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校对)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225

  侧身蜷缩在车厢尾部挡板处,林恩的左边是被自己砸晕过去的黑人士兵,右边是先前就已中弹身亡的白人士兵,这两副魁梧健壮的身躯正好用来充当人肉掩体。刚刚那孤零的一声枪响并没有招来进攻方密集的弹雨,至于后面卡车下那个不幸被7.62毫米子弹打碎手骨的美国士兵,似乎也没有意识到子弹来自同行的另一辆卡车。
  战场经验的差距并不在于军容、装备或是气质,一旦进入真正的战斗状态,它就会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林恩对此有着越来越深的感触。从声效上判断,MG-42已经从横向扫射转入了点射式的短打,MP44的射击频率大幅提高,这意味着攻方突击队员正迅速逼近这支被逼停在道路上的车队。此时车队里有一些卡车仍未熄火,能听到发动机咕噜咕噜的轰鸣,却没有一辆车试着转向逃离。很显然,驾驶室里的驾驶员是攻方第一波打击中的首要目标,这种发生在暗夜环境下的闪电攻击也取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啪哒……啪嗒……
  接连两声清脆的枪响听着已经很近很近了,林恩稍稍往车头方向挪了一点距离,以免因为太过靠近车尾挡板而被流弹所伤,他左手抓着M1步枪,右手握着“柯尔特”,等到耳边能够辨认出脚步声时,用德语轻喊道:“吸血鬼无敌!”
  在没有接到特别暗语指令的情况下,这是“吸血鬼”突击队员们在战场上确认身份用的惯用暗号,而他们在平常的训练、闲聊时也会常常用这样的口号来给彼此打气。作为这支精锐特战部队的一员,林恩从一开始就将这几个词深深镌刻在脑海中,绝不会因为紧张或生疏而发错音节。
  外面很快传来回答:“是加尔戈长官吗?”
  林恩一时间辨认不出这是谁的声音,他冷静地全盘考虑局势:“是我,当心卡车下面的美国兵!”
  近处遂又接连响起了“啪哒”声,扫清车底障碍后,车厢挡板“咵啦”一抖,一个扣着无护耳短沿钢盔的脑袋冷不丁探了上来,光线昏暗,林恩没认出这人,而他操着一口纯正的德语问:“加尔戈长官?”
  “是我!”
  林恩连忙朝他挥手,示意他车厢里面没有危险。这名突击队员单手用劲,非常敏捷地翻身进入车厢,蹲在面前关切地问说:“加尔戈长官,您情况怎么样?身上有没有伤?”
  “我很好,一切正常!”林恩答道。
  毋须严查,突击队员朝外喊道:“AZ-32报告,加尔戈长官已找到,安然无恙!”
  虽然没有拉风的单兵无线电通讯,没有涂脸的黑绿迷彩,可这一句沉稳利落的报告字字都像宝贵的春雨,落在林恩干涸龟裂的心田中。
  紧接着,外面也传来铿锵有力的德语:“第4小队全体掩护加尔戈长官撤离!”
  独自流落异国他乡,虽然吃得饱、穿的好,晚上睡觉还有电风扇吹,可林恩怀念的仍是在战场上与兄弟们相互照应的温暖,哪怕只有一杯残羹、一块碎面包,也比全天下最丰盛的美餐可口。
  满怀感动的林恩却没有忘乎所以,凭着极其冷静的思维,他朝外面喊道:“我是林恩·加尔戈,我身体状况很好,不必专门给我掩护,全力歼灭美军抵抗者!”
  刚刚发号施令那人没有太多的迟疑,几秒之后,他更改命令:“收回指令,第4小队按原计划战斗!”
  兄弟们,好样的,精英就该有这样的决断!
  林恩豪情满怀地在心里呐喊,他随即转向刚刚进来的这名突击队员:“此次作战来了多少人?首要任务是什么?”
