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校对)第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225

  无耻地抄袭他人名言,林恩还模仿巴赫中校,用高亢却不做作的腔调喊道:“帝国元首万岁!德意志万岁!”
  预备队士兵中有人呼应,也有人用质疑的眼光看着林恩,然而当训练军官再一次低头看表时,真正能够发挥决定作用的排长们已经别无选择了。
  噗……噗……噗……
  戴着手套鼓掌的沉闷掌声冷不丁响起,只见一袭黑色皮衣的巴赫中校如幽灵一般出现在队伍侧旁。紧跟在他后面的,还有一个长相陌生的年轻中尉,他个子又瘦又高,与林恩印象中的法国总统戴高乐有几分相似,但既没有留胡子,也没有领袖般的桀骜,而是给人一种沉稳踏实的感觉。
  巴赫稳步走到队伍中间:“虽然真正的对抗演练还没有开始,我们已经看到了一幕精彩演出!你们每一位在训练中都很努力,也合格地掌握了各种战斗技能,但是,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今晚,记住刚刚这位年轻人所说的每一句话。不论胜利在望的顺境,还是面对强敌的逆境,都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看清形势,牢牢把握每一个机会!这甚至可以作为你们每一个人的战斗信条!”
  听到巴赫中校当着众人说出这番话,林恩并没有像过去那样诚惶诚恐、瞻前顾后,而是昂首挺胸,为自己能够把握住这样一个绝妙机会而自豪。
  没有多余的废话,劳伦茨·巴赫简单点题后宣布对抗演练开始。
  第一次担当指挥官,林恩刚一开始不免有些慌乱,但也如他自己所说,镇定是他有别于常人的一大优势。静下来判断形势:进攻方想必是由精锐的“吸血鬼”突击队员担当,估计人数不会太多。自己这一边有完备的阵地工事作为依托,又预先做好了应对“敌人”夜袭的心理准备,只要认真缜密地组织好防守,就一定有赢得对抗胜利的机会!
  如此不断给自己注入信心,林恩很快摒除杂念,按照自己的设想迅速部署防御——村庄不大,但如果分兵实施全线防御,很容易被对手找到突破机会,何况夜黑风高,自己这一方今晚既没有配备红外线夜视仪,又不准使用照明弹跟明火。于是,他命令第一排士兵潜伏到村庄外围的壕沟以及树林中,对于零星之敌不予理睬,等到“暗夜战士”们成队靠近时才予以攻击;第二排士兵分散部署于村庄四面阵地,拉开间距、保持警惕;第三排分别驻守阵地四角,任意一处阵地遭到敌人攻击都能够尽速支援;第四排士兵作为预备部队,分别埋伏在指挥部、油库和弹药库附近,一旦敌人突入阵地,即以猛烈火力予以歼灭。
  各班、排部署妥当,扮演进攻方的部队却迟迟没有出现。起初一两个小时还好,熬过了午夜,就连林恩也忍不住打起了呵欠。缺乏实际指挥经验的新丁这会儿才想起让士兵们轮流休息,然而命令下达下去没多久,从东面阵传来的枪声正式拉开了对抗演练的序幕。
  听这枪声略显稀疏,林恩估摸是对手的袭扰之计,便要求各部按兵不动。枪声持续一阵后果然停止,但前哨报告说埋伏在东面壕沟中士兵悉数“阵亡”,阵地上的守军在完全看不到对手的情况下开枪阻击,按规定是无法取得有效成绩的。
  既然被对方探知了壕沟中的“把戏”,林恩连忙下令从另外三处阵地撤回外围部队,让他们直接加强到战壕阵地中。又过了十来分钟,西、北两个方向的阵地接连响起枪声,且听起来十分密集。林恩依然按兵不动,又下令另外东、南两处阵地加强戒备。果不其然,南面阵地很快报告说遭到敌人猛攻。林恩下令第二、第三排各自抽调人员增援东南、西南两个支点,南线阵地撤出一半人员。故意让对方从这一侧突破进来,并强令第四排在敌人进入手电筒有效照明范围的情况下不得开火暴露位置。
