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校对)第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225

  “是么?”马科斯·坦泽给出了更为积极的回应,须臾,迫击炮弹接连落在近处,爆炸照旧掀起大量的泥沙飞屑,年轻的列兵尝试着坦然应对,并且获得了成功。
  “嘿,卡尔,卡尔·特奇梅尔!”林恩唤道,“你在这样热闹的场合还能安心睡觉?”
  爆炸及周围探照灯的光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忽明忽暗的效果,原野灰绿色的M42钢盔下,鬓角那缕金黄色的头发似乎已经被汗水浸湿。听到林恩说话的声音,长得颇为秀气的“小正太”勉强抬起头,湿红的眼眶就像是个受欺负的小姑娘。
  呃……自己16岁的时候胆子虽然也不怎么大,但还不至于一听到炮声就哭吧!
  “嘿,卡尔,你听说我——你可以闭上眼睛听我说话,别害怕!”林恩正盘算着怎么才能打开这家伙的心结,突然意识到外面的枪炮声平息了,刚刚还喧闹吵杂的战场,一会儿功夫竟变得死一般的沉寂。
第114章
不巧也巧
  镜子里一片漆黑?
  林恩愣了一下——苏军关闭全部探照灯必然是有所举动的,于是心中大惊,连跌带滚的爬回到坑底,一把从坦泽手里抢过装有红外线探照灯和瞄准镜的突击步枪,又来不及让他卸下蓄电池盒,便直接曳着他跟自己回到弹坑前沿。17岁的年轻列兵虽然茫然不知所谓,却还识得轻重地闭紧嘴巴。
  打开旋钮,平举MP44,用红外线望远瞄准镜观望前方——未见有苏军士兵摸上前来。林恩这才松了一口气,复又拽着坦泽回到坑底,这才压着嗓子很小声地说:“抱歉,马科斯,我以为俄国人包抄上来了!”
  经过林恩先前的开导,列兵坦泽的紧张情绪已经消减了很多,他轻声回答道:“没关系,长官!”
  这时,老兵沃夫鲁姆小声嘀咕着:“放心,俄国人才不会冒然离开战壕呢!”
  乍一听是这样的道理,林恩很快揣摩出了这话背后的意思——这是在指责自己冒失地把大伙从成立带到这莫名其妙的地方咯?
  虽然很想据理力争,但这样的场合实在不是解释和交流的时候,何况有些道理林恩是不能明着说出来,只好权且装聋作哑。让坦泽将蓄电池盒连同枪械装备交还给自己,又对他耳语道:“有机会再教你狙击技术!”
  坦泽点点头,单手拎着毛瑟狙击步枪,转过身,柔和地对特奇梅尔说:“别担心,没事!”
  “喔!”
  “小正太”的声音听起来仍有些颤抖,而且两手空空,那支“波波沙”已经不知所踪。
  林恩无奈,责难亦是无用,干脆独自回到坑壁处,再次打开红外线夜视仪,将枪举到与头部齐平的高度,徐徐探出弹坑,谨慎而迅速地进行了360度全向观察。
  在没有找出并消灭袭击者的情况下停火、闭灯,对面的苏军这是在玩什么新花样?
  无法确定这是俄国人引诱自己出去的阴谋,还是一同投入反击的另外两个夜战小组起到了某些作用,亦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林恩只好继续带着自己的战斗小组藏身这弹坑之中,仔细侧耳倾听外面的动静,时不时用红外线夜视仪观察一下。就这样过了十来分钟,前方突然响起了雷暴般的密集轰响,如此磅礴的炮声居然令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林恩愕然。
  苏联人当然不会动用数以百计的大炮来来对付破坏探照灯的德军小兵,林恩仰起头,看着俄国人的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夜空。转眼之间,远处火光闪动,连点成片,迅速映亮了黑色的夜空,密不透风的爆炸声也随之传来。
  这是苏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前奏!
  判断眼下的形势并不难,难的是判断自己该何去何从——进吧,苏军的前沿战壕里这会儿恐怕已经堆满了待命出击的士兵,去肯定是死路一条;退吧,猛烈的炮火毕竟产生了一定的光亮度,出去没准就被苏军战壕里的狙击手给秒杀了,再说两条腿怎么也跑不过苏联人的坦克;呆着?等苏军发动进攻的时候,坦克连同步兵往这里一过,嘿嘿,若不举手投降,下场无非就是在马蜂窝、肉泥浆和大卸N块之间选择其一。
  目光逐一扫过手下四名士兵的脸庞,此刻他们的表情各不相同。沃夫鲁姆的幽怨,格拉夫的沮丧,坦泽的惶恐,特奇梅尔的畏惧,都在各自的面孔上清楚地显现着。
  林恩顿了顿嗓子,在炮声的掩盖下,他终于得以正常说话了。
  “诸位,我们现在陷入了始料未及的状况。很显然,苏联军队马上要对我们的防线发起反击了!作为你们的指挥官,我对此深感遗憾,并且有责任承担一切后果……”
  “命都保不住了,还承担什么后果!”
