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校对)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225

  凑近了仔细观摩,良久,林恩转身问小匹菲尔:“这些都是在你们工厂制造的?”
  “是的!”小匹菲尔答道,“工厂有一个专门的模型车间,父亲常去那里亲自制作模型组件,这里的每一件模型他和另外两个老朋友一同完成的,还参考了一些技术图纸,所以比例和细节方面都很到位。”
  “他的那两个老朋友,想必也是在德国军队里服役过的吧!”林恩自然而然地揣测说。
  出于对林恩的好感或感激,小匹菲尔对这些问题是知无不言:“一个是海军,一个是飞行员,也都住在日内瓦。海军那位开了家餐馆,生意很不错,飞行员的那个以前开出租车,现在转行开汽车修理铺了。”
  林恩不住地点头,透过这些模型,他看到了老一代德意志军人的执着信仰,脑海中已经有了劝服匹菲尔男爵出手相助的说辞,同时,他还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点子,有关“提尔皮茨”号残骸运用的点子。
  在这个没有电视的时代,林恩和斯查尔就在这些模型中间打发着时间,差不多过了两个小时,冯·匹菲尔男爵才纵马归来。一听仆人的报告,他大步流星地走到客厅门口,瞪着林恩和斯查尔,很是生气地说:“我昨天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里不欢迎与第三帝国有任何瓜葛的人!”
  在男爵近乎咆哮的嗓门中,小匹菲尔怯怯地站在一旁,跟前一日在马场时那个无拘无束的青年简直判若两人。
  “男爵阁下,我和我的朋友今天是以普通德国人的身份前来拜访,何况……你我皆知,德意志第三帝国已经随着战争的结束而消亡了,如今的德国处于被占领状态,已经没有了政权和政府的概念!”
  在林恩有意放低姿态的言语下,匹菲尔男爵果然收起了刚刚的强硬,指着沙发说:“那就请坐吧!”
  林恩和斯查尔各自入座,小匹菲尔仍像是只兔子般乖怯地坐在旁边,姿态颇显拘束。
  等着仆人早有准备地端上新的咖啡茶点,林恩挑头说道:“不知男爵这段时间有没有关注德国那边的情况。”
  说到祖国,匹菲尔男爵的神情顿时黯淡下来:“有听说了一些,基本上跟前一次战争结束时差不多。其实战争不论胜败,最痛苦的仍是普通军人和平民!”
  摸着男爵的脾性,林恩说:“是啊,如果可以回到1939年,我们是断然不会支持战争的,可事已至此,我们只能想办法减轻民众的苦楚,您说呢?”
  匹菲尔男爵对他显然是保留着警惕之心的,他反应冷淡地问:“减轻民众苦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再发动战争、不再动用武力。”
  “您说的没错!”林恩很爽直地应和道,“我们的民众现在毫无反抗能力,只能任由占领者的粗暴压迫,尤其是在东部占领区!”
  这种与帕特男爵截然不同的说话风格,让匹菲尔男爵既惊讶又摸不着头脑。
  林恩顺着刚才的话往下说:“我们有一笔秘密资金,来源不必说,我想它确实沾染了犹太人的血——当初虽然并没有参与其中,但我仍对这种行径感到深深的遗憾。对于这笔钱的使用,我和我的同伴们有几个考虑。其一是想办法购买大宗食粮和棉花,争取赶在寒冬到来前运往德国。”
  听了这话,匹菲尔男爵微微点头。
  确定对方确实怀有一颗热诚的爱国之心,林恩的算盘才能够打得响,他以饱满的感情说道:“衣物食品只能减轻人们生理上的痛苦,而心理上的痛苦乃至沉沦,阁下应该是有过深刻体会的。因此,我的第二个考虑就是买下孤独沦落在北欧之地的‘提尔皮茨’号残骸,用拆解下来的废旧钢材制成模型,让人们祭奠在战争期间阵亡的上百万军人和平民。不论是否能够盈利,我们都可以以这个项目的名义向德国捐赠更多的款项。”
第117章
一个信念
  曼克·冯·匹菲尔一言不发地站了起来,背着手在他摆满各种模型的客厅里踱步,目光扫过这些微缩的、不具备任何杀伤破坏力的微缩战舰、战机和战车,最终落在了《色当战役》的大油画上。
  “诸位,1914年的那个夏曰,我满怀憧憬地接受皇帝征召,成了一名光荣的近卫军骑兵。我曾为自己能够穿上那身军服感到无比骄傲,我曾以为自己进行的是一场利于国家的战争,但直到1918年的寒冷,当签署停战合约的消息传来时,听到那些苛刻的条款,我幡然醒悟:战争并不是军人的荣耀,因为没有人能够保证永远胜利。那些在战场死去的人,他们可以了无牵挂地离开这个世界,却将悲痛和艰难的生活留给他们的家人,留给那些无辜可怜的女人和孩子,他们完成了军人的使命,却丢弃了作为丈夫、父亲和儿子的责任……值得吗?”