  林恩的算盘固然不错,可惜进攻方似乎一早就识破了他的这些小伎俩。迅速攻下南面阵地之后,突击队员们并没有摆出单刀直入的姿态,而是沿着环形阵地向两翼迂回。结果双方在东南、东西南两个支点发生激烈交火。随着战斗的升级,林恩坚持不动用第四排兵力,让原本部署在东面阵地的士兵赶去增援。然而,这批战斗人员刚刚离开,东面阵地就遭到了对手的“猛烈进攻”。一时间村庄四周枪声大作,仿佛对手有千军万马从四面合围。
  林恩坚信“吸血鬼”突击队最多只会动用晚上在餐厅一起用餐的那七八十名突击队员,所以接下来也只从西面和北面抽调兵力。执着的坚守终于赢得了战果——埋伏在指挥部附近的第四排人员借助手电筒打了一场干净利落的伏击战,“歼灭”了从南面阵地过来的十余名进攻者。紧接着,突破东面阵地的进攻者奔袭弹药库而来,在中途也遭到了第四排伏击部队的猛烈阻击。仅此两仗,自行退出战斗的进攻人员就达二十余人,但他们拒绝向防守方人员移交“被缴获”的红外线夜视仪。
  经过“惨烈”的战斗,弹尽粮绝的守军失去了东南、西南两个阵地支点,西、北两处阵地也继东、南阵地之后相继被攻破。撤入村庄的残余士兵连同第四排和林恩的连部依托建筑物进行了最后的防御。无奈红外线夜视仪在这种黑暗环境作用明显,林恩最终也主动躺倒在地。
  “很不错嘛,小伙子!这场仗打得很漂亮!”
  听到这颇为熟悉的声音,林恩抬头一看,脸上抹了黑泥的士官埃里克已向自己伸出了右手。
  该做的都做了,但双方夜间战斗力实在相差悬殊,林恩十分坦然地笑道:“全员阵亡还算漂亮?”
  将自己的小老弟从地上拉起来之后,埃里克拍了拍他的臂膀:“比前面三期都好!呵,本来还想让你尽快到我这边来帮忙的,看来还要等上一阵子了!”
  这话是虾米意思?林恩很是好奇。
第92章
备选精英
  再次站在巴赫中校面前,林恩这“败军之将”却得以将胸膛高高挺起。根据训练军官的统计,从进攻方打响第一枪开始,他率队防御的村庄坚持了一小时又十分钟才宣告失守。按照对抗演练的规则,守军全员阵亡,进攻方则损失了三十八名精锐的夜战兵。
  在全体参训士兵的注视下,巴赫中校以两脚分开一寸之姿收腹挺胸,双手自然地背于身后,略微抬起下巴,目光平视前方。
  “我们投入了八十名精锐的突击队员和两辆载有大功率红外探照灯的装甲车,又剥夺了你们使用夜视仪和照明弹的权力,这对你们来说确实有失公平。但是……我就是要让你们每一个人明白,战场毫无公平可言!大多数时候,你们不得不面对强大的对手,不得不在困境甚至绝境中作战!诸位,掌握先进的武器和技能并不等于掌控了战场,你们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要走的路也还很长。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不断提升思维和眼界,才能够成为真正合格的战场精英!”
  这句话说得非常实在,对这些经历了艰苦训练的士兵们也很有勉励作用。林恩愈发觉得巴赫拥有超凡的领袖气质,若不是帝国濒临覆灭,像他这样个人能力和魅力都十分强大的年轻军官应该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甚至有可能成为隆美尔式的帅才!
  “经过三个星期的正式训练,到今天为止,课程全部结束。恭喜各位顺利通过了结业测试!接下来,你们将加入光荣而又神秘的‘吸血鬼’突击队,成为令敌人胆寒的特战精英,用你们的青春热血和钢铁意志为元首而战——为德意志而战!”
