已经离开了米兰,现在米兰并无防御,全米兰的市民都热烈欢迎波拿巴将军的到来。
  无伤占领米兰之后,拿破仑的军队再次停下来稍作休整。拿破仑本人则在米兰的市议会中向米兰人发表了讲话,表示自己并不是奥地利人那样的侵略者,他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像奥地利人那样压榨勒索伦巴第人民,而是为了给伦巴第人民带来自由和解放。
  这个讲话让生恐会遇到劫掠和勒索的米兰人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然而不久之后,他们就知道了法国人所说的自由和解放是什么意思。
  拿破仑在稍作休整之后,便帅军继续追击奥军,一直追击到奥地利在意大利最重要的要塞——曼图亚。而博利厄元帅带领着残余的一万多军队,依托坚固的曼图亚要塞苦苦支撑,等待援军。而拿破仑则将屯兵曼图亚要塞附近,准备玩围点打援。
  与此同时,在拿破仑控制的区域,自由和解放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米兰,一些受到法国人支持的家伙组织起了一个叫做“自由俱乐部”的组织,他们提出了一个吓坏了当地的地主贵族的口号:像皮埃蒙特那样!
  这些人宣称,伦巴第应该采用皮埃蒙特一样的措施,也就是没收所有的贵族的土地,将他们无偿的分配给农民。
  紧接着在乡间,冲突开始出现了,一些全副武装的暴徒,袭击了贵族们在乡间的庄园。他们焚烧了“缴获的地契”,宣布将这些土地分配给当地的农民。贵族们惊恐不已,他们此时并没有足以保护自己的财富的武力,而法国人对这些事情统统归结为“意大利人内部的矛盾”,而不加理会。
  这种放任,导致了两个后果,一个是不少的贵族开始离开伦巴第,逃亡到其他地方去,并且将“法国暴徒”们的恐怖四处传播;另一个后果则是一些贵族开始暗中和法国人的敌人,比如奥地利人以及教皇国联络,试图依靠他们的力量赶走法国人,恢复“神圣的秩序”。
  而在事实上,这些举动几乎全都在拿破仑的预料之下。拿破仑一边准备应对奥地利人紧急从莱茵一线调过来的援军,一边让奥热罗返回米兰,准备镇压当地的贵族。
  与此同时,得到了拿破仑在意大利的缴获的支持,在约瑟夫的军工厂中,新的武器正在加班加点,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被制造出来。这些武器被装上飞剪船,然后在意大利的中立国热那亚上岸,并被不断地运往拿破仑的军中。在刚刚发起意大利之战的时候,拿破仑的军队中还只有散兵装备了全新的线膛枪,而到现在,大部分的士兵都已经装备上了最新的线膛枪——拿破仑的手中,拥有了一支完全领先于整个时代的军队。
  1796年4月10日夜间,奥热罗突然带兵闯进了米兰当地知名贵族伦纳德·德·帕特里伯爵的家中,将伯爵一家全部逮捕,并从他家中搜查出大量的通敌的信件。
  紧接着,法国人开始依照从帕特里伯爵那里抽查出的名单,在米兰城中进行了大搜捕。这次行动,仅仅是4月10日一个夜晚,就有一百多人被法军逮捕。后来一些同情这些贵族的人将这个夜晚称作“恐怖之夜”。
  接着紧急成立起来的革命法庭,以法国式的高效率迅速地审理了这一案件,然后在一个星期之后,便将这一百多个贵族全部挂在了绞刑架上。而他们的财产,自然也被没收。这些被没收的财富中全部被分配给了无地农民和城市中的穷人。当然,也有人说,当时法国人在这些贵族那里还拿走了大量的艺术品和金银币,但却并没有将这些东西登记在案。
  在曼图亚要塞被包围了二十多天之后,博利厄元帅终于盼来了奥地利皇帝给他派来的援军。维尔姆泽元帅率领的四万大军。
  虽然博利厄元帅再给皇帝的求救信中反复强调了法军惊人的战斗力,以及领先时代的武器。但这些警告,都被皇帝视为自己一连串的失败找的拙劣的借口。而皇帝的这个看法也得到了其他的一些在莱茵地区和法国人交战的将领们的普遍支持。比如卡尔大公在看了博利厄元帅的“法军骑步精锐,野地浪战,万万不可”“法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警告之后,气得差点建议应该先让博利厄元帅回来上一趟军事法庭。而老元帅维尔姆泽更是扬言:“等老子给这个懦夫解了围之后,一定要当众用马鞭把他的屁股抽开花!”
