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校对)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225

  步入防空洞,林恩稍稍观察了一下,这虽然不是与市内主要防御体系相连的高级工事,至少还是经过混凝土加固的,而且上部是纯粹的楼房废墟,不存在高楼倒塌可能造成的连带坍塌风险,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还有一个“后门”,也就是与下水道相连接的逃生通道——这看起来应该是施工部队人为发掘出来的,因而还设置一块类似坦克舱口的圆形钢门,从任何一边都可以将它完全锁死,以便于在敌人出现时阻挡一阵。
第145章
末日迷宫
  防空洞外的世界,攻守双方的炮火交错往来,犹如滚滚奔雷,枪声时紧时疏,宛若淅沥雨声。盛夏并未提前到来,可这无尽的喧闹就像是一场错乱了季节的暴风雨,久久不知疲倦。
  防空洞里的世界,空气沉闷、气氛压抑。在此休憩的国防军和党卫军士兵加起来有五六十人,不论受伤与否,皆是神情黯淡、表情茫然,仿佛迷失的孩童,故作坚强,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就是在这样一种反差强烈的环境中,林恩沉沉入睡。一夜鏖战,十几个小时精神高度集中,就算铁打的汉子也会疲倦,何况还肩负着同伴们的信任与期望。可是睡梦却不踏实,他看见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弗林斯、约纳斯还有恩里克,这些军人穿着整齐的制服,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在威武雄壮的庞大队列中昂首挺胸,像是在等待出征前的检阅。队伍前方,不计其数的坦克有着磅礴无敌的气势,如此鼎盛的军容,有谁会相信他们最终将走向失败?
  因为地面的震感而突然醒来时,林恩觉得自己好像睡了一整天,可看看手表,却只过去了两个多小时。
  勉强起身,拍了拍很是沉重的脑袋,林恩看到手下的士兵并不都在打盹,16岁的优质“小正太”特奇梅尔就睁着眼睛,难得的是,坦泽靠着他的肩膀睡着了,两个人往常的角色恰好对调。此外,盘腿而坐的布鲁尔正以复杂纠结的表情盯着自己的皮靴,也许是在盘算接下来需要走多少路,或者是考虑如何脚底抹油?
  林恩起身走到特奇梅尔身边,低声说:“嘿,卡尔!我出去看看,马科斯的枪借用一下!”
  说罢,他从坦泽身旁拿起毛瑟狙击步枪——白天的时候,用它来观察远处的情形比突击步枪上的红外线望远瞄准镜清楚多了。
  特奇梅尔睁大眼睛看着林恩,些许惊讶,些许茫然。
  林恩想给他一个淡定的微笑,却发现沉重的心情连带僵硬的面部肌肉很难做出这个表情,最终只是朝他微微点了点头,踮着脚往外走去。
  刚一走出防空洞,眼睛对白天的亮度还有些不适应。这依然是一个多云的日子,看不到蓝天,看不到太阳,但头顶上的云层至少不像前几日那般阴沉了。隆隆的炮声时近时远,以至于很容易产生一种置身战场中央的错觉,至于在防空洞内听起来像是鞭炮声的,在外面就能够大致辨别出这些响动的枪械类型了。
  “长官,怎么了?”布鲁尔跟了出来,见林恩没带夜视装备,他也将自己那套留在里面,手里拎着大概属于沃夫鲁姆或者布吕克的普通突击步枪。
  “出来透透气!”林恩一边说着,一边转头看了看他。在这群手下之中,也许只有“半路出家”的布鲁尔想法跟自己较为接近,但……他值得完全信任么?
  布鲁尔用左手在额头处搭了个“凉棚”,眯着眼睛左右张望一番,显然没有注意到林恩眼中流露出的顾虑。他感慨道:“好好一座城市变成了这样,战后得花多少人力物力进行重建啊!”
  大工程往往意味着大利润,林恩却没有把心思放在这方面,因为他知道,战后的柏林将是东西方对峙的最前沿,间谍遍布、特工横行。想要在这里正经营生,难!想要在这里玩花,更难!
  想要在未来的画卷上提笔抒写豪情壮志,眼前的困境是首先要克服摆脱的,林恩转头看了看,防空洞上方的坍塌建筑虽不如定向爆破那么彻底,但也基本回原到了材料状态,只能从稍大一些的碎块中依稀辨认它当初的样貌。
  “我上去看看!”
