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校对)第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225

  迪格里奥咧嘴一笑:“行,不就是M1932么?一包烟换一支!”
  听迪格里奥这么一说,林恩连忙从床下的背囊中掏出两包烟:“大哥,给弄两支行不行?”
  “两支?你一个人用?”迪格里奥很是疑惑地看着林恩,别人一支都嫌它重,这家伙还要两支?
  “嗯,大哥,你不知道,我有一项特殊技能,那就是双手用枪!”林恩以手当枪,摆出双枪连射的架势,嘴里还“啪啪啪”地模拟声音。
  “是么?”迪格里奥想了想,接过了那两包烟。
  “哎,大哥!”林恩轻唤一声,又从行囊中掏出最后一包烟,恳求道:“再给多弄一些子弹?”
  “每天不是有配额子弹?”迪格里奥一边将烟塞进口袋,一边好奇的嘀咕说。
  “大哥你又不是不知道,射击训练场每人每天的那点儿子弹配额,根本不够练手!”林恩是真有不满之意,这阵子训练强度不高,除了在指挥部值班学习以及自己背诵德语单词、练习对话,每天本来可以抽出不少时间去练枪,但定量的子弹配额对他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又不能占用那些疏于练习之人的。
  想要更多的练习?人云:自己找子弹去!
  “行啊行啊!”迪格里奥虽然嘴上一副满不在乎的口吻,但林恩看得出来,他也并不是那么有把握。若是不顺利,也就当这三包烟打了水漂吧!
  光是嘴上说说也不足以证明什么,林恩干脆将擦好的老枪带在身上,揽着迪格里奥的肩膀:“走,去靶场练枪!”
  这突击队本部的靶场算起来共有六个,四个模拟实战环境的位于营地之外,林恩先前作为预备队士兵时就去过。两个靶场位于营地内,其中一个是小型的地下靶场,即便晚上练枪也很安全,但只能进行原地的靶纸射击;另一个属于露天靶场,设置了电控的移动靶和道具靶,最大射击距离为300米,可以使用各种步枪、冲锋枪和手枪。
  在这之前,林恩和迪格里奥一起练过几次枪,大多数时候是在地下靶场。在不到50米的距离上打固定靶,只要稍加练习便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因而林恩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还输过一次。也正因如此,迪格里奥才舍得拿出五根香烟作为奖励——毕竟自己也还是有赢面的!
  出了宿舍,林恩直接拉着“老乡”往露天靶场走。迪格里奥虽然也在前线呆过一段时间,但一开始主要是担任军械保养维护的技术军官,后来又在军工企业担任了一段时间的技术督查,真正参加战斗的机会少之又少。见他有些忐忑,林恩满不在乎地选用了手动的毛瑟98k以及自带的驳壳枪。
  迪格里奥选择的是MP44和P38,两种枪械不论是自动性能、精准度还是实用性都很不错,在“吸血鬼”突击队内堪称“黄金搭档”。
  “全向自由移动射击!”在没有与迪格里奥商量的情况下,林恩直接让靶场管理员选择难度最好的模式。
  虽然自己并不擅长移动靶,但看看双方手中相差悬殊的武器,迪格里奥还是心安理得地装好子弹、拉上枪栓。
  将打开了保险的驳壳枪插在腰带上,林恩枪口向下斜端着毛瑟步枪。听到提醒靶子开始移动的电铃声,他双脚一前一后站定,深吸了一口气。
  第一个从土垛后面出现的标靶是个真人大小的稻草人,它戴着一顶灰绿色的美制钢盔,身上的卡其布制服已经被穿了无数的弹孔。
  迅速判定距离,林恩略微下压枪口,预判提前量,在屏住呼吸的状态下扣动扳机。
  当!
  子弹打在钢盔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啪……啪……
  由于第一枪失的,旁边的迪格里奥又接连着开了第二枪,总算也命中了目标。
  林恩并不分心去观察同伴的射击情况,他左手握着护木,枪托下压抵在右胸,右手顺势拉动枪栓,抛壳、上弹一气呵成。
  在这个靶场,射击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左右移动,还可以将枪支在不同高度的几个战位射击。循着之前来这里练枪的记忆,林恩知道第二个标靶将出现在更远的土垛后面,而且穿盟军制服的稻草人是蹲着操控机枪的。于是,他迅速向左移动,右膝点地,平端起步枪,很自然地闭上了左眼。
  在突击队本部呆的时间比林恩长得多,迪格里奥当然不会不了解这些靶场的设置。他同样移动到了更利于射击的位置,并将突击步枪搁在了沙袋垒砌的半高战位。
  沿短轨横向移动的速度虽然比第一个慢,但这个“英国士兵”身前挡着一挺水冷重机枪,子弹非得打在它胸部以上位置才算有效。
  当!