  这番话说到最后,一字一句都在让林恩的心颤抖。
  值得吗?
  这是一个沉重的质问。
  “若事实如您所说,先生,我会义无反顾地向苦难中的同胞伸出援助之手,哪怕将我这些家产变卖掉也在所不惜。可我担心,担心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之后,德国又会走上复仇的道路,重复着崛起、兴盛、战争、衰亡的轨迹。假若如此,我宁愿他们继续过着清贫的生活,即便有一小部分人因为饥饿和寒冷而死,那也被卷入战火倍受煎熬更好!”
  男爵话语的内容和口气都像是钢铁一样坚硬决绝,而且每一条、每一点都与元首的号召、自己信奉的理念背道而驰,林恩满心震动,这时候也终于知道老间谍帕特男爵会在这里碰一鼻子灰了。
  “现在,先生,您确定您刚才所说的还要继续下去吗?”男爵转过身来直盯林恩。
  许久没有感到畏惧,林恩却在对方这种气势的压迫下想要回避目光的对视,甚至想要选择放弃。在这峰回路转的关头,他凭着坚定的信念撑住了,带着平静的表情从沙发上起身,目光从冯·匹菲尔男爵脸上顺势转到了油画上。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性格,或儒雅、或好斗,或贪婪、或朴实,或浪漫、或保守,这些都是在漫长历史变迁中逐渐成形的,想要改变它们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我们追求统一、追求强盛已经多少年了?男爵阁下。若是我告诉你德意志即将分裂,一种从心脏横切一刀的分裂,变成两个各自读力的主权国家,你会作何感想?”
  上一场战争失败后,德国失去了全部海外殖民地和相当一部分领土,如今被美苏英法四国军队分区占领,状况看起来并没有糟糕到哪里去,然而听到林恩说出这番话,匹菲尔男爵惊讶得有好半天功夫说不出话来。若真是出现分裂,那和眼前这幅油画上的场景将是截然相反的对立。
  既然祭出了杀手锏,林恩趁势追击道:“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盟国方面在今年的波茨坦会议期间就有所预定的。为美国、英国和法国占领的区域,若干年后将成为西德国,一个沿用明煮体制的西式国家;为苏联占领的区域,若干年后也将成为东德国,一个苏维埃式的国家。我身边这位同僚是情报方面的专家,他对此比我更有发言权!”
  阿尔弗雷德·斯查尔并没有说话,只是应声而起,当匹菲尔男爵转头看他时,脸色严峻地点了点头。
  良久,匹菲尔男爵终于突出几个词:“这太可怕了!”
  逆转了气势,林恩越讲越顺:“有时候战争并非某个人收回某个决定就可以避免的。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1938年德国若不冒险吞并苏台德地区,也没有后来占领捷克、代管斯洛伐克以及德奥合并,1939年便不可能入侵波兰,更不会有1940年击败西欧国家、1941年进攻苏联的举动,若照如此延续下去,男爵阁下,您知道我们现在会在干什么吗?”
  匹菲尔男爵不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林恩等答案。
  “有至少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是我们正在干着1939年波兰人所作的事情——抵抗入侵!或者走运一些,还只是面临着入侵威胁,又或者更倒霉一些,跟现在一样被全境都被敌人占领。”林恩凭空挥舞着手臂,幅度并不大,但足以显现出自己表达观点的情感强度。
  匹菲尔男爵的脸色终于变得像起初看到林恩他们坐在自己家里时那样冰冷而灰暗了,他呢喃道:“你是说……苏联的进攻?”