  这是一句告知,并没有要求对方跟随或者不跟随,林恩说完就背起步枪往废墟上方爬去,这有些类似于攀岩,就难度而言可能还要轻松一些。他没有爬到最顶峰,而是在离地半高的地方找了个稳定且有屏障的位置。这毛瑟狙击步枪的枪声和狙击镜上所缠的灰色布条还是林恩在奥拉宁堡时弄的,虽然简单粗陋,多少还是可以起一些掩蔽作用的。
  听到后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也就知道布鲁尔还是跟了上来。林恩端起步枪,透过4倍狙击镜朝正前方看,很容易看到一早回到地面的那两栋坍塌楼房,它们的轮廓看起来又发生了些许变化,想必这两个多小时没少遭到苏军炮击。沿街设置的街垒还控制在德军手中,周围是几栋只剩下外框骨架的破败建筑。从林恩这个位置,能够望见两门炮管与地面齐平的反坦克炮。一门是二战图片资料中最常见的Flak88,也就是原始的88毫米高射炮型号,其特征就是高大的炮架和比成年人还高的巨大炮盾。士兵们在它的周围垒砌了一圈沙袋掩体,因而从外面只能看到晃动的钢盔而不见炮手的身躯。另一门炮估计是75毫米或者88毫米口径的专用反坦克炮,除了炮管和支架格外修长,它的结构及轮廓特征与普通步兵炮非常相似,炮架连带炮盾的整个高度可能还不到一个成年人的胸口位置,隐蔽性自然要理想一些。
  就在林恩观察的这短短一会儿时间里,镶嵌在街垒防线上的Flak88与安放于废墟中一堵破墙后面的专用反坦克炮先后开火,炮声虽有一些不同,但听起来都非常响亮,而林恩也注意到它们周围滚落了不少炮弹壳,看样子已经多次轰击那些试图冲破街垒的苏军坦克战车,没准炮管上的白圈已经累积到了令人惊讶的数量吧!
  布鲁尔爬到比林恩低一些的位置就停下来了,但这充其量也只是反映出他外在的阶级观念,至于内心的想法,林恩并不觉得他会像坦泽和特奇梅尔那样单纯。
  “呼……真要命啊!到处都在战斗!”
  听到这话,林恩扭头瞟了一眼,布鲁尔正侧着身子向后方张望。偌大的柏林此时除了为数不多的大厦和高射炮塔,其余建筑物都惨遭夷平,以至于看起来就像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末日迷宫,四面八方都有逐渐消散或正在形成的灰黑色烟柱。面对着惨淡的景象,林恩在心里对自己说:走出去才有生机,否则将与这无望的城市一道沉沦。
  将视线转回到前方,从城东向市中心推进的苏军部队并不只有眼前一条路可走,循着激烈的枪炮声和频频闪动的火光望去,与街垒垂直的另一条街道上,看起来数以百计的苏军步兵正沿着废墟攻击前进。他们时而依托断墙残壁射击,时而在同伴的掩护下躬身疾行,几挺带有护盾和滚轮的德什卡重机枪正在稍远处的碎石堆后面叫的正欢。林恩看着咬牙切齿,却对直线距离超过两公里的目标没有任何办法,而且这还不是最痛苦的,当他眼睁睁看着橄榄绿色涂装的T-34如玩具般一辆接着一辆驶过更远处的拐角,更恨不得自己化身成为钢铁侠,以体型小巧却威力巨大的武器将它们一一摧毁。
  幻想解决不了现实问题,须臾,林恩睁开左眼,双眼有心无力地呆望着前方,突然觉得在地面战斗如此胶着的情况下,柏林上空却安静得有些诡异。回过神来想了想,来到柏林也有三十几个小时了,除了偶尔有一两架侦察机远远飞过,居然没看到成群结队的苏军飞机,那些在东普鲁士战线上无情肆虐德军目标的苏联轰炸机难道都提前休假了?