  这位模样年轻、声音和面相都似曾相识的突击队员毫不迟疑地回答说:“突击队半数人员皆已抵达美洲,此次作战以营救长官您为第一任务,五十人在此主攻、三十人外围策应,其他人员别有任务。”
  八十人也才一个加强排的规模,跟由两营步兵和二十多支高炮连队组成的洛斯阿莫斯核试验基地守卫相比实在少得有些寒碜,可这仍已经超出了林恩的预期。不仅因为“吸血鬼”突击队的精英战士都是从一线部队从严格选拔并加以训练的,更重要是此地并非欧洲版图,而是堂堂美利坚合众国的本土,一群搞情报的混进来还不算难,要把这些战斗人员和他们的作战装备全套运抵,难度可绝非一般。更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此次战斗居然是将营救自己作为第一任务的,说明是行动的策划者非常清楚自己的意义所在!
  如今的林恩已不是当初那个一听到枪声就热血沸腾的狂战士了,他格外冷静地整理思路,然后哦按照重要程度依次问道:“你们从何得知我在这支车队里的?此次行动指挥官是谁?第二任务是什么?”
  夏季在美国南部的沙漠隔壁区作战,这名突击队员所穿的自然不再是豌豆迷彩,但也不是美军的标准制服,而是类似于德国非洲军团的热带作战服,脖子上还挂了一副灰框的防风镜。虽然看不出军阶,但这名突击队员的举止表现都很老成,他不急不躁地回答说:“我们并不知道您在哪支车队,若是这次还是没有找到您,我们可能还会攻击后面一支车队。行动总指挥官是劳伦茨·巴赫将军,直接指挥这次战斗的是卡伦尼·布拉兹少校。我们得到的第二任务是消灭车队护卫部队,将幸存的年龄较大的人员带走审问,对无法带走的资料就地销毁!”
  以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林恩顿时感觉这次行动的安排急促却不混乱,尤其将年龄较大的人员带走这个想法非常赞,在原子弹试验基地,顶尖的物理专家和高级技术员绝大多数都属于中老年人,长期的理论研究和试验也让他们整个人显得暮气沉沉。鉴于特战部队就算能够带上一两位忠于帝国的物理专家,战斗过程中也没那么多时间辨别资料的重要性,销毁应该是比较理智的做法。
  至于说战斗指挥官卡伦尼·布拉兹,这也是林恩的一位老朋友。当初林恩离开“吸血鬼”突击参谋部转到第三突击分队下的埃里克小队,卡伦尼·布拉兹就是第三突击分队的指挥官(细节参看第一卷第97章)。以区区27岁的年龄获得SS上尉军衔不足为奇,但劳伦茨·巴赫麾下的“吸血鬼”突击队何其精锐,能够在这样一支部队担任分队指挥官并统御两百多名战力强悍的夜战突击队员,布拉兹的资质和能力可见一斑。
  不多会儿,周围的枪声渐弱,既然自己被看作是此次行动的第一目标——而且应该是巴赫钦点的关键先生,林恩自然不能辜负了这种厚望,他对身旁的突击队员说:“带我去布拉兹少校那里!现在!”
