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校对)第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225

  林恩点点头,以同情的口吻说:“可惜啊,城南的街区早早被苏军攻占了,出城的道路眼下都在敌人手中,他们部署了坦克和机枪,我们只能等天黑再碰碰运气了!”
  听到这个消息,布雷尔和他的两名同伴既惊讶又失望,但他们最终还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见先前睡着的爱娃已经起身,林恩介绍道:“对了,这位是宣传部来的高级战地记者,我们战斗组得到的命令是护送她返回后方的安全区域!如果愿意的话,你们可以加入我们直到这次任务的结束!”
  这三名已经接受林恩指挥的士兵还能说什么?
  接下来,大伙儿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形势恶劣,又没有足够的食物填饱肚子,士兵们的情绪都不高,爱娃更是长时间的闷不吭声,既没有询问林恩,也没有埋头整理本子,而是闷闷地坐着发呆,或是倒头睡上一会儿。五点一刻,沃夫鲁姆拎着步枪下来了,他告诉林恩城内的战斗已经非常零落了,看样子仍在坚守的德军部队所剩不多,苏联人算是已经占领奥拉宁堡了。
  虽然这场仗在天黑之前不会再有大的变化,但林恩知道,今晚试图突围的部队一定不少,而苏联人也必然格外警惕。
  天终于暗了下来,林恩却不急着带领部署出发,而是独自带上红外线夜视装备来到了白天潜伏的位置。
  苏军士兵在街口用沙袋构筑了简单的防御阵地,架起机枪,看上去实力一般,但附近废墟中却潜伏了不少士兵,另外还有一小队坦克在远处待命。
  很显然,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口袋,一个陷阱。
  这一晚仍没有星光和月光。
  7点刚过,稍显沉寂的城区又响起了枪声,很快还有阵阵爆炸声夹杂其中。看来,潜伏在地下室、防空洞和其他掩体中的夜战精英们都开始行动了。
  如守候猎物的豹子,林恩冷静地等待着。
  渐渐的,枪声和爆炸声多了起来,虽然每一处并不是特别激烈,但总的听起来仍觉得声势浩大,仿佛整座城市都在战斗。
  林恩依然紧盯街口那边,随着城内战事的不断扩大,陆续有苏军坦克、汽车和整队的步兵经过,但那些原本潜伏在周围的苏军士兵却没有离开。
  难道自己盯了一个下午的街口将成为无法逾越的障碍?林恩有些不甘,却又不得不理智地考虑其他路线。循着脑海中的作战草图,以心算推测不同路径的距离以及成功的几率,最终的结论却很是让人沮丧:不论是从城东、城西绕路,还是从城南突破,都必须通过苏军的层层拦截,且由于步兵红外线夜视仪的有效距离限制,沿途未必能及时避开苏军坦克,所以,任何一条路都是极端危险的!
  这与其说是一次冒险的突围,不如说是无望的赌命。
  尽管深感绝望,但林恩依然保持着冷静的心态。他等待着,耐心等待着,一个小时过去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困守城内的德军部队虽然兵力和武器都处于弱势,但他们仍凭借自己对城区的熟悉,利用红外线夜视装备与苏军周旋——若不是爱娃的到来,林恩和他的小组此时本也该大显身手,然而目睹了白天的战斗,林恩已经放弃了以这座城市牵制消耗苏军的寄望。柏林,或许才是足够大的舞台。
  此起彼伏的枪声爆炸声就像是拳台上的倔强拳手,尽管遍体鳞伤、气力虚弱,仍一边竭力闪避,一边找寻反击的机会。
  临近午夜,终于开始有人挑战林恩视线中的苏军阻截线了。
  投入战斗的是上百名士兵,林恩不确定他们之中是否有配备红外线夜视装备的士兵,也没办法帮他们选一条更为安全的突围路线,所能做的就是在战斗无可避免的情况下,提前向苏军士兵潜伏之处开火,以扰乱对方的部署,并提醒己方士兵们小心埋伏。
  一颗火星足以引燃炸药桶,激烈的战斗旋即爆发,德军士兵们虽然依托废墟和建筑物顽强作战,但关键时刻,苏军突然打开了部署在远处的车载探照灯,并且发射了照明弹,几乎整个街区都被照得通亮。苏军的机枪、迫击炮、坦克,连同那些就地反击的步兵编织了一张可怕的火力网,试图突围的德军士兵们非但没能如愿,反而丢下大量尸体仓惶而退,伤亡远远超过了半数!