  不,当然不是。林恩眺望远处,高大的防空炮塔就像是方形大餐桌上的一根根蜡烛,单独一根光亮微弱,集体点燃就能够照亮一大片区域,而城区之中还有大量分散部署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这些防空武器对英美盟军高空飞行的重型轰炸机威胁有限,但要对付苏军防御力相对薄弱的中型和轻型轰炸机就是另外一种局面了。再者,经受了盟军长年累月的轰炸,柏林守军简直是在废墟中构筑阵地、坚守防线,普通空袭很难取得类似野战的效果。
  想到这些,林恩情绪稍稍有所舒缓,眼角余光却瞟见有东西在动,连忙低头去看:一支十余人的德军步兵小队正快速向街垒方向前行,他们除了一具反坦克火箭筒,其他的都是普通枪械武器,对付苏军步兵尚可,想要抵挡气势汹汹的T-34甚至KV-2?
  林恩在心里兀自摇头。
  回头观望,他们所走的路反向延伸地段早已被倒塌的建筑阻隔,如此说来,这些步兵是从自己先前所处的防空洞出去的。想到同处一地的国防军士兵接到调动命令,林恩唯恐有变,连走带滑地回到了地面。等他走近防空洞一看,留守于此的人数果然少了一些,而自己手下的士兵们这时候大部分都醒了。
  “那些士兵接到战斗命令了?”林恩将毛瑟狙击步枪放在坦泽跟前,年轻列兵的反应却有些迟缓。
  “喔,长官,刚才来了一名通讯兵把他们叫走了,好像前面的阵地快撑不住了!”布吕克代为回答到。
  虽然亲眼看到苏军在远处的街道上步步推进,林恩却不忍心以此打击士兵们的信心,故意满不在乎地说:“哦,是么?他们也许只是调去加强防御吧!我看到防线那边有两门重型反坦克炮,它们连续击毁了不少苏军坦克,真带劲!”
  从奥拉宁堡到柏林,经历多场苦战的德军士兵们可能更习惯于听到悲观的消息,即便特奇梅尔也没有眼前一亮的反应,嘴上倒是不乏赞美同伴、恶评对手的言语,大家心知肚明地相互鼓气、互相慰藉。
  布鲁尔跟着回到了防空洞,见众人故作乐观地聊着,便也从自己所见景象中挑出少得可怜的积极部分告之同伴们。然而才两根烟的功夫,通讯兵又带着指挥部的命令前来,被点到部队番号的九名国防军士兵毅然起身,他们列队走后,有相识着问通讯兵前面的战况,得到的回答却只是“战况激烈”。
  “已经是4月26日了……”林恩算着日期,柏林的陷落连同帝国的末日就像是定时炸弹上快速减少的数字,偏偏自己又被紧紧捆绑其上,想要在爆炸之时远离一寸似乎都难以实现。
第146章
出场
  在几乎所有人的祈祷中,通讯兵第三次出现的间隔要稍长一些,林恩的手表显示11时14分。若以中文发音,这可不是个好兆头,而通讯兵一口气点了两支部队的番号,足足二十六名士兵起身离开。至此,防空洞里除林恩这队人马,只剩最后7名国防军士兵,他们也许够下一次“点名”,也许通讯兵第四次出现时,全体都要奔赴前线了。
  新手即将登场演讲难免紧张,可如果有林恩这样丰富的经历,前方即便是枪林弹雨也能够从容面对。由于卡鲁诺重伤送往战地医院,在下水道预见的国防军士兵在搀扶同伴前去接受救治后也自然离队,相伴至此的士兵仅有布鲁尔·布鲁姆、戈登·沃夫鲁姆、诺亚·纽伦贝格、马科斯·坦泽、卡尔·特奇梅尔、洛夫·布吕克六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林恩放下心理包袱,与他们每一位进行了恳切的交谈,并结合平时的观察判断他们的可信赖程度及志向所在。如此一来,时间飞快,而当防空洞的通道传来急促脚步声时,他果断收声,心理上已经做好了奋勇出战的准备。可是,出现在眼前的却是卡曼中校早前指派来领路的那名警卫兵。他径直走到林恩跟前,放下手中所提的两个袋子,说道:“上士同志,很抱歉来晚了,这些是好不容易才搞到的!”
  不用打开袋子也能猜到里面的内容,林恩起身道:“非常感谢你,兄弟!”