  “如果觉得这种说法难以接受,或者可以用意识形态的强行统一来理解。”林恩以落井下石的口吻补充说。
  男爵沉沉地喘了口气,重新挺起刚刚几乎要被压弯的腰杆,微昂着头:“您说的这些终究只是假设,现实状况是我们挑起了战争,现在正接受着战败的惩罚。”
  “您说的很多,过去如何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如何减轻战争失败给平民们造成的伤害,至于今后德意志是否会重新强盛起来,这或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历史规律,如果到时候我们还都健在,必当为了避免再一场战争而努力!”
  在这句貌似大义的话中,林恩又一次动了偷换概念的手脚,然而匹菲尔男爵的思维已经入局,压根不会想到那么深远。
  匹菲尔男爵的再度沉默持续了好几分钟,林恩和斯查尔各自喝了杯咖啡,小匹菲尔又唤来仆人给他们续上。直到仆人走后,男爵终于坐了下来。
  “好吧,说说你们的具体设想。”
  这话一出,林恩知道有戏,但这样的合作可不是一时糊弄就能够过关的。他小心谨慎地说道:“如今东西方盟军监视着整个欧洲的金融流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大量动用资金,因而必须找一个合适的掩饰。考虑到各方因素,我们想从您的企业秘密注入资金,然后趁这次厄利孔寻求外部合作的机会占有它的股权,从而影响这家瑞士军火公司的决策,买下‘提尔皮茨’号残骸的所有权,再由您的公司用这艘船上切割下来的金属部件制成模型,销售前景应该会很不错,接下来我们就能够名正言顺地将资金运作起来,捐赠利润、返回德国投资。这在影响力上看起来仍只是一条稍大的溪流,但溪流多了也能够滋润很大一片土地。”
  “厄利孔?那家制造机关炮的军工企业?”男爵很是惊讶地说,“那至少需要上千万瑞士法郎的资金吧!”(1945年时瑞士法郎对英镑的汇率大致是17.6:1)“资金方面您不必担心,我们可以艹作好注资所需要的程序,并利用伴侣和直系亲属对财产遗留和赠予不需要缴税这一条款实施资金转移,但与厄利孔公司方面接洽协商时,就得由您出面艹作了!”林恩回答说。
  匹菲尔男爵想了想,反问说:“资金一旦到了我的企业名下,我对它们的占有权可就受到法律保护了,你们放心?”
  林恩笑着看了看小匹菲尔,说道:“以您的人格和品行,我们当然放心!”
  想是许久没有抽烟了,匹菲尔男爵并没有随身携带,也没有在客厅里备着,他说了句“抱歉”便起身离开了,好几分钟后才抱着一个小木盒子回来,并且直接拆封打开,将里面的雪茄分了两根给林恩和斯查尔。
  雪茄是好雪茄,对于匹菲尔男爵此举,林恩自觉有趣:看来再老辣的人也会有犹豫不决的时候。
  抽起了雪茄,男爵怔怔地盯着《色当之战》,仿佛能从这幅油画中看到自己过去在沙场上奋勇拼杀时的勃勃英姿,想起当年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气概。
  “他戒烟已经好多年了!”小匹菲尔在一旁对林恩“出卖”了老爹。
  林恩笑着点点头,看得出来,男爵正在做最艰难的抉择。
  过了好一会儿,匹菲尔男爵背身问说:“两位先生,这件事能否再容我考虑几天?我希望能够跟我的老朋友们商量一下——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
  “当然,相信男爵阁下的朋友们也怀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且能够保守这至关重要的机密!”林恩带着斯查尔起身,然后看着小匹菲尔说:“对了,男爵阁下,我和西格弗雷德也算是话语相投,他渴望在某一方面证明自己,但光是旁听眼观可成不了大事,我们这次不妨也给他一些锻炼的机会,我相信稍加时曰,西格弗雷德也会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小匹菲尔听了这话自是喜不胜收,可男爵却平静而深沉地说:“我的儿子自有我的调教方式,先生不必多虑。”
  “那好,三天之后我们再来,希望到时候阁下给我们的是好消息。”林恩以绅士的礼节欠身,然后和斯查尔一同走出房间。
  上车之后,斯查尔迫不及待地问说:“长官,您刚刚所说的几个关键问题并不在我们的计划之中,是准备调整计划吗?”
  林恩笑着摇摇头:“没有哪个计划一出来就是完美的,但如果你觉得我是为了迎合这位旧贵族军官而改变计划,那也未免太小瞧我的定力了。不论如何调整,我们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个。”
  斯查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仍不明白林恩今天为什么特意挑他同行。
第118章
新马达的启动
  乘出租车回到了住处,林恩问斯查尔:“阿尔弗雷德,你对雷达技术有多少了解?”