  虽然并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但这位突击队员显然知道“第一号目标”是自己这边的战斗王牌,他没有拖拖拉拉地再向自己的小队指挥官请示,而是勇敢地探身出去观察环境,确定近处没有威胁,即敏捷地跳出车厢,蹲着以MP44突击步枪上装配的红外夜视仪实施就地警戒。
  林恩喜欢这种简单明确的行动方式,虽然后面还可能会有激烈战斗,考虑到现场已经为己方突击队牢牢掌控,他果断丢下M1步枪,单手拿着柯尔特手枪翻身下车。一个多月脱离正常训练,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度果然有所下降,但也还不至于沦落到迟缓笨拙的地步。落地之后,他警觉地左右瞧了瞧,跟随车队护卫的美军士兵本来就不多,警惕性和战斗力又差,这几分钟功夫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想来突击队员们正在依照“老年人优先”的原则搜寻技术专家。可是林恩知道,像奥本海默、费米、波尔、费曼这些最核心的物理专家并不在车队之中,倒不是因为他们选择乘坐飞机,而是因为拖家带口不便于乘坐普通卡车。基地方面为这些重要人物准备了小汽车和客车,其中一些人已经先期离开,但还有不少仍留在基地收拾家什。据说基地方面的计划是利用前后三个晚上的时间将全部技术人员迁走,一周之内资料仪器搬空,届时这个在原子弹诞生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试验基地将变成一座空巢。
  判断周围没有危险之后,林恩左手轻拍突击队员的臂膀,不需要言语交流,这名经验老道的突击队员心领神会,他躬着背、弯着腰,半侧身小步快跑,腰部以上的躯干平稳迅速地转动,目光、枪口一并进行扇面警戒。没有头盔的林恩紧紧跟在后面,手枪的枪口微微放低,大脑和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几乎都处于激发状态,只要听到枪响或者察觉其他危险,便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作出最有效的反应。
  大约两百米的沙砾地带——这距离正如林恩先前判断的一样,平安无事地穿过了。突击队的机枪阵地建立在微微耸起的沙丘上,一共有四挺MG42,两挺安装在支架上并配备了步兵用的红外夜视仪,两挺使用最常见的双脚架支撑,没有辅助瞄准镜或夜视镜。随着林恩的归来,衣着和美军士兵颇为相似的德国机枪射手们并没有将他们的视线从枪械上挪开,唯独蓄起了络腮胡子的卡伦尼·布拉兹热情地张开双臂。
  “欢迎归来,我们的英雄!”
第71章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暂且抛开军衔、职务和身份上的约束,林恩与布拉兹来了个同志式的热烈拥抱。
  “长官,终于活着见到您了,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简直跟做梦一样!”林恩发自内心地感慨道。
  结束拥抱后,布拉兹攥起右拳在林恩胸口砸了两下:“哈,说实话,我也没想到你这家伙真还真活着!该说美国人太愚蠢,还是你足够机灵?居然能在他们的秘密试验基地呆一个多月,还把至关重要的情报给传了出来!厉害!实在厉害!”
  “上天庇佑!”林恩笑着退后一步,仔细打量这位年轻的少校指挥官。在欧洲战场上,“吸血鬼”突击队戴的是涂刷暗光漆的M42大耳沿钢盔,这可是醒目的大招牌,如今他们换了形状跟德军M38伞兵盔类似的新式头盔,加上近似M1940型热带制服的卡其布色作战服,形态和色系都与美军的夏季装束较为接近。不过,这些高傲的突击队员们军服上仍佩着醒目的鹰徽以及“獠牙骷髅”标识,这也意味着他们并没有在美军队伍中鱼目混珠的打算,而是以真正的战斗追求至高无上的胜利荣誉。
  “我们的新军服,没见过?”布拉兹满脸自豪地说。
  老战友重逢本该有很多话要讲,可眼下实在不是闲聊的时候。车队那边枪声时而零落、时而连贯,经验告诉林恩这不是攻守双方的交火,而是胜利者单方面的战场清理——目标显然是那些投降的、受伤的美国军人以及没有价值的技术人员。这样的行为固然残酷和不人道,可第三帝国的延续仍隐瞒着全世界,为免车队中的幸存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说出去,同时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削弱美国核武器研究的技术力量,“斩草除根”并不让他感到意外。
  近处的机枪组早已停止了射击,这会儿正静静等待着指挥官的作战指令。林恩注意到每个机枪组都配备了三名突击队员,一名是艹纵机枪的射手,一名是辅助供弹,还有一人斜背着MP44步枪,手边各放了一个存放备用弹链的铁皮弹箱。稍稍靠后的位置,另一名突击队员单膝跪地,面前放着一台展开了天线的背负式无线电通讯器,耳机戴在头上,手里并没有发报的动作。
  “接下来有什么计划?”林恩问。
  布拉兹径直答道:“将你营救出来,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接着是留在这里继续伏击下一支车队还是就此撤离……听你的意见!”