  听到这一声“兄弟”,警卫兵诧异之余有些感怀,他连忙说:“真是抱歉,您所说的蓄电池我们没办法弄到,汽车或者摩托车的可以替用吗?”
  林恩坦然摇头:“没关系,如果有机会回市中心区的话,我们自己再去找突击队的后勤供应仓库吧!哦对了,前面的情况怎么样?”
  这时候,布吕克和沃夫鲁姆分别打开了装有食物和弹药的袋子,这样的额外待遇自是让旁边那几名国防军士兵有些羡慕。警卫兵低头看了看,却叹气道:“恐怕不太妙啊!”
  对方所说的不太妙,估计还是有所保留的话语,林恩心里有了大概的判断,便对布吕克说:“洛夫,招呼大伙儿一起过来吧!难得有机会共进午餐,下一顿还不知道是在天堂或地狱呢!”
  袋子里所装的其实也就是一些面包屑和土豆块,7个人分与14个人分同样是填不饱肚子,布吕克自是遵从林恩的指令,国防军士兵们也乐于在奔赴战场之前垫垫肚子,双方很是随意地围坐在一起,风卷残云地干掉食物,彼此交换姓名,说些祝福的话语,很快就等到了“四进宫”的通讯兵。
  看到通讯兵狼狈不堪地冲进来,林恩抬手看表,还差20分钟到2点,以这样的频率补充预备队,前面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伙计们……”
  话未说完,一发落在防空洞口附近的炮弹,地面的颤动还不至于让人失去平衡,但巨大爆炸所产生的强劲冲击顺着入口通道涌入,通讯兵踉跄着差点跌倒,他连忙扶着钢盔,大声喊道:“上级命令……所有人立即支援前方阵地,要不惜一切代价挡住敌人进攻!死战不退!”
  终于轮到自己了!
  林恩顺手正钢盔、摸领口、扯衣襟,夜视装备虽然白天用不上,可留在这里没准就被掩埋了,权且将沉重的蓄电池当成单面的凯夫拉防弹衣吧!就算挡不住子弹,好歹也能挡一挡背面来的小块弹片和石块碎屑。红外探照灯直接从枪上拆下,连同电线一并塞进挎包,至于红外线望远瞄准镜,看人看景虽然有些模糊,也就凑合着当狙击镜用。
  在林恩的带领下,夜战特遣队的六名士兵以麻利的动作收拾好各自的装备,警卫兵给他们带来的一袋弹药数量有限,分到每个人手里也就三四十发,只可惜没有匹配“坦克杀手”的火箭弹——但愿这些东西前线阵地上多得是。
  自己这边虽然率先完成了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林恩却一声高调:“全体立正……向国防军兄弟们敬礼!”
  党卫军士兵们当即转身立正,以昂首挺胸的姿态目送人数恰好相同的国防军士兵列队走出防空洞,紧接着才在己方指挥官的带领下向外走去。此时此刻,他们眼中简陋呆板的防空洞入口被林恩想象成了球员通道,他多么希望自己带着兄弟们即将走上的是万众瞩目的球场而非你死我活的战场,接受球迷的欢呼喝彩而非烈焰钢铁的洗礼……
  终于,夜间所见的绚烂火光变成了近在咫尺的致命威胁,夺目的烈焰与升腾的黑烟深深刺激着视觉感官,咚咚的炮声简直就像是用鼓槌击打耳膜,大地在猛烈摇晃,世界在剧烈颤抖,林恩连同前后每一位士兵都别无选择地投入到了这场与死神搏命的竞赛当中。为了躲避炮弹及其产生的弹片、碎块,只见他们时而做出足球运动员的滑铲或前扑动作,将脑袋和身体紧贴着地面,时而像煮熟的基围虾躬缩着身子,以别扭的姿势迈动双脚快速前行。更多的时候,他们受限于人类神经反应的极限,只能将命运交托给上天裁决。
  从防空洞前往街垒阵地的艰难路途算下来也就两三千米,近了,更近了,终于带着穿越火线的勇武气概抵达目的地,然而这些德军士兵们迎来的并不是解脱,而是一轮新的死亡竞赛。对手换成了猛烈进攻中的苏军地面部队,而死神手握锋利的镰刀,亲自担当世间最可怕的裁判。
  “快,进入阵地,狠狠打!快快快快!”