  满地尸骸让林恩心情沉重到了极点,而突然出现的苏军探照灯更是让他前所未有的恐惧——它们是“吸血鬼”突击队的天敌!
  午夜没有钟声,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内的德军部队就如疲态尽显的拳手,虽然还在战斗,却远没有上半夜的那种斗志和气力。
  林恩悄悄回到了隐蔽之处,看得出来,士兵们都是既担心又焦虑的,爱娃也不例外。
  向苏军投降这条道路不可选,始终明确这点的林恩,依然做出了决定:
  “我领头,布雷尔殿后,行动过程中务必谨慎,尤其是声音方面!关键时刻,该冲就冲,千万不能犹豫!”
  说罢,林恩从沃夫鲁姆那里要来两枚反坦克手榴弹,毅然将它们插在自己腰带上,检查调试了全部的装备,目光逐一扫过众人,点了点头:“出发!”
  一行人默默无语地离开了隐蔽所,在这清冷的夜晚,唯有这里仍留存着一点温暖。
  危险的十字路口肯定是要避开的,林恩带着这七名士兵和战地女记者先是向北走了大约一公里,然后折向东行进了一段路,才望见前面的马路,林恩就透过红外线夜视仪观察到了好几个潜伏在路边的人。
  也许是苏军士兵,但也可能是同样想要突围出城的德军士兵,夜视仪里无法辨别,而那些人又彼此分开了好几米,相当不好控制。林恩心一横,带着队伍复又往北绕了一段路,眼看着另一个十字路口就在前方,他举手示意大家停住——必须在这一段穿过马路!
  打开红外线夜视仪观察了一下,路这边倒是没有人,却在对面的废墟里隐约看到热源。
  这复杂的环境简直是在挑战林恩耐心的底线。
  年轻的指挥官终究没有莽撞地冲过马路,更没有就此放弃,他带着一行人小心翼翼地往下一个街口走去,并在路边一栋完全坍塌的楼房旁边停了下来。不多会儿,从远处传来的枪炮声渐渐往这边靠拢,想必是另一支德军突围部队。林恩注意到街口附近的废墟中有不少人在移动。若是没有夜视仪,倒也看不出这些改换潜伏位置的家伙,可现在……哼哼!
  “准备战斗!”林恩压低了声音,为了提防苏军再次动用探照灯,他叮嘱坦泽和沃夫鲁姆:“看到探照灯就射,尽量一个不留!”
  至于布鲁尔,第二套夜视仪的使用者,自然是夜战中的重要火力输出,只是黑暗中林恩看不出他的表情,也不知道他的战斗技巧如何,但愿是个好帮手。
第125章
突围部队
  在近乎摸黑的情况下,林恩完全无视棱角碎块对关节和肌肤造成的磕碰刺痛,如一只老迈稳重的黑猫,缓慢却悄无声息地爬上了一座完全坍塌的建筑。
  街口就在前方。
  端起突击步枪,以极其轻缓的动作打开“吸血鬼”夜视仪的旋钮,红外线望远瞄准镜里顿时出现了若干亮色的人影。
  在五六十米的距离上,林恩固然无法分辨这些苏军士兵的样貌、衣装与武器,但他们的体态、动作却都一清二楚地收入眼中。
  无需一一点算,林恩来回扫了一遍,基本确定埋伏在这一侧的苏军约有30人,可能是一个战斗排,以冲锋枪和轻机枪为主要武器,还很有可能配备了反坦克装备以及迫击炮。因为很明显看到有两个跟多数人隔了五六米,要么是反向警戒,要么就是在操纵一门小口径的迫击炮。
  以林恩现在的射术,毫不夸张地说,两个弹夹就可以收拾掉他们全部。只是他对杀人本身并不热衷,也并不以此为荣,眼下唯一的目的就是突围出去。
  对射的枪炮声越来越近,林恩肉眼就能够看到数百米外的街道上有暗红色的光点在来回穿梭,时不时一个爆炸,黑暗中腾起一团明黄色的烈焰,宛若习惯于夜间绽放的昙花,转瞬即逝。
  端着MP44往侧旁扫了一眼,布鲁尔这会儿也已经爬上了这废墟的另外一边。奥拉宁堡虽然是个小城市,但毕竟是以化工、金属这样的重工业为主,城区规模并不小,而且不同于那些很古老的城市,这里的街道和建筑物都偏近于现代风格,越是远离市中心,楼层较高的大型建筑越多,工厂宿舍、新型商场以及医院、学校等等。这些建筑物一旦被盟军的轰炸摧毁或炸塌,留下来的废墟仍是相当可观的——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瓦砾丘陵”。
  回首查看没有红外线装备的士兵们,除了奉命对爱娃·符特里奇进行近身保护的沃夫鲁姆和特奇梅尔,其余四人都在废墟中找好了射击位置。行动足够迅速,也足够安静,看来持续的特别训练还是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效果,要知道仅仅半个月之前,这些士兵对夜战的认识都还停留在非常粗浅的阶段。
  啪……啪……哒哒哒哒……
  由不同枪械所发出的清脆声响在残破而空旷的街道上回荡,林恩将注意力重新转回到正面,他发现前方那排苏军士兵开始小幅度地进行调整,有几名士兵朝着更靠近街道的位置移动,考虑到普通冲锋枪的有效射程足以覆盖大半条街道,林恩立即意识到他们肯定是带有特殊任务的——很可能是反坦克步兵!