  几乎相同的脆响再次伴随孤独的枪声传来,极富英国特色的平顶钢盔在子弹的冲击下向后飞了出去。
  啪……当!啪……当!
  在接近百米的距离上,迪格里奥接连两枪似乎都打在了那挺用作障碍的废弃机枪上。结果,他又孜孜不倦地开了第三枪,这次终于没再听到子弹击中硬物的声音。
  林恩早已变换位置来到了最左侧,他知道,第三个出场的将是一个趴着的“苏军士兵”,它手里是一支圆形弹鼓的波波沙,在大约百米的距离上,这种武器对德军步兵的威胁是相当大的。
  对付这个标靶,平时许多人都选择趴着射击,林恩却反其道而行之,他站直了身子,以居高临下之势平端步枪。待到标靶出现的刹那,他猛然压低枪口,几乎是在纵向“甩枪”的过程中扣动扳机——因为就在这个时候,第四个标靶也出现了。它是个摆出勇猛冲锋姿态的“苏军士兵”,以斜线移过两个土丘之间的一小段距离,留给射击者反应的时间只有区区几秒。
  若是使用突击步枪,应付接连出现的两个目标并不难,可传统的手动步枪就不一样了。林恩左手依然紧抓步枪护木,右手迅速离开扳机位置伸向腰部,在拔出驳壳枪并将其端起的过程中,右手拇指完成了向后扳动击锤的动作。手臂伸直,向右偏头直接瞄准,在那个标靶即将消失之前扣动扳机。
  以大大超出普通手枪子弹的速度,这发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在旋转中沿着平直轨迹飞去。
  林恩平心静气地看着那穿着黄褐色军服的稻草人肩部位置尘屑震起、弹孔乍现。带着强烈的自信,他手腕翻转,使得枪匣与地面平行,当三次彼此分隔的目标同时出现在或近或远处时,他连连扣动扳机——这种射击方式很好地解决了毛瑟军用手枪后坐力大、枪口明显上跳的技术困扰,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发明”!
第95章
转机
  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林恩长跑之后心情舒畅地用过早餐,回到宿舍换上干净整洁的军服,却见迪格里奥神色匆匆地走进房间,反手关门,将一大包东西丢在床上。
  听到重物磕碰的声音,林恩猜到了内容,连忙打开布包一看。偌大的枪套,除了用来装驳壳枪还能干嘛?
  打开枪套,摸出两把乌溜溜的毛瑟军用手枪。简洁的线条、光洁的枪面、宽厚的枪匣,崭新的外观与他先前那支老旧货色简直是天壤之别,而最让林恩感到欣喜的莫过于分开放置的两支长弹匣,乍一看它们就像是MP40的直排弹匣,只是大小和长度都缩了一号。上手一试,清脆的声响犹如天籁之音,各部位之吻合简直天衣无缝!
  “M1932?”林恩说的正是德国原版“二十响”的编号(该设仿照了西班牙1927年生产的型号)。
  “嗯哼!”迪格里奥不冷不热地应道,只见他迅速掏空了衣裤口袋,将六七十发锃锃发亮的圆头短子弹扔在林恩床上。
  “啊……上帝虽然让我卷入这场残酷的战争,却又赐予了我一位重情重义的好兄弟,感谢上帝!今后有什么事用得上小弟,只要大哥一句话,定当全力以赴!”林恩嘴里说着好话,注意力却已经完全放在了这两支崭新的驳壳枪上。经过前一阶段的训练,自己近身战斗能力差的弱项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若是再加上这两支小杀器,嘿嘿,毛子们,尽管放马过来吧!爷要让你们鸡飞狗跳!
  迪格里奥自顾自地松开领口,见“老乡”兼小弟如此高兴,便也将原本放到嘴边的抱怨自吞下去——谁叫咱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呢?
  “你的那支老枪,拿给我回去交数!”
  这阵子德语水平仍在不断提高,但林恩还是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连忙从枕头下面掏出老枪。
  弹仓只能容纳六发的早期型号,在毛瑟军用手枪系列中堪称古董。看着这支棱角部位已经磨光的,再看看让林恩爱不释手的那两支,迪格里奥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有了新装备,林恩一有时间就往移动靶场跑。这驳壳枪固然要比一般的手枪沉重,但他好在继承了一副健壮的躯体,双臂的力量也较为均衡。如此反复练习,双枪射击的准度迅速提升,好几次都让一同练枪的同僚们瞠目结舌,“双枪射手”的美名也不胫而走。
  这天刚从靶场畅快而归,正盘算着怎么让迪格里奥再给自己弄一些手枪子弹来,走进指挥部,却突然发掘里面的气氛格外沉闷。巴赫中校独自站在圆形大厅的中央,仰着头望着白色墙面上的巨大鹰徽。尽管皮衣光洁锃亮、一尘不染,那背影却给人一种极端无奈的落寞之感。
  “发生什么事情了?”林恩小声问一旁的值班军官。
  军官极小声地说道:“中校的父亲,林德·巴赫将军,在东普鲁士前线阵亡了!”