  在这寒冷的夜晚,狂热的口号就像是一针兴奋剂,士兵们一扫疲态,无不以高亢的嗓音作出回应。
  气氛如此热烈,巴赫却表情平和地走到一旁,换由那位长得和戴高乐有点雷同的中尉军官走到队伍前方。
  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他告诉这群刚刚结束训练期的战士,在他们补充到突击队所属各分队之前,自己将担任他们的教导军官,安置他们的生活起居和装备配备,组织他们的日常训练——这段时间可能并不长,但他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好随时投身战斗的准备,在必要时刻能够毫不犹豫地位德意志献出最宝贵的生命。
  对于真正的德国士兵,林恩觉得“献身”或也无可厚非,但自己从一开始就抱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并期盼在战争结束后有一番大的作为。因此,他对于这位中尉军官的腔调有些反感。
  说完了这些,中尉军官便直接接替了训练军官的角色。在他的亲自指挥下,士兵们按照新的班排编制列队登车,然后坐着军卡返回兵营,并被告知将于凌晨4点集结出发,乘车前往他们的新驻地。
  回到兵营后,林恩草草洗漱,收拾行装后准备眯上半个小时,然而一名训练军官不期而至,让他立即跑步前往指挥部报到。
  林恩虽然不明所以,可还是第一时间执行了命令。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他遇到了之前被士兵们推选为排长的四位士兵。也大致知道他们都来自于武装党卫军各基层部队,三名是武装党卫军上兵,还有一个是老资历的一兵。在平时的训练中,他们四人的表现并非最突出的,但人缘都很不错,并且在一些训练科目中展现出了较好的大局观和领导能力。
  彼此的出现似乎都在预料之中,五人沉默不语地结伴而行。这里的指挥部设在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半地下工事里,从外面看就像是一块偌大的岩石,普通士兵平日里没有接近的机会。在值班警卫的带领下,他们穿过冰冷的水泥走廊,第一次进入到了地下工事的核心部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占地约有两百平米的圆形指挥大厅,正对面的墙刷成了雪白色,中间是一支展翅欲飞的雄鹰图案,两边各挂了一条长长的万字旗带,红白黑的鲜明色差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
  和林恩所看过的一些电影情景相仿,这个粗分为上下两层的圆形指挥大厅就是个通讯中枢,四周围摆放着好些电台设备。因为是凌晨时分,只留有三名士官仍在值班。一行五人跟着警卫沿着顺时针旋转的楼梯上到了二楼——由于整个大厅连同弧形穹顶形成了一个半球形的空间,这一层只有边缘设置了供人们行走的廊台,而一个带有落地窗的会议室就在这二楼与雄鹰图案和万字旗带正对的位置——透过一尘不染的玻璃,林恩看到了巴赫,几名负责各科目训练的军官和“戴高乐中尉”这时也在场。
  推门进入会议室,掺杂了烟草和热咖啡的味道,空气中弥漫在一种奇怪的气氛。
  见五名士兵鱼贯而入,巴赫非常客气地起身说道:“诸位,请坐吧!”
  临时担任连排长却没能带领部下们赢得胜利,这五名士兵原本的自信都打了折扣。当勤务兵给他们端来热咖啡之后,他们越发显得拘束。
  这些没能逃过年轻中校的眼睛,他微微一笑:“在这里,我首先要恭喜各位!由于你们在训练中展现出了高人一筹的能力和思维,根据我们的一致评定,你们将作为备选精英进入第二阶段的特殊训练。正常情况下,这个阶段将为期半个月,但鉴于最近的战场形势,我们计划将它缩减到十天左右。”
  听了这话,五名士兵不约而同地相互看了看,彼此眼中除了如释重负,更有不同程度的喜悦之感。
  似乎是为了给这些“备选精英”们相对宽松的心理氛围,巴赫有意保持着平时难得的微笑:“诸位,回去好好睡一觉吧!你们不必更换营地,明天早餐后再到指挥部来报到!”
  迟疑了两秒,五个尚且沉浸在惊喜中的大头兵才忙不迭地起身。木制靠背椅不可避免地在光洁地面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抱歉!”林恩第一个向军官们道歉,在这之后,其余四人才想起这个基本的礼节。
  巴赫微微点头。
  走出会议室时,警卫并没有前来引路。
  其实以这座建筑物的规模和结构,领一次路也就够了。
  沿着旋转楼梯走下大厅时,五名士兵都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脚步。从上往下看,这大厅正中央的地面是一幅放大的欧洲地图,并以不同的颜色标注出各方势力范围。一眼看去,代表英美盟军的绿色和代表苏军的黑色已经将红色挤压到了非常狭窄的空间内——在东线,几块孤零零的红色区域成了黑色汪洋中的孤岛。
  看着这幅地图,想着德国岌岌可危的形势,士兵们一个个面色凝重。纵然有机会成为精英中的精英,单凭一小群人的力量,即便倾尽所能也改变不了磅礴的战争大局吧!