  既然需要反坦克手出马,那他们的对手就必然拥有坦克装甲车辆,带着这样的逻辑推理结果,林恩以红外线望远瞄准镜远眺街道,目前的距离仍超出了红外线探照灯的作用范围,凭着丰富的训练和战斗经验,他还是基本确定了这个非常重要的情况:这支从城区向外攻击前进的德军部队拥有战斗车辆,而且很可能不止一辆!
  最多半个烟的功夫,红外线瞄准镜锁定的路段出现了一些人,看他们的大致轮廓及走动方式,林恩料定这些是节节抵抗、步步后退的苏军士兵,他们数量不少,前前后后分了三四批,没有坦克、自行火炮或是普通车辆随行——这在林恩与苏军的历次交手中是绝无仅有的。
  难道说,这个路口也是苏军有意布设的陷阱?
  怀着这样的忧虑,林恩再一次以红外线瞄准镜环视周围,却还是没有发现异常。不过,红外线夜视仪没有观察到并不意味着“不存在”。由于这种也是装备运作原理非常原始,对于那些隐藏在大型障碍物后面或是自身暂不发热的物体,例如熄火多时且未启动的坦克,它是没有办法观察到的。
  咚!
  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发生在街道上,随之腾起的火焰暂时照亮了一片有限的区域,林恩不但瞟见了在废墟中穿行的大耳沿钢盔,还隐约看到了沿着道路前进的懵懂黑影。
  拼了!
  心一横,林恩以肩抵枪,将瞄准镜中的准星套在了最靠近街道的一个“亮影”上,在不作任何心理调整的情况下,瞬间进入忘我的战斗境界。
  哒……哒……哒……
  初始阶段,林恩每点射一枪就立即将枪口移动到下一个目标。显然没有料到身后会射来子弹,那些苏军士兵下意识的躲避完全无助于他们逃脱这冷血射手的猎杀——对于林恩来说,这不像残酷激烈的战斗,而是一场单方面的表演。精湛的射击准度加上MP44的出色性能,他以前所未有的畅快感觉打光了整整一匣子弹,加上布鲁尔以及其他四名士兵的火力支持,一轮射击平息之时,勉强反身打了几发子弹的苏军战斗排沉寂了。
  没有喜悦,没有庆幸,林恩极其冷静地换上新弹匣,以红外线夜视装备扫过眼前的这片废墟,仍活之人与刚刚阵亡者的光亮程度是没有区别的,但他们的姿态往往是有很大不同的。藉此判断,林恩旋即朝着那些可疑目标一一点射,打出了十发子弹,他才将目光转向街道。
  也就这么会儿功夫,沿着街道突围的德军部队进入百米范围,林恩在红外线望远瞄准镜里看到了数十个彼此分散但又大致保持着战斗队形的人影,另外还有两个比普通人体大得多的热源,它们一前一后,大约相隔十数米。
  坦克?突击炮?还是坦克歼击车?
  这样的好奇只在林恩脑海中一闪而过,管它是什么型号,只要能够在苏军封锁线上打开一条缺口就好。
  不等林恩招呼手下加入前面这支突围部队,雪亮的光芒突然出现在了视线中。因为长时间处于黑暗的环境,眼睛顿时有种难受的刺感,心更是为之一紧:擦,又是该死的探照灯!