  这话若是搁在东方礼仪之邦,完全可以看成是同僚之间的客套话,但刻板的德国人一贯是有话直说,林恩瞬间想明白了——自己深入敌营,对于美军的情况最为了解,且在两个月前就当面向巴赫提出了美国制造超级炸弹的警告。亲自担当行动总指挥官的劳伦茨·巴赫既然会安排这么一支精锐突击队营救自己,想的就是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引导这些可信的战友们最大限度地赢取战果。
  既然不像是和伯特莱姆中校那样彼此保有戒心,林恩也就坦率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支车队里装运的大都是普通技术人员,也没有核心的技术资料,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我们干脆抛开那些稳妥、谨慎的想法,勇敢地拼上一把——去试验基地!”
  听了林恩这话,布拉兹虽是惊讶,却没有害怕和犹豫,他思虑了片刻,点头道:“好,就按照你的建议办,我们现在怎么做?”
  看来巴赫将军果然有特别的交待,林恩心想。在基地的这些曰子,他简直要被枯燥乏味的物理试验数据给折腾疯了,好容易回归战场模式,思绪转得比高速计算机还要快。
  计算机的运算需要原始参数资料,林恩也需要信息来完成自己的分析判断,所幸对话之人是个经验丰富、头脑灵活的特战指挥官,两人之间的问答显总能够戳在点上,因而效率颇高:
  “撤退路线是怎么安排的?”
  “70公里外有一座废弃的矿场,我们在那里安排了一些普通汽车,A方案是行动结束后迅速撤退到矿场暂避,天亮后乔装平明撤离;B方案是直接撤往阿布奎基市以南120公里的维克山谷,在那里换成骡马前往墨西哥边境,我们已经在那里安排好了越境路线。”
  “负责外围策应的部队在什么位置?”
  “阿布奎基市区以北有一小队,靠近火车站的位置有一小队,其余人员都在这附近进行战斗警戒,我们夜里已经拔掉了三个美军哨站、消灭了一支巡逻队,枪声可及范围内应该不会有美军士兵听到。”
  “刚刚的战斗中是否探测到有无线电讯号传出?”
  “我们只有加密的无线电收发器,不具备侦测探察功能!”
  “美军部队的步话机能够配属到班排一级,他们刚刚遭到袭击时可能就已经用无线电发出了警报。之前干掉哨卡和巡逻队时是否关注了这种情况?”
  “我们的士兵报告说,美军哨卡和巡逻队确实配有简易的无线电通讯器,但我们的士兵行动足够迅速,他们没来得及发警报,而且我们从一名战俘口中获得了应答口令,应该能够骗过美军指挥部!”
  问答结束,林恩摸着下巴独自思考了两分钟,毅然判断道:“这支车队大部分都是普通技术人员,也没有关键的资料数据,如果我们就此撤离,你们的成果就只是营救了一位战友,以后再想要觅得今天这样的机会就难了!”
  “那我继续在此设伏,或是将伏击阵地向北移动一些距离?”布拉兹反问到。
  林恩摇摇头:“后面的车队情况也相差无几,而且……我觉得美军基地方面现在已经收到报告并发出战斗警报了,我们在这里碰运气可能是最不明智的选择!既然大家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何不鼓足勇气,拿出我们勇往无敌的精神来,去原子弹试验基地!”
  换任何一位性格多疑的指挥官,这时候恐怕都不会将整队人马的命运交托给一个打入敌人内部又安然撤出的昔曰同僚手中,但布拉兹少校并没有这么做,他稍稍迟疑了几秒:“好,我们就按你的计划来!”
  林恩郑重点头,然后面朝公路:“这里面应该还有能够开动的卡车,立即召集士兵们登车,英语流利的找美军制服换上坐驾驶室,我坐第一辆车!”