  有心无力的失落又一次充满胸腔,林恩顿感憋闷,然而事已至此,还是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抓紧时间了解、熟悉周围的同僚,拉拢那些有拉拢价值的人,尽快拥有一支可以为自己所掌控的小团队。总之,要在帝国末日到来之前做好准备,免得在最后的崩溃中仓皇无措、失了机会。
第93章
他乡故知
  从预备队士兵转为“备选精英”,体能训练的强度降低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军事课程、组队演练以及在兵营指挥部的实践——这里可算是“吸血鬼”突击队的指挥中枢,就连巴赫也有很多时间都在这里运筹帷幄,而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林恩见识到了这位年轻中校有如魔鬼的一面:每天至少工作十八个小时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记忆力好的让人吃惊,事无巨细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若不是亲眼所见,林恩不敢相信这世上竟有如此完美之人!
  既然是指挥部,自然少不了作战信息传递。也确如林恩所知,德国此时已临近崩溃。不论东线还是西线,基本上每天都有防线失守、据点被破的消息传来,越是天气晴朗,噩耗就越是频繁。在这种情况下,最高统帅部指令中出现最多的莫过于“死守”、“反击”。在一线作战部队拼尽全力仍无法夺回阵地的情况下,擅长夜战的“吸血鬼”突击队成了东西战线的救火队。有时候,二三十人的夜战小分队单独行动,通过夜袭敌军指挥部或后勤中枢来扰乱对手部署,给己方部队创造反击的机会;有时候,夜战部队和常规士兵一同行动,借着夜幕掩护攻袭敌军阵地——除了配备红外线夜视仪的“暗夜战士”,营级编制的“吸血鬼”突击队还下辖一支连级规模的装甲部队。虽然从未亲眼见过,但通过接触指挥部的相关资料,林恩得知车载红外线探照灯和夜视仪已经成功装备到了豹式坦克上,并在作战行动中展现出了较强的夜间作战能力。
  了解的越多,林恩对“吸血鬼”突击队的赞叹之意也在与日俱增。要知道这并非海豹、阿尔法大展拳脚的年代,而是遥远的1945年。大多数国家仍沿袭着传统的作战模式,比拼着飞机、坦克和战舰数量,特种作战尚且处于萌芽发展阶段。
  不过,即便拥有突出的技术优势,“吸血鬼”突击队在东线和西线却远达不到得心应手的程度,这其中最大的制约当属特种装备的产量。林恩虽然没能打探到精确数字,但基本可以推断:获得红外线装备的豹式坦克连同辅助作战的装甲车不超过50辆,供单兵使用的红外线夜视仪也仅有百余套,而且这些昂贵设备的月产量非常低。正因如此,巴赫不得不通过慎密的计算来充分发挥现有装备的作用,并要求“暗夜战士”们尽最大努力保护好夜视装备。
  同情之余,林恩亦深感无奈。对巴赫的敬仰让他渐渐产生了一种设想:说服这名年轻的党卫军中校在战争结束后一块干事业。若是能够得到他的倾力支持,在德国投降时秘密拉走队伍、带走装备就要容易得多。可是,林恩又对如何向这位神一般存在的年轻中校开口感到困扰,毕竟在德国彻底战败之前,任何自立门户的想法都有叛逃之嫌。一次单独相处,林恩想要敲敲边鼓,可见巴赫的慨然正气,话到嘴边却还是咽了回去。
  不知不觉间,作为备选精英的十天时间结束了。在一场由巴赫亲自主持的测试中,凭借超前数十年的知识和见识,林恩以绝对优势取得了综合成绩第一,而且怀着特殊的目的,他在与周围同僚的相处中也显得格外活跃,因而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在结业的次日,巴赫亲自授予其武装党卫军候补军士的军衔,使之在短短半月时间里“连升三级”。只是到了战争末期,为了鼓舞前线将士的士气,战场晋升和荣誉勋章颇有“泛滥”之势,这种最低级别的“三级跳”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同作为备选精英的四名士兵也同样获得了军衔晋升一级的奖励,紧接着,突击队指挥部宣布了五名备选精英的分配方案:两人前往由同期接受基本训练的新突击队员所组成的部队担任排副职务,一人前往突击队直属装甲连,还有两人则留在突击队参谋部从事基础参谋工作。
  让林恩感到意外的是,尽管在之前与军官们的谈话中表现出了前往一线部队的强烈意愿,他却成为了留在参谋部的两人之一。想着能够跟在巴赫身边多学一些东西也是好事,也就接受分配安心呆了下来。
  从战斗人员的数量来看,“吸血鬼”突击队充其量也就是加强营级别的部队,但它的指挥部不论设施、装备还是参谋人员配置都达到了一个更高的级别。用巴赫自己的话来说,许多国防军的军部尚不及于此。从巴赫往下,指挥部共有六十多名专职参谋和技术人员,负责内部和外围警戒的士兵也有一个整编排的规模——偏僻的地理位置加上严密的戒备,林恩感觉自己正置身单机版《荣誉勋章》中的某个场景。同样是雪地丛林中的德军秘密基地,同样是钢筋混凝土的半地下工事,甚至就连哨兵手中的MP44突击步枪也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自己穿着一身崭新的德国党卫军候补士官制服,戴着配有鹰徽的军帽,站在了这个注定失败的阵营之中,苦苦等待着自己的机会。
  “嘿,老弟!在想什么呢?”