  刚刚抵达街垒防线,林恩就听到这沙哑凶悍的嗓音,只见一名脑大脖粗的国防军士官粗暴地招呼预备队士兵进入正面的街垒阵地,但凡犹豫者都会挨上一脚,这不禁让他想起了“屠夫”,只是自己的老上司从不催促士兵往危险的地方去——那街垒虽然有混凝土工事以及沙包掩体,却已经在苏军的枪炮直射下变得千疮百孔,而且途中的掩体工事只能防护正面,对于当空落下的迫击炮弹或是在后方爆炸的炮弹毫无办法。只一会儿功夫,林恩就见有两名一同前来的国防军士兵在进入阵地时被爆炸掀飞,另有一名未曾谋面的士兵受伤倒在了地上,惨痛的哀号声旋即被狂烈的炮火所淹没!
  前面就是火坑,林恩佯装听力失聪,带着士兵们冲向街垒右侧——他早早注意到那里并排矗立着两栋四层楼的建筑,它们同样没能逃过盟军的空袭,如今也只是剩下了混凝土的空壳,坍塌下来的楼面和墙体在它们的底楼形成了起伏的石堆,早先已有一些德军士兵将这里作为防御阵地,大胆一些的甚至沿着残留的楼梯爬到上层,利用高度优势对苏军的装甲和步兵目标实施狙击。不断有火箭弹拖着白色的尾烟从建筑物射向街面,或能直接击中苏军坦克车体、炸断坦克履带,或略略偏出,以猛烈的爆炸横扫随行的苏军步兵,他们总是成片成片倒下,又成群结队地补上来!
  初来乍到,林恩毫不贪功,而是想着尽快适应这里的环境和战斗节奏,所以一进入建筑就大声招呼手下们“匍匐射击”。听着子弹迎面飞来的“咻咻”声,自己也在一堆石块废墟后面趴倒。若不抬头还好,仰面就见连串的光点从头顶上方飞射而过,仿佛看到了本世纪最灿烂的流星雨。
  我擦!林恩苦闷地在心里骂道,从外面看,这破烂建筑的主框架还能够抵御苏军的迫击炮弹,可进来之后才意识到这里的枪弹密集度丝毫不逊于正面街垒。好在自己早早招呼大家趴下,不然还真是容易被双方的流弹击中。
第147章
街战
  啪嗒!啪嗒!啪嗒!
  突击步枪非常有节奏地发出声响,宛若资深文秘手中的老式打印机。林恩偏过头,见自己右侧两米处趴着一名满脸络腮胡子的“大耳沿钢盔”,此人拿着一支棕黄色枪托的MP44,抬头往前看一眼,低头同时将突击步枪平着举起,在不直接瞄准的情况下打三发或四发点射,然后收回手和枪,隔几秒再抬头。这样的射击方式不禁让林恩想起了当年新文节目中所见非洲局部冲突中的战斗画面,如此射击的精准度可想而知,但那些战斗人员毕竟是非正规的民间武装……
  子弹仍毫无规律地射在瓦砾堆或贴着头顶掠过,林恩想了想,从挎包里摸索出“幸运后视镜”,斜侧着身子将它缓慢举高。镜面中的战场比之前仓促一瞥更为完整细致:残破的楼房几乎看不到一面完整的墙,只是凭借方形的水泥柱支撑着所剩的结构,而它的占地面积约有七八百平方米,从自己所能够观察到的钢盔和身影,林恩估计有四五十名德军士兵将这里作为战斗阵地——包括难以分辨的受伤者和阵亡者。
  这栋楼房毗邻着相对宽敞的街道,顺着街道往远处看,依稀能够望见前面一道被击破的街垒,那里横七竖八地躺着攻守双方许多士兵的遗骸,还有好几辆舱盖打开的T-34。有的只是垂丧着炮管,有的舱内还在往外冒黑烟,更远处似乎还趴了一些坦克,碍于自己所处的水平位置太低,林恩并不能很确定地观察到那边的情形。
  大概是慑于德军街垒阵地上的两门重型反坦克炮,苏军坦克暂时没有再从街道正面发起进攻,倒是有三两一组、七八个一队的苏军步兵们如狡猾的田鼠一般沿着街道两旁的废墟跳跃式地前进,甚至还将一挺德什卡重机枪搬上了街道侧面一栋前半段坍塌、后半段存留的建筑物二楼,从那里对仅隔半条街道的德军阵地进行猛烈扫射。以Flak88的可调整射击角度以及威力,林恩知道德军炮手们一发炮弹就能够端掉这个火力点,但很可能是顾忌于极其有限的弹药,加之苏军重机枪火力暂时无法对炮位构成直接威胁,便视若无睹地放任其继续蹦跶。
  在这种情况下,林恩很希望己方部队的一辆装甲车突然出现,以车载机关炮迅速拔除对德军步兵们威胁甚大的苏军火力点。在从防空洞来阵地的途中,他在一处废墟中看到原本非常适合完成这个任务的角色,一辆烧成废铁的Sd
kfz
222型装甲车。
  “坦克!前方!坦克!”