  老兵沃夫鲁姆果然还是把心里的不快说了出来。
  看到其余三人尤其是两名列兵的心情因此而跌落冰谷,林恩有些恼火——被下属冷言暗语的顶撞确实很难受。可是换位思考,被年龄和资历都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指挥着也就罢了,还因为此人的直接决策而陷入险境,脾气再好的人大概也会有意见吧!
  想到这些,林恩当即调整心态,平和地说道:“困境不等于绝境!”
  这是《日常德语会话》中的一句谚语,林恩看过之后便牢牢记了下来,而它终究还是派上了用场。紧接着,年轻的指挥官一脸坚毅地说道:
  “你们或许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主动向上级请战并带着你们来到这里!诸位,看看那个方向,我们的阵地正遭受苏联人的猛烈炮火,你们觉得它还能坚持多久?若是我们一味地在城内等待,当苏军突破防线进入奥拉宁堡时,你们觉得凭我们二十个夜战小组一百名士兵的能力,能够消灭多少苏联士兵?”
  这话显然问住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以如今的战场形势,战斗发生在城内或是城外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要么战死,要么投降,至于说撤退,有没有机会恐怕并不是自己说了算的。
  “诸位,我们眼下的处境确实不太好,但也不必自己吓倒自己!听这声音,苏军的炮火可能已经延伸到了奥拉宁堡城内,我们之前所呆的地方现在或已成为废墟!”
  这番话连哄带骗,总算稳住了四名士兵的情绪,林恩顺势向他们宣布了自己的决定:“现在不论是前进还是后退,我们都将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而我,绝不会让你们中的任何一个白白牺牲。所以,我们就呆在这里,暂时哪也不去,随机应变!”
  末了,林恩想了想,补充道:“伙计们,我们是一个完整的战斗小组,也是战场上相互依靠的兄弟,我们必须充分信任彼此!振作起来,戈登,安东,马科斯,卡尔,振作起来!”
  最后一句话,林恩是以双拳紧握的姿势压着嗓门嘶吼的,就像是面对劲敌且场上零比三落后的足球教练,声情并茂地鼓励着自己的队员们。
  看大家情绪有所恢复,又没有其他意见,林恩趴回到弹坑边缘,先背身以镜片观察,只看到苏军阵地后方炮焰闪动,然后用跟先前相同的姿态举起MP44,透过红外线望远瞄准镜,他终于看到了一些新东西。
  坦克?
  红外线夜视仪只对产生热量的物体“感兴趣”,而且是越热越明显。林恩观察到的这些物体处于“吸血鬼”最大观察距离的边缘,看起来十分模糊,就像是一些当空漂浮的亮团,压根确定不了它们的真正形态。这些亮团的数量很多,周围看不到有单独的人员伴随,持续不断的炮声又严重干扰了听觉,所以一开始林恩以为它们是提前离开进攻出发阵地的苏军坦克。等到它们距离更近一些了,他才意识到除了少部分坦克之外,其余的皆是轮式汽车。
  进攻开始之前弄轮式车辆到前面来是什么状况,装甲车或拖曳了近程步兵炮的卡车?林恩纳闷不已,但好在他思维够灵活,又出生并成长在那个多年装备仿苏武器的国度,终于恍然大悟:喀秋莎!
  作为二战中最常见,也是苏军当时装备量最大的火箭炮型号,BM13的最大射程为8.5公里,这相比于步兵炮已经够远了,但比起普通榴弹炮来说还是略差一些。林恩算了算,从德军阵地走到这里将近10公里,也就是说,苏军的“喀秋莎”要想轰击德军阵地,就必须离开原有阵地向前推进至少1.5公里!
  要是自己有台无线电——林恩又一次被这个可恶的问题所困扰。很可惜,没有无线通讯设备,当不了呼叫本方炮兵“向我开炮”的大无畏英雄,林恩只好另想它法,而且随着那些车辆的不断靠近,他又开始为一个新的问题所困扰:若是这些车辆正面驶过,怎么确保自己不被坦克和卡车上的苏军发现?
  问题很快有了答案。在雨季和战争的共同作用下,这里的田野到处坑坑洼洼,靠近苏军阵地之处又散布着相当多的弹坑,所以苏军车辆的移动速度很慢,可它们终究是闭灯行进,一辆“喀秋莎”在林恩前方三四十米处不慎“失足”,右侧车轮陷入弹坑,无论发动机如何嘶吼,车身也依然纹丝不动。在红外线望远瞄准镜中,林恩看到从卡车上跳下来好几名士兵,他们有的围着失陷的车轮忙碌,有的跑去前面找坦克帮忙。很快的,一辆坦克倒回到了卡车旁,士兵们便又忙着在坦克和卡车之间系钢绳。如此一来,后续跟进的车辆只好绕开这里——反正抵达发射阵地后都需要重新校正射击参数,也不在乎偏左或者偏右几百米。
第115章
这算抢劫么
  战场上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可能发生。
  在电影《遥远的桥》中,一队美军空降兵与一队德军士兵隔着一堵矮墙迎面走过,轻松地打了招呼,浑然不知对方就是敌人。如今,林恩和他麾下的四名德国兵紧紧趴在弹坑边沿,前方三十多米就是苏军的一辆T-34、一辆“喀秋莎”以及好几名士兵,双方安然相处——当然了,对手并不知道林恩他们的存在,而林恩却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做掉对方。
  “卡车我会开,坦克也还勉强,可是……你们谁会说俄语?”