  “啊?”林恩惊得目瞪口呆。怎么会是东普鲁士前线?自己初遇劳伦茨·巴赫不就是在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么?啊!难怪他这样一个突击队总指挥官会跑到被苏军包围的地方,原来是去探望父亲!
  以劳伦茨·巴赫的职权,帮助父亲回到本土也是易如反掌的。若是那样,他也就不会在东线的激烈战斗中阵亡吧!
  这样的想法完全在情理之中,但林恩也知道,要让一位视荣誉为生命的德国将军抛下士兵独自逃离前线,恐怕比让他死更加难以接受。劳伦茨·巴赫年纪轻轻就展现出了极其优秀的军人品格,想必是自小受到了家庭氛围的熏陶。如此看来,巴赫将军的指挥能力未必一流,但至少应该是个正直、勇敢的传统军人。
  巴赫就这样如一尊水泥雕塑站在那里,周围的人说话不敢大声,就连走路也是轻手轻脚的,但战争可不会为谁的悲伤让路。电报机上的指示灯未曾停止地闪动着,坚守岗位的通讯员不断译出来自各方的电码。在正常情况下,参谋军官们会按照电报的轻重缓急进行处理——这个时候,急电就是烫手山芋,任谁也不愿意拿在手里!
  那个倒霉蛋很快出现,因为怀有特殊目的,林恩平日里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这些同僚。在从那双眼睛里看到渴求帮助的目光之后,他犹豫了一下,点头示意对方由自己来办。
  有意以能够轻易听到却又不至于突兀响亮的脚步声走到巴赫身旁,林恩轻言道:“长官,在如今的局势下,阵亡也许是每一位德意志军人最好的归宿!有朝一日,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帝国旗帜仍然飘扬的地方倒下,无怨无悔!”
  这样两句话不乏语法和发音错误,但巴赫却没有做出如林恩所期盼的反应,而是以低沉的口吻背身说道:“有什么事?”
  林恩不卑不亢地回答道:“总指挥部发来一份急电!”
  也许越是坚强之人,越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巴赫没有转身,甚至没有侧头,只是平着伸出左手。
  林恩连忙将电报纸放在他手上,轻缓地后退半步。若是平时,巴赫总能够以很快的速度读完电报,这一次他却低头看了足有两分钟。
  “卢卡!”
  听到巴赫的召唤,一名站在发报机那边的年轻尉官小跑而至,啪地一个立正:“长官!”
  有那么十来秒的沉默,巴赫用他固有的平静语调说道:“给第三突击分队下达作战指令,全力配合第11装甲集团军作战!同时,让装甲连抽调一个排的兵力派往斯塔加德,配合第三突击分队行动!”
  林恩这时候完全将注意力放在巴赫身上,全然没有想到他之前所在的北欧师目前正隶属于第11装甲集团军。
  紧接着,巴赫又说:“作战方案由你拟定并亲自送往格雷菲诺,给布拉兹上尉带个口信:这次进攻由古德里安将军亲自策划,非常重要,我们要尽力配合友军部队作战,但应保持我们的独立性,避免陷入不可挽回的境地!”
  “是,长官!”年轻的尉官迅即转身草拟作战方案去了——如此紧急而重要的任务,参谋军官们纷纷跟着离开大厅前往侧旁的办公室。
  林恩没有离开,而是站在巴赫身后。他隐隐有种感觉,这会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一次机会。
  “长官,埃里克上士就在第三突击分队吧!”
  巴赫若有若无地应了一声“嗯”。
  “为了履行与埃里克上士并肩作战的约定,为了实现在战旗下光荣战死的承诺,长官,我恳请您允许我立即前往第三突击分队报到!”林恩话音不大,语气却十分坚定,而且这会儿大厅十分安静,留在周围的通讯官和参谋官也都能够清楚地听到。
  巴赫“噢”了一声,却不知是否走了神。
  林恩并没有“落井下石”地大声回答,而是压低声音:“感谢长官!我这就去准备,正好可以和卢卡·弗雷德里克中尉一同前往!”
  又因为担心巴赫可能收回成命,转身离开之前,林恩有意缓了缓,然而巴赫只是侧转过头,没再多说话。
  “长官,请多保重!”
  送上这诚挚的叮咛,林恩大步流星地走出了指挥大厅。
  巴赫复又转回头,仰面看着墙壁上那巨大的鹰徽,久久没有挪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