  布拉兹这时候仍没有询问林恩作出决定的缘由和思路,他转身对各机枪组以及通讯兵下令“前往公路集结”。这一刻,仿佛林恩才是此战的正牌指挥官,而布拉兹不过是他的副手和计划执行者。
  依照在训练场上演练了无数次的套路,突击队员们飞快地拆开枪架,各司其职地拎着武器、装备、弹药奔向公路,布拉兹从枪套里拔出一支漂亮的鲁格08,带着林恩一同回到了困于公路地带的美军车队,然后以从容的姿态大声发令道:
  “AZ1至AZ6,检查美军车辆驾驶室,我们需要至少两辆能够开动的卡车!AZ-7至AZ-12,收集尽可能完好的美军钢盔和制服!其余人员最后清理一遍卡车,不需要俘虏!”
  最后一句话意味着什么,林恩心知肚明。这段曰子和基地的专家、技术人员还有军方守卫接触、相处,觉得他们并不像苏联人那样苦大仇深、拼死不惜,这些人大都崇尚自由,能够不分国别、民族和负责地和睦相处——虽然也会有争执、也会有高低等级,可总的来说,他们并没有什么错,为什么追求胜利就非得选择极端的杀戮方式?
  疑惑只在林恩的头脑中停留片刻,特殊的使命感让他回到了刚刚的思维,他跟着前面一组突击队员寻找可用的卡车,并很快在其中一辆卡车的驾驶室副座找到了一名惨遭爆头的美国军官,虽然模样惨淡,可他身上的制服还是较为完整的。仓促之下,林恩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他径直将这具尸体从驾驶室拖下来,亲手脱去他的外套、衬衫、军裤和军靴,顶着本能的恶心反感将它们穿起,然后佩上皮带、手枪,继而从另外一具尸体上找来军帽,整套军服相对于他的身体来说略显紧绷,但这一切已经无关痛痒了。每一辆卡车的挡风玻璃、车门车窗都有弹孔,既然遭到了袭击,必然是狼狈不堪且身上多多少少带有伤痕的。
  枪声最终平息,突击队员们按照布拉兹少校的指令将两辆能够开动的卡车清理一空,除了换上美军制服的几个,其余人员全部坐进蒙着篷布的车厢内。
  林恩检查了一下配枪,坐进驾驶室后又借着反光镜整了整衣领,看穿着美军制服的自己自是别扭,但接下来的行动能否成功,还就得靠这身行头了。
  军官通常都不亲自开车,前来驾驶这第一辆卡车的突击队员是个老手,他面部轮廓是典型的棱角分明,眼睛炯炯有神,看起来成熟稳重,林恩依稀记得自己初到第三突击分队的时候见过他,只是完全想不起他的名字和职务,这时候也完全没有功夫来追忆这些。
  “调头沿着公路一直往前开,目的地在大约100公里外,所以尽量开快一些,我们的时间并不充裕。”林恩叮嘱道,末了,他有意去看油料表,而这位突击队员已经先知先觉地说:“从那里出发是应该是加满了油料,以油箱现在的存量,还能够跑上一个来回!”
  林恩点点头,这个信息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
  模样老成的突击队员顺利启动了美制卡车,反光镜里,林恩看到第二辆也很快跟了上来。
第72章
龙潭虎穴也要闯
  极端冒险的旅程已经开始,坐在道奇重卡的驾驶室里,林恩依然思绪如飞,他很快想到了一些先前所遗漏的关键环节,于是反身爬起,从驾驶室后部空窗撩开车厢前部的帆布:“少校,布拉兹少校!”
  25名突击队员和他们的武器装备将车厢挤得满满当当,少校只好从车厢尾部位置挪过来。
  “能否联络到我们的高空飞行器?发出请求后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这里?”林恩迫切地问。
  布拉兹少校犹豫了一下,答道:“可以,如果准备充分的话,收到指令后40分钟就能抵达!”
  “四十分钟?”这个答案大大出乎了林恩的意料,如果说它的飞行速度并没有夸张到几千公里每小时的话,那就是藏身于附近的隐秘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