  听到这个声音,林恩故意一脸惆怅地转过头:“想家!”
  来者的情绪本来还不错,听林恩这么一说,满怀沧桑地叹了口气:“唉,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家人了!”
  林恩动作自然地从口袋里掏出香烟。作为备选精英进行第二阶段训练时,他就已经算是加入了“吸血鬼”突击队,享受正式在编人员待遇——每个星期固定领用两包香烟,另外还可以用配额的香烟和糖换取额外的香烟。再加上之前作为预备队员时得到的半数配额,林恩这会儿已经攒了三包。平时舍不得抽,但每次见到这位同样是外籍日耳曼人的“丹麦老乡”古尔夫·迪格里奥,他从不吝啬任何东西。
  抽了两口烟,迪格里奥的神情又稍稍舒展一些:“战争会结束的!迟早会的!”
  “是啊,迟早的事!”林恩总是这样跟着抒发感慨,却不是因为没有主见。和自己这样的大头兵所不同,迪格里奥是机械工程毕业的高材生,早在1940年就应召加入了党卫队,又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和重用,如今已经升到了武装党卫军少尉军衔,在指挥部里负责军械调配——若再早几年或是战争还没爆发,这可算是一份公私兼营的美差,只是如今的形势成了德军每一位军需官的噩梦:前线需求巨大,后方供应困难,仅凭个人能力协调,最终也只能落个吃力不讨好。
  越是如此,林恩越是以老乡加小弟的角色自居,敬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闲谈时又不经意展露一下自己在工程机械方面的“天才想法”,让迪格里奥时而自信满满、时而满怀遐思。再加上两人年龄相差无几,外在性格又都比较随和宽容,在私下里很快成为了好友。
  “别想那么多了,顺其自然吧!”迪格里奥用胳膊肘捅了捅林恩,“下午轮休的时候一起去练枪吧!比比看谁的命中率高,赌五根香烟!”
  “嗯,好!”林恩的口气听起来也积极一些了。作为突击队指挥部的参谋人员,每天练枪是保持单兵战力、缓解精神压力的必修科目,但在恶劣的大环境下,这里的弹药也不是无限量供应的。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有10发步枪弹、15发手枪弹的配额。若只是想保持状态,这些倒也凑合,可要想在射术方面再上一层楼,这些可就远远不够了!
第94章
竞技
  这天下午,林恩的轮休时间稍早,于是直接回到宿舍。等了半个小时,迪格里奥来了,这时候林恩正好在擦拭枪械。货真价实的德裔丹麦人拿起他的驳壳枪瞧了瞧,惊讶地说道:“这还是二十多年前的古董货!”
  “嘿!没办法呀!又不是军官,没资格配备鲁格或者沃尔特!”林恩不吝于“自贬身价”,而这种自嘲的口吻也总是能够博得迪格里奥那长兄般的同情。
  “一把手枪有什么难的!想要什么型号?”迪格里奥也算是个军需官,加上“吸血鬼”突击队在党卫军直属部队中拥有十分靠前的装备优先权,普通枪械方面确实不是什么大问题。
  林恩知道,若是自己真说要鲁格08之类的名枪,多少还是会让“老乡”为难,于是想了想,狡猾地说:“我就喜欢这种毛瑟军用手枪,质感十足,打光了子弹还能当榔头!嘿!要是有二十发弹容量且有快慢调节功能的型号就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