  不过即便如此,奥地利人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谨慎,这四万大军都是精锐部队,再加上被围在曼图亚要塞中的一万多军队,即使是面对拿破仑全军,他们也拥有人数优势。更何况在占领了大片的土地之后,拿破仑也不得不将不少的军队作为占领军留在这些被占领的地区维持秩序。所以此时,他能集中起来,用于会战的军队的人数不会超过三万人。所以在人数上,奥地利人是有着明显优势的。这一仗应该还是很有把握的。
  在原来的历史上,拿破仑是依靠法军惊人的快速行军能力,利用了老元帅的一个疏忽的分兵,将奥地利军队各个击破的。但是在这一次,拿破仑认定,自己的军队在绝对实力上已经压倒了奥地利人,根本就不需要玩这些花样,只需要在一次硬碰硬的战斗中摧毁敌人就够了。
  5月2日,拿破仑麾下的法军和奥地利军队在距离曼图亚要塞不远的卡斯蒂里恩展开了一场大会战。结果依靠着射程三四倍于奥地利军队的步枪和机动灵活的散兵战术,拿破仑带着不到两万的军队,仅仅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打垮了维尔姆泽元帅率领的奥地利援军,维尔姆泽元帅只带着自己的一百多人的卫队逃出了战场,其他的奥地利人,不是战死,就是被俘,或者是逃散了,而法军的伤亡甚至还不到两千人。
  5月3日上午,拿破仑派出使者,将在他前一天的大战中缴获的五十多面奥地利军旗送入博利厄元帅把守的曼图亚要塞,自博利厄元帅以下,莫不震恐色变。第二天一早,博利厄元帅便派出使者,前往拿破仑的军营,商谈投降的问题。
  拿破仑在获得了胜利之后,对博利厄元帅倒是表现得格外的温和,他给博利厄元帅的条件相当的宽厚。拿破仑允许奥地利人保留自己的私人物品,甚至还允许他们携带少量用于自卫的武器离开要塞,依照法国人规定的线路返回奥地利。当然,作为回报,博利厄元帅麾下的军队不得损坏要塞设施、大炮、以及积累的各种物资。
  对拿破仑的宽大,达武私下里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拿破仑此举有点放虎归山。
  “这毕竟是一万多受过训练的军队,放他们回去,会增强奥地利的力量的。”
  但拿破仑却不以为意地回答道:“他们已经被我军吓破了胆,放他们回去,他们只会把我们吹得如同神灵,并严重的打击奥地利人的士气。这对我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情。”
  拿破仑的宽厚的条件,自然让曼图亚要塞中的奥地利守军喜出望外。他们立刻就同意了拿破仑的条件,向法军投降并交出了要塞。
第一百五十七章,卖队友
  拿破仑在意大利的胜利震动了整个欧洲。可以说如今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者们都在法兰西面前瑟瑟发抖。那些现在还和法国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更是一个个如坐针毡。
  在夺取了曼图亚要塞之后,拿破仑并没有立刻挥军北上进攻维也纳,而是以军队经历了大战,需要休整为理由,在留下了一部分守备部队之后,带着大军返回了米兰。
  在米兰,拿破仑将军听取了奥热罗将军关于粉碎米兰贵族集团的反革命暴乱企图之后,高度的赞扬了奥热罗将军在平叛斗争中表现出的勇敢坚定,并指出:“那些反动的东西,就必须打倒,就好像房子里有了灰尘,就必须打扫一样!”
  在得知有一些参与了叛乱的贵族被因为逃走到了那些反对伟大的法国人民的反动国家,因而暂时躲过了正义的惩罚的时候,拿破仑将军愤怒地表示:“他们能逃到哪里去?无论他们逃到哪里,都逃不过正义的制裁!”同时他警告那些在暗中支持暴乱分子的国家,不要以为法国人民热爱和平,就会容忍这样的侮辱,法国人民善良,但绝不软弱,那些胆敢冒犯法国人民的尊严和利益的反动分子,即使跑得再远,也躲不开法国人民的怒火。
  拿破仑绝不是仅仅在嘴上说说而已,他紧接着就向周围的帕尔马公国以及威尼斯共和国发出照会,要求他们就与叛乱分子相勾结的事情立刻做出合理的解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