  林恩的这个问题问出之后,长时间没有人应答,就在他准备换个思路时,老兵戈登·沃夫鲁姆低声道:“我会!”
  “真的?”林恩如获至宝地转头看着他。
  看起来还在为先前的争执而介怀,沃夫鲁姆没有正眼看着林恩,而是小声嘟囔道:“废话,这时候谁开玩笑?”
  本该觉得无趣,林恩这会儿却无心计较,而是因为一个大胆的念头而暗自兴奋起来。
  “嘿,戈登,你的俄语能骗过那些家伙吗?”
  “什么意思?”沃夫鲁姆依然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俄国士兵分别在坦克尾部和卡车前面系好绳索,只听发动机的轰鸣声突然加重,T-34后部排气口喷出一大股黑烟,而它的履带也随之转动起来。
  看到“喀秋莎”火箭炮车在坦克的拖曳下向前移动,林恩的计划实施时间所剩无多,但他心里仍有些犹豫和忐忑——搞不好可得搭上至少两条人命。
  T-34将“喀秋莎”拖出弹坑后又往前开了好几米,接下来士兵们就该解开两者之间的绳索了。这一刻,林恩终于鼓足勇气下定决心,他低声道:“戈登,摘掉军帽,从现在开始,你把自己当成一名苏军士兵,我就是你的俘虏了!”
  “您说什么?”因为巨大的惊讶,沃夫鲁姆终于转过头来看着林恩,得到的却只是一个诚恳而坚定的眼神。
  “你的俄语……”林恩最后一次确认到。
  “好吧,应该能骗过俄国人!”沃夫鲁姆终于低声给出了林恩想要的答案。
  听了这话,林恩飞快地卸下红外线夜视装备,将它们塞给可怜而无辜的马科斯·坦泽,然后起身爬出弹坑,双手高高举起。
  和其余三名同伴一样,沃夫鲁姆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得目瞪口呆,但为形势所迫,他只得摘下头盔,端起林恩早先使用的那支MP44突击步枪跟着爬出弹坑。
  听到自后而来的脚步声,林恩低声说道:“走我后面,别让他们看到你的军服和武器!”
  这会儿,前面那些苏军士兵已经解开用于拖曳“喀秋莎”的绳索,戴着黑色皮帽的车长指挥着自己的T-34追着一分钟前从旁驶过的最后一辆卡车而去,等到士兵们回到车上,这辆“喀秋莎”也将尾随其后。
  林恩酝酿抓住的就是这个机会,眼看马上要错过了,他不由得加快速度往前跑了几步,沃夫鲁姆只好紧随其后。两人行走的动静终于引起了苏军随车士兵的注意——虽然只是负责装填和操作的人员,他们的穿着和装备却与一般的步兵无异,空气中随即传来了拉动枪栓的清脆声音。
  “别开火,自己人!”沃夫鲁姆总算进入了自己的“角色”,而这句俄语不论语法还是发音都相当地道。
  林恩先前有意选了这么个位置打探照灯,除非让专业人士认真研究弹孔,否则俄国人很难通过这一枪来推断出枪手的位置——因而他们先前的警戒火力相当分散,几乎没有对林恩他们构成任何威胁,不然的话,这些前出阵地的“喀秋莎”火箭炮官兵也不会走这条路线。
  听到流利的俄语,车上的士兵果然没有开火,而卡车的发动机依然咕噜咕噜地叫着,随时都可能开走。
  “你们是什么人?”
  距离那辆卡车还有十数米,林恩压低声音飞快地说道:“告诉他,你是暗哨,俘虏了一个德国侦察兵,但受了伤,需要帮助!”
  沃夫鲁姆毫不迟疑地将这话翻译成了俄语。
  卡车没有开走,林恩一边故作拖沓地走着,一边低声教道:“踢我!骂我!”
  沃夫鲁姆毫不犹豫地一脚过来,要不是林恩有所准备,这一下可就真被踹到了——在看不清颜色和配饰的情况下,苏军和德军的士兵作战服未必一眼就能区分,但谁知道那卡车上就没坐个眼尖的家伙。
  下了狠脚,沃夫鲁姆嘴里也没轻易放过林恩,口气听着确实相当凶悍,至于内容林恩就不得而知了。
  见此情景,卡车上的苏军士兵们大概是商量了一下,从驾驶室里出来一个挎着波波沙的家伙,又从后面下来两个。林恩算了算,卡车上应该还有一名驾驶员和一名装填手。
  为了点燃对方的愤怒,林恩说了个同伴们常用来咒骂苏军的词:“俄国猪!”
  声音不大,至少能让下车的三个苏联士兵听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