  突然听到有人用单调而响亮的声音喊着,林恩连忙转动反光镜,果然在正前方数百米外的一些坍塌楼房废墟间找到了苏军坦克的身影,它们的涂装和往日里在战场上所见的橄榄绿色有所不同,那是一种发暗但又明显有别于德国灰的颜色。在烧焦的瓦砾堆和残墙断壁之间穿行时,与周围的环境拥有较好的融合度。不过,这些使用大功率柴油机的家伙移动时总有明显的黑烟产生,加上格外响亮的发动机轰鸣声,进攻中想要保持很高的隐蔽性简直就是空谈。
  伴随着这些苏军坦克的出现,正前方穿着黄褐色军服的苏军步兵数量一下子多了起来,林恩这样一眼扫去就看到了上百个。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这些久经沙场的俄国老兵在波罗的海沿海国家、波兰、匈牙利以及德国东部攻克了多座防御坚固的城市,因而积累了丰富的巷战经验。只见那些携带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或是德什卡气冷重机枪的苏军士兵迅速占领了废墟中的制高点,旋即开始以持续且猛烈的火力压制废楼这边的德军,一些俄国步兵则巧妙地利用地形步步推进——他们并不急于对废楼发动直接进攻,而是在抵近之后如晒咸鱼一般匍匐在任何足以抵挡子弹穿透的障碍物后面,等着己方坦克沿着废墟中的空隙地带绕到前方来。
  苏军地面进攻的方式和意图一眼就能看破,以破败大楼作为防御阵地的德军士兵们奋起与先期而至的苏军步兵们进行对射,枪声顿时激烈起来。既然到了前线,总不能一直藏在瓦砾堆后面偷偷观察战场,林恩飞快地收起幸运夜视镜,正想以自己最擅长的点射给对面的苏军制造一些麻烦,却很是意外地看到了旁边那名络腮胡子中弹阵亡——这迎面飞来的一枪直接打中面门,惨象令人心悸,更让林恩感到忧虑的是,这看起来并不像是流弹或者连串子弹中的一发,而是经过瞄准单独射来的,也就是说,它很可能是一名苏军狙击手的“杰作”!
  在如此复杂的战斗中,林恩无法在对面的废墟中找寻威胁所在,而且苏军进攻部队中恐怕也不只有一两名射术精准的狙击手,他压着身子转头朝后面看了一眼。老兵沃夫鲁姆时不时探起头来向前射击,但每次暴露在外的时间很短,至于布吕克、布鲁尔等人,也不知是在装填子弹还是等待自己的明确指令,这时候并没有看到他们贸然出现。至于诺亚,他的“坦克杀手”连同仅存的一发火箭弹显然是要留在最后关头用的。
  也就在林恩犹豫的这么会儿功夫,从前方射来的炮弹带着短促的尖啸落下,在相隔不到十米的废墟爆炸。林恩当即伏身埋头,却还是听到有人发出哀嚎。须臾,钢盔和枪械部件重重砸落在地上——刚刚所发生的惨象即便没有目睹,也能够想象出内容。
  心一横,牙紧咬,抓着突击步枪探身而起。红外线望远瞄准镜中的放大景象依然模糊,林恩全然找不到那种从容寻找目标的淡定,匆匆扣动扳机,三发点射后迅即“收工”,背抵着瓦砾堆大口喘气,心中不禁愕然:自己这是怎么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