  “只知道一些最基本的情况。”斯查尔答说。
  懒得不兜圈子,林恩坦直说道:“安德里上校得到的消息是厄利孔公司有意向雷达火控方面发展,而刚刚我们拜访的这位冯·匹菲尔男爵,他拥有的只是一家从事金属铸造的中型企业,这就像是一匹普通的马,要让它从群马之中脱颖而出,我们得给它安上一个尖锐的角。”
  斯查尔按着对字面意思的理解问:“让它变成独角兽?”
  “独角兽也好,独角怪也罢,能与厄利孔顺利合作是最重要的。”言罢,林恩拉过斯查尔小声交代:“基地有尖端的雷达技术人员和装备,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匹菲尔的企业获得这方面的合法资质。我和安德里上校也商量过了,要从几方面同时入手:收购那些无线电方面的纯科研机构,从类似格玛公司这样的军工企业获得雷达技术方面的书面技术授权,招募一些从德国流散过来的无线电技术人员。总之速度要快,且尽量不引起外界的注意。”
  斯查尔虽然点头,可仍有些疑惑地说:“长官,您确定匹菲尔男爵会和我们合作?”
  林恩答道:“不能说绝对,但我觉得把握还是很大的。我个人看重的其实不是他的企业,而是他的为人和名誉。这样一个古板的德国旧贵族在瑞士已经呆了二十多年,周围的人包括工厂的工人们对他有着公正的评价,而且人品比较可靠。若是再寻找其他瑞士企业,我担心短时间内很难找到真正可信的,若是全盘收购某家企业,又得大规模调整内部人员,多少会引得外界的关注!”
  斯查尔琢磨了一下,赞道:“您的考虑确实很周全。”
  林恩对这样的恭维没有任何的欣喜,他叮嘱道:“就这样着手办吧!行事越低调、越谨慎就越安全,如果在这方面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找安德里上校确认。”
  “我明白!”斯查尔很干脆地回答到。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林恩等人一面等待基地参谋部和宪兵部的特派人员,一面在冯·伯宁和帕特男爵的安排下出席一些相对传统的社交场合,逐步接触、结交曰内瓦的上流人士,通过这种交际方式来获取各方面的信息,为后期工作铺垫基础。
  对于这样的交际方式,安德里夫妇应该是最熟悉也最擅长的,可惜他们在第三帝国的上流交际圈已经是熟面孔了,公然在瑞士的富人阶层活动恐被认出,所以只能审慎地参加这类活动。相较而言,考特兰德虽然见惯了大世面,可他不善言辞,说话往往过于直白,并不属于那种到哪里都混得开的类型。倒是他那出生在富商家庭的妻子阿莱尔,性格开朗、讨巧善言,与人交谈时往往很快就能够打开场面。
  至于林恩,一个在平民家庭出生、成长的普通青年,初来这个时代一直都是低级作战人员,对这些高层次的社交活动并没有与生俱来的天赋,他仅有的经验来自于在基地时与高级将领官员的接触,然而尽管都是德语国家,瑞士的文化习性仍与德国存在较大的差别,在与人交谈时又必须小心谨慎地避免说漏嘴,像学习骑术一样,林恩很快对这种社交场合感到厌倦且没有信心,尤其对那些不分年纪喜欢围在黛娜身边嗡嗡作响的“大苍蝇”十足的憎恶。好在黛娜并非那种带得出来、带不回去的风流佳人,她在处理丈夫之外的男士所表现出的殷勤、谄媚、讨好甚至稍显露骨的爱慕时,总能够在不破坏气氛的前提下做得委婉周到,让不论是银行家、企业家、政斧官员还是持有外交、投资、旅游等身份的其他国家人士都占不到一点儿便宜。
  这,也是林恩倍感欣慰之处。
  三天之期转眼即至,通过帕特男爵安排的监视,林恩得知冯·匹菲尔男爵这段时间只是拜访了几位同样于20年代从德国移民过来的老友,这些人大部分和他一样有着在德皇军队服役的经历,军衔最高的曾经做到过陆军上校,而且在瑞士的生活基本上都是低调、平和的,俨然和跟过去的生活进行了彻底的割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