  好在敌人的探照灯并不是对着林恩眼睛照射的,他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视觉,一眼就看到了前方街道上的豹式坦克和三号突击炮,原来是这对不常搭档的装甲组合让苏联人如此煞费苦心。
  现在当然不是欣赏“豹子”和“三突”英武身姿的时候,但林恩还是注意到前面的“豹子”有些与众不同——它的炮塔顶部装有一个类似探照灯的设备,却没有发出任何可见光,而旁边还有个圆筒状的大号“望远镜”。
  这便是“吸血鬼”突击队最犀利的武器,安装有车载红外线夜视仪的豹式坦克,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夜战坦克!
  也难怪它没有在白天的战斗中被苏军击毁,任何一名指挥官只要还有理智,就不会在大白天用如此珍贵的夜战坦克去冲锋陷阵。
  当然了,这也意味着苏军在白天的巷战中并没能占领全部城区,因为战车是不可能钻进房屋或躲到地下室隐蔽去的。
  循着光亮之处看去,亮起的探照灯共有两盏,其一位于街口对面的废墟之中,直线距离约有500米;其二位于林恩右手方向的远端,距离可能超过了800米。它们一近一远,错开角度遥相呼应,就如同剧场的特效灯光,将原本掩盖街口和周边区域的沉沉夜幕揭开,使得突围而来的德军部队瞬间暴露在了对手眼前。
  随着汇于街口的光柱出现,林恩的正前方、右前方和右侧,这三个方向上都迸发出了相当猛烈的阻击火力,普通子弹没有曳光效果,它们带着离开枪膛的温度,发着暗弱微茫的红光,从废墟中成串地飞射而出,密密麻麻地划过街道,迫击炮弹也在咚咚的闷响声中滑落下来,顷刻间击倒了许多艰难前行至此的大耳沿钢盔们。这些勇敢的战士很多还来不及反应就中弹倒下了,也有一些人凭着经验和直觉迅速趴下,怎奈子弹和弹片从不挑拣目标,落在哪便是哪。所谓的中弹几率,在这里只有yes
or
no的区别。
  受到几个方向的火力同时攻击,德军突围部队阵势大乱,向街口推进的势头就这样被硬生生地遏制了。许多德军士兵们仓惶窜入路边的废墟——也好在林恩和他的士兵们抢先清理了靠自己这边的一片区域,否则以废墟作为战斗掩体的一排苏军士兵,必然用手中的冲锋枪和轻机枪给这些德军步兵造成极大的杀伤。
  正所谓旁观者清,林恩虽然也身处战场,毕竟没有遭到苏军火力的直接威胁,因而得以保持更为清醒的头脑。他意识到苏军三面夹击的火力虽然很猛,却也是以轻武器为主,并没有得到炮火和坦克的直接支援。不过,两三公里之外的街口可是埋伏有苏军坦克小队的,以奥拉宁堡城区的规模,部署于其他街区的苏军装甲部队若是没有受到战事牵制,想必也会朝这边赶。也就是说,眼前这支德军部队必须趁阻击力量还不十分强大尽速突围,否则陷入苦战,不要说是“夜豹”,就算虎王来了,也是双拳难敌四腿!
  苏军的三处阻击阵地都超出了步兵红外夜视仪的探察范围,但总归还在MP44的有效射程内,林恩一面用点射干扰正前方废墟中的苏军火力点,一面不顾危险地大声喊道:“马科斯!马科斯!”
  也不知是林恩的大声催促起了作用,还是年轻的射手终于找到了准头,在这形势十分关键的时刻,右前方的那盏探照灯突然灭了,街口周边的视线顿时暗了不少。数秒之后,就连右侧远端的那盏也灭了。
  正好打光了一匣子弹,林恩屈身下蹲,退出空弹匣,把插在固定弹袋上的捆绑双弹匣取出换上,喊道:“布鲁尔,走!”
第126章
黑暗优势
  等林恩连走带滑地离开了坍塌建筑,一发照明弹冉冉升空了,它很快在头顶上方绽放光芒,只是亮度较寻常的炮射照明弹相去甚远,想必是由信号枪发射的小型照明弹。街口周围又亮了,却只限于相当小的一片区域,而且照明弹的持续性怎么也比不上探照灯——考虑到这些,林恩不失时机地召集自己的战斗小组,由自己领头探路,沃夫鲁姆护着爱娃,特奇梅尔紧跟坦泽,布鲁尔等三人殿后,趁苏联人的注意力还集中在街口前方的那支德军突围部队,立即从先前的射击阵地后撤。只等照明弹一灭,便领这一小队人马